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34)
2010 (120)
2011 (125)
2013 (73)
2014 (58)
2015 (6)
2016 (110)
2017 (55)
2020 (174)
2021 (176)
2022 (136)
2023 (103)
2024 (97)
對於大吃省的美食,沒事幹研究院一向興致勃勃。
最近,由廣東研究員帶隊,大家好好吃了一陣廣州。
好吃的那麽多,我們就從一大早的早茶開始講起吧。
在廣州,唯有一頓豐盛的早茶,可以叫醒我的靈魂。
「沒事幹研究院」的 86 篇文章
我們是艾格吃飽了指導下的一個小小編輯部
專門研究新手才會發愁的問題
城市指南 | 廣州早茶
廣州人說去飲茶,其實是去吃「點心」呀。
從熱氣氤氳的蒸點、現焗現炸的幹點,再到粥品甜品,一桌早茶大有門道。
拿出教學案例,現場講解:
早茶裏的那些部件,怎樣才算好。
蒸點
期待蒸籠揭開
緩緩騰出熱氣
Q1:什麽樣的蝦餃才算好?
全國人民的早茶必點項,全國茶餐廳粵菜館的招牌點心,該怎麽分辨好壞?
首先看形狀,端上桌打開蒸籠時,保持著新月狀,合口處有9到13個漂亮均勻的褶子,透過皮子能看到裏麵的蝦肉和湯汁。
廣州酒家的蝦餃,可以拿來作為典範。
其次看皮子,要透明而有韌性,皮薄透柔韌不粘牙。蝦餃皮的狀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蒸的時間。為了防止蝦餃蒸過頭,一般茶樓都會少蒸半分鍾,這樣送到客人麵前打開蒸籠溫度就剛好。
這一籠在白天鵝吃到的蝦餃,就很尷尬地破了皮,有些蒸過頭了。
蝦餃內餡各家口味不一,總體來說,需要蝦肉爽脆,筍丁脆嫩,與肥豬肉融為一體,層次豐富飽滿。
文華東方這籠筍尖蝦餃皇合格且好吃,咬開還會流出湯汁,叫人懷念。
在蝦餃的基礎上改良出許多點心,這籠在白天鵝吃到的白兔餃,不僅外形漂亮,蝦肉切碎調味打上勁,十分彈牙飽滿。為白天鵝扳回一分。
白兔餃的褶子漂亮又均勻,所以說兔兔那麽可愛,一定會很好吃呀。
Q2:你以為蒸點隻有一種皮?
廣東研究員在上海喝早茶時常要吐槽:為什麽你們這裏早茶所有蒸點的皮都一樣的?
上海同學一臉懵,蛤?不同蒸點還有不同皮,那該有多麻煩。
沒辦法,為了吃廣東人就是那麽不怕麻煩。看著差不多的一籠籠點心,用的粉、比例、做法和製作過程都大有不同。
拿菌菇餃舉例好了。皮子看著和蝦餃的差不多,但其實做法很不一樣,菌菇餃的皮子要用熱水將生粉燙熟,再用棍子攪拌而成。
這份菌菇餃來自利苑,別看小巧,皮子裏包了大量餡料,全靠皮子的韌性讓點心飽滿。
皮子有彈性且香,餡料清晰可見,配合菌菇軟韌帶汁的特性,搭配爽脆的貢菜,散發著蔬菜特有的清新氣息。
上海人表示,服氣。
Q3:蒸排骨、蒸鳳爪之類下麵到底該墊什麽?
芋頭、南瓜、蘿卜、花生,甚至土豆!吃過的蒸點配菜千奇百怪,到底哪種才算對?
廣東人一臉不屑,什麽好吃墊什麽咯。
蒸排骨一般會墊芋頭或者南瓜,芋頭要微微炸過,南瓜則要煮到起沙。配料不是單純的襯托,需要吸收肉汁的鮮味與之相融。
早茶的蒸排骨,肉質要處理得更鬆軟,讓口感更早茶一點。用流水慢慢將排骨的血水衝走再進行調味醃製,這樣蒸出來的排骨會更清爽鬆軟。夾起一小塊放進嘴裏,輕輕一吸,滑嫩脫骨。
廣州酒家的蒸排骨配的是芋頭,被一掃而光。
豉汁蒸鳳爪一般會配花生或者南瓜。
先炸後蒸的鳳爪皮骨分離,鬆軟而酥爛,調味上豆豉味和甜味都恰到好處,醬汁齒頰留香,吮骨頭也成了一種樂趣。
虎皮鳳爪要先炸再煮,如果高溫油炸時皮骨沒有分離得夠,最後吃的時候皮就會有點硬,咬不動。這份好吃的,來自利苑。
金錢肚可以配蘿卜,清甜的蘿卜特別能吸收醬汁。
金錢肚本身則要煮得夠軟滑,厚厚一塊裹著濃鬱的醬汁,吃起來不能塞牙但要有彈性。
利苑的金錢肚我們給90分。
Q4:馬拉糕那麽實誠,為什麽還要點?
