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小城故事 5: 故鄉的橋

(2017-10-14 12:45:12) 下一個

一條信江,愣是將貴溪縣分成兩半:南鄉和北鄉。江南邊的那些鄉鎮都屬南鄉,江北邊的則屬北鄉。

縣城在臨江北岸。城不大,那時隻有兩三家百貨商店,兩三家小吃店,一家電影院和一家新華書店,全是國營的。當然還有縣委郵局公安局之類。臨江南岸,有一座山,三峰山。三峰山腳下,有一所學校,貴溪中學。中國人做房子講究座北朝南,貴中的房子相反,是座南朝北。背靠三峰山,麵朝信江河。

我那時在貴中讀書,老家則在北鄉的黃柏公社,現在叫鴻塘鄉了。黃柏公社的學生,應該在誌光中學讀高中的,但我的初中是隨爸在他任教的西洋中學讀的,所以就到貴中讀書了。

七五年我上高一,要住校。那時信江河上隻有一座鐵路橋,是專門用來過火車用的。橋兩頭都有當兵的把守, 行人是不許走動的。因此連接兩岸的,是一座浮橋。所謂浮橋,就是將很多船隻用鐵鏈拴在一起,上麵鋪上木板,是一種很簡陋的橋。

那時的浮橋,是連接兩岸的樞紐。南鄉的人要進城,除了有些渡口有渡船的,就隻有靠浮橋了。因此浮橋的北岸,是繁華的所在。浮橋的南岸不屬縣城,是一個黃姓小村。過往行人雖不少,終究還是鄉下,除了一些農田,就是破舊的農舍了。

八十年代初,在浮橋上遊兩三裏處建了一座大橋,大橋中間是雙向的汽車路,兩邊則是行人道。大橋建成時敲鑼打鼓,是當時的一件盛事。

大橋建成了,浮橋就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給撤了。浮橋的北岸,本是繁華要地,慢慢被冷落了;新橋的兩岸,卻從荒涼之地變得熱鬧起來。

一晃三十多年,信江上又先後建起了另外兩座大橋,一座偏下遊,在原來的鐵路橋旁,另一座在上遊劉口鎮。也有人按三座建成的時間順序,依次叫做一橋二橋三橋。劉口鎮的那座最新,就是三橋。從一橋和三橋之間,原本兩岸都是農田,或是菜地。隨著大橋的建成,都依規劃建設成了江邊公園。農田菜地都變成風景,縣城是越來越美了。

在一橋和浮橋之間,就是原來的老城。老城的房子東倒西歪,十分老舊。因為要統一規劃,誰也不能隨便改建。今年回國,老城靠江邊的房子要拆遷了,那裏也將是江邊公園的一部分了。原來的浮橋又要建起來,要回複原貌了。

拆遷戶據說都很開心,因為可以有更好的房子居住了。未拆遷的也很開心,因為浮橋一通,公園一建,老城又要容光煥發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