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起於二戰後的一家公司,第一創始人為前田多門和井深大,之後盛田昭夫加入,50年代獲得蓬勃發展;之後日本經濟起飛年代,經曆與日本外貿一同走向輝煌;到了80年代,則跟隨日本資本橫掃歐美,大行置業、收購之舉……但“路過”日本失去的20年,特別是進入21世紀之後的索尼亦陷入了至今以來的低迷、業績下滑……甚至不得不出售海外的總部大樓,以抵消更大的虧損獲得利潤。不得不讓人驚呼“以索尼為代表的日企到底怎麽了?近日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平井一夫稱“僅僅防守是不夠的,有趣創新的產品將成為索尼複興的重要引擎。”在外人看來,日本最特別的“非家族領導”的“日式大家族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產品的創新,“源創新”是實力和競爭優勢,但是“流創新”或許是長久致勝的砝碼。蘋果、三星做到了這一點,索尼呢?一切未知。那麽,迎來平井一夫時代的索尼,未來會有怎樣的改變……這家“最不像日本公司”的日本公司又如何被稱作“以聲音起家的可愛頑皮孩子”?身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的索尼緣何又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公司?本期《商業傳奇》為您呈現。
近日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平井一夫稱“僅僅防守是不夠的,有趣創新的產品將成為索尼複興的重要引擎。”——似乎索尼已經遠離創新很久了!從Walkman到Trinitron,再從Betamax到PlayStation,索尼的精彩隻屬於過去……但在外人看來,日本最特別的“非家族領導”的“日式大家族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產品的創新,“源創新”是實力和競爭優勢,但是“流創新”或許是長久致勝的砝碼。蘋果、三星做到了這一點,索尼呢?一切未知。那麽,迎來平井一夫時代的索尼,未來會有怎樣的改變……這家“最不像日本公司”的日本公司又如何被稱作“以聲音起家的可愛頑皮孩子”?身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之一的索尼緣何又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公司?本期《商業傳奇》為您呈現。
索尼,用日語片假名寫作“ソニ”,熟悉日語表音符號的人都知道,這是表示該詞為“外來詞匯”的意思。但“Sony”並不是外來詞匯,而是由創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組合”出來的。意指“以聲音起家的可愛頑皮孩子”。這是因為索尼在逐漸邁入國際化時,公司全名實在過於冗長,有礙國際化,於是希望能夠有像ABC、RCA、GE這樣好記又膾炙人口的國際化名稱來。當然,你可能是覺得這是創始人的“無聊之舉”,甚至故意涉嫌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以為這是一家“非日本公司”,但真就這樣,直至今天為止,仍然有較少接觸消費性電子的人誤以為索尼是美國品牌。
Sony品牌第一次出現,是在1955年上市的TR55晶體管收音機上。但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創立的公司並沒有叫“SONY”,直到1958年1月說服強烈反對的公司董事後,才正式更名為SONY。索尼這個新名稱念出來完全感覺不出是日本的公司,所以這種令人以為是自己國家又有親切的感覺,使索尼成功打入美國及海外市場。從營銷手段上來說,那個年代已具備這樣的戰略眼光,井深大和盛田昭夫這樣的天才企業家恐怕現在已少之又少……由此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名稱、LOGO對一家公司的影響至關重要,甚至超過公司本身。
索尼是橫跨電子、3C、遊戲、金融、娛樂領域的日本電子產品工業世界巨擘,擁有全世界的品牌知名度。該公司前身為“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創立於1946年5月,由前田多門,以及擁有技術研發背景的井深大、擅長公關營銷的盛田昭夫共同創辦。
