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442)
2010 (173)
2011 (133)
2013 (373)
2014 (400)
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
實驗證明,老人隻要相信自己年輕了,身體便會做出配合。
最近讀到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倫·朗格教授的一篇文章,題目叫做《專注力是與歲月對抗的力量》。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朗格教授今年63歲,酷愛網球,年輕的時候,曾經因摔斷了腳踝,醫生說她再也不能打網球了,但現在她雙腿健康,仍然在打網球。她集30年的研究與實踐創造了“可能性心理學”,其研究假設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或者能變成什麽,一切皆有可能。而核心概念則是“專注力”。這裏所指的專注力,是說我們需要時不時地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我們在做什麽,在某個情境下是怎樣反應的,還有沒有別的選擇?換句話說,專注力就是一種簡單的實踐,要時常去留意新的事物、積極尋找差異。讓自己對人和環境重新敏感起來,向新的可能性敞開、形成新的視角。
朗格教授進行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實驗。她和學生搭建了一個“時空膠囊”,把這裏布置得與20年前一模一樣,然後邀請16位七八十歲的老人,8人一組,分成“實驗組”和“控製組”,讓他們在“時空膠囊”生活一個星期。七天裏,老人們都沉浸在20年前的環境裏,他們都被要求更加積極地生活,沒有人幫助他們穿衣服或攙扶走路。唯一的區別是,實驗組的老人言行舉止必須“活”在20年前,而控製組的老人是用懷舊的方式談論和回憶20年前發生的事情。實驗的結果是,兩組老人的身體素質都有了明顯改善。實驗前,他們幾乎都是家人陪著來的,老態龍鍾、步履蹣跚。一周後,他們的視力、聽力、記憶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血壓降低了,步態、體力都有了明顯改善。相比之下,實驗組,也就是那些“活”在20年前的老人們進步更加驚人,他們手腳更加敏捷,智力測驗中得分更高。局外人看他們實驗前後的照片,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實驗證明,老人們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輕了20歲,於是身體便做出相應的配合。“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老年人的虛弱、無助、多病,常常是一種習得性無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過程。”比如說人老了,記憶就一定衰退嗎?答案並不是絕對的!真正抑製我們潛能的是我們身處一個崇拜青春而厭棄老年的社會。我們固執地認為衰老和能力減弱有著必然的聯係,這種思維定勢極具殺傷力。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製權,由自己決定娛樂節目,自己照顧房間裏的植物,就會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顧的老人更加快樂、年輕和長壽。
真正讓人涉遠的是:心的至臻。減緩衰老不在於:是否想,而在於:如何想。當人無法擺脫浮躁時,再怎麽想又有什麽效果。當浮躁不在時,不想卻更好。返璞歸真,至臻自然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