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有我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個人資料
正文

刀刃上的蜜糖(6)

(2017-01-20 01:36:00) 下一個

      張青坐在出租車裏看著手機裏劉嬌嬌的那篇報道欣慰地笑了笑,後生可畏啊。想著把手機放進包裏,看向窗外機場高速邊上一群群新造的房群不禁在心裏咯噔了一下,上海市中心的房價都快衝過20萬一平米了,這樣的房價能支撐多久?從業這些年,張青真是看著上海,北京和其它城市的房價噌,噌,噌地像雨後春筍般的往上竄,各種跟房產開發有關的企業在近二十年內迅速發展起來,使得一批跟房地產相關的技術型公司迅猛增長,業績好的都已經上市。珠海碰到的那個平頭眼鏡男姚力就是靠技術專長自己開公司,成功上市後才能把老婆女兒送到加拿大,自己又在珠海花了2500萬把老家的父母接到珠海養老。隻是,房地產以及金融並不屬於實體經濟,而一個國家沒有強硬的實體經濟作為主導的話,總有一天當泡沫破裂時,那種劇痛將是不可想象的。

      到了報社,張青跟老同事們打招呼,把行李箱放在牆角,就往總編辦公室走去。還沒進門就聽見虛掩的門後許嚴浩那口夾雜著濃重無錫口音的普通話正說得激烈:“儂講講看,這文章到底怎麽啦?我覺得寫得很到位啊,哪裏有什麽偏激角度啦?儂也不自己去調查清楚就先對我們報紙發火算啥啦?我們是報社,有義務報道事實吧,搞高清爽了再來跟我們報紙交涉好伐啦!”張青等許嚴浩掛了電話才敲了兩下門。

      “進來,進來,還敲啥門啦?”五十多歲的許嚴浩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雙眼望著窗外有些不耐煩的叨咕著。

      “許總,是我,我來匯報工作。”張青心想今天一定不要太多嘴,這老許頭的脾氣全報社都清楚,絕對不要在他氣頭上煽風點火,否則真沒好果子吃啊。

      “奧,是小張啊,儂回來啦,來,來,來,跟我講講北京分部的情況,我正好有隻問題要問儂了,今天網絡版上的那篇報道,就是關於工地事故的那篇是你們那邊寫的伐?”老許開門見山就問開了。

      “是啊,是我們那裏的一個實習生寫的,怎麽啦?有什麽問題嗎?”張青心裏很清楚這篇文章會帶來什麽影響,也料到今天老許頭肯定會對自己興師問罪,所以一上來就把“實習生”三個字說得特別清晰。

      “實習生寫的啊?怪不得呢,我這裏的電話今天中午以後就沒有停過,哎呦,儂真不曉得,一個個像吃了槍子一樣地來問我怎麽可以這麽寫?我看過後覺得寫得蠻好的呀,哪裏有問題啦?真是的,哎,不說這個了,儂繼續講,這季度北京分部做得應該蠻不錯的吧?”老許頭一聽是實習生寫的一下子就明白了張青這麽處理的目的,心照不宣地跟張青慢慢了解起北京分部的運作情況。

      張青從老許頭辦公室出來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半了,她給自己的母親打了個電話,告訴媽媽今晚回家住,並詢問了是否要帶上母親去外麵吃完飯。最近父親住院,母親一個人在家吃飯太冷清了,所以張青決定帶母親出去搓一頓。跟母親通完電話,她又給兒子掛了電話,再三囑咐兒子冰箱裏有冷凍水餃等,讓他自己下餃子吃,實在不行就叫外賣。另外還關照兒子如果德國漢斯叔叔上門來要求訂個紐扣什麽的,讓他把要縫縫補補的東西都放著,等張青出差回去一起弄。

      這個漢斯是外派到北京工作的德國人,張青姐夫的校友,因為張青住北京,所以當時漢斯來北京前張青幫著找住處,漢斯來了後也請張青一家人出去吃飯,並且特別喜歡裘虎。漢斯太太和兩個孩子也住在斯圖加特,太太是護士,兩個孩子都比裘虎小,所以漢斯全家來華度假時,裘虎儼然一副大哥哥的模樣帶著兩個小老外在北京城裏轉悠,好不自在。

      “媽,我回來了,走,走,走,我們出去吃飯去。”張青回到了楊浦區一棟樓房裏,放下行李,想拉著媽媽出去吃飯。

      “曉得啦,我來啦,我來啦”張青媽媽樂嗬嗬地走到過道準備換鞋跟小女兒出去吃完飯。

       “媽,儂今朝想吃啥?日本料理還是韓國燒烤啊?”張青看到媽媽笑嘻嘻的就開始逗自己八十歲的老母親,“我剛上來時看到門口好像又開了家新的飯店,要不,阿拉去試試看新開店,儂講好伐?”

      “門口新開店不好吃,樓下蔣伯伯已經去過了,回來說一點不好吃的,阿拉去別家,還是去吃點本幫菜,什麽日本羅,韓國咯我全不喜歡,就吃上海菜。”張青聽到媽媽有板有眼地說著,心裏樂得呀甭提多開心了,至少媽媽並沒有因為父親生病就嵬嵬怏怏的,隻要媽媽還有胃口那就不成問題了。

      “走,老媽今天你指哪家店,我都陪著,隻要你吃好了就行,怎麽樣,我這女兒上路伐?”張青拉著媽媽的手,一路有說有笑地走向電梯房。

 

以上文字版權屬丹麥有我所有,未經許可,嚴禁轉發!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