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我們這些在文革中長大的孩子都經曆過鬧書荒,無書看的年代;也親眼目睹過那破封資修,將洋書焚燒一盡的場麵。
十年浩劫,讓中國的科學文化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也讓中國大大小小的圖書館洗劫一空。
記得文革後我們這些有幸重新參加高考,踏入大學校門的 77 級, 78 級學生麵臨教材短缺,參考資料空白的窘境。那時很多大學不得已隻能自己編寫,油印教材,用能找到的文革前的教學資料來給這些如饑似渴的大學生上課。那時各個大學圖書館上也沒有多少書,更別說是各個專業的外文參考書了。
細究起來,中國大學圖書館藏書不足是由許多原因造成的。中國大學在建國後由於經費緊張,模仿蘇聯的大學體係,重教學,輕研究,再加上專業圖書館館員數量有限,與歐美等國斷絕關係,缺少學術交流等,進口的西文圖書極少。 十年浩劫,更是雪上加霜,燒毀丟失了很多外文書刊。改革開放之後,許多大學設立研究所、需要大量增加外文書。但是經費有限,所購外文圖書有限。再加上過去幾十年所缺的外文書大都已經絕版,有錢也無法在市上買到。
許多這些絕版的書在美國退休教授和專家的私人藏書裏,在圖書館剔除的書裏,在出版社的倉庫裏。這些書許多是可以免費贈送的。如果有書源的消息,有收集的能力,我們可以幫忙中國大學圖書館收到大量他們所缺的書。
六年前,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 ,深感現在中國高等學府圖書館的藏書量遠不及其研究所需,而研究又是一個國家學術領先的必要條件。在沒有任何資助的情況下,他發起了“贈書中國”計劃,並吸引了一些海外學者加入他的行列。從贈書計劃開始至今,他們已經收集,贈送了 十四個集裝箱(大約二十萬冊)的書給中國的大學圖書館。
這位讓人尊敬的老人,就是 40 年代留美, 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專業獲碩士學位,最後從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圖書館館長的職位上退休的 馬大任先生。
這個計劃簡而言之就是在全美乃至世界的範圍內,為中國的大學收集各學科的學術書籍、期刊及檔案。所有這些書籍和資料最後都免費贈送給中國的各大院校,接受贈書的大學或科研機構隻需按收書比例負擔部分運費和報關費。 這計劃要收集的書刊包括大學裏所有的專業,如人文,社會科學,理工,科技,醫學,藝術等等。沒有出版年代的限製,新舊書都要,也沒有語種的限製,中外文都要。隻要是大學和大學以上水平的書刊都收。
中國政府明文規定,所有國外來書必須提供詳細的圖書目錄,即書名、作者、出版年代、價格等信息都要如實列出清單。這一規定令許多海外贈書人陷入浩繁的工作中,對於以集裝箱為單位運書回國的馬老先生來說,更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他與當時的教育部長周濟協商後,獲得特批,不用出具書單。贈書落地後再由中國海關檢查,並 在青島的海洋大學和廈門大學建立了兩個贈書計劃的收書站。由這兩個大學的圖書館負責辦理通關、進口、整理、分配等工作。他們將這些書目發散到國內各個大學,再由各個大學的圖書館根據需要來挑選自己需要的外文圖書。
這個計劃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相當繁雜,甚至困難。需要書源信息,計劃組織,財政支持,和打包搬運。。。
利用馬先生最近到舊金山探親的機會,我有幸和他見了一麵。談起這個贈書計劃的發起,他告訴我自己是解放前拿著公費出國的老留學生,雖說後來的國共政權交替讓他最終留在了國外,但他一直想為國內的大學教育做點實事。 自八十年代起,他考察了中國的 9 省 30 餘個大學後,發現那裏的學術資料相當匱乏,以至感歎道:“學術研究資料少得太可憐了,我不能不做這個贈書計劃了"。
“為國內的大學教育做點實事”,這是他和很多老華僑,老學者的共同心願,也是推動他們實施這個計劃的動力。
說起這六年走過的路,馬老感歎的說,“雖說這幾年參與這個計劃的人逐漸增多,但很少能看到大陸出來的學者的身影。真希望能有更多大陸出來的海外華人,更多的年輕人為這個項目出一把力啊。”
