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邊城鳳凰城的名人們

(2013-06-13 07:12:03) 下一個

原文題目*:  變味的c:“趕屍”習俗竟公開叫賣觀看

文章來源: -

參考資料:蔣子丹著《邊城鳳凰》、沈從文著《從文自傳》、沈從文著《鳳凰集》、李輝著《傳奇黃永玉》、黃永玉《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周秋光著《熊希齡傳》
網上小說《我當道士那些年》對趕屍有詳細的描述和解釋。
 1877年,年僅7歲的湘西神童熊希齡,跟隨父親遠離家鄉鳳凰赴芷江求學,官場沉浮多年後成為民國第一任總理;1917年,“頂精於逃學”的沈從文小學畢業投身行伍,隨部隊順著沅水支流遊蕩,最終棄武從文,名作《邊城》至今是人們追憶鳳凰的一扇窗;1937年,12歲的黃永玉拜別祖母,由一位鄉親帶領,到長沙投奔事先並不知情的父親,多年後輾轉香港、北京畫壇,成為一代鬼才畫家。

  時光荏苒,鳳凰小城鵝卵石鋪就的山間小道上,送走了多少一腔抱負的少年郎,又迎回多少須鬢斑白的尋根者,早已無法計算。“我們那個小小山城不知由於什麽原因,常常令孩子們產生奔赴他鄉獻身的幻想,從曆史角度看來,這既不協調且充滿悲涼……”多年以後,黃永玉在他的散文中這樣寫道。

  曾經的軍事城堡

  獨自乘坐通往鳳凰的高速大巴,一點也不會寂寞,窗外高低綿延的茂林中常閃現三三兩兩的民宅,遠處大片梯田修得十分整齊,與一般古城周邊枯燥的荒山截然不同。1957年以前,鳳凰還不通公路,以沱江鎮為中心,向四麵輻射有多條碎石或岩板鋪就的古道,運輸物資全靠人力挑運。“挑腳”馱著行李行走在叢林裏,常遭到土匪襲擊。

  交通閉塞的鳳凰古城其實是一座修建在大山裏的軍事城堡,漢人居住城中,星星點點的苗寨散布於周邊。苗漢邊界自古就不太平,“五年一小亂,十年一大亂”。明清時期,中原人口激增後耕地緊張。城中漢人不斷侵蝕苗疆,雙方為爭奪生存空間常兵戎相見,苗漢關係劍拔弩張。湘西貧瘠,每遇災害,百姓常賣兒賣女,落草為寇,活躍在叢林山野之間,土匪的名號便流傳下來。

  “圍繞了這邊疆僻地的孤城,約有五百餘苗寨,各有千總守備鎮守其間……落日黃昏時節,站在那個巍然獨在環繞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當時角鼓火炬傳警告急的光景。”沈從文的時代,鳳凰已沒有了戰備城的功能,但蹤跡還在。

  如果想用一天時間逛遍古城的每個角落,顯然是個奢望。以橫貫其中的沱江向兩岸延伸,密密麻麻的湘西小樓散布開來,看似混亂的排列實則極富規律。回龍閣古街是古城街道的中軸,而跨於江麵的虹橋則是小城的心髒。從心髒出發,你可以進入一條小巷任意穿行,尋找地圖上的那些古老建築,古城的四座城樓以及紅砂條石築起的古城牆,都是流傳幾百年的明清遺存。當然,吸引無數遊客來到這裏的,還是散布城中的那些名人往事。鳳凰出人傑,熊希齡、沈從文的童年故居至今猶在。

筸軍世家的從文理想

  民國之前,苗漢是禁止通婚的,違者不僅要勒令休妻,還要杖責一百。鳳凰山高皇帝遠,苗漢毗鄰而居,並不會嚴格執行禁婚令,漢族上層納了苗人妾侍大多秘而不宣,任其生子後隱姓埋名遠嫁他鄉。出生於1870年的熊希齡,父親是位漢人,母親卻是位地地道道的苗族女性,他們的結合在當時也是驚世之舉。

