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02)
2010 (87)
2015 (1)
前一段時間製作了拉赫瑪尼諾夫演奏拉赫瑪尼諾夫音樂欣賞係列,適逢高山聊天室開通不久,後來好友 Reading告訴我,在那裏有一篇精彩的音樂點評,我連忙去看,於是讀到了上德無為老師有關拉赫瑪尼諾夫音樂的文章,文中提到了拉赫瑪尼諾夫矛盾的性格、音樂特點和相關背景,許多內容是我第一次讀到,比如有關拉赫瑪尼諾夫對美國生存狀態的感慨而表露的心聲,而我特別讚賞最後一段對待古典音樂的態度,現在邀請大家讀一讀上德無為老師的文章,相信對喜歡拉赫瑪尼諾夫音樂,甚至推廣到喜歡古典音樂、音樂的朋友們都有益。:-)
上德無為老師原文如下:
我印象中的拉赫瑪尼諾夫是矛盾的,他的音樂給人溫柔而狂躁、放縱不覊但又自我禁錮。拉赫瑪尼諾夫經常沉溺在情緒之中,他的音樂都顯得冗長,那是因為他無法解決他的矛盾。
拉赫瑪尼諾夫最有名的音樂也許是《帕格尼尼狂想曲》,整個曲目都是無限憐惜的情感與寬廣粗獷的氣質。
真正能夠體現拉赫瑪尼諾夫的感情與技巧深度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也是拉式最典型的對音樂的表達和渲染全無節製。
我以前收集過的一本《愛樂》雜誌。在一個專題叫《憂鬱的俄羅斯行僧》中這麽寫到“1943年3月28日,正當蘇聯紅軍在歐洲戰場進行的反法西斯戰爭捷報頻傳的時候,他們的兒子,俄羅斯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謝爾蓋·拉赫馬尼諾夫卻在大樣彼岸的美國的寓所闔上了雙眼,離開了人世。如今,生活依舊,但我們這些珍愛音樂和美的人們,卻還清晰地記著他高高的個子,總是剪著極短的頭發,麵無表情而且異常冷峻地出現在舞台上,或人群中間。生活就是這樣年複一年地,塑造著一個人的外貌,在他的眉宇間刻上一道道皺紋,嘴角不時露出疲憊的微笑。而今,所有的這一切都不再發生變化了。”
1917年,拉赫馬尼諾夫離開了俄羅斯。他選擇了一種新的生存狀態。他曾希望它是美好的,平靜的。然而他卻選擇了永遠的動蕩,他說:“我年輕時所不了解的,是我失去了我的祖國。我被迫離開出生地,我在那兒度過了成長和掙紮的歲月,並嚐到了人生的苦澀。現在,整個世界對我敞開,成功也許正在各處對我招手。隻有一個地方讓我吃閉門羹,那就是我自己的祖國。”
拉赫馬尼諾夫的音樂被一種固有的俄羅斯悲傷情緒所圍繞。他的音樂一如他那六英尺半的愁容一樣,給人印象深刻。
音樂史缺了拉赫瑪尼諾夫軌跡不會發生任何變化。他的音樂吸引人的原因,一是容易聽,二是煊技,他遠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
古典音樂不等於深刻也不等於悲劇。不是感覺到了悲劇、彷徨與離愁才算聽懂古典音樂 現實生活中,喜怒哀樂不過是生活的各個側麵。在古典音樂的廣闊與包容中,悲劇、彷徨與離愁並不是十分健康的狀態。當然,這些曲目主題明確,旋律激昂容易打動聽者但是它們不是音樂的本質。古典音樂本身的多元和包容,才是它的真諦。
(完)
拉赫瑪尼諾夫《d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3,Op.30)
鋼琴: Martha Argerich
伴奏:柏林廣播交響樂團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Berlin)
指揮, Riccardo Chailly
1. Allegro ma non tanto
2. Intermezzo: Adagio
3.Finale: Alla breve1. Allegro ma non tanto
當時,Reading 問我,“你有沒有又見KNOWING的感覺?”當然有!KNOWING 的個性化評論曾是我每天上帖的動力,另有音叉、阿五頭、予白等等朋友都曾在音樂乃至人生觀上給我以啟示,能在高山有緣讀到聰慧明達的賢人文字,是我交流音樂之外的一種幸福!飛揚在此深表感謝!
與此同時,不禁回想起來到高山的很多情景,我曾隻推薦當代音樂,和好奇ABC、Reading、小沙果、聆歌絲語、愛唱歌、朦朦雨、小快、CK、小扇子等等朋友都有過許多快樂甚至瘋狂的記憶,無限懷念那一同走過的歡樂時光,讓我們重溫一首李克勤的粵語快歌《紅日》,祝各位每一天都象周末一樣愉快! :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