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便有泡泡或混濁,腎臟不好?
A:有蛋白尿,尿液會有泡泡;但尿裡有泡泡,卻不一定是蛋白尿。這和「人是動物,但動物不等於人」的道理相同。
尿中有泡泡,通常是因為尿液裡的有機溶質,最主要成分是尿素,改變了尿液的表麵張力活性。解尿時由於膀胱內外壓力的改變,加上尿液沖激到馬桶而產生泡沫,當尿液的尿素濃度愈高,表麵張力活性愈高時,產生的泡沫愈多。
這種情形最明顯、也最常出現在早晨第一泡尿。因為經過一整晚睡眠沒有喝水,尿液濃縮導致尿液濃度增加;另外因為腎臟是排除蛋白質代謝產物的主要器官,當攝取較多蛋白質的時候,尿液裡的尿素增加,小便也容易出現泡泡。
當尿液有泡泡時,如何分辨正常現象還是異常蛋白尿?
一般人不容易判斷。但大致上以肉眼觀察可區隔的是:若是蛋白尿,泡泡比較細且黏稠,不會馬上化開;若因溶質較多造成的泡泡比較大、較容易化開。
若有疑問,建議最好至腎臟科門災J詢,臨床檢驗隻要檢查單次尿液的蛋白質與肌酸酐濃度的比值,就能分辨。因為尿液濃縮或蛋白質攝取較多所產生的泡泡尿,其比值通常<0.15.0.20,而且尿液的滲透壓或比重也比較高。
小便混濁,俗稱「下消」,台灣人常把這現象當成是「腎虧」而緊張不已。
其實,小便混濁常見的原因有乳糜尿、細菌感染,以及尿液中磷酸鹽及尿酸沈澱過多等。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因為攝取較多蛋白質,造成小便中的磷酸鹽及尿酸排泄增加,特別會發生在早晨第一泡尿,因為尿液濃縮而更加明顯。是否異常,隻需做一般尿液常規檢查即可分辨。
2) 「頻尿」是腎臟病症狀?
A:腎臟病早期確實會因腎臟濃縮能力下降,會需較多水分才能將溶質、也就是身體代謝廢物排出,因此會有多尿、夜尿次數增加的狀況。頻尿代表解尿次數變多,的確可能是腎臟出問題,但亦有可能是下列因素所引起:
.喝水太多、緊張壓力造成的心理性頻尿;
.膀胱炎或尿道炎局部刺激導致頻尿;
.壓力性尿失禁(好發於女性)或男性攝護腺肥大,是因解尿時膀胱無法完全排空;
.糖尿病因血糖控製不良導致糖分排至尿液,造成滲透性利尿等。
心理性頻尿大多數發生在白天,晚上入眠後會消失,應與腎臟病無關。若出現夜尿、多尿,應就醫災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