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

No one else defines your life. Only you do.
個人資料
正文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61)

(2008-05-10 10:51:53) 下一個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61)是貝多芬唯一一首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創作於 1806年,當時貝多芬剛剛以《第三號交響曲》(英雄)博得廣泛讚譽,又和勃倫斯威克伯爵家的特萊莎小姐陶醉在愛情之中,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是為特萊莎小姐傾訴衷腸而作,不過更多的說法認為是為維也納劇院的首席小提琴兼指揮家克萊門(Franz Clement,1780–1842)而作。克萊門是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的首演指揮,1805年,當貝多芬的歌劇《費德裏奧》(Fidelio)上演時,克萊門正在準備首次個人演出,貝多芬為他創作了這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可惜在演出時,克萊門本人作曲的奏鳴曲更贏得了觀眾的歡迎,維也納一家報社為此對《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做出了極為負麵報道,貝多芬從此將這個曲子冷藏。1844年,在貝多芬去世 17年後,由門德爾鬆指揮、匈牙利小提琴家約阿希姆演奏之後,這個小提琴協奏曲的經典才重見陽光,從此深得人心,傳承百年。

這是海非茲 (Jascha Heifetz,1901 - 1987) 演奏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61)中的第三樂章,並推薦一篇徐魯的散文《維也納,1787 春天紀事》。


《維也納,1787 春天紀事》

作者:徐 魯


“維也納,像一架壞了的鋼琴,一半的鍵盤發不出聲音;/維也納,像一盤深紅色的櫻桃,/但有半盤是已經腐爛了的。/……天在下著雨,/街上是灰白的水光,/維也納,坐在古舊的圈椅裏,/兩眼呆鈍地凝視著窗戶,/一秒鍾,一秒鍾地/在捱受著陰冷的時間……”這是20世紀的一位詩人所看到的奧地利首府維也納。然而,在17世紀,維也納卻是一座極其華麗、高雅和繁華的城市。那裏是歐洲赫赫有名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宮、寶座所在地,是全歐洲所有熱愛音樂的人都非常向往的“音樂之都”,在當時被稱為“歐洲的中心”。那裏不僅有聞名全世界的、金碧輝煌的聖斯蒂芬大教堂,有美麗的藍色多瑙河,有豪華的皇家宮殿“美泉宮”,有帶著巨大的穹隆圓頂的帝國大廈,更重要的是,當時歐洲最有名的音樂家,如被譽為“交響樂之父”的海頓、被稱為“音樂神童”的莫紮特等,都住在維也納。

那時候,維也納的市中心和一些豪華街區裏都建有華麗的歌劇院、音樂廳和舞廳,整座城市的最大特征,就是所有的市民——無論是富人、中產階級,還是生活在貧民區裏的窮人,都熱愛音樂、表演和娛樂。市民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聚集在公園、廣場或者街角,觀看各類藝術表演,如音樂演奏、雜技表演、會變戲法的流浪藝人和木偶藝人的表演。人們說,維也納人心中的“神明”不是別的,就是音樂和快樂。

當少年貝多芬在他的故鄉波恩嶄露頭角之後,他那位具有遠見卓識的老師克裏斯汀·奈弗,就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奈弗給當時德國的一份音樂雜誌寫了一封信,其中說道:“貝多芬……是一個前程遠大的天才男孩。他的鋼琴彈得特別純熟、有力,能很熟練地一邊看樂譜一邊彈奏,讀譜能力極強。”他向雜誌社建議:“這個年輕的天才應該得到資助,以便使他能夠出去遊曆。如果他能持之以恒地、像目前這樣發展下去的話,他一定會成為第二個莫紮特的。”克裏斯汀·奈弗的想法是:波恩的音樂生活雖然也還算豐富多彩,但是終究比不上維也納這樣的大城市,而年輕的貝多芬現在已經到了需要開闊眼界、需要在大城市裏——尤其是像維也納這樣的“音樂之都”裏——熏陶和浸潤一番的時候了。

奈弗堅信,隻要到了維也納這樣的音樂聖地,經過那裏幾乎無處不在的純音樂氣氛的熏染,這個天才的波恩少年,將來在音樂上是完全可以和“音樂神童”莫紮特相媲美的。而且,奈弗在心裏正暗暗懷著一個希望,希望少年貝多芬到了維也納,就去投奔到莫紮特門下,爭取成為莫紮特的弟子。
於是,1787年4月,17歲的貝多芬,獨自來到了維也納。這是他第一次獨自出遠門。維也納是那麽大,而他是那麽小!站在那個具有典型意大利風格的、空曠的諾伊爾馬克大廣場上,貝多芬突然有了一點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覺。

他看到,維也納市中心的那些顯著的位置,都被豪華的街區占據著,不用說,在這裏居住著的,都是這座城市裏最有錢的家族。緊挨著帝國大廈的那座華麗的城市劇院,大概也並非一般的窮人可以進出的吧。那麽,在那些偏僻和破舊的街道上,在那些狹窄和潮濕的貧民區的舊房子裏,也會有音樂嗎?偉大音樂的光芒,會照耀到那些地方,會照耀到那些窮苦人的心上嗎?

