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點點

非常高興我們能在網上相遇,相識,相知。願這裏能帶給你陽光和快樂,溫馨和幫助!
個人資料
正文

巴西遊記(一):多姿多彩的城市--裏約(附美圖)

(2008-06-17 22:24:32) 下一個


說起我對巴西的興趣要回溯到二十多年前,在那沒日沒夜收看世界杯,開始為足球瘋狂的日子裏,我曾讀過一本球王貝利的自傳,書中描寫的那對足球,桑巴充滿了狂熱的民族,那有著海灘,高山,熱帶雨林的美麗土地,引起了我對巴西的強烈興趣。從那時起就一直希望有機會能親自踏上這片土地去探秘。所以當我們決定花兩周的時間到巴西旅遊度假時,我對此次旅行充滿了興奮和好奇。

飛行了十幾個小時,我們到達了巴西第二大城市 — 裏約熱內盧(裏約)。一出機場,我們立即從寒冷陰沉的嚴冬進入了陽光燦爛的盛夏。從這一刻起我們的旅程也充滿了陽光和快樂。

在巴西的首都搬到 Brasilia 之前,裏約曾是巴西的首都,不過至今它仍然是巴西文化藝術的中心。這是一個豐富多彩,風情萬種的城市。它麵向大西洋,擁有 37 個銀色的沙灘,背靠著熱帶雨林覆蓋著的高山。那街頭角落的餐館,咖啡,酒吧,則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和愛情的浪漫。我們這次度假的大部分時間都呆在了裏約。




圖一:美麗的裏約

裏約從早到晚都充滿了活力,早晨太陽剛剛破曉,海濱大道就有很多人在跑步,騎車,溜旱冰,練瑜伽。當太陽高高升起,沙灘上到處是踢足球,打排球,戲浪的身影。白天的街道上,到處是穿著時髦夏裝,比基尼的俊男靚女。到了夜幕降臨的傍晚時分,餐館,酒吧傳出陣陣的音樂和歡笑。即使在午夜時分,在 Lapa 的桑巴俱樂部裏,還有人踏著桑巴歡快的舞步在狂歡。



圖二:清晨的裏約

我們的旅館 Sol Ipanema 坐落在裏約的中心地帶 Ipanema 區。窗外就是蔚藍色的大海和銀白色的沙灘,我常常趴在窗戶上看那在海濱大道上晨練的人群,和白天沙灘上打排球,踢足球的矯健身影。沿著海灘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旅館,昂貴的住宅區,和各種風格的餐館,酒吧,咖啡廳,街上到處是青春,健美的青年男女,讓人不由得想起那首在 60 年代風靡全球的歌曲“ The Girl from Ipanema” 。從那時起,這裏就成了巴西音樂家,藝術家,嬉皮士匯集的中心。




圖三:黃昏的裏約

坐在街角的咖啡廳裏,一杯咖啡在手,注視著從眼前走過的俊男靚女,不由得感歎怪不得巴西是出世界名模的地方。這裏的年輕姑娘們身材修長,性感,那白色,象牙色,棕色,或黑色的皮膚,配上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和爽朗的笑聲,讓人過目難忘;年輕的小夥子們則是皮膚黝黑,肌肉健美,有著古羅馬雕塑般的英俊麵容。看得我們倆是暗暗稱奇,大呼過癮。




圖四:裏約的俊男和靚女


裏約之美在其山。環抱裏約的群山奇峰突兀,蔚為壯觀。其中以麵包山和 耶酥山最為有名。 麵包山( Sugar Loaf )雄居海灣與大西洋之間,山體陡峭,四壁光滑,高近四百米,遠遠望去,孤立於蒼茫的天地間,巴西人戲稱為“甜麵包”。上山有專用的纜車,不過在那光滑的岩壁上我也看到那些勇敢的徒手攀岩人。從麵包山頂俯憾裏約市容,那蔚藍色海麵上的點點帆影,那銀白色沙灘上的五彩人群,那高樓大廈海濱大道,還有那全長十四公裏,把裏約與對岸的尼泰羅伊市連結在一起的著名的尼泰羅伊大橋,真是美不勝收。




