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荻

作家胡曼荻,著有長篇小說《美漂》。
個人資料
mandoli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女孩(自序)

(2012-06-08 14:43:19) 下一個

中國女孩

(自序)

 

 

 

一個很好的朋友出書了,送我一本,請我雅正。贈言是天下是自己打出來的。我沒有天下,隻有淡淡的和人分享的空間。然而我還是感動於他的真誠。

我不敢想出書的事,雖然那與我一直是一個理不清的夢。把自己的感覺讓別人看是很為情的。

我不知道這其中需要多大的勇氣。

對於生命,我曾有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期待,失望也便很多,困惑亦與日俱增。於書我是惶恐的,我怕書中的情緒影響別人。

書的等待於我曾似黃昏中琥珀色的天空一樣動人和迷蒙不可及。

 

 

 

生活在一個書的圈子裏,周圍都是著書之人,都是名家。忽然便對書有了說不清的悒悒。

小時曾奉至神明的東西,如今要自己去解釋給人家聽,做一個布道者,便想起曾看到一個紙房子糊得精致已極,自己不小心拿沾唾液的手指將其布滿花邊的窗戶捅開來,才發現裏麵原本是空白的。

如今自己居然也糊起紙房子來了,那種感覺很奇怪。

 

 

 

和一個特殊的朋友坐在一個很俗的地方談藝術。我們於藝術其實都是玩票者。他玩畫,我玩字。

我們都說,在藝術中最喜歡舞蹈。因為單純,不用思考。因為可以看到美,而不用去苦思冥想美。然舞者的藝術命最短,這很殘酷。

也許人原本是需要一點思想的。他於是便嘲笑起玩文字的人來,說他們太自我,太矯情。他最怕的是有朝一日我把他寫進我的字中。

我覥顏神傷。

 

 

 

我常常在新加坡想起我在遙遠的中國走過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次的走動都讓我的神經疼。

有一年在一個邊境小城避暑,過了許多山區林人的日子。每天要用一種很好玩的裝置自己從地下壓出水來,每天可以到森林裏采來榛子吃。不用看書,不用寫字,不用想要賺錢養生。

水出奇地涼,那是我度過的最爽潔的一個夏天。我的皮膚如我剛出生時一樣滑嫩。

 

 

 

我終於開始糊紙房子了。那些昔日的記憶,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便被都市的浮華給弄得淩亂不堪了。很長時間疏於動筆。隻有翻看舊時的記憶,剪剪貼貼的,把那些記憶拚湊在一起,我懷疑那是我曾擁有的。

我費了很都勁,依舊糊不出一個立體的有點魔方味的房子,隻是幾塊木板而已,醜陋至極。

 

 

 

我一直慶幸自己能用這世界上稀有的象形文字來表敘自己的心緒。我不知這文字中曾沉澱了多少人的離愁別緒鴻鵠豪誌。

然這不是一個玩文字的時段。上大學時父親監督我修了商科。他許是看出了文字在這幣欲時期是多麽蒼白和纖弱,多麽不堪一擊。文字原本是閑性的豪族用來詠風誦物寄情山水攀比舒雅的。我沒有資格去沿襲。

 

 

 

我出生在黃河邊。我出生於非常之中國。小時我曾去看大禹治水的黃河古道。看那淌了幾千年的黃河變得麵黃肌瘦,枯懨奄奄。

我小時候曾讀批林批孔和劉少奇是走資派。這是我小學課本中有的東西。我的下一屆便不再讀這些澀詞了。讓我開始玩字是曾寫過國旗飄在我心中的習作,居然得了什麽征文比賽的第一名。從此便有些瞤瞤於文字了,以為自己能寫出駭人之字。

可笑。

 

 

 

母親說她曾有一段時期在吃飯前必須舉起紅小書念念有詞。我記事時已沒有這些東西了。

我是中國最後的一批紅小兵。毛主席的紅小兵。毛主席薨去的時刻我還沒有上學。我看見媽媽哭的一塌糊塗,街上到處放著哀樂,人們的眼睛都像被什麽人揍了一樣紅腫不堪。我忽然便感到世界的末日到了。放聲痛哭,哭得自己眼忪。

姐姐在用粗粗的鉛筆拓毛主席的像,拓完了便用刻刀慢慢地刻出毛主席的像,像剪紙的圖案一樣。一幅很大很大的毛主席刻像。我們全家把像用鏡框裝起來,供在門正中,像門神一樣。