馬拉糕這種一吃就飽的食物為什麽還要點啊?
你吃的是假馬拉糕吧??廣東研究員翻了個白眼。
說實話,古法馬拉糕完全不占肚子,蓬鬆順滑,好像在吃雲朵。
茶樓點心大多每天早上現做,但馬拉糕要好吃,得提前三天發酵,發酵足夠的馬拉糕會呈現琥珀色,帶有種香,風味足,還會有三層氣孔:表麵的突起, 頂層的直孔和底層的橫孔。
於是廣州酒家的馬拉糕一個人吃了一整塊。
Tips:
之前我們寫淘寶上的老字號美食時,買過廣州酒家的核桃包,現場點了一籠,果然更好吃,包子皮顏色偏深,香氣更足,畢竟現點現做,蒸籠的火候也比不上呢(攤手
不過,能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麽淘寶買到的是核桃紋路,而這裏是光滑表麵的嘛...
幹點
小心翼翼地拿起來
簌簌掉落的碎渣酥脆飄香
Q5:早茶裏有那麽多油炸食品,不會膩嗎?
火候和油溫對,入口酥脆,才不會覺得油膩。
比如這一碟通透酥身的蜂巢芋角,很傳統的幹點,出了廣東,別的地方大概是吃不到的。
之所以叫蜂巢芋角,是因為它炸得夠身(粵語裏火候十足的意思),形如蜂巢。這要求油得一直保持在120度左右,油溫如果過高,芋角一下油鍋就會形成硬硬的脆麵,起不了酥脆的蜂巢。
吃了好幾家,廣州酒家的這一碟最棒。
入口鬆化,混合了豬油的芋泥細膩得讓人眯起眼來,還有一點鮮蝦提鮮,唔,香。
芋泥和豬油的比例也很講究,芋泥太幹則容易焦,太濕又起不了蜂巢。
家鄉鹹水角也是,炸得好不好,看一眼就知道:
外層布滿勻稱的珍珠般的小泡泡,表示炸得到位,火候到家。
利苑的出品,密集恐懼症患者請速速吃掉。
入口糯香帶薄薄的脆,內裏的香菇、韭菜、豬肉、蝦米搭配恰當,不會很濃鬱突出,能襯托出外皮的糯米香氣。
銀蘿千層酥,你看這褶子,優雅得像一盤碼得整整齊齊的薯片,完全沒有油膩膩的感覺。
一樣出自利苑,很佩服點心部對油鍋的掌控。
酥鬆的殼子包著水嫩的白蘿卜餡,清爽不膩,一絲絲的甜味十分過癮。
冰花雞蛋散,看似簡單,但隻有油溫和時間都對了,才能炸出帶有空氣感的鬆化香軟口感,而不是硬邦邦的,再配以包裹的一層糖漿,香甜不膩,恰到好處。
現在沒幾家能做得好吃,在白天鵝吃到了不錯的。
Q6:想吃好吃的蛋撻,哪裏有?
白天鵝。
蛋撻屬於很典型的焗點,一般在茶樓喝早茶,點一隻化皮蛋撻,那種隻有蛋、奶和酥皮的原始味道,最能嚐出這家店蛋撻的好壞。
好的蛋撻,一層又一層的薄衣軟軟地承托飽滿晃蕩的蛋液,哧溜一下,滾燙的蛋液就滑落喉嚨,濃濃的蛋奶香氣彌漫口中,酥皮簌簌地碎裂,撒了一身也不在乎,帶著牛油的香氣,好吃。
白天鵝這一枚,過關。
蜜汁叉燒酥,也是典型焗點。
好的叉燒酥酥皮層次細膩,外層酥皮甘香鬆脆,內層酥皮吸滿餡汁,半肥瘦的叉燒醬香十足,還帶著點芝麻的香氣,吃完嘴上是滿滿的油脂,大滿足。
同樣是白天鵝出品。
Q7:請問點心顏值高加分嗎?
我們廣東人那麽注重內涵,長得好看怎麽了?當然加分啊。
長得美首先說明做得用心啊。看看文華東方的天鵝酥,簡直是顏值的標杆,天鵝羽毛是標準的108層酥皮。不服不行。
輕輕咬開,就會酥脆得掉渣。
內餡還是鵝肉餡的,不是傳統的栗子蓉或者蓮蓉。
鵝肉切得很細碎,配以木耳、蘿卜等,鵝肉的韌、木耳的脆、蘿卜的軟,口感豐富,蘿卜處理得很好,沒有一絲辛辣味,清甜將鵝肉的鹹鮮很好地吊出來。
典型的有裏有麵兒。
言歸正傳,這一類酥點,傳統也好,創新也罷。酥皮好,是基本標準。比如這顆黑椒牛柳焗酥。
文華東方的出品,比別家,唔,更貴氣和精致,且做了很多創新。
一口咬下去外酥裏嫩,酥皮層層散落,切得細碎的牛柳和醬汁幾乎融為一體,輕輕一咬,就會溢出泛香的黑椒味道,這種實打實的濃鬱,根本沒法抗拒。
同樣既美貌,又好吃。
Tips:
在白天鵝的時候,先點了蜜汁叉燒酥,覺得酥皮和叉燒餡都很棒,看到點心紙上還有酥皮叉燒包,想著應該不會太差,點了一份,好吃!不同的茶樓會有不同的強項,可以根據判斷加單。
粥品 & 甜品
粥養胃呀一定要點
甜品是另外一個胃呀當然要點
喂,你們究竟有幾個胃!