圖五:從麵包山頂俯視裏約


耶酥山( Corcovado )則是另一番景象。 耶穌像 Christ Redeemer 聳立在海拔 710 米的耶穌山上, 高三十八米,重一千二百餘噸,是世界巨型雕塑之一。耶穌像身軀直立,兩臂平展,仿佛是一個巨大的十字架立在山頂,擁抱著裏約。 當晚上為耶穌像照明的燈點亮時,你可以從裏約的任何一個角落看到這座耶穌雕像。我們登山那天是陰天,巨大的耶穌像隱藏在薄薄的雲霧中,那時隱時現的麵容給人一種神秘,震撼人心的力量。不知當年裏約人是怎樣把這座巨大的雕像豎立在這高山之巔的,不過巴西是基督教國家,而且由於它的人口眾多,據說巴西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基督徒。



圖六:雲霧中的 耶穌像


裏約市內還有一個非常漂亮的 Rodrigo de Freitas 湖。我們花了一個早晨專門租自行車做了一個環湖旅行, 7.5 公裏的環湖自行車道舒適暇意,那早晨清爽的湖風,沿湖跑步的人群,湖中的遊船快艇,和沿湖的美麗景色讓我們好好領略了裏約的湖光景色。



圖七:從湖邊看麵包山


不過,不要以為裏約隻有美景和富有,它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城市一樣,也有它的貧窮和黑暗。據說,巴西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富人們有豪宅,私人管家,廚師,和保鏢;窮人們確還在為生存而掙紮,裏約有南美最大的貧民區。聽說有專門參觀貧民區的旅遊,我們趕緊報名參加了這一特殊的旅遊項目,參觀南美最大的 Favwla—Rocinha 。

Rocinha 始建於 1897 年,是南美最大的貧民區。在居民區裏居住著大約 150 , 000 居民。我們的導遊姑娘就生長和居住在這個貧民區裏,兩個小時的遊覽她給我們展示了貧民區的曆史和現有的生活狀況。這個貧民區和富人區隻有一街之隔。街那邊是昂貴的高樓大廈,這邊則是木板釘製的簡易棚和低矮擁擠的破磚房。貧民區裏到處是露天的垃圾堆和開放的臭水溝,房子都非常低矮,擁擠,常常一家數口人擠在一間屋子裏。每周隻有三天供水,所以家家房頂都有巨大的儲水罐。由於用電都是從大街上的供電線上偷得,所以你能看到那街上電線杆上亂七八糟的接頭。這裏隻有街名,每戶居民沒有自己的門牌號碼,所以郵件隻能放在指定的地方,你自己到那兒去取。



圖八:貧民區裏的電線杆


在貧民區裏隻有政府提供的幾所免費小學和托兒所,沒有中學,所以很多孩子們小學畢業後就停學了,在大街上撿易拉罐換錢幫著養家,或幫黑幫們販毒掙錢。很多年輕人因為卷入販毒黑幫而早早地喪了命。惡虐的生活條件也導致了這裏疾病泛濫,像結核,肝炎,哮喘,艾滋病都非常高發,導遊告訴我們這裏有 1% 的人身患艾滋病。看病就更成問題,很多人根本沒錢看病,小病就隻好硬挺過去,大病實在不行到公立醫院去看,要在急診室裏等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有時孩子就生在去醫院的路上或候診室裏,婦女們還會因為難產,或找私人墮胎而喪命(在巴西墮胎是違法的)。



圖九:貧民區幼兒園裏的孩子


政府雖然采取一些措施來幫助這些貧民區,但因為貧民人數太多,所以作用非常有限。這裏的貧民們仍然在這惡虐的條件下自生自滅著。這裏有一些非營利的社團捐款幫助在貧民區裏建立一些社區中心,免費發放避孕套,艾滋病藥,為文盲進行掃盲教育等等。聽說我們的遊覽費用就用於這樣的項目。說起來,這些貧民們很多來自巴西北方的山區,為了自己的夢想來到裏約,但隻有少數人能找到一份正式穩定的工作,搬出貧民區;大多數人隻有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為生存而掙紮著。令人高興的是後來我們得知我們旅館的一個前台經理就是十幾年前從貧民區走出來的。這些出來的人往往會捐錢回饋幫助貧民區。



 

圖十:貧民區遠眺

 

這就是豐富多彩,令人難忘的裏約,既有仙境般的美麗,又有著人間的喜怒哀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