世界沒有末日,地球依舊不歇息不知疲倦地繞著太陽轉。雖然中國的紅太陽已墜落。

 

 

 

為共產主義準備著,時刻準備著!這是我加入少先隊時所要宣誓的。我們是黨的少先隊員。

我那時在臂上掛著鮮紅的三道杠。那是少先隊中最高榮譽。我手下管著一大批少先隊員。我們都為兩千年的共產主義準備著。

兩千年很快就要來了。共產主義離我依然是那麽遙遠。世界卻像亂套了一樣。人心似暗香浮動。中國月黃昏。

我像一隻懶惰的小鼠,躲在一個小島上遠離祖國,看著我的祖國親人們在艱苦奮鬥,期望著有一天去坐享其成。

 

 

 

上學時我常常和男孩子比。那時我像一個野孩子一樣騎著自行車滿城跑。

有一天下雪了,地上冰凍了。我依然騎著自行車去上學。路上便遇上一個班上的男孩子。我們相視一笑,便心照不宣地拚命騎起來,看誰先到學校。路實在太滑了,許多人都小心翼翼還不時地摔倒。我卻固執地以為自己不會跌跤且會率先。忽然間便重重地撲哧在地上,齜牙咧嘴地疼。班上的男孩子長腿一踏地,便停了下來,怪笑著將我拉起。

不要和男孩子比。不要太相信自己。

 

 

十一

 

我是班上第一批入共青團的。我常常相信中國的組織是世界上最慎密的。人才亦是經過了千錘百煉層層撥出來的赤心者。入團後我便任團內的宣傳委員。

我其實已忘了自己還有這樣一段經曆。隻是整理記憶時忽然發現自己很早以前其實就開始搖筆了。為誰?

我那時為班上的大家服務。真是一顆熱騰騰的紅心。我甚至以為自己是這世界上最善良最溫柔的人,常常為了大家,唯獨沒有自己。

依然難贏滿堂彩。眾口爍金。不要想取悅所有的人才好。

 

 

十二

 

中國人將上大學形容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隻有僥幸的寥者能走過獨木橋,大多數人都不幸落河。

我出生時毛主席已意識到自己所說的人多力量大其實對中國並不適合,開始強迫中國人精孩簡子。我算僥幸活到世上者,又僥幸過了獨木橋。

在母親的意識裏,過了獨木橋就可以當上國家幹部,端上國家的鐵飯碗,就可以精忠報國了。

中國人自古便從書中尋找黃金屋,能讀書者可一夜躍龍門,改宗耀祖。這也許是中國人的公平。出身卑微者可躋身顯赫,通過苦讀聖賢書。

酷熱的七月對許多的中國學子的確是一個飭熬

我不敢想自己在七月的考場上一旦失足會怎樣。那將是一條荊棘之路。

我從小算是毛主席的紅小兵,好孩子,走了一條平平坦坦完完整整的土路。

 

 

十三

 

我上大學時依然是免費的。我的下一屆便開始交大學學費。國家把我們安排在美麗如畫的校園,讓我們七八個人住一個房間能充分交流思想,稱我們為國之驕子。

然國之驕子忽地便不滿起來,跑到天安門靜坐,讓戈爾巴喬夫沒法去天安門英雄紀念碑獻花圈。

我那時剛剛上大學一年級。我和所有的國之驕子一樣熱血沸騰,我們要捍衛一個舶來的女神像。

女神像被無情地弄得粉碎,那座美麗的廣場一片狼藉,國之驕子為自己的稚嫩付出了代價。

其實我那時不知自己在做什麽,隻是忽然間覺得自己像回到魯迅先生筆下阿Q想的革命了,大家都在剪辮子,我也要去去煩絲了。

Q很可憐,我卻很可笑。

 

 

十四

 

大家都在玩命地想出國。每個人包裏都有厚厚的英漢詞典,每個人都在往腦子裏灌輸那些不知什麽時候才能用上的英文單詞。這些詞也許對老美和老英們都是一輩子難得一用的澀語。卻用來考所謂智商出眾者。

可笑後的國之驕子們都有些沮喪,知道自己能做的原本隻是考得高分,背些怪詞,僥幸者漂洋過海去鍍金,不幸者做個安分守己的國家幹部。

校園裏原本有的學生們勤工儉學開得許多小商業實體都被關掉了,大家都醒了過來,跑到社會上去看中國剛剛誕生的股票市場,去莫名其妙地欣賞中國的股份製改革,中國的公司製的法律化。

