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千千萬萬當過知青,上過山,下過鄉的人來說是特殊的一年。因為今年是毛澤東關於“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指示發表 40 周年,也是大規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四十周年紀念。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文章引述了毛澤東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這場曆時十年之久,牽動了千千萬萬家庭,卷入了 1700 萬知青的上山下鄉運動留下了多少讓人涕淚橫流的故事,改寫了整整一代人的命運。 為了將這段曆史留下來,為了讓後人以史為戒,不重蹈覆轍,在大江南北,海內海外,這些當年的知青,荒友們以各種形式,組織了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很多知青也拿起筆,寫下了他們的經曆和感受,有一大批嶄新的知青文學問世。。。
就像一位朋友說的:倘如大家都能在有生之年寫寫這段“空前”的曆史,它或許就會有“絕後”的可能。
《天涯憶舊時》是一本海外知青文集,它匯集了27名作者的31篇作品,包括紀實和小說。這部知青文集的作者現在分別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地定居。他們都在中國“上山下鄉”的“廣闊天地”裏度過了難忘的青春歲月,又在海外的“洋插隊”中有了更深的人生體驗。曲折的閱曆、艱苦的生活沉積提煉出一塊塊人生瑰寶。他們筆下的故事,不管是紀實還是進一步再創作,都超越了“無怨無悔”的空洞理念。他們文字中的異域色彩有別於其它同類作品,給知青文學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今天,我把這本書介紹給大家,為知青曆史填上一筆。
《天涯憶舊時》
前言
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是四十年前開始的。那場運動,持續了十年之久,即使不算文革前的老知青,也涉及一千六百多萬人,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它是我們生命旅程中無法磨滅的一部分,不但在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可回避,也是近代史中必書的一筆。
這麽多人經曆了那些蹉跎歲月,各自的經驗當然不同,不同時期和不同地方也有差異。有的快樂,有的難熬,有的熱鬧,有的孤獨,有的美好,有的痛苦。因此,我們不可能對如此豐富的經曆做出同一種反應。這種紛繁複雜的人生,絕不是一首歌,一個說法就可以拍板論定,也不是一本書,一個大文豪就能夠描述窮盡。後悔也罷,勵誌也罷,都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是一種集體的行為。我們沒有必要讓一代人共同行動,對此作出一致的反應。與之相反,我們需要的恰恰是普通人個性化的回憶和獨立的見解。
上山下鄉的風霜雪雨已經凝結出很多知青叢書,現在又多了一點海外的聲音。本書所選的作品,無論是紀實還是小說,都反映了作者在認真地檢查自己的生活,試圖從中提煉人生的價值。正如蘇格拉底所說:“未經檢查的生活等於虛度。”人與其它動物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人不隻是懵懵懂懂地活著,人會思考,能夠在生活中找到意義,總結經驗,發現真善美。有些人還擅長寫作,在寫作中理順自己的思想,用優美的文筆記錄自己的經曆和感想。從而,我們就給後人留下了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軌跡,留下了經驗,留下了美。我們思想了,生活對於我們來說就沒有虛度。我們寫作了,我們的生活對於後人來說也沒有虛度。
這部知青文集一共收入了27位作者的31篇文章,分為紀實和小說兩個部分,並附有一些舊時照片。這些作者分別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地定居。這本書的特色就在於作者回顧往事的特殊角度。他們都在中國的“廣闊天地”裏度過了難忘的青春歲月,而今卻生活在海外,從事各行各業,不少人還頗有建樹。人在天涯憶舊時,空間維度加大了。這種由距離賦予的特色,不僅是布萊希特在討論戲劇時所說的間隔美,而更有拓寬的觀念,文化的比較,習俗的交錯和道德的迥異。遠離故土,他們釀製的思鄉之酒就自然而然地帶有異色它香。這種清淡的醇香既來自他們文字中的異域色彩,又來自“洋插隊”的各種體驗。有意無意的比較和對照,使他們的回憶有別於其它同類作品,給知青文學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這些普通人鮮活的的回憶和獨到的見解為曆史萬花筒增加了色彩,轉動它的後人也許會看到更為繽紛的圖案。
——廖康
編後記
最後一頁輕輕翻過,我合上了這本將近四十萬字的長卷。
身在大洋彼岸,我新的家園,眼前依然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故國河山。隆隆機聲震撼著亙古沉睡的北國荒原,駿馬驅趕著雲朵般的羊群奔騰在茫茫草原,陝北的窯洞,秦嶺的梯田,黃河流過荒涼貧瘠的黃土地,一路拋灑下多少苦辣酸甜!我隨著一篇篇文稿,穿過淮河流域,進入四川雲南的叢山,再乘長江風濤,伴著兩岸稻香,來到遍布蔗林的海南……。
