說點屁事兒
從詞源扯‘屁’
據查,古英文’屁—vert‘字最早出現於1250年左右的一首英文佚名詩中:“Bullucstertess,buckevertess”———翻譯過來便是“公牛奔騰,雄鹿噴屁”——說的是春天裏動物的亢奮;表達的是春天來臨、萬物複蘇景象。’屁‘的現代英文學名為‘flatus’(屁)是’blow‘,是一股氣,吹氣的意思,十七世紀中葉自拉丁語的‘flare’演化而來。‘flare’是一束光、一簇火花,一陣閃耀的意思。英文俚語‘屁fart’這個字來自於古英語的verten(放屁)和vert(屁)。大約六百年前,輔音v的發音轉變為f,於是vert成了fert,後來a取代了餓,就是今天的‘fart’了。漢字是象形字。中國人最早的詞典《說文解字》沒有對漢語的’屁‘字作詳述。但對其它類似的字有解釋。上邊的’屍‘部,是身體的意思。’尿‘字的上部是‘屍’,下部分是‘水’;尿是身體下邊流出的水,以此類推‘屎’是身體下邊排除的’米‘的殘渣;“尾”就是身體下麵多出了一撮毛。按這個說法,‘屁‘字的下邊應該是個‘氣’字吧?猜不透古人為什麽在屍字底下按置個‘比’字為屁?
最早的甲骨文, ’比‘是兩個人並肩而立;是相同的意思。我們姑且望字生意,設想古人把’比‘字比作兩個臀部,雙臀之間的肛門“吹“出來的風,自然就是屁啦! 所以‘屁’是指經過肛門排出消化道的氣體。
追屁溯源
屁從哪裏來?
消化係統中氣體一個來源是當我們吃、喝東西、說話、吞下唾液時,我們也會吞下少量的空氣;吞咽下去的空氣積聚在腸道中。古人勸誡:’食不言 寢不語‘,從消化道氣體聚集的道理來講,是有先見之明的。另一個來源是是食物與唾液、胃液、胰液、膽汁等消化液混合,消化吸收後的殘渣在腸道被各種產氣厭氧菌、產氣好氧菌分解而生產的氣體。這些氣體在消化道內逐漸積聚,就造成對消化道壓力,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反射性地排出。氣體上行,自口腔排除是為’打嗝‘;下行,從肛門排出就是‘放屁’。一個成年男女平均每天放屁約十五次至二十次不等、大約五百毫升至一千毫升之間。屁的成分中包含氮59%,氫氣21%,二氧化9%,甲烷7%,氧氣3%
其它1%(氨、硫化氫、吲哚)。其中大多數氣體都是無味的。過去一種普遍的誤解是屁的臭味是甲烷釋放出來的。其實,甲烷本身並不臭。現代科學證明:產生臭味的“罪魁”是吲哚(indole)、糞臭素(skatole)、硫化氫、氨氣等惡臭氣體。
屁從口入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出自宋朝編撰的《太平禦覽》。屁何嚐不是從口而入‘呢?我們一日三餐吞食的食品、平時零嘴、藥物、口香糖,乃至進食的過程都會影響著屁的氣味、產量和放屁次數。你‘閉目思屁’,一個頓頓暴食咖喱肉飯的印度人的屁能跟一個清湯寡水的日本人的屁同日而語嗎?可以理解,如果你的飲食結構變化,水漲船高,氣體的成分比例也會相應變化一些。就出現了人與人飲食結構不同、屁臭不同、多寡不同。
什麽食物會產屁更多?
凡是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都會導致消化道多產氣體。
豆類、蔬菜和全穀物等食物含有大量纖維素和一些多糖碳水化合物。這些消化道不能徹底消化的食物殘渣積聚在大腸裏,給了腸道細菌更充足發酵時間;細,慢工出細活,時間長了細菌就會造出更多的屁來。我們都有體會,吃了豆子多放屁。這是是因為豆類食品含有稱為聚糖的複雜糖,這些糖對人類來說很難消化。當豆子被吃掉時,聚糖未經消化進入大腸,在那裏細菌以它們為‘美食’,並通過發酵將它們分解產生較多氣體。
藥物:有一些藥物會增加屁的產量。如果你用一些非類固醇止疼藥藥物如布洛芬,也會增加個體產生的氣體量。
年齡: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新陳代謝會減慢;上了年紀的人胃酸也變少,也減緩事物的消化胃也產生更少的酸來正確消化食物,這都會能會導致食物在消化係統中停留更長時間,給細菌更充裕的時間去並更多的氣體並產生更多的氣體。
人為何’忌屁不談‘?