我告訴他,“為國內的大學教育做點實事”也是很多大陸華人的心願,我會幫著他把這個計劃傳播到更多的大陸華人網站上去。
你可能會問,我們能為這個計劃做點什麽呢?我想我們能做到下麵幾點。
第一.把這個“捐書中國”計劃宣傳出去,積極提供書源消息。
1. 到你周圍的圖書館、出版社、和社團去詢問,把他們因為書刊電子化,削減經費,每年清館等等原因而消減,淘汰的書刊搜集來。
2. 把 許多因為退休,搬家,去世等原因而要處理藏書的學者教授的藏書收集來。這樣的收書贈書計劃不僅有利於國內的大學,也可幫助原來的藏書人傳承文化遺產。
3. 為自己國內母校捐書,這些書將會送到 指定贈送大學 的圖書館。
第二,“為 捐書中國”計劃捐錢
這些收集到的書需要整理,打包,托運。這些需要一些資金來運作,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為這個計劃提供財政資助
第三,“為 捐書中國”計劃出力
在得到書源的消息後,有時需要義工去將捐來的書打包托運到紐約,舊金山,休斯頓,洛杉磯等書籍集放地存放,待集裝箱滿後最後海運到中國去。希望你能 當義工 出一把力。
“贈書中國計劃”雖然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組織,人力、物力、財力都非常有限。送給中國大學圖書館的書也僅僅是“杯水車薪”。但是這是一件值得做的好事。世界在迅速地進步,所需要的知識在大量增加。所以這也是一件迫切的工作。真心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這個工作,為“贈書中國計劃”捐書,捐錢,出力。
更多的信息,請看這個網站。
http://www.tianyaxiaozhan.com/home/link.php?url=http://www.booksforchina.org%2F
也可和我聯係 , starlight_lead@yahoo.com
######################################################################
如果你願意捐書,住址接近美國東岸﹐請和馬大任(John T. Ma)聯絡﹕ (Tel. 718-886-4687, Email﹕johntajenma@att.net),然後將書寄到
Books-for-China Fund
Room 14, EP Expedi, Inc.
1300 Metropolitan Ave.
Brooklyn, NY 11237
住在西部靠近舊金山的贈書人,請同方振強(Michael Fong) 聯絡﹕ (Tel. (650) 948-0276, E-mail: mcjkfong@sbcglobal.net. ),並將書寄到
Books-for-China Project
c/o Mr. Peter Ho
World Journal
231 Adrian Road
Millbrae, CA 94030
靠近洛杉磯的贈書人,請同顏宜(Herbert Y. Yen) 聯絡﹕(Tel. (805) 987-7321. E-mail: hyyen@adelphia.net.)
靠近或住在德州(Texas)的贈書人,請同宮天順聯係(Tel. 281-721-5179. E-mail: kunfuz@gmail.com),並將書寄到﹕
Books for China Fund
c/o Dr. Kongwei Huang
WFBA of Houston
6925 Turtlewood Drive
Houston, TX 77072
收集大批的書籍需要費用。如果你願意捐助,請將捐款寄到信頭的地址,支票收款者請寫“Books-for-China Fund.我們會寄謝函和收據給你,作為減稅之用。本基金會是一登記有案的非營利教育組織。一切捐款均可合法減稅。
好啊,那我就等著那一天。。。
謝謝你的支持!
書都送到大學圖書館了,你說能有什麽用呢?
多撒點種子,它必會發芽!
老兄想當然了吧?什麽時代都有愛錢的人,也有愛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