這個來自波恩的少年,獨自在維也納陌生的大街上徜徉了很久。他仰望著聖斯蒂芬大教堂那高聳入雲的哥特式尖頂,覺得那挺直的、閃光的塔尖仿佛與藍天融為了一體,它所閃耀出的正是太陽的慈輝。從教堂裏傳出整齊的合唱聲,飄蕩在廣場上空。萬道陽光,正乘著歌聲的翅膀灑向四麵八方……他突然感到一陣激動。一些若有若無的旋律,仿佛正在這個少年的心中盤旋、回蕩。

事實上,這時候的莫紮特,已經離他生命最後的日子隻剩下不多的幾年時間了。在少年貝多芬第一次見過這位維也納的音樂大師之後,僅僅過了4年,莫紮特就告別了這個世界。

莫紮特,1756年1月27日誕生在奧地利美麗的山區小城、阿爾卑斯雪山腳下的薩爾斯堡,一個音樂世家裏。他的父親,也是一位很有地位的宮廷作曲家和宮廷樂隊指揮。莫紮特出生的那棟四層高的杏黃色的小樓,位於蓋特瑞德加斯街上。他是薩爾斯堡的光榮和驕傲,也是奧地利和所有歐洲人的榮耀。

莫紮特從幼年時代起,就被人讚譽為“音樂神童”。他4歲開始學琴,5歲就能夠作曲,6歲就跟著父親來到維也納,舉辦了自己的音樂演奏會,10來歲時,整個歐洲都知道了他的名字,知道他寫過好幾部交響樂、協奏曲、奏鳴曲,還有一部歌劇、一支彌撒曲…到了20來歲的時候,作為鋼琴家和作曲家的莫紮特,已經遊曆了整個歐洲,他偉大的名聲也響遍了歐洲大地的每一個地方。

1781年莫紮特離開了故鄉薩爾斯堡,來維也納定居。他獨自居住在維也納的一條名叫“土地街”的僻靜街道上,一邊創作歌劇、交響樂和奏鳴曲等,一邊給一些慕名前來求教的學生教授音樂課。

少年貝多芬正是在這時候,前來拜訪莫紮特的。他是4月7日到的維也納,第二天就來到“土地街”莫紮特的寓所。之後他在維也納又逗留了大約兩周的時間。後來的史書上和傳記裏,對少年貝多芬的這次旅行的蹤跡,雖然記載得不多,但有一個傳說,一直在音樂史上和貝多芬的許多傳記裏流傳著。人們大都相信這是真的。

那天,莫紮特正在寓所裏和幾位當地的音樂家談論作曲,貝多芬非常謙恭地敲開了門,並自我介紹說:“我叫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來自波恩,特意前來拜見大師,請您多多賜教!”

此時莫紮特已經見過了很多像貝多芬這樣前來求教的少年人,而且,在他看來,無論是在維也納還是別的地方,能夠彈奏一兩首華美樂曲的少年人,也並不少見,所以他並沒有表現出多少特別的熱情。他讓這個少年人坐到鋼琴前,彈一兩首曲子給他聽聽。貝多芬欣然彈奏了一兩首難度還算比較大的曲子。可是,莫紮特聽完後,臉上毫無表情,幾乎沒有什麽反應。

“那麽,我是否可以請求您,給我一個什麽主題,讓我再為您彈奏一曲呢?”貝多芬是想讓莫紮特聽聽自己即興演奏的樂曲。因為他覺得,即興演奏更能表達出自己對音樂的熱愛與理解,同時也可顯示出他對掌握和駕馭音樂的能力。莫紮特點點頭,給了貝多芬一個表現的主題。

果然,貝多芬發揮得很好,奇妙的樂思和旋律,就像微風吹動著波浪,從琴鍵上徐徐地流淌出來。漸漸地,莫紮特的表情有點異樣了——準確地說,他是有點驚訝了。他為眼前這個少年人所表現出來的準確、從容和博大、開闊的氣勢感染了。

年輕的貝多芬似乎還沉浸在他彈奏的樂曲餘音之中,一動也不動地仍然坐在鋼琴前。而這時候,莫紮特卻從自己的房間裏走出來,極力克製著自己的激動,然後對坐在客廳裏的幾位音樂家說道:“請你們注意那個少年人吧,有一天他會讓全世界對他刮目相看的。”

這是一個美好的下午。莫紮特寓所外麵的一棵櫻桃樹上,小小的花朵正在開放。午後的蜜蜂,也在那裏嗡嗡地、自由地歌唱著,仿佛在說:啊,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在這一次拜訪之後,貝多芬也許又到莫紮特那裏去過幾次,而且,他甚至可能還跟著莫紮特學習了一段時間。莫紮特也熱情地向維也納的一些音樂家介紹了這個波恩少年。本來,幸運的星光已經照耀在少年貝多芬的身上了,如果貝多芬繼續留在維也納,那麽,他的老師奈弗所設計的,讓貝多芬在維也納拜莫紮特為師的願望,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實現了。

然而,這時候,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了:貝多芬的媽媽正處在病危之中!一向對媽媽極其敬愛和孝順的貝多芬,得到消息後心急如焚,匆匆地離開了維也納,向著親愛的媽媽身邊奔去。

也就在貝多芬離開維也納後不久,1787年5月28日,莫紮特的父親與世長辭了。這對莫紮特來說,也是一件極其傷心的事情。三年後,莫紮特自己也進入了生命中最後的日子。他在最後的日子裏完成的一首樂曲,名為《安魂曲》

在創作這首曲子的時候,莫紮特的病情正在惡化,精神常常因為極度衰弱而處在恍惚和幻覺之中。當他寫完曲子的最後一個音符後,曾含著淚水對妻子說:“我覺得,這是我為自己寫的安魂曲啊!”

1791年12月5日淩晨,這位年僅35歲的天才音樂家,終因積勞成疾、心力交瘁,永遠合上了雙眼。他死的時候,維也納的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起了雪花,就像一隻隻前來為他安魂的白色蝴蝶。第二年,當貝多芬再一次來到維也納“土地街”的時候,他看見在那棟小樓房外,櫻桃樹還在,可是,房子裏已經沒有莫紮特了。

(完)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61)第三樂章,回旋曲、快板
小提琴:海非茲 (Jascha Heifetz)
演奏:波士頓交響樂團(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指揮:Charles Munch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