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2)簡析俄羅斯的新軍事戰略 :回放2005-3-5

(2009-05-20 22:32:13) 下一個
簡析俄羅斯的新軍事戰略

http://xzc.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267819

於彥周

俄羅斯雖繼承了前蘇聯的主要遺產,但仍難以挽回其超級大國地位。以美國為首的

北約國家在施與俄胡蘿卜——建立所謂的民主夥伴關係的同時,公然揚起了北約東擴的

大棒向俄頭上掄去。北約加緊向東歐和前蘇聯地區滲透,力圖填補“勢力真空”,使俄

地緣戰略態勢急劇惡化;在前蘇聯境內,狼煙四起,武裝衝突不斷,原先統一的戰略空

間被肢解得支離破碎;在俄羅斯國內,政局潛伏著深重的危機,地區分離主義空前膨

脹,聯邦的統一和安全受到威脅。麵對這內外交困的嚴峻形勢,俄迫切需要製定出符合

當前軍事安全現實的軍事戰略。

經過內部長期的醞釀和研討,1996年6月,俄總統葉利欽在致聯邦會議的《總

統國家安全谘文》中指出:“俄羅斯並不追求在武器和武裝力量的數量上與其他大國均

等,而是奉行以堅決利用自己的武裝力量反擊侵略為基礎的現實遏製原則。”這標誌著

俄新時期軍事戰略——現實遏製戰略的正式出台。

俄新軍事戰略的主要內容

從目前的情況看,俄軍事戰略已基本完成了從超級大國軍事戰略向歐亞大國軍事戰

略的轉變,進行了冷戰後的全麵調整和定位。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大部分。

邁進現實主義的安全觀

蘇聯解體後,俄基於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一度奉行親西方政策,把振興俄羅斯的

希望完全寄托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許諾的援助和扶持上。然而,俄最後等來的隻

是杯水車薪的援助和大國地位的沉落。麵對這種情況,俄開始調整其國家戰略,徹底摒

棄對外政策尤其是對西方國家政策中的理想主義成分,轉而采用現實主義的眼光來觀察

分析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

作為國家戰略指導下的軍事戰略,俄軍事戰略也經曆了認真的反思和重大調整。建

軍伊始,俄由於為其親西方政策的理想主義外衣所蒙蔽,在對國家安全外來威脅的主要

判斷上,雖切實領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的咄咄逼人之氣,並隱約嗅出了北約戰車
向東推進所帶來的火藥味,但俄並沒有確定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是自己國家安全的主

要威脅。應該說,這在一定意義上是出於害怕失去西方這根“救命草”,害怕得罪西方

這位“財神爺”的緣故。

透過現實主義的多棱鏡,俄逐漸認清了這位“財神爺”想用“救命草”來捆縛自己

的險惡用心。於是,俄對國家安全的主要外來威脅的判斷一改過去的模糊和不定,開始

明朗化、具體化。

俄軍認為,“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之一,擁有全球利益、地區利益和本國利益。”

新形勢下,俄軍認為,美國和北約集團在這三個利益層次上都構成了對俄的實質性威

脅。首先,美國的全球目標是不允許出現任何能與其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不允許在原

蘇聯的領土上或其他地方重新出現新的競爭對手”。於是美國想盡力把俄羅斯從全球力

量平衡中排擠出去,甚至想將其降為國際社會的二流角色。而這與“俄羅斯可以而且必

須作為一個大國得到恢複和發展”的俄全球戰略目標是針鋒相對的。其次,俄羅斯作為

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家,幾百年來,其政治、經濟和軍事重心都是在歐洲,這就決定

了俄國家根本利益的重心也在歐洲。而北約的步步進逼,逐漸勒緊了遏製俄羅斯的戰略

枷鎖,竭力對俄羅斯在歐洲的傳統勢力範圍進行封殺。最後,俄羅斯在本國利益上強調對
內防止分裂,保障內部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穩定。

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總是想方設法來遏止俄羅斯走向繁榮穩定的道路,從而徹底

剝奪俄的大國地位,確立以北約為主導的歐洲安全格局。

由以上可見,北約的東擴與俄複興大俄羅斯,贏回大國雄威的戰略目標格格不入,

所以遏製北約東擴自然成為俄新軍事戰略的主要內容。1995年10月俄國防研究所

製定的《對付俄羅斯國家安全主要外來威脅的構想》指出,“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政策

的主要目標是不讓俄成為經濟、政治、軍事方麵有影響的力量,把蘇聯後空間變成其經

濟政治附庸及原料產地。因此,北約是俄安全的主要外來威脅和潛在敵人,用武力對抗

北約東擴是一項緊迫任務。”