有別的是,台港澳及馬新等地,普遍將索尼公司名稱譯為“新力”。但到2009年4月1日,依據“Sony全球品牌規範”定調全球統一中文名稱為中國大陸慣用的“索尼”,以更接近“Sony”的發音,原先采用“新力”為譯名的地區,已經由“新力”更名為“索尼”。曾有評論稱,這或許是“老氣橫秋”的日本企業第一次認真對待華人市場的舉動。
前身“東通工時代”
1945年10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後,首都東京成為了一片廢墟。井深大在東京的白木屋百貨(現為東急百貨日本橋店)倉庫成立了索尼前身——“東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請之下加入共同經營,公司並獲得盛田酒業19萬日圓資金,於1946年正式成立“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並遷址到現在的品川區禦殿山。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書”當中期望要“充分發揮勤勉認真的技術人員的技能,創建一個自由豁達、輕鬆愉快的理想工廠”,期待成為“工程師的樂園”。成立初期經營無法穩定成長,直到10年後的1956年發展當時不被看好的晶體管技術,開發出日本第一部晶體管收音機“TR-55”一舉成功,公司營運終於漸入佳境。
"嚐鮮“技術研發”帶來的好處
進入50年代,索尼製造的黑白電視開始大賣,為索尼帶來了大量的資本積累。但就是一直沒有積極設法進入彩色電視的市場。在這之後,井深大堅持以“Chromatron”即“柵控彩色顯影管”製造彩色電視,導致單台開發成本高達40萬日元,僅賣出一千部左右,差點讓公司到達倒閉的邊緣。為此,盛田昭夫更特別通過董事們的關係,從日本開發銀行取得六億五萬日圓的貸款,來因應公司的危機。1966年秋天,井深大終於宣布,其將親自領導一個開發小組,希望能夠創造出SONY專屬的彩色映射管。之後,由工程師吉田進想出、宮岡千裏實現單槍三束電子槍架構,配合上大越明男所提案的Aperture Grille柵狀遮罩,終於成功於1968年4月,開發出稱為“Trinitron”(特麗瓏)的獨自彩色映射管。經此一役,產自日本的索尼電視在日後一舉引爆全球的搶購熱潮。盛田昭夫之也將在銀行所貸的巨款,3年內迅速還清。這次技術創新取得的效果,直接讓索尼成為了日後電視領域技術開發的領導者。
標準大戰:Betamax的創造與落敗
1970年,索尼與JVC、鬆下共同發表了專業領域用的“U-Matic”錄影係統,正式為日後的錄像帶格式戰揭開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發表了全球第一個針對民用市場開發的錄影係統Betamax,同時推出了第一款機型-SL-6300,一舉讓其成為全球性的消費性電子映射大廠。1976年9月,日本JVC亦推出了VHS規格搭載的HR-3300,讓鬆下幸之助決定要鬆下放棄其獨自的係統VX,轉而加入VHS陣營。在錄像帶格式戰中,由於VHS通過犧牲畫質達到比Betamax更長的錄製時長,以及Betamax在索尼不願意開放規格授權的情況下,VHS以Betamax三倍的速度迅速擴張市場。最後索尼於1988年開始生產VHS錄影機,這一年經常被認為是格式戰退出的一年。長達14年的規格主導之爭終於在1988年索尼毅然加入VHS陣營,Betamax全麵退出市場而結束。
輝煌時代:風靡全球的隨身聽-Walkman
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音響部門以記者用的小型錄音機“新聞人”(Pressman)修改成體積更小的錄音機,在得到許多人讚讚其良好的音質評價後,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索尼在1979年7月開始,推出了Walkman(隨身聽),盛田昭夫將Walkman定位在青少年市場,並且強調年輕活力與時尚,並創造了耳機文化,1980年2月開始在全世界開始做銷售,並在1980年11月開始全球統一使用“Walkman”這個不標準的日式英文為品牌,直到1998年為止,“Walkman”已經在全球銷售突破2億5000萬部。盛田昭夫在1992年10月受封英國爵士,英國媒體的標題是:《起身,索尼隨身聽爵士。》
收購哥倫比亞電影