雖說臭屁人人放,天天放,隨時放、隨地放;但談屁與放屁都不登大雅之堂,除非是自己忠實可靠的人,大庭廣眾之下大多避而不談、放屁也啞語。人們對放屁的避諱實際上就是對屎、尿及其它身體分泌、排出物之避諱的一部分。盡管人人都知道,我們吃下的每樣東西都會變成屎或是體內之氣,但我們卻裝得好像糞和屁根本不存在一樣。
是想,遠古時期,混沌初開,人類剛剛從猴子翻身解放,在地球上當家作主人的時候,‘猴性未泯’;大概不會避談屎、屁的吧?後來有了進化,有了所謂的文明,才變得越來越扭扭捏捏,羞羞答答。後來雖然有很多名人義士試圖為屁正名,都出師未捷。如:公元前1世紀的羅馬哲學家西塞羅也在給帕圖斯的一封私人信件中說道:“我們要大膽地放屁,就像大膽地打飽嗝一樣。”據蘇埃托尼烏斯·特蘭克維魯斯記載,公元41年,克勞迪亞斯登上羅馬王位時,“因為聽說有人由於過於注重禮儀而試圖抑製自己的屁,結果威脅到了健康,於是便計劃頒布一項法令,從而將飯桌上[宴席上]的不速之氣,不論有聲還是無聲,都合法化。” 1913年,約翰·伯克再版他的《各國糞便學治療法》時,曾請精神分析學之父弗洛伊德為其作序,弗洛伊德這樣寫道:文明人看到任何使他們過多想起自己動物本源的事物,都會明顯地感到局促不安。他們試圖模仿《浮士德》最後一幕中的“更完美的天使”,抱怨著說:“我們始終要忍受那塵世的羈絆……”我們已選擇脫離困境,這便要靠……否認這困擾我們的“塵世的羈絆”,將它互相隱瞞,對它不聞不問,免得它聲稱人們對它的關注原本是我們本質的一個有機組成。
時至今日各種文化裏對屁仍然避而不談。我覺得這倒不是偽善,是人的骨子裏有向往美好事物的天性。屎、屁同臭、惡心不美好的事物聯係在一起,提起屎、屁,聯想到的不是美好的事物,所以人們盡量避談。
屁事可大、可中、可小
可謂小到忽略不計,中到顏麵盡,大到生命關係
說其’小‘,是說人產屁、放屁既然如同呼吸心跳、出汗一樣正常生理現象,就沒有什麽大驚小怪的,即便是大庭廣眾之下也不必感到羞恥。可這是人類文明以前的事情,文明以來人類給自己設定了很多約定俗成的清規戒律;’屁事放大‘,人前放屁謂之‘不雅’,成了禁忌話題。‘大庭廣眾之下不合時宜地放一響屁可能使人可丟人現眼、盡失顏麵,有甚者丟掉飯碗、妻離子散。
四十年前我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公共汽車上遇到一件因屁而引起的啼笑皆非的事兒。有一年冬天我登上了一輛公共汽車,坐在車前座。汽車快要關門的時候,有一龐大的中年白人女子費力地來到車門前。她長得非常地胖,時值冬天她又穿著棉衣,還帶著圍巾,手裏提著兩個包,脖子上掛了一串很大的廉價塑料珠子。非常不利索。她好不容易氣喘籲籲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爬擠了上公共汽車。剛要伸直了身體去尋找一個空座的時候,不知道什麽原因,她戴在脖子上的珠子被什麽東西扯斷了,散落下來,大珠小珠落玉盤!她拒絕了汽車司機要幫她撿起來的好意,自己費力地彎腰去撿拾她的珠子。每撿起一顆珠子再要站起身來撿下一顆的時候會擠出一個響屁來。加拿大人乘車很文明,車上極安靜,所以屁聲很大,是人皆聞。開始乘客還能hold住,啪啪啪連發幾聲後大家幾乎不約而同地發出笑聲。這女士惱羞成怒、毫不掩飾她的憤慨:她站直了身子,對著車廂裏的乘客,理直氣壯地說:Don't you fart?你們不放屁嗎?