這塊土地,深藏著一代人的過去,這本書裏,記載著一群人的回憶。盡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軌跡,曾是兵團的拖拉機手,農場的農工,茫茫大草原上的羊倌,巍峨群山中的開荒者,鄉村的大隊幹部,背著藥箱的赤腳醫生,社隊小學的民辦教師,或者是普通的人民公社社員……,我們卻有一個共同的頭銜——“知識青年”,一段共同的經曆——在廣闊天地裏“大有作為”,一個共同的轉折——遠離故鄉開始新的生活。
歲月匆匆,我們相逢在虛空幻境,憑借互聯網的便利,天涯憶舊,共訴衷情。一位熱心的網友提議,讓我們把這些往事變成鉛字吧,與同代人分享悲歡,給後輩人留下些記憶,讓人們從更多的層麵了解那個特殊的年代。抱有同樣宗旨的朋友們很快響應,在她的策劃下,組成了一個編輯小組,隔洋跨海聯係出版社,通過虛無空間和一位位作者協商,征集文稿,增減刪改,籌集經費,……
可是,實現這個願望談何容易!世界太浮躁,有多少人願意靜下心來聽聽昨天的故事?幾番風雨,幾度波折,幾次轉機。可是,沒有人輕言放棄。大家不折不撓的努力讓這批書稿漸趨成熟。
本書的作者們都經曆了土插隊和洋插隊。曲折的閱曆,艱苦的生活,沉積提煉出一塊塊人生瑰寶。他們筆下的故事,不管是紀實還是進一步再創作,都超越了“無怨無悔”的空洞理念。大多數作者都可以從個人恩怨中解脫,用過來人的視角來看待大千社會,理解那個蹉跎年代。
雖然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沒有文科訓練,飛越大洋以後,很多人連母語都有些荒疏。可是,我們有的是認真和執著。文稿經過一篇篇審閱,一遍遍反複修改,基本上杜絕了錯字別字,並且使這本書具有較高的文學水平。其中的小說篇更有奇葩展現,令人欣慰。
一切似乎還在昨天,四十年就已經過去了。年華使這一代人鬢發蒼茫,進入了回憶往事的階段。倘如大家都能在有生之年寫寫這段“空前”的曆史,它或許就會有“絕後”的可能。
——凡草
《天涯憶舊時》目錄和點評
~~ 紀實篇 ~~
巴甫洛點滴(小蠶)
焉知三十載 重返北大荒(餛飩侯)
茫茫大山(廣玉蘭)
“廣闊天地”裏的青春年華(樂飛)
無奈的選擇(凡草)
兵團的故事(爐匠)
那山那水那人(常靜)
最後一課(悲歌)
秦嶺歲月(星光)
我的大學夢(關中)
爐火溫馨(樓蘭)
江營軼事(蘆紫)
沙南海島憶當年(書刊)
有緣知青來相會(陳酒)
蔗林魚塘邊的歲月(阿憶)
偷雞摸狗(閆庚函)
高家溝的春夏秋冬(晨曉)
那裏有一麵靜靜的湖(何家聲)
無夢的年華(湘平)
山村回憶(方青)
下鄉十年(冬至)
逝去的年月(水原)老哥的故事(書刊)
三十年前,那個寒冷的冬天(木子)
回鄉夢(湘平)
世間女子(黎聘兒)
小說篇
河東四子(上、下)(獨善齋主)
鄉村野魂(楊夏舟)
麻油湯麵條(凡草)
迷茫的杭蓋(黎京)
一枝花(蘆紫)
精彩點評
——德方評《河東四子》: “華子被埋葬在高崗子上,她那年輕美麗的軀體將永遠陪伴著這抔黃土,這條小河,和這灣偏僻的鄉村……”那樣的青春、那樣的理想……連同那樣的我們都被埋葬在了那“高崗子”上,不會再有那樣單純的一代人了……
——廖康評《鄉村野魂》:我感歎楊夏舟之“鬼才”!並不是指他寫鬼魂和幻覺,而是指他運用語言的獨特方式和能力,以文字奇異俊俏取勝。他對景物的描寫不僅美、生動,而且產生一團詭秘的氣氛,恰如其分地烘托其故事情節。
——謝寶瑜評《麻油湯麵條》:凡草像個法術高強的巫師,一下就把你的靈魂攝去,推進一個女知青的軀體,讓人身不由己地進入那個年代,親自經曆那些撕心裂肺的痛苦,墮入無助和絕望的深淵。可歎的是,《麻油湯麵條》裏的故事不是憑空虛構,也並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才有的遭遇。
——簡楊評《迷茫的杭蓋》:黎京自身的經曆十分傳奇,可是在《迷茫的行蓋》中,“我”基本是一個敘述者。通過“我”的見證,作者引出並塑造了多位知青的形象。劇烈的家變,社會的動蕩,初萌的愛情,新生的生命,苦悶的掙紮,一係列沉重而悠長的人生主題,象河水一樣,在《迷茫的行蓋》中蜿蜒流淌。
——俞越評《一枝花》:蘆紫的文字大氣,不扭扭捏捏,隻是平實生動地講述久遠時代裏的故事,多笑裏帶淚。故事裏,有敘事的力量,讓人讀著有宋元話本小說的味道,《一枝花》裏就濃縮了整整一代人的曆史。
Mini-review of: Look Backward, O'God: an anthology of lost youth by Overseas Chinese Zhiqings, edited by Fan Cao et al., 2008. KF Publishing Company Group, USA.
In 1968, at the peak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Mao and his associates suddenly realized that the millions of Red Guards they had mobilized imposed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regime both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Faced with this mob of energetic youth with unbridled enthusiasm, Mao launched a