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點點

非常高興我們能在網上相遇,相識,相知。願這裏能帶給你陽光和快樂,溫馨和幫助!
個人資料
正文

秘魯一瞥(4):高原古城庫斯科

(2010-07-25 16:25:44) 下一個


在利馬遊覽了兩天後,我們乘飛機去了印加帝國的古都--庫斯科。

從地理上說,秘魯全境從西向東分為三個區域:西部沿海區為狹長的幹旱地帶,有斷續分布的平原;中部高原區主要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約4300米,高山上終年積雪,是亞馬遜河的發源地;而東部為亞馬遜熱帶森林。

中部的科羅普納峰和薩爾坎大山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瓦斯卡蘭山海拔6768米,為秘魯最高點。

在從利馬飛往庫斯科的途中,機窗外是連綿起伏的安第斯山脈,雖然我們去時已經是六月份,但很多山峰上都覆蓋著冰雪,看起來非常美麗。我也忍不住拿出相機,把這些秀美的景色留住,隻是不知我的相片裏有沒有秘魯的幾大高峰。









飛機到達庫斯科後,從機場行駛沒有多遠就進入了庫斯科古城。這個小城看起來古色古香,狹窄的街道,沿坡而建的民居,古老輝煌的教堂,和周圍的群山峻嶺,組成了一幅優美的圖畫。





追溯曆史,這裏曾經是古印加帝國的首都,以印加古跡而聞名。“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她位於比爾加諾塔河上遊,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臨下,四周皆崇山峻嶺,林木蔥鬱,氣候涼爽,秘魯人稱它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

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傳說遠古時代,古代印第安人民在這裏披荊斬棘,締造家園,感動了太陽神,贈給他們一柄金斧。公元1200年前後,國王曼科·卡帕克遵循他父親太陽神的指示,從的的喀喀湖遷都這裏,建成雄偉華麗的庫斯科城,並以這裏為中心,建立了龐大的印加帝國(印加意為“太陽的子孫”),創造了印加文化,成為南美大陸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

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將財寶文物洗劫一空,後又經幾次地震和二百多年的拉鋸戰,城市受到很大破壞;特別是西班牙人入侵後為了方便他們和歐洲大陸的聯係,在太平洋邊上建起了利馬新城,並把利馬設成了秘魯首都,這裏曾一度被人們遺忘。一直到二十世紀初美國人在這附近意外地發現了馬丘皮丘,吸引了來自世界的遊客,庫斯科才再一次興旺起來,成了秘魯的旅遊中心。

庫斯科的最中心是武裝部隊廣場,正中聳立著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四周有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幾條狹窄的石鋪街道呈放射形通向四周,街道兩旁仍矗立著用土坯建造的尖頂茅屋,其中許多石頭房基還是古印加帝國的遺物。廣場東北,有五間大廳的太陽廟建於高聳的金字塔頂。還有月亮神廟和星神廟。廣場東南,有對峙的太陽女神大廈和蛇神殿的牆壁遺跡。









廣場中心的旗杆上一邊飄著如今的秘魯國旗,而另一邊是在舊金山到處可見的彩虹旗。初看到這麵彩虹旗,我吃了一驚,難道這古老的印加古國也是同性戀中心?





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古老的印加帝國的旗幟就是彩虹旗,他們的曆史可比同性戀運動早很多。應當是同性戀抄襲了他們的旗幟吧。。。

注意一下這張相片,在圍繞著庫斯科城周圍的高山頂上,左邊山上聳立著高高的十字架,右邊山上是座高大的耶穌像,可見天主教如今在這裏的影響有多大。





可是在古印加帝國時代,人們崇拜的應當是太陽神啊?這裏麵的故事且聽我下回分解。

廣場四周的這些西班牙式的拱廊的陽台,現在成了遊客們觀賞四周美景的最好去處,要上一杯能治療高山反應的可可茶,點上一盤香噴噴的烤肉,你就坐在這盡情地觀賞美景和美色吧。。。









這裏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穿著盛裝的當地人








當地人




夜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