索尼在Betamax與VHS圖像紀錄競爭中慘敗後,盛田昭夫認為有必要將最高檔的硬件與最先端的內容結合,才能掌握市場。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日本索尼陸續並購了CBS(擁有火炬女神與獨角獸象征的哥倫比亞三星製片)的電影與音樂部門,使它成為SPE(索尼影視娛樂,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的旗下子公司。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日本經濟大幅成長,奠定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而美國的經濟卻是走下坡般萎靡不振。其中以日本三菱集團買下紐約的地標洛克斐勒大樓以及索尼公司以60億美元天價買下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創下了當時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並購案,被美國人視為日本人入侵美國。但是,這椿日本曆史上金額最高的收購案也一度成為日本曆史上虧損額度最高的企業。1980年代末期,爆發了日本泡沫經濟危機,而索尼電影事業群也因為票房不佳,而從此慘賠數年,成為當時索尼獲利的主要障礙。直到1997年,霍華德·斯金格主導改革,逐漸獲利,並於2001年拍攝電影《蜘蛛人》賣座後,電影事業群終於翻身成為索尼主要的獲利支柱。2004年11月,由時任美國索尼董事長-霍華德·斯金格主導,並購曆史悠久的米高梅電影公司,成為世界第一大的電影製作公司。
索尼最成功產品之一:PlayStation 係列
因之前日本電子遊戲巨頭任天堂公司推出紅白任天堂主機獲得巨大成功,促使索尼在1988年宣布與任天堂合作,共同開發新主機。但好景不長,任天堂單方麵中止合作計劃,隨即負責合作項目的久多良木健向當時最高經營決策者大賀典雄全力爭取開發新一代遊戲機計劃,大賀典雄在眾多的反對聲浪中,強力為久多良木健的遊戲機開發計劃背書,1993年開始,索尼旗下的“日本索尼音樂”成立索尼電腦娛樂(SCE),並計劃代號“PS-X”開發新一代的CD-ROM遊戲主機,全力對抗任天堂所主導的遊戲市場。1994年12月3日起,SCE推出了PlayStation(PS)係列機型。截至2012年3月31日止,PS係列電視遊戲機銷售量超過4億2300萬台,成為繼Walkman後,全球最為成功的產品。在2001年4月公布的2000年財報,索尼靠著PlayStation 2的熱賣,使它獲得成立以來的最高25億美元的獲利。
無名之輩出任社長:開啟數字夢想時代
在大賀典雄的欽定下,躍過十四位資深董監事與資深元老,索尼在1995年3月22日宣布由默默無聞的出井伸之出任社長,激起媒體記者一片“出井是誰?”的疑問,1995年4月1日上任,也打開了10年的出井伸之數字夢想時代。1995年5月26日,出井伸之在年度管理會議上提出了“精神再生”、“數字、夢想、小孩”兩個公司經營方向的願景與主軸以迎接“數字浪潮”的來臨,出井伸之認為索尼賣的是個人體驗,我們存在的理由是創造人們的欲望,提供一種夢想。他的結論是:索尼賣的是個人體驗,電影、VAIO、PlayStation、Walkman等等。它們不是維持人類生命的必需品,我們存在的理由是創造人們的欲望,進入他們的生活,提供一種夢想,為了達到這目地,我們得保持充滿好奇和歡樂的赤子之心,給予人們一種像孩子般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如果不發展出一個嶄新的業務模式,索尼將淪為網絡操作者零部件供應商。新的索尼產品就應是娛樂、電子和情感的融合。”
重拳改革董事製度:多元化進軍美國
在公司的內部改革中,1997年6月,出井伸之導入美國運行董事製度,將原38位董事削減至10人,並提高外部董事,同時定義董事會的功能是“決定索尼集團經營方針及重要事項,並監督各項事業單位所運行的業務。”以電子、遊戲、娛樂、金融四大領域,帶進數字化、網絡化。1996年後索尼陸續推出了CyberShot數碼相機、VAIO筆記本電腦、Clie PDA(個人數碼助理,已停產)等數字化的產品,並在市場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在原本收益極差的電影事業部,找來了媒體人霍華德·斯金格擔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其改革下營運逐漸好轉,而後推出《臥虎藏龍》等熱門電影,娛樂事業部成為索尼的重要獲利來源。