把核力量作為“安全盾牌”,鑄造機動部隊“長纓”,建立兩者相輔相成的威懾機

製麵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東擴”尖刀,俄忍無可忍,亦別無選擇,決定“緊握堅

盾,再造長纓”,用軍事力量來保障自己的國家安全。

(1)緊握核堅盾

俄前任國防部長羅季奧諾夫曾指出:“遏製對俄羅斯的可能侵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

戰略概念。遏製原則是俄羅斯集中自身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實行的一項基本原則。

但用什麽遏製呢?俄羅斯的常規力量難以同美國及其盟國抗衡,剩下的隻有戰略核力量

首先是戰略火箭軍了。”他同時又指出,“核武器仍然是遏製可能侵略的主要政治武

器,也就是說是防止戰爭的武器。過去、現在乃至可預見的將來,沒有什麽比核武器能

更有效地遏製大規模戰爭了。”由此可見,俄在自身國力衰退,常規軍事力量麵臨大幅

度精減的情況下,為遏製北約的強勁攻勢,並與以美為首的北約構成一定實質意義上的

平手關係,隻有依靠自己繼承過來的龐大核武庫,用核力量來發揮有效的威懾作用。

在戰略核力量的建設上,俄新軍事戰略要求其保持常備不懈,保證“能在還擊時給

對方造成一定的損失,並保持盡可能低水平的核均勢”。在核武器的可能使用上,俄新

軍事戰略認為,一旦外來侵略由地區性衝突擴大為大規模戰爭,俄可首先使用核武器對

敵軍事目標實行解除武裝的打擊,使侵略者放棄侵略野心和陰謀。另外,俄新軍事戰略

還認為,核武庫的存在亦可有效地阻止周邊國家向西方和外部伊斯蘭勢力靠攏,遏製境

外武裝衝突蔓延到俄國內,從而確保國家安全。為此,葉利欽在《總統國家安全谘文》

中強調,“俄羅斯將始終不渝地奉行核遏製政策。實現這一政策的關鍵是使俄核潛力保

持在足夠水平上。在全球範圍內是戰略核力量,在地區範圍內是戰役戰術核力量。”

(2)鑄造機動部隊這支“長纓”

俄新軍事戰略在強調核力量的威懾作用的同時,亦強調應建立一支精幹的機動部

隊。俄著名軍事理論家沃羅比約夫指出:“機動力量應該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21世紀

部隊。這支軍隊應該裝備第三代和第四代高精度武器係統,未來的偵察器材、無線電電

子戰器材、指揮通信係統,應有可靠的技術保障和後勤保障係統。它應集武裝力量各軍

兵種兵力的戰鬥素質於一體,具有空降兵的空中機動能力、航空兵的機動能力、摩托化

步兵和坦克兵的突擊力和火力、火箭兵和炮兵以及航空兵兵團和部隊的火力,在瀕海方

向上作戰時還應具有海軍陸戰隊的戰鬥素質以及艦艇突擊集團的火力威力。”據俄有關

報刊透露,俄軍機動部隊將由空降兵、摩托化步兵、海軍陸戰隊、防空兵、陸軍航空兵

和殲擊、轟炸、運輸航空兵組成,人數將達15萬,分為立即反應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

兩種類型。立即反應部隊是機動部隊的核心,部署在北高加索軍區,隨時處於戰備狀

態,能在接到命令後1~3天內部署到出事地點;快速反應部隊部署在伏爾加河沿岸軍

區和烏拉爾軍區,能在接到命令後3~7天內部署到出事地點。

俄新軍事戰略的發展前景

現實遏製戰略集中地反映了俄羅斯當局特別是軍方不甘淪落為“二等國家”,急切

恢複俄大國地位的強烈願望。可以預見,在處理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戰略關係時,

對抗的因素將明顯增多。為爭奪未來歐洲事務的主導權,俄將會更多地運用軍事因素。

但是,我們對其新軍事戰略的發展前景還應實事求是地作一客觀、謹慎的評估,以求能

夠客觀地把握俄與北約特別是俄美之間的戰略互動關係。

首先,北約東擴勢在必行。誌在必得的北約組織已決定在1999年北約成立50

周年之際,正式接納一批中東歐國家。而以遏製北約東擴為目標的現實遏製戰略能給俄

帶來多大的戰略主動權,爭得多少戰略機會,仍是一個未知數。當今世界,解決國際問

題的方式已從傳統的武力和戰爭轉向政治磋商和外交談判。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

以美為首的北約國家深諳俄羅斯的心理,它們知道俄新推出的“現實遏製戰略”是

俄的底牌,亦是俄在政治和外交努力失敗後所作的無奈選擇。它們可能會認為:俄為防

止北約東擴而構築的強大軍事防線,其實外強中幹,所以大踏步地向東開進不會有什麽

問題。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麽俄羅斯的“現實遏製戰略”的效用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其次,俄當前國內政局不穩,經濟水平持續下降,軍事改革屢遭挫折,武裝力量陷

入嚴重的危機。要想使自己在“現實遏製戰略”中的主觀構想切合軍事安全現實的客觀

要求,並早日付諸實踐,尚須克服許多實際困難。其一,當前俄軍正麵臨著軍隊員額大

幅度削減和軍事預算銳減的嚴峻形勢。其二,當前俄戰略核力量深陷危機。俄國家杜馬

國防委員會主席羅赫林在1997年6月26日《蘇維埃俄羅斯報》上發表了一封致葉

利欽總統和全體俄羅斯軍人的公開信,信中講,“現在沒有供養戰略核力量的資金,沒

有為延長處於戰鬥值班的核武器的期限和延長核武器的保險撥款,沒有撥出必要的資金

研製新型武器並使其投入生產。采取這樣的政策,戰略核力量注定要死亡。”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特別是北約東擴的正式啟動,俄軍事

戰略作出某些大的調整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打印本頁


|光華網--銘記百年恥辱★弘揚民族精神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聯係我們|

聯係地址:山東商職學院193信箱   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