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zd3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第四,陝西第一富裕村,東嶺集團的發展模式

(2018-05-09 04:22:07) 下一個

從下麵轉載的文章可以看出, 農村致富主要要靠村辦企業, 70年代已經產生一批有活力的村辦企業。

 

改開後分田單幹, 村辦企業也大都被能人承包, 但由於利益衝突, 村民,和企業常發生種種矛盾。

 

簡單說承包人雖然合同在手, 但也受各種製約, 村民也不會讓企業承包人自己發財而不顧村民利益。

 

企業要存活下來和發展壯大,村辦企業隻有進行村企一體化一條出路, 企業村民股份化才能整合各方利益,

 

本質上就是恢複集體所有製和責任管理。

 

集體所有製在不同時期都顯示出某些優越性。盡管有大鍋飯現象。 有好有差,不能一概而論。

搞得好的社隊確實應該保留, 繼續發揮其明顯優勢,至少應該由農民自己選擇。

社隊不能致富的地方, 單幹更難致富。

集體所有製其實就是增大了致富的機會,是更適合發展生產力的生產關係, 適合現代化農業, 更容易發展村辦工業。 現實就是如此。

 

轉貼:

東嶺集團:從萬元資產到千億企業嬗變的秘訣

文章導讀: 10月26日晚,央視一套《新聞聯播》播發了《寶雞東嶺村:兩個文明建設齊推並進》的新聞報道,引起廣泛關注。“陝西經濟第一村”“戶均資產300萬”“人均收入9萬元”“全國文明村”……報道中出現的這些字眼將東嶺村的繁榮和富裕一一呈現。然而,繁榮的背後,離不開一個人——東嶺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村辦企業東嶺集團黨委書記李黑記。

p70-東嶺集團董事長李黑記

東嶺集團董事長李黑記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3期)

10月26日晚,央視一套《新聞聯播》播發了《寶雞東嶺村:兩個文明建設齊推並進》的新聞報道,引起廣泛關注。

“陝西經濟第一村”“戶均資產300萬”“人均收入9萬元”“全國文明村”……報道中出現的這些字眼將東嶺村的繁榮和富裕一一呈現。然而,繁榮的背後,離不開一個人——東嶺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村辦企業東嶺集團黨委書記李黑記。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李黑記”這個名字就悄然傳遍全球:打開互聯網,“2006全球華人500強”“2007《福布斯》中國富豪榜”“2008新財富勞斯萊斯500富人榜”都有這個名字。

作為一個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普通農民、一個沒有任何政治背景的草根人物,從不足萬元資產的黑白鐵皮加工作坊起家,在經曆了20多年的不尋常的風雨曆程之後,到今年年底企業的總收入有望過千億元,利潤突破10億元,東嶺當家人李黑記成功的秘訣是什麽?

李黑記說,東嶺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追求卓越的過程。

體製創新開辟發展新製度模式

東嶺村在上世紀70年代末在當地窮出了名。改革開放後,村裏辦小加工廠,隨著加工廠不斷發展,矛盾問題接踵而來。土地、人力、行政審批權都由村幹部管,企業負責人不能支配使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尖銳衝突。

1994年,東嶺人借鑒摸索出“以企帶村,村企合一,共同發展”的新製度模式,征得上級黨委、政府支持,探出了一條新路子,村委會班子成員也是企業班子成員、村上的可使用資源也是企業資源、村民成為企業一分子。

新發展模式讓東嶺村從此走上了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道路。目前東嶺村已經實現了企業發展集團化、村鎮建設規範化、村民住宅高層化、農村生活城市化,成為全國有名的小康村。2015年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85408元,戶均資產達到300萬元,戶均住房兩套以上,95%以上的勞動力在企業就業。

幾多風雨,歲月如歌。體製創新成為東嶺村發展的動力之源,“全國十佳小康村”“全國文明村”“中國10強村”等榮譽光環紛至遝來。 8月27日,“2016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發布,東嶺集團憑借761億營收總額入圍榜單列第182位,連續第13年進入“中國500強”俱樂部。而8月25日的“2016 中國民企500強”榜單發布會上,東嶺集團位列第29位。在9月27日甘肅定西舉辦的首屆中國扶貧論壇上,東嶺集團等9家企業榮獲“中國扶貧•企業貢獻獎”,東嶺集團也是陝西省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能人經濟”顯現強大的推動力