2005年3月7日,日本索尼董事會讓外界震撼地任命美國索尼董事長霍華德·斯金格出任索尼集團會長兼CEO,並於2005年6月22日正式經由股東大會通過最終投票,成為索尼史上第一位外籍領導人,而備受矚目的PS開發者-久多良木健不但意外出局,同時也與出井伸之、安騰國威退出董事會,也意味著索尼的出井伸之時代退出。霍華德·斯金格出生在英國的威爾士,曾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新聞記者,他在負責美國索尼公司營運,任內成功重振電影與音樂事業部門,他的首要任務必須完整協調旗下各自為政的部門,改革僵化的傳統管理製度,並且改善無法獲利的電子部門。由大賀典雄欽定的出井伸之,原本計劃要在2006年索尼60周年時退休,卻因為無法挽救索尼的財務狀況而提前退出,而“轉型60”計劃也似乎聲明無法完成。對於索尼這家日本企業,任命外國人出任會長,是該公司前所未見的巨變。
陷入空前危機:戰略錯估技術缺失
PS遊戲機打敗了勁敵任天堂、逼走了世嘉、數碼相機領先傳統相機品牌、圖像接收芯片獨占市場、VAIO係列個人電腦熱賣。但自2001全球經濟衰退、網絡泡沫化;至從1994年推出PS之後已有10年未再發表獨創性的產品;這時候的索尼如同一頭傷痕累累的“鬥牛”。本身在電子領域中因為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造成蘋果電腦的iPod數字隨身聽在全球熱賣,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擁有自傲特麗瓏(Trinitron)技術的WEGA映射管電視而錯估液晶電視的發展,使得擁有液晶技術的Sharp(夏普)取得電視圖像的領導地位……一連串的決策錯誤以及電子產品價格不斷壓縮等因素,使得索尼在2000年得到的空前成功,到了2002年嚴重受挫。而另一方麵在權力鬥爭中,資深員工常表示“出井先生的思想太超前了,我們常常跟不上他。”並表達對於出井伸之的不滿,而無實質權力的榮譽會長-大賀典雄在其影響力下,出井伸之的並購Palm、蘋果公司計劃一一遭到封殺。2002年,董事會所通過的人壽保險事業出售美國奇異(GE)金融的50億美元交易上,在金融事業群的管理層次結構與員工聯合抗爭並得到大賀典雄的支持下,交易被草率地終止。
隕石墜落!索尼震撼!
2003年4月,索尼公布2002年財政年度報表,公司巨額虧損的消息披露後,索尼危機開始浮現台麵,引發了索尼震撼(Sony Shock),索尼股票連續2天跌停25%,並誘發日本股市的高科技股紛紛跳水,帶動日經指數大幅下跌,震撼了日本股市,高科技公司的股票紛紛遭到拋售。出井伸之遭受批判“作夢做太久”、“不務正業”聲音也不斷出現,從過去被評選為“最成功的CEO”淪落成“最差勁的CEO”。2003年12月,出井伸之在《非連續時代》一書中,認為網絡的力量就像隕石墜落一樣,恐龍因此慘遭滅絕,現在的索尼正有如此的危機存在。當月也發布了期望三年內電子部門盈餘可以達到10%的“轉型60”改革計劃。
關閉製造工廠 再裁員1萬人
2005年9月22日,在霍華德·斯金格以及中鉢良治的主導下,索尼公布了代號“日本計劃”(Project Nippon)的“中期企業策略(2005-2007會計年度)振興電子事業 強化集團表現”改革政策,2007年度底預定裁減日本國內4千、國外6千名員工,共將裁員1萬人,產品種類也將減少20%,製造工廠擬關閉11家,從65家減少到54家,在整體的財政評估調整之後,期望在2007年度末減少2千億日元(約17億8千600萬美元)成本,營業額約可達8兆日元。接著索尼將電子、遊戲、娛樂產業被索尼列為重點產業,並首度將東亞市場放在與北美和歐洲同樣重要地位,全麵進軍中國這個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並於2006年開始正式廢止公司長久以來的資深退休員工轉任顧問製度。 直接向大多日企職位“世襲”的製度缺陷說不。除此之外,新領導層還調整了索尼電子業務負責人,以加強中長期發展策略,進一步支持核心業務,並重點加強產品開發和產品質量領域。2006年,索尼公布娛樂業務的未來發展相關的戰略:重點發展四大支柱業務,即高清領域、數字影院、遊戲和電子娛樂,以強化其作為一家全方位娛樂服務公司的地位。
出售美國總部大樓:“瘦身自救”的一個縮影?