Q8:如何判斷一碗粥的好壞?
「我知道!要煮到開花!」
「??」
廣東人愛吃粥,魚片粥、艇仔粥、及第粥、滑雞粥、皮蛋瘦肉粥......清淡綿柔中,有一份老廣人難以割舍的情懷。
要想了解廣東人的粥,還得從白粥吃起,粥底夠好,粥,才會好吃。
軟、綿、滑,加一點瑤柱或白果腐皮吊味,清鮮融入白粥的溫潤裏,整碗粥都鮮活起來,一碗落肚很是熨帖。
廣州酒家的白粥,功底好。
用滾開的粥底將生魚片、生雞肉等粥料燙熟,就是常說的生滾粥,既保持了魚、雞、內髒等的鮮嫩,又使粥底與粥料混為一體,上桌時那叫一個「新鮮滾熱辣」。
生拆魚茸粥,魚肉的鮮甜都在粥裏,每一口都綿滑甘香。
魚的拆骨分生拆和熟拆。利苑這一碗是生拆的,更講究技術,味道更鮮美,更適合生滾粥。
生滾葵花雞粥,綿滑的粥底裏融入了帶著葵花香氣的雞油,每一口都滲透著濃濃的雞味,清甜的雞肉裹上一層薄薄的粥更加嫩滑。
所謂「葵花雞」,吃的是葵花籽和葵花葉,喝的是葵花榨出的汁,會自帶葵花香氣,白天鵝這碗粥真的是非常講究。
Q9:到最後還是想吃點甜的,怎麽辦?
有楊枝甘露、薑汁撞奶、雙皮奶、龜苓膏、杏仁糊、芝麻糊、紅豆沙......
知道你們都想問楊枝甘露。
挺好判斷的,芒果香濃清甜、西柚微酸回甘,搭配西米,芒果打出來的湯汁不稠不稀,味道濃鬱,冰涼酸甜。
吃來吃去是利苑的這一碗最正。
還可以試試改良版甜品,比如這碗薑汁撞奶。
把薑汁做成果凍,入口時,薑汁果凍融化在口中,和布丁狀的奶膏相融,甜中帶辣,那回味,難以忘懷。
這種做法降低了薑味的刺激,讓薑的辛辣柔和在順滑的奶味之中,非常溫和的一碗。
不錯,又是來自文華東方。
早茶的茶
說了那麽多吃的
你們到底喝不喝茶?
Q10:早茶到底該喝什麽茶?
說好的飲茶呢?為什麽都是吃吃吃!
喝早茶除了點心,茶當然也很重要。歎早茶,坐下第一件事是開茶位點壺茶,鐵觀音、普洱、菊普(菊花+普洱,一般不會在單子上,可以直接和服務員說)、紅茶都比較常見。
一般喜歡點鐵觀音或者普洱,因為......可以消食。如果在香港喝早茶,喜歡點香片和壽眉,廣東比較少見。
當然每家的茶具也各有不同,挺有趣的。
白天鵝賓館的梅花杯,很雅致。
廣州酒家這套,就挺淳樸的。
文華東方除了點心新派時髦,茶具也和傳統早茶的不大一樣:
茶單也很有意思,竹簡的形式呈現,品種不少,除了常見的普洱、鐵觀音、紅茶、菊花,還有單樅、玫瑰等。
利苑則是最平常的一整套白瓷茶具。
一壺茶喝完,隻需將茶蓋放在壺口和壺把兒之間,服務員看見了就會為你加水,這是茶客與服務員之間的默契。
題外
以上點心來自於四家我們覺得好吃的早茶茶樓,去了廣州可以試試看。
廣州酒家去的是文昌路老店,利苑去的是珠江新城店,白天鵝則是在二樓宏圖府喝的早茶,而文華東方的粵菜餐廳是在酒店的三樓,名字叫江-由輝師傅主理 Jiang by Chef Fei。
為什麽沒有試腸粉?因為腸粉以前是街頭小店才做的品種,不入茶樓之門,後來才登堂入室。茶樓為了賣相好,會兌入生粉木薯粉等東西,使得腸粉軟滑光亮,卻少了米香味。所以腸粉還是推薦去街頭小巷吃。
早茶除了點心,會有燒鹵部提供的燒味以及廚房提供的炒粉麵和上湯或白灼的菜心、生菜,點菜時可以多問問服務員,比如能不能點別的當季蔬菜。我們去的時候正是絲瓜的季節,在文華東方點了份上湯絲瓜,清甜。
好了,不想多說什麽了,我要買去廣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