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智慧(四十六)
自吾之愛
文/胡曼荻
美國有一檔真人節目秀,叫約恩和卡迪加八(Jon&KatePlus8),講述的是一對夫婦,男人叫約恩,女人叫卡迪,兩人本來已有兩個孩子,忽然的一天,女人又懷孕了,而且是驚天動地的六胞胎,電視台知道民眾對這個家庭有獵奇心理,就專門製作了真人秀節目,曆時四年,播了多季。先生老丹的外甥愛萊克斯很喜歡這個秀,小孩子的心理,可能覺得好奇,總跟我念叨。我其實沒有興趣看,隻是愛萊克斯來我們家時看這個秀時,瞄了一眼,便有了印象。
約恩和卡迪結婚多年,即使有了八個孩子,還是過不下去,選擇了離婚。兩人在生活中沒有任何成就,靠著電視台給的費用,成了所謂的名人(Celebrity),卻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天天在鎂光燈下,各自的缺點被記錄下來,被眾人觀看。甚至兩人在鏡頭前的爭吵,都成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也許如果沒有電視,兩人過著平常老百姓的自然,日子就這樣過下去了,也許不會分手,是樂融融的一個大家庭。
生活沒有如果,選擇了,便有了結果。約恩離婚後泯然眾人,無人提及。卡迪則帶著孩子,繼續生活在媒體的曝光裏,甚至上了《與星共舞》(Dancing with Stars)的明星秀,大跳起國標來。她對此一點都不忌諱,打扮得光鮮,說要活出自己的風采。她對結婚一點也不回避,認為不合適在一起,就不要去勉強,分開了,對孩子們更有好處。她的理論似乎就是人活著,首先要為自己活著,愛自己才最重要,其他都是浮雲。
美國人通常都是很自我的,從小美國人受到的教育是自我為先,做什麽事,最好自己動手,小孩子在學校裏,除了文化課,每個人都要學美術、手工和音樂,學校強調每個孩子最好會一門樂器,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在美國寫地址,首先是寫自己的名字,然後寫街道,再寫城市,最後才是國家。孩子們受到的教育,也是實實在在的微觀教育,愛父母,愛自己,愛家人,愛國教育似乎從來沒有提到教育章程中。
不過美國的愛國教育無時不在,就連看個橄欖球賽,每場比賽開始前,就有明星歌手高亢一首國歌,美國網球公開賽的儀式上,總是有展示美國國旗的環節。不過這些所有愛的教育之中,最核心的還是自我之愛。如果美國人愛自己,能夠讓自己成為社會的棟梁,成為社會龐大機器上旋轉的一個小螺絲釘,默默地做著功能。
每個人都能愛自己,並不是一種自私,而是在一種愛的體係中,最能控製和最直接而生的愛,是一種自愛,有了自愛,完善自己,才能更有精力和能力去愛別人。起碼,在美國,這種愛的教育使美國收益,讓其成為今日美國,中產都能安居樂業。
不幸的是,美國的教育也不是萬能的,依然乞丐,有流浪無家可歸者,處於某種原因,這些人都沒有完成自贖,成為社會上不和諧的一分子,也許是一個肌瘤,某天就會結出惡果來。美國也有犯罪,隻是普通人的一部分,這也是美國愛的教育失敗的地方,作惡的人,自然沒有正常的愛,起碼沒有自愛。
這自我之愛,在美國是無所不在的,卻也不是萬能的,如果真的每個人都做到了自愛,那自我世界就真的是天堂了。天堂沒有罪惡,隻有愛。
2013-06-01完稿@美國Lake George
注:《愛的智慧》係列專欄專稿,刊登於2013年每周三出版的《天津日報》副刊上,本博客也同步更新。報紙版: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tjrb/2013-12/18/content_7010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