由於一連串的大規模改革政策成功,2008年5月14日發布2007年會計年度(2007年4月-2008年3月)財報,索尼不僅擺脫過去幾年的困境,並創下索尼史上最高營業額、利潤。但再寫下索尼史上最高營業額、利潤不久後,2008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索尼又遭受嚴重的獲利衰退;除經濟低迷外,最大因素莫過於與日元升值強勢,拖累多數日本公司獲利。2013年1月18日索尼同意以11億美元(約85億港元),把樓高37層的美國紐約總部,出售予由紐約房地產公司Chetrit Group為首的財團。在此情形之下,不僅索尼等陷入巨虧泥潭的日本電子企業都在“瘦身”。鬆下擬出售其東京總部大廈,夏普已將其在東京的大樓進行了質押。鬆下還將轉讓三洋電機數碼相機業務,夏普擬出售墨西哥等地的彩電組裝工廠。索尼出售美國總部大樓,也是日本電子企業“瘦身自救”的一個縮影。
品牌的索尼:不斷下滑的品牌價值
“SONY”四個字母的品牌價值,近幾年在電子業務上呈現弱勢,依據2005年美國Interbrand公布“2005品牌價值排行”中,“SONY”價值105億美元,比2004年的131.5億美元衰退了14%,由20名滑落到28名。而福布斯在2005年2月28日公布的“2005全球2000大企業排行”中,索尼排名由2004年的82名滑落至第123名。雖然公司業績下滑,但索尼過去所創造品牌魅力,仍然沒有因為消費性電子業務低迷而失去消費者的青睞,在“2005亞洲1000名最佳品牌”中,連續2年蟬聯第一品牌。哈裏斯於2006年7月12日所發布的調查中顯示,索尼第7年蟬聯美國第一最佳知名品牌。此外,索尼在專業視聽領域一直是全球領先地位,美國好萊塢電影的拍攝、製作、後期也離不開索尼的產品,如《阿凡達》《變形金剛》等電影的拍攝設備等等,幾乎可以說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種獨特的壟斷。如有媒體人士稱,沒有索尼的世界,地球真的會停轉。索尼,在某種意義上,雖受經濟下滑的影響,但仍是日本企業在世界的創新代表。
戰略的索尼:一個索尼
2012年平井一夫上台之後,快速剝離了索尼化學等一些非核心業務,重組業務集團,並且把複興電子業務作為主要工作。在索尼內部,他還推行了“一個索尼”的戰略,讓以往各自為政的部門聯合起來,把優勢資源用於核心產品。實際上,平井一夫一直被寄寓了扭虧的希望。2012年4月1日平井一夫出任索尼集團總裁兼CEO,開始了扭虧改革,並迅速收窄虧損額。2008財年索尼虧損989億日元,2009、2010以及2011財年,虧損數額分別為408億、2596億以及4567億日元。在剛剛結束2013財年第二季度(截至9月30日),索尼集團淨虧損193億日元。受此財報影響,索尼下調了2013財年的盈利預期,從500億日元下調至300億日元。
“源創新”的索尼:缺乏蘋果式的產品和創新
索尼的隨身聽曾是一種典型的“源創新”。它使得隨身音樂變成現實,並使之成為了一種時髦的休閑方式;夏普1992年發明的ViewCam家用攝影機和鬆下電器也都曾經是流行的品位之選。但自從蘋果問世之後,全球電子領域的源創新便開始遠離日本企業。不僅不能做源創新者,索尼、夏普和鬆下甚至沒能跟上蘋果係列所引發的功能全麵的電子產品潮流趨勢。在其2012年改革方案中,索尼將數碼影像、遊戲、移動業務列為重點發展的核心業務。但索尼中國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暫時沒有聽說公司有研發如i-Phone一般全能型產品的計劃。對此,一位曾經的日企粉絲在《東方經濟報告》雜誌網頁上寫道:“日本(公司)似乎從未學會研發和推廣好的軟件產品,而這正是如今電子產業最為蒸蒸日上的業務。”他將現階段日本電子公司在技術上的短板稱為“非日本發明”綜合征。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曾有一句名言:“你不能隻問顧客要什麽,然後想法子給他們做什麽。等你做出來,他們已經另有新歡了。”
PSN&Qriocity黑客攻擊事件