我是學經濟的,卻看不懂中國發生了什麽事,不明白這是原本就該有的還是我們中國人發明革新的。

像西方的工業大革命時期。

 

 

十五

 

我開始寫些應景文字。做一名記者。我曾經向往這份職業。至今也不後悔自己選了這份職業作為伊始社會的履足。

在三年的記者生涯中我看盡了中國的故事。

曆史書原本也許也是一幫記者們寫出來的,隻是那時還沒有記者這個詞,人們稱之為翰林。

我知道了記者們的翻雲覆雨。雖然我常常想做一個最真實的記錄者,但我卻時不時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和把別人強加於自己的想法記錄於紙

我懂得什麽叫炮製了。

 

 

十六

 

有一段時期我寫了很多字。我甚至寫了許多社評。以前看著人民日報社論覺得那是多麽地神聖和蜃景。然自己也板起一副麵孔來寫社評了。

我常常在一個小時內要寫出一篇精辟的社評來。報紙開著天窗等待我去糊補。我為領導對我的信任都快感動得要落淚了。

他們不拿我做一個剛出爐的大學女生看,而儼然一評中國經濟的專家了。

我現在常看著我那時寫出的社評發呆,常懷疑自己何以寫出那麽莊重的文字來。

作為一個報人,常慨佩金庸那時為《明報》寫的東西,包括那預知如真的社評。

混了一批報人朋友。

那是一生中很快樂的時期。

 

 

十七

 

其實談一生還太早。

還有許多人生的事我還沒有經曆。

卻已感到滄桑。這是與生俱來的憂傷。沒有辦法。我是一個倒黴蛋。我常常不知自己為何要為那許多不該我操心的大事驀然便煩惱起來了,攪著自己神經疼。

我在中國走了許多地方。采訪很多地方。但那一段我沒有思維,隻想走。走過許多地方。看中國的城市大同小異,看中國鄉村的阿Q們快樂地活著。

 

 

十八

 

我是在一天早餐時分坐在新加坡的一間快餐店寫這些文字的。我麵前放著一本新華字典,有許多的中國字我忘了寫。我可以看見窗外的高樓,那是新加坡華人給自己禁錮的窩。

我耳邊聽著店裏放著很怪的西方流行歌曲。

便有一寂寞者過來和我搭訕。一小男生。他用英語說要和我交朋友,他說看出我是一個很洋派的中國女孩。他說去過中國的深圳,看過中國的光怪陸離,他說很喜歡中國女孩的保守和認真。

我讓自己麵無表情冷冷地看著他,說我不明白他在講什麽。心裏卻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過了白天就是黑夜。

 

 

十九

 

我把自己的這本所謂的文字集稱為《中國女孩》。自己以後也許再也沒有心情整理少女時代的感覺。人總是要一天天長大,一天天老朽,終於有一天死去。

這該是些屬於散文的東西,在其中我找回了大學時的心情,在中國做一報人的感覺,在新加坡似魘似真的情緒。

這是我走過的斑駁印跡。

其實我不該攪得別人神經疼。

我不知自己以後還要走過哪些地方,還要經曆哪些事情,還要見過哪些人。生命的魅力也許就在於它的無常不定和永遠未知。

我遇到一荷蘭老人,他一臉的皺紋和善良,他聽說我是中國人,手突然便抖起來,握著我的手久久不肯放鬆。他念不出我的名字就叫我中國女孩。

我感動自己有一個偉大的祖國,我能說一口悅耳動聽的華語。中國女孩是一個很好的名字。

 

 

二十

 

我喜歡新加坡。從未想到要在新加坡出我的第一本字集。我還不太適應把自己曝曬在陽光下讓別人看我一身亂七八糟的光。

我突然非常想家。非常非常。想我縹遠的雙親,我的兄弟姊妹和我的朋友們。

我很奇怪時空的並行。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麽,他們亦不會懂得同一時刻我在幹什麽和想什麽。

但我們都活著。

活著真好。

以此書來奢藏曾經活過的日子。一個中國女孩曾經年輕的心情。

 

 

 

                                       五月十二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百步 回複 悄悄話 良心的寫作
百步 回複 悄悄話 元芳,你怎麽看什麽是良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