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在當地WM店裏看到有散裝紫皮蒜出售,而且一看就是所謂的“硬脖子”,所以買了兩磅多,準備秋季種下去,希望明年吃上蒜苔。仔細看看發現,這些蒜的“脖子”有些腫脹。

回家剝開一看,原來在蒜苔上著生有數目多少不等的氣生鱗莖。。。

這些氣生小鱗莖是如何著生的呢?我繼續剝下去。剝下5個蒜瓣,看到小鱗莖附著在蒜苔的彎曲處。。。

再慢慢地剝去一層包裹的幹皮。。。

拉近看看。。。

把小鱗莖掰下來。。。

看到了吧?小氣生鱗莖確實是著生在蒜苔上的。

正常的蒜瓣是長在基部的莖盤上,應當是抽苔以前就開始膨大的;而氣生小鱗莖是著生在蒜苔上,自然是蒜苔抽生過程中或抽生以後長出的。這種現象我在國內從未看到過,不知網友中有沒有看到過。這個大蒜品種很像中國的紫皮蒜,除了顏色之外,蒜瓣數目較少,蒜瓣較大,吃起來的味道較辣,這些也像中國的紫皮蒜。可是,我認為它很可能不是從中國進口的。
大蒜起源於中亞地區,在全世界的亞熱帶、溫帶地區廣泛分布,品種繁多。對於品種的分類,目前並無統一意見。有人根據是否抽苔而形成的所謂“硬脖子”與“軟脖子”來分類似乎也很勉強,因為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種植,抽苔的表現可能不同。文獻中,不少人把從中國進口的蒜叫做“軟脖子”,他們不知道中國也是蒜苔生產大國,蒜苔是中國人餐桌上非常受歡迎的一味佳肴。記得20多年前,那時我剛到美國,在校園裏第一次遇到一對家鄉來的老夫婦,聽說我在大學的蔬菜係做研究,馬上問我這裏能不能生產蒜苔,他們特別想念中國的蒜苔。。。回來,他們回國了;而我,到現在依然在為自己能吃到蒜苔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