2011年4月,Sony公布旗下PSN&Qriocity網絡服務遭黑客攻擊,導致將近7700萬用戶個人數據外泄,成為網絡史上最嚴重的個資外泄事件,索尼被迫關閉網絡。索尼CEO霍華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首次就PlayStation網絡入侵事件向公眾道歉。這也是索尼CEO斯金格首次公開向用戶道歉。索尼也因此公司市值也蒸發了6%。一些分析師估計,要安撫和保護用戶,索尼的損失可能超過10億美元。
電池涉質量問題批量召回
2005年底,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戴爾(DELL)公司,連續傳出筆記型電腦爆炸意外,並引起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與日本經濟產業省官方的調查。召回範圍包含約410萬顆由索尼公司(Sony)製造的戴爾鋰離子電池,在此之後,蘋果電腦(Apple)、東芝(Toshiba)的Dynabook、聯想(Lenovo)的IBM-ThinkPad、富士通(Fujitsu)、日立(Hitachi)、夏普(Sharp)、捷威(Gatway)陸續宣布召回筆記型電腦電池。全球共召回960萬顆Sony製筆記型電腦電池,帶來大約510億日元的損失,遠高於此前預計的200億至300億日元。
CCD不良爭議 陷入雙重標準對待中國用戶
自2004年後,開始索尼所生產的Cyber-Shot數碼相機,2002~2003年之間推出的機型持續發生CCD感光元件自動故障問題,2005年10月5日索尼發布了因為一個關鍵的製程錯誤導致了除了索尼自身外,甚至采用Sony CCD感光元件的尼康(Nikon)、佳能(Canon)、富士(Fujifilm)、柯尼卡美能達(Konica Minolta)、理光(Ricoh)、奧林巴斯(Olympus),需要回收上百種不同的數位影像商品。2005年10月,索尼提供的CCD攝像元件質量缺陷導致七大日係數碼相機廠商出現質量問題,索尼需要為100多款產品提供免費維修的,並遭到合作廠商的集體索賠。當年12月,索尼6個型號數碼相機因質量問題被浙江省工商局責令停止銷售並立案調查。索尼就相機質量先後發表三次聲明,雖然委婉地公開承認了產品不合格的事實,並向中國消費者道歉,但卻以不影響消費者的健康為理由拒絕召回問題數碼相機,隻表示“如果用戶希望退貨,索尼(中國)也將給予辦理”。
1978年索尼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
索尼於1978年開始開展中國業務,先後在北上廣等地設立代表辦事處。1982年開始在北京和上海授權生產專業磁帶錄像機。80年代中期在廈門和江西省的OEM工廠開始生產電視機。1993年9月與上海廣電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與三星在中國的擴張不同,索尼全麵重視中國市場是近些年的事,或許由於中國龐大的市場基礎,索尼看到了潛在的中國年輕人的購買能力,就像2013年11月12日,索尼集團總裁兼CEO平井一夫在Sony Expo 2013上表示,在過去18個月索尼將複興電子作為首要任務,2013年將是索尼電子業務複興的轉折點。索尼已經推出了首款支持中國移動4G的手機,中國已經與美國、日本一起躋身索尼三大市場,並且索尼在中國建立起了從研發、生產、物流到市場銷售及售後服務的高質量運營體係。
提升中國區本地化運營水平
在索尼的全球戰略中,以中國為領頭羊的新興市場業務占據非常獨特的位置。“我們計劃在2014財年實現新興市場銷售收入比2011財年增長40%。我們在中國對於每個重要業務如電子、移動和娛樂都製定了明確的計劃,索尼將致力於在中國實現業務成長。”平井一夫說。未來,在2014至2016年的中期戰略中,中國市場將繼續成為索尼集團業績增長和利潤貢獻的重要引擎,並將提升本地化運營水平。因為中國市場不僅是索尼,也早已經成為三星、LG、鬆下、蘋果、諾基亞等等,甚至是本土的聯想、華為、海爾、TCL等眾多電子企業的重要戰略市場。“如何讓大家感受到索尼在中國的勃勃雄心,可能才是最重要的。當然索尼還需要在產品營銷戰略、新產品戰略上都加把勁,而不僅僅是將產品帶到中國。當產品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也要有良好的解決態度。
索尼等日企有哪些問題存在?
