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院士是科學家,但首先是鋥鋥鐵骨的中國人,必須為中國人的利益說話.
丁院士柴靜爭論的焦點是碳排量,即CO2的排放量,這個和霧霾無關或者基本無關,按照丁院士的觀點,一是未來CO2是否升高尚無定論,二是即使CO2升高對環境的影響也不一定有害.
CO2不會造成霧霾顆粒。這裏先不論丁院士的理論是否有理。這是有關這一領域科學家的事。
當然,高碳生活和霧霾是有關聯的,即能源消耗量增加CO2 排量,霧霾生成也會上升的,這裏先排除治理因素。
有的人,沒有看清問題的本質或要點,或者根本就不關心他在說什麽。而隻是因為丁說的不對他們的胃口,不利於反中,反共就攻擊他或大放噘詞。
丁院士爭的碳排量就是爭發展權和生存權,與汙染治理無關。
丁院士說了,按照西方國家的分配方案,幾年後每個國人就得付天價從西方購買碳排放配額,別的不說,誰他媽的能說這個合理?這就是為什麽丁在質問:中國人是不是人?這城裏反丁院士的,也得先問自己是不是人,或者中國人?丁院士提到霧霾了嗎?說霧霾不要治理了嗎?
如果你生活在中國,先問你自己願意每年給外國人付數千數萬的汙染費嗎?
沒人喜歡霧霾,可要根除,隻有兩條路,一是回到原始低碳生活,二是逐步治理,邊發展邊治理。要一夜之間沒有霧霾隻是個夢想。
治理霧霾根本沒有一蹴而的的捷徑,隻能邊發展,邊治理,尋求一種可接受的平衡。
別和西方國家比,人口,地理,工業化的階段都不同,沒有可比性。
換句話說,人人都是霧霾的罪魁禍首,你問問每一個國人,問問你自己,願意放棄現代生活嗎?誰去告訴他們不配開汽車,坐飛機,開空調?前不久,城裏一個公知模樣的反中人士,回國一趟,歸來大肆抨擊抱怨霧霾,可同一帖子裏卻洋洋得意地吹自己如何出門開豪車,進門享受空調高檔房間。你說這種人TMD真能為國人著想嗎?真的關心霧霾治理嗎?
那麽該如何治理霧霾呢?誰該為治理買單?那治理霧霾應該先限製富人開豪車空調?還是先停止窮人燒煤做飯?我以前說,誰汙染多誰就多買單,比如說收奢侈稅,能源稅等?這些所謂公知們從來不提?
再說柴靜那個片子,滿片謊言不說了,我以前寫過一篇博文揭露了她的謊言和漏洞.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6352/201508/4213.html
許多這裏隻說她那個臭名昭著的論點:即治理霧霾的出路是國企私有化,尤其盯上了“三桶油"這塊肥肉,狼之野心昭然若揭。三桶油的汽油品質比國外差, 但這是私有化能解決的問題嗎, 君不見假冒偽劣產品幾乎都是私營公司的產品。油品質問題, 開放石油市場就可以解決了, 如果私有石油公司能擠垮三桶油, 我即刻歡呼!
誰都知道,前期,90年代的私有化高潮後國有資產都私有化到誰手裏了?taan隻有私有化的既得利益者捧鄧,朱的臭腳,千萬下崗工人不會忘記誰搶走了飯碗。
這就是公知們的本質,將人民共有的財富掠奪到極少數人手裏?滿口謊言,掛羊頭賣狗肉,妓女立牌魴罷了,私有化後的小煤礦,小化工廠業主等,亂挖胡整,死了多少人,而且是環境汙染的主要來源?
那麽多國企私有化了,怎麽霧霾越來越多了,霧霾與私有化有關嗎?如果有,隻能是正相關。
汙染, 霧霾一定要治理, 隻要能做到的就要做, 但中國人不能因噎廢食,不需要西方把這個當做枷鎖套在中國人頭上, 也不能,不應該買什麽排放權。
前幾天看了一個德國做的關於空氣質量的專題,很有水平,其中專門談到:現在歐洲人隻要一說空氣質量就批評中國人,甚至有人說我們的空氣汙染是從中國過來的。請大家用腦子——而不是腳丫子——思考,這講得通嗎?請大家注意,全世界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地方不在亞洲,而在華沙——華沙——華沙。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人家亞洲人沒有批評我們就不錯了。
哈哈哈,看了以後覺得,德國人很可愛。
院士還有一個謬誤是按麵積和人均中國的汙染並不大, 他統統忘了汙染是集中在能源工業發達的區域和城市,對中國很多人有重大危害。歐洲美國是城鄉差別不大, 而中國的情況大不相同。
霧霾是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在工業化過程中的必由之路. 當科技積累到一定程度,汙染問題就會大幅度改善,這可能需要20-30年的時間. 不過,政府應把霧霾當作頭等事來抓,要投入大量資金和科研人員來研究和解決它,多建核電,逐步淘汰高汙染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