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過隴西(轉帖)
(2008-06-16 06:15:52)
下一個
《讀者》是我最喜歡看得國內雜誌,它的內容頗具人性,很多文章經常會觸動我的心靈,並引發我的深深的思考。雖然現在從華人聚集的大城市搬了出來,要想看到自己喜歡的《讀者》《南方周末》等報刊雜誌已經沒有以前那麽容易,但我還是堅持每月驅車200公裏去購買這些自己喜愛的刊物,因為他們能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中國,並時刻提醒我,不管走到哪裏,我永遠都是一個中國人!
今天又拿到了新的幾期雜誌,回家後,不顧一天工作的疲勞,趕緊看了一本,幾篇短文對我的觸動很大,結合這次四川大地震,想和各位朋友一起探討一下。
車過隴西---原載《雨花》2008年第4期,摘自《讀者》2008年第11期,作者:張震
在甘肅隴西辦完事,我買了去西安的車票,檢票後直接進入站台。隴西站是隴海鐵路線上的一個要站,其設施卻十分簡陋,屬於典型的山裏的車站。鐵路沿線兩旁,全是連綿不絕的大山。
從蘭州發往西安的列車,到達隴西的時間還有一小時,我看候車的時間還長,就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下。一支煙剛吸完,車站的廣播裏傳出一個女聲:“旅客同誌們,從上海發往西寧的列車就要進站了,請坐好上車準備。”
聲音剛結束,我便把頭抬起,向著鐵路的東端望去,果然,綠色的列車,由遠而近,有節奏地駛來。
當列車在站台上剛剛停穩,我便看見從兩邊的山坡上,衝下三四十個小孩,提著籃子,捧著紅棗,拎著裝有小鬆鼠的竹籠,奔向車廂。
“叔叔,買幾個蘋果吧”“阿姨,這紅棗是剛摘的。”“買隻鬆鼠帶走吧,城裏沒有。”
幾十個孩子分散圍著火車的車窗,踮著腳,仰著脖子,語氣懇切,連聲不絕。短短的幾分鍾過去了,車輪又開始轉動,向西而去。有十幾個孩子賣掉了手中的東西,笑眯眯的數著手裏的零錢,向一個穿黑衣的稍大一點的男孩走去,把錢交到他手裏。那個男孩,單腿跪地,在一塊石頭上,一麵數著錢,一麵仔細登記。
當一個手提竹籠沒有賣掉鬆鼠的小女孩從我身邊走過時,我一把拉住她,問:“他們為什麽要把錢交給那個男孩?”這個女孩看了我一眼,說道:“我們要請回老師。”
原來,這三四十個孩子,都是離車站二十多公裏遠的一座山裏小學校的學生。學校唯一的一名老師,因一年多沒有領到工資,含淚走了。他們為了能重新上學,就各自拿出家裏的東西,在那個穿黑衣服男孩的帶領下來到車站。
從蘭州開往西安的列車,停靠在站台邊,這是我要乘的列車。我驗了票,走進車廂,這時孩子們又圍了過來,各自舉起手中純潔的心願和熱望。我聽到這一聲聲叫賣,心裏如針紮一般。還沒等放下行李,我便對周圍的旅客大聲說:“這裏的蘋果好吃,這裏的紅棗新鮮,這裏的孩子不會騙人!”
當那個手提竹籠的女孩走近我的車窗時,我連忙喊道:“這鬆鼠多少錢?”
“叔叔,這原來是自己玩的,你看著給。”
我遞過一張五十元的紙幣,說:“夠嗎?”
“叔叔,太多了。”她不敢接我手裏的錢。
車輪轉動了,我趕緊把頭伸出窗外,伸長胳膊,將錢塞進她手裏。車速漸漸快了,她已經無法將竹籠遞上來,她一邊跟隨列車,一邊喊著:“叔叔,給你鬆鼠,給你鬆鼠。。。”我望著她那跟著列車越跑越遠的幼小的身影,聽著她那漸漸弱下去的喊聲,眼睛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