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是時候告別“抵製洋貨”口號了

(2008-04-24 09:23:08) 下一個
很多洋貨都在中國生產製造。以家樂福為例,其在華分店雇傭了大批中國人,出售的產品大部分產自中國。顯而易見,抵製家樂福是損人(導致其利潤減少)不利己的傻事。

中國生產自己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在市場競爭中擊敗外國對手,這才是“成功”抵製洋貨的最佳辦法。

在中國大地上上演的抵製洋貨運動的確缺乏理性,可謂逆全球化這一世界潮流而動。實際上,過去30年來從全球化浪潮中得益最多的莫過於中國。扛起反全球化的大旗,中國經濟列車恐怕很難維持在快車道上行進。

中國今非昔比,它不僅擺脫了告別了落後挨打的過去,而且日漸強大先進。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中國,卻還對理性不足,損人不利己的抵製洋貨口號舊情難忘,難道不怕遺人笑柄?



===================================================
(ZT)

越來越多憤怒的中國人呼籲抵製某些國家的商品和服務。事緣於最近北京奧運火炬傳遞過程中屢遭抗議示威,令海內外華人備感侮辱,憤而掀起一場杯葛運動。許多中國人認為,一些西方媒體報道西藏問題時故意歪曲事實,對中國心存偏見。這種情緒更使得愛國運動愈演愈烈。

在法國總統薩爾科奇暗示要抵製北京奧運開幕式,以及本月初聖火傳遞在巴黎站受阻後,法國產品首當其衝成為杯葛對象。

號召國人不買路易·威登等法國產品的信息在互聯網和手機網絡流傳甚廣。呼籲中國消費者5月1日不要光顧法國連鎖超市巨頭家樂福的口號早就傳遍大街小巷。家樂福目前在中國開設了約100家分店。

上個周末,在北京﹑上海﹑武漢﹑合肥等十多個大城市,數千名中國人,大都是血氣方剛的學生,聚集在當地的家樂福門前,大喊“家樂福,滾出中國”。北京的抗議者還在法國大使館前舉行示威。家樂福所以受到中國人民的如此“厚愛”,皆因有傳聞指其最大股東為達賴喇嘛在印度的流亡政府提供資助。

在4月1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及對此有何評論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薑瑜表示,一些中國人表達自己的意見,他們這樣做並非毫無道理;法國方麵應當進行深刻反思。

根據國內一些報道,部分城市的家樂福出現顧客減少的跡象。《京華時報》報道,4月15日當天,北京多個家樂福分店的人流明顯少於往日。親北京的香港《文匯報》同日也報道,廣州的家樂福也沒有不像以往那麽人頭湧湧。一名促銷員告訴記者,店員倒不在乎人流少了,反而樂得清閑。

為此,家樂福不得不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家樂福集團向來積極支持北京奧運;集團主席和負責中國業務的CEO都會出席8月的開幕儀式;家樂福集團從未,將來也不會做出任何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有關家樂福支持“非法政治團體”的說法純屬毫無根據的謠言;家樂福保留對惡意捏造及傳播此類謠言的任何團體或個人采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在排山倒海的民族主義呼聲中,人們還是聽到了幾聲反對聲。央視名嘴白岩鬆﹑《中國青年報》圖片總監賀延光等少數幾個人站出來批評抵製家樂福理性不足,損害中國的利益。他們的言論遭到網民的口誅筆伐。

連曾留美深造的搜狐(納斯達克上市企業)CEO張朝陽也支持對法國產品說不,稱就該教育法國人。他在搜狐網站上如是說,“我讚同抵製法國貨,就是要讓充滿偏見的法國媒體與公眾感到損失與疼痛...... 法國大企業在中國蒙受市場的損失了,他們才會去影響法國媒體與政客,教育法國人與中國人平等相待。”

張朝陽在文中還對LV(路易·威登)包進行批判,他寫道,“女士可以不用對LV包那麽癡狂......希望國人多支持中國的品牌,幫助中國產業的升級,其實大多數洋品牌都是中國做的,是那點虛榮心讓我們花數倍的錢去買洋品牌”。

