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02)
2010 (87)
2015 (1)
-- Monroe Forester |
---|
從小我就覺得中國語言裏,形容詞多過動詞。勤勞灌水曾經在五味齋寫過一個連載小說《趕》,用她自己的話是“瞎編一小說”,小說很好看,當時有網友批評說形容詞用的少,我反而覺得這是個優點,並留言說“喜歡這種由動詞組成的小說”,讀起來過癮還省時間。
其實並非我反對使用形容詞,隻是我厭倦了缺乏真情實感、通篇華美辭藻湊成的文章。還有人愛寫回憶錄或是身邊見聞,可惜隻停留在情景回放,因此無論記敘多麽流暢、文筆多麽細膩,卻是他講了,別人聽了,還沒有轉身就忘了。不久前讀到一篇文章,作者寫學習期間遇到的形形色色同學,就像冗長的流水帳,讀完感覺還比不上一個機智好笑的跟帖,至少後者還讓人麵部表情活躍了一下。
我管這類文章叫“形容詞”的,形容詞隻能起到修飾作用,這類文章最多也隻能起到情感釋放、宣泄、閑聊的作用,意義有限,好像一個人遭遇挫折,要麽嚎啕大哭,要麽像祥林嫂一樣四處絮叨。
而麵對挫折,真正好樣兒的,是痛定思痛之後,再勇敢地站起來。同理,好的文章不該隻停留在“形容詞”階段,應該力爭傳遞出一種積極能量,無論是在知識趣味,或是精神文化等方麵,不僅令讀者在腦子形成一種印象,更要讓讀者有所收獲,引發思考,觸動心靈,能進一步激發積極的行動就更好了,我稱這樣的文章是“動詞”的。
比如對於一個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你說鍛煉身體多麽重要可能作用不大,不妨給他推薦一個訓練計劃,然後告訴他,“當你按照計劃訓練8次,你自己會感到身體變化,訓練16次之後朋友就會看到你的變化,而24次之後每一個人都會看到你的變化。”這種建議就帶著一種觸動力。
汶川地震之後,一時間讀到大量抒情的、抨擊的文章,有很多就是“形容詞”的,以至於令人產生極度壓抑甚至恐懼心理,我希望不要僅僅止步於抒發悲情,更要化對逝者的惋惜成為珍惜生命、共創美好的行動。那些對政府的種種不滿和怨氣,不要隻會“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最好能冷靜思考,形成有建設性的提議。同時我也不主張傳播個別人的變態言行,我更希望積極奮進的能量被廣泛傳遞...
寫文章,多寫“動詞”文章,做人,做個有行動的人。
Sommaraften From Lyric Pieces
作曲:格裏格
鋼琴:Einar Steen-Nøkkeberg
一看就是也這麽捆著寬腰帶唱過的主。隻是奇怪你這主意是打哪兒來滴? 還有一做法,唱高音時單手舉著磚,平時唱不上去的高音也能吼上去。不過俺還沒試過,以後找塊磚試試。
你的文字金貴,俺及其不願意看你不把它當回事隨意丟失或刪除。希望以後吸取教訓,記得養成發表評論前先複製的好習慣,預防萬一。 另外,再別說白寫了,趁熱打鐵,不就是再練練打字嘛,對你一點兒都不難,對俺,那卻是千金難買。扼腕。
你多瞄啥?準備放釘子槍呢?那天給你寫了一大段,還是說那個高原藍,建議你係一個寬腰帶唱。(-: 我選了“發表評論”後不知怎麽就沒了。白寫了。
那位涉嫌當事人自己好像都忘了飛揚到底是怎麽在其兩肋插的刀。
你們多聊,我多瞄。每個字都是心血的結晶,請各位珍惜。
讀了北北的文字,給你留了話。忽然又想起電影,想知道是如何改編的。找到一個鏈接:http://ent.sina.com.cn/m/2006-11-02/15081310946.html
直覺是電影版本應該比較經得起推敲。
上幼兒園時,有一次老師說,“飛揚最近畫畫不認真了,沒有以前好了。”我立刻問她,“那我畫得好時,您為什麽不表揚我呢?”老師到今天都沒有忘記這一幕...
博客的好處就是,能夠隨時刪除別人的批評。:-)
說起批評,北北有個小說《請你表揚》,並被拍成電影,叫《求求你,表揚我》,(導演: 黃建新,主演: 王誌文 / 範偉 / 陳好),電影和小說有些不一樣,不妨都看看。一會兒我網上給你找找。
能不能建議你:愛聽批評意見? (-:
又想起你以前給小快的兩肋上插刀。我提建議時都是提心吊膽的。我添的磚,加的瓦不回砸了我自己吧?
先謝謝鼓勵!那個《雲雀高飛》是一定要再聽的,從母親節到地震這段經曆,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很想理清思路,再寫出來。
關於身體力行,我有同感。中國曆史悠久,優秀的文化和沉澱的弊端都很深厚,很多事情盤根錯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其實從前我也是躊躇滿誌、高談闊論一族,總想一夜之間,發生天翻地覆的進步。還好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小事都給我啟示,比如有一次我的好朋友搬家,她希望我協助整理,一進門,看到亂糟糟一地的東西,她煩我也煩,但是我告訴自己,先挑3件事做,於是我提議先一起把書排放到書架上,然後把盆栽植物放在窗台上,再把衣服放進櫃子裏,這之後,房間看起來就清爽了不少,然後就有了再做3件事的興趣,不知不覺就把房間整理好了。我覺得中國的事情也是這樣,誰都希望好,但是不能總等著上麵政策,要做自己的主人,進而才是國家的主人,1000句精彩點評不如一次踏踏實實的行動。所以,我不等待,我做我想做的,當然我注意學習和接受別人的建議,注意,是建議,我不愛聽批評。:-)
歌裏總是唱“假如人人都奉獻一點愛”,我不會坐等這種理想狀態的出現,我知道每一個人能把握的隻有自己,所以要求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我喜歡在方法上下功夫,沒準兒今晚會把這個感受寫出來。
(刪除了方才,改了個錯別字兒,歡迎繼續添磚加瓦!)
我喜歡當動詞!
再送個動詞給飛揚:頂!
溫總理爬在殘垣斷壁之旁,眼裏看到的是那麽悲慘的一幕:一些小朋友已經被砸得麵目全非,身體扭曲,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鮮豔的衣服還有那紅領巾戳到了多少人的心,有幾個小朋友還活著,救援人員在拚命搶救。溫總理受了傷,還堅持著對小朋友喊鼓勵的話,給救援人員加油。我對溫總理講不出半句指責的話。中國人多,沒有組織很容易是一盤散沙。溫總理真是好樣的!大家都應該身體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