1.創新匱乏,守著品牌老本過活很多年2.管理古板,典型的日本企業管理之疾3.戰略誤判,錯失多個重要的產品戰略轉折點4.技術封閉,技術不交流如同房梁無燕尾5.領袖過錯,每個企業都有的問題但在更優秀的跨國公司便更無知無覺6.輕視敵人,特別是無視三星這樣的對手,會死得更慘7.大企業病:在“績效”體係上陷入兩難8.外部因素,經營環境、貨幣、營銷短板等
有人稱索尼的沒落是“貴族的沒落”,這或許一點不假不誇張。日本經濟一直萎靡不振,受經濟衰退、日元因素影響,索尼的複興之路會更長。也許這就是高曉鬆口中的“國運不濟”,日本走不出經濟困境,以索尼為首的日本企業自然不會昌隆,畢竟國家之經濟由單個企業細胞組成。
所以有研究人士將索尼自2003年以來的經營頹勢歸結為“激情集團”、“挑戰精神”和“團隊精神”的消失,這即是將矛頭直指索尼實行的“績效主義”考核體係。不過可喜的是經過更換領導人,執行改革之後,加之安倍上台經濟趨向好轉,索尼走向複蘇走向曾經輝煌的索尼,似乎也有可能……
不過還有另一種聲音,即本國《日本經濟新聞》則分析指出,日本不良的經濟體製、企業內混亂的管理才是最根本原因。最讓人擔心的是,這種“日本病”並非電子行業獨有,各行各業都廣泛存在。現在的日本政界和經濟界都已經積弊叢生,而日企的衰落隻不過是“迷失日本”的新注腳。在“失去30年”後,現在的日本已經沒有了方向,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隻有推倒重來。
盛田昭夫
盛田昭夫1921年1月26日生於愛知縣。大阪大學理學部物理學科畢業。大學畢業後的盛田昭夫沒有繼承擁有40年曆史的家族產業“盛田酒業”,而是應好友井深大之邀,和他一起於1946年在一家百貨公司的廢墟當中成立了“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盛田昭夫被譽為‘經營之聖”,是日本“四大經營之神”之一。那時的日本的各種產品在西方人眼中隻是便宜貨的象征。他不希望和日本的其他公司一樣給別人做產品的代加工,於是他立誌要生產出自己的品牌產品。帶著這種信念和不斷創新的精神,索尼公司不斷地推出了受市場歡迎的新產品。
井深大
井深大(1908年4月11日-1997年12月19日),索尼公司的創辦人之一,日本著名企業家、教育家。作為一名重視創造力、獨特性的技術人員和企業家,井深大在公司“成立意旨書”當中期望此公司工程師是為理想而工作而不是為營利而工作,期待成為“工程師的樂園”。而專於技術研發的井深大與他的夥伴擅長公關的盛田昭夫的猶如兄弟般的友誼也被譽為美談。SONY誕生60年來,依舊秉承著井深—盛田式的經營理念,即通過獨特的產品研發,為顧客創造新的娛樂生活方式。
平井一夫
平井一夫(Kazuo Hirai),1960年12月24日出生,畢業於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索尼公司執行副總裁。2012年2月1日,索尼公司(Sony Corp.)表示其副總裁平井一夫將於2012年4月1日正式上任索尼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平井一夫51歲(2012年),擁有唱片和遊戲行業的從業背景,他將執掌索尼這家日本最大的消費電子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