現在,民族主義運動者又號召國人杯葛一切宣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消費品。導火索正是其主持人卡弗蒂在4月9日的節目中惡意攻擊全中國人民,說中國人都是“暴徒和惡棍”,“中國產品是垃圾”。後來,他澄清說,他表達的是自己對中國政府,而非中國人民的看法。

CNN令中國網民氣憤的不止是卡弗蒂,還有其網站3月14日刊登的,經隨心所欲裁剪的西藏暴亂照片。CNN網站發表了一張圖片,將反映暴徒投擲石塊攻擊軍車的部分裁剪掉,而僅顯示出軍車在路上行駛,前麵則有人在奔跑。其後CNN注銷未經裁剪的原照。

很快,網絡上出現了一個名為\'anticnn.com\',為網民提供向CNN泄憤平台的論壇。如今,“做人不能太CNN”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流行口頭禪。

中國政府或許樂見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當中激起反西方的民族主義愛國情懷。自上世紀70年代末推行改革開放以來,北京一直視西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如洪水猛獸,生怕“西化”浪潮席卷中國

中共一直把向年輕人和學生灌輸愛國主義思想當作重要任務來抓,在全國各地的曆史和革命遺址建起了數百個所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過,政府殫精竭慮防止西方“和平演變”的努力收效甚微。

北京的一位社會學研究員告訴《亞洲時報在線》記者,這一回,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叫中國人民大開眼界,知道了何謂雙重標準;他們真是給中國政府幫了大忙,讓北京不必為“西化”思潮寢食難安。

然而,中國政府必須認識到,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過於極端,民族主義熱情會變成思想狹隘,甚至偏執的排外主義。把民族主義捧得太高,可能不利於中國的經濟改革,甚至使中國走向閉關鎖國的老路。

這或許便是官媒《人民日報》在多個城市上周末舉行反法抗議後,連續兩天發表社論,熱情讚揚“愛國主義熱忱”的同時,不忘呼籲國人保持冷靜。社論呼籲人民尤其是學生,將這股熱情投入到確保社會穩定的任務中去。

在中國大地上上演的抵製洋貨運動的確缺乏理性,可謂逆全球化這一世界潮流而動。實際上,過去30年來從全球化浪潮中得益最多的莫過於中國。扛起反全球化的大旗,中國經濟列車恐怕很難維持在快車道上行進。

若外國也刮起對中國製造說不之風,中國將作何感想?孔夫子曰,“己之不欲,勿施於人”。中國人因看到北京奧運遭到抵製而忿忿不平,但犯得著抵製外國商品嗎?

罷買洋貨不會給中國帶來好處,須知,很多洋貨都在中國生產製造。以家樂福為例,其在華分店雇傭了大批中國人,出售的產品大部分產自中國。顯而易見,抵製家樂福是損人(導致其利潤減少)不利己的傻事。

在中國現代史(始於20世紀初)上,抵製洋貨(尤其是日貨)的運動並不鮮見。唯一“成功”的例子是毛澤東執政時期關上國門,成功將幾乎所有洋貨擋在門外。

翻查曆史記錄,我們不難發現,抵製洋貨的口號都是在中國在極其落後的年代提出來的,充其量隻是弱者發出的怒吼。

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躋身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行列。據估計,2010年以前,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生產自己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在市場競爭中擊敗外國對手,這才是“成功”抵製洋貨的最佳辦法。在目前中國還隻是充當洋品牌加工工廠的情況下,發起抵製洋貨運動有些不自量力。

抵製洋貨不合時宜。中國民眾要表達對奧運聖火傳遞不順利和西方媒體的不滿,憤怒和異見,比抵製洋貨這種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更理性的做法多得是。

中國今非昔比,它不僅擺脫了告別了落後挨打的過去,而且日漸強大先進。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中國,卻還對理性不足,損人不利己的抵製洋貨口號舊情難忘,難道不怕遺人笑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