明星村的出現,與傑出的帶頭人關係極大。提起華西村,人們就必然想到吳仁寶;提到南街村、萬豐村,人們就會想到王宏斌、潘強恩……於是,人們就將吳仁寶等譽為“能人”,他們創造的“業績”被稱為“能人經濟”。

除了吳仁寶、王宏斌、潘強恩,當下,李黑記也是“能人經濟”的典型代表。

李黑記1975年高中畢業返鄉勞動,和村民一起種菜賣菜,後來在村上當保管員。他看到如果自己加工水桶比買來的要便宜很多,而且簡單易學,就鼓動村上辦起了黑白鐵皮加工部。

1988年,加工部要關門,沒人願意幹,村長就讓李黑記上,個人承包幹。1994年,“村企合一”時,大家選李黑記當村幹部,李黑記就把個人承包經營6年的全部積累6800多萬元給了集體,並誓言:寸步不離父老鄉親;要帶領村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從1995年起,東嶺集團邁開大步謀發展,進入鋼鐵貿易行業,目前年銷售各類鋼材1000多萬噸,在全國設有40多個經營公司,銷售規模位列行業第一;從2000年開始,東嶺走上工業擴張之路,先後進入了有色鋅冶煉、鋼鐵冶煉、焦炭生產等產業領域,其中年產鋅30萬噸,名列全國第五,是西部地區最大的民營鋅冶煉企業。2008年,進入煤炭資源開發領域,建成年產能600萬噸的崔木煤礦。金融危機之後,東嶺積極調整結構,先後進入了國際貿易、資本投資等行業……

30多年過去了,李黑記把一個村辦企業發展成為陝西省最大規模民營企業、中國500強企業,把一個小作坊帶入冶煉、物貿、礦產、金融投資、房地產等現代企業行列,把一個窮村發展成為“陝西經濟第一村”“中國經濟10強村”。

解放思想,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認識還停留在舊的頻率上,不知不覺地將會被時代前進的步伐所拋棄。”這是李黑記對解放思想的感悟和心得,而這番感悟是在幾次出國考察中形成的。

1992年,李黑記去俄羅斯考察。當他看到俄羅斯用現代化的裝備幹著現代化的企業,思想受到巨大衝擊,於是,下決心要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而當時在國內,由於長期受習俗影響,養成了一種思想習慣:我們不是在掙錢上找方向,而是在節約上摳、轉圈圈。

說幹就幹。回國後,東嶺集團購買了先進的組合拉絲機和汽車,率先在農村實現了裝備的現代化。“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我當初看不到別人的強大,就不可能有思想上的解放、行動上的改變,也就不可能有東嶺的今天。”

另一次出國考察對李黑記的思想觸動也很大。1999年,李黑記去美國考察。在沒去美國之前,在他看來,東嶺村已經發展得很好:村民有住房,小區有綠化,家家戶戶還裝了有線電視。

但是到了美國,李黑記的想法全變了。“我們住在距離高速公路很近的地方,晚上看到高速路上跑的小車是一大片紅燈,刷油漆的工人腰上掛著手機在幹活,他們生活的地方真是天堂。”

從美國回來後的當天晚上,天氣特別冷,他一個人坐在村邊的樹下,心裏越想越難受,恨不得一夜之間把東嶺村子拆掉,建立起新的生活村莊。

於是,在2007年,剛剛成立的陝西東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就帶來了自己的開山之作——東嶺新時代,為東嶺村的200多戶居民蓋起了新居。

行動決定方向,在這次央視報道之前,李黑記在東嶺村已經開始了新一輪“思想再解放,標準再提高”的大討論、大行動。

“思想解放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時對我的做法反對聲一大片。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連生活方麵的追求都沒有的話,我們怎麽和世界同步?”李黑記說。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