曾有有美國有媒體報道有婦女因為丈夫放屁太多太放肆,離他而去。2015年,新澤西州特倫頓凱斯豬肉卷公司70歲的前主計長理查德·克萊姆因過度放屁被解雇。
因屁獲罪的事在故園也聞有發生。宋明野史多有刊載因放屁而丟了烏紗帽的事。小時候聽說。本朝太祖仙逝,全國同一時間召開開追悼會,可真是神州大地為之屏息,卻偏偏在那關鍵當口,某地有一官員卻放屁不止;司儀高喊‘一鞠躬’,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此神聖莊嚴時刻,他砰地一聲驚雷;響徹會場;司儀拖著長腔喊:‘二鞠躬,他又放一響屁屁,清晰可聞。他居然跟著’三鞠躬‘的號令來一三聯響。這還了得?這是對偉大領袖的大不敬啊,據說此人多次批鬥。此事雖是道聽途說,想想當時的極左思潮下的政治環境,發生這種荒唐事情應該是可能的。
正常放屁是正常生理活動。如果量變質變,也可是疾病的症狀。消化道手術後,外科大夫特別關心病人是否放屁,他們戲稱“千金難買一屁“,因為放屁是腸道功能關乎手術是否成功、腸道功能受否恢複的問題。所以我說‘屁事大起來大起來性命攸關’。放屁太多或者是久不放屁有可能是疾病的早期症狀如腸激惹綜合症IBS,如結腸癌、卵巢癌等病的前兆。所以屁事也不能絕對掉以輕心。
笑語連屁
我們知道“替罪羊”比喻代人受過的人,即替別人承擔過錯或懲罰的人。這個俗語源於古代猶太教祭禮中,用來指代人承擔罪過的羊。在現代漢語中,這個俗語被廣泛用來形容那些無辜被牽連或代替他人受罰的人。例如,在團隊中,如果某個成員犯了錯誤,可能會有人被選出來承擔責任,這個人就可以被稱為“替罪羊”。日本古代居然真的有‘替屁人’,“代替本人承認放屁了“這種職業叫:屁負比丘尼。貴族女子出席重大活動時隨身攜帶’屁肩比丘尼‘,放屁的時候挺身而出,主動承認屁是自己放的,以免除尷尬。
我們文化裏有關替屁的笑話很多,我比較喜歡的有三個。
一,某辦公室一妙齡女子,深得一眾男生寵愛。有天此女吃了太多豆子之後來上班開會,會上那個女生響屁連連,尷尬之相溢於言表。有一男生為了掩護女子尷尬,就想盡顯自己的騎士風範代替女子承認是他放的。沒成想另一個競爭對手捷足先登,她的一個屁被別的男生搶先承認了。女子放另一個屁的時候,他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她這個屁和以後的其他屁都是我放的。二,話說某一很有地位的夫人被邀請去吃酒席,此人深受不能控製多屁而煩惱。這次就帶了十歲的小孫子一同赴宴。行前囑咐孫子,席間要代她承認自己放了屁,遮人耳目。孫子很懂事,她每放一個屁,就說“對不起“,奶奶就數落孫子人前要有禮貌、不能放屁等等,一路進展順利。可小孩子吃飯快,宴會剛剛過半,他就吃飽喝足了。小孩坐不住,他很有禮貌地站起來問奶奶:奶奶,你還放屁嗎?你要是不放了,我就先去玩去了。三,張書記有天帶劉秘書登上電梯,恰巧電梯裏有一張書記心儀已久、卻春風未渡玉門關的女性朋友。三人電梯乘到一半,張書記嘣地放了個響屁,尷尬之下張書記捏著鼻子轉臉問站在身邊的劉秘書,“你吃什麽了!”劉秘書卻一臉狐疑地說,“屁不是我放的“。不久在領導班子討論劉秘書的提拔任用的時候,張書記說:當領導要有擔當,要有承擔責任的精神。劉秘書屁大點兒的事都擔不起,怎麽能擔得起這麽重的重任,他不適合做領導。
就說這點兒屁事兒。
千古絕對!
俗客跟俗主,俗得可以,不外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