full-scale Zhiqing movement,that is, sending ‘educated youths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and up to the mountains’ in order to shift the burden of this unemployed segment of urban population to the rural area. This political campaign lasted over 10 years, involved more than 16 million young people, and affected virtually every household of urban dwellers. This was the “Lost Generation” of China. Majority of them now is struggl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for they are aging rapidly, lack the kind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to be employable in an IT age economy, and have to shoulder the burden of supporting their octogenarian parents and for some, even unsuccessful and thus still dependent children.
The contributors to this anthology consist of 27 overseas Chinese who were all such Zhiqings at that time, and are among the lucky few who left China after its re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ll of them have now settled in the West with successful careers in their chosen professions. On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Zhiqing” movement, they recalled those formidable years of their lives with bittersweet sentiment, ghastly memories, and yes, sometimes tad nostalgia. However, this collection is drastically different from many other similar works in the contributors’ unique experience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e authors are well educated in the West, and they can look back with critical minds, added dimensions, and fewer biases.
This anthology consists of 31 pieces in the forms of autobiographical and eyewitness accounts as well as “fictions” with real people in mind. There are some old photos as well. Undoubtedly, this collection will not only flash back the long-gone nightmares but also remind us of the chilling impact upon the people who live under a dictatorship. We should all treasure the kind of freedom we enjoy everyday and not take it for granted.
(by Shang Nengfan尚能飯)
本書在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四十周年時由美國科發出版集團出版發行。
總策劃:星光 主編:凡草編委:星光 聿人 常靜 關中 晨曉 湘平 金鳳 風雨
該書售價加寄費$20.00。欲購書者,請電郵starlight_lead@yahoo.com
從今天起我將每天在我的博克中陸續轉載書中的精彩章節。。。歡迎你來閱讀,並留下你的寶貴意見。
過來看看。你的博克做得很好。
需要買書者,所有費用加在一起為20美元。你可以通過paypal 付款,帳號是:starlight_lead@yahoo.com.
然後把寄書地址告訴我,我會立即把書給你寄去。
謝謝!
也謝謝你組織這麽好的活動!我想,城裏的知青戰友們要歡聚一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