  記者到達位於古城文星街的熊希齡故居時,正淅淅瀝瀝下著小雨,身穿民族服飾的幾個講解員躲在棚子下用方言嬉笑著聊天,在安靜的小院裏格外清脆。

  熊家祖居江西,宋代移民湘西苗疆。1868年,祖父熊士貴升任軍官後購置了這棟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包括院子在內有兩百多平方米。沒想到新屋購置不久,祖父就在出征粵西時殉國,父親兆祥20歲承襲父職任鎮筸鎮標候補,後曆次被提拔,至1901年去世時官至澄湘水師營統帶,在熊氏父兄輩的軍職中是最高的。

  清末,湘軍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一戰成名,勇猛無人不知。筸軍是湘軍隊伍中的一支精銳。世人言“無湘不成軍”,這句話還有下句“無筸不成湘”。清代,鎮筸鎮(後改為鳳凰)實行“屯田養勇”,全鎮十萬人口中有一萬人常年兵役在身,凡有兵役的家庭門口會掛一塊白木小牌,上麵用紅字注明服役人的姓名、年紀和身份。一條街看過去,幾乎家家都有這樣的門牌。吃兵糧,用性命掙前途,成為鳳凰人的世代傳統。熊家三代皆屬軍籍,但職位都不高,在鳳凰城內,這樣的軍旅家庭不在少數。

  如今的熊氏故居中,保留了熊希齡出生的四柱床、幼年習文的書桌和筆墨古書。曾國藩治理下的湘軍提倡文人治軍,熊父一介武夫自愧無法融入其中,因而為兒子選定了一條棄武從文之路。熊6歲開蒙,據說隻用三四天就將三字經背得滾瓜爛熟,天賦出眾,被譽為神童。1891年,他參加鄉試以第19名高中,閱卷官對他的評語是“邊楚蠻荒,前無古人,才華之高,乃三湘有為之士”。正如父親所願,熊希齡的求學之路沒有止步於湘西,他後來留學日本,遊曆歐洲,其學識和眼界早已超越了父輩,被家鄉人稱為熊鳳凰。

  熊家住在這座小院的時間並不長,熊希齡7歲時,隨全家赴芷江的書院求學,再沒有回來。故居正屋為開闊式,沒有大門,兩旁的對聯是熊希齡去世後,老友蔡元培手書。熊家宅院的每一個門檻都高過膝蓋,故居的講解員笑著說,門檻高證明主人的地位高,古代人們多穿長衫,進門時需要提起後麵,門檻越高跨過時下彎的幅度也越大,對主人也越尊敬。

  熊希齡的子女遷居國外,這棟房子先後由當地人分散居住過,後由政府收回修繕,基本再現了當年的麵貌。熏黑的灶台、小巧的石磨、被雨水灌得滿滿的太平缸,在這裏,你看不到筸軍的勇猛、也看不出政治家的睿智,有的隻是邊城苗漢人家濃鬱的生活氣息。

頑劣少年的逃學歡樂

  “現在還有很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裏,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裏。”1922年,初到北京的沈從文討厭極了窗外隆隆響的電車聲,一次聽到香山的雞叫聲卻格外興奮,因為那聲音像極了家鄉湘西的雞叫。

  沈從文15歲離開鳳凰,18年後回到這裏,迎接他的卻是失望:“表麵看來,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極大進步,試仔細注意注意,便見出在變化中墮落趨勢。”在沈從文看來,1934年的鳳凰,農村社會所保有的那點正直樸素人情美,幾乎快要消失無餘。這一年,沈從文寫下他的名篇《邊城》,然而在作者看來,文中所寫的那種小城生活早已不複存在。

  1902年,沈從文出生時,鳳凰古城依舊延續著吃兵糧的傳統。父親也正是走了這條路,從軍習武,做了高級軍官。位於中營街的這棟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是其祖父沈宏富1866年出資修建的。沈宏富官居一品,宅邸自然不窮。前後兩進,中有紅石鋪地的天井,正堂兩邊各有廂房,共11間屋,馬頭牆裝飾、鏤花門窗,比相隔幾百米外的熊家祖屋著實闊氣許多。

  沈從文故居中保留著兩張書桌,一個是其幼年所用,一個是上世紀90年代由北京故居搬來。故居負責人介紹說,後者是沈新婚時購自北京的舊貨市場,買的時候也是花了一番心思挑選的。也許你不會相信,後來鼎鼎大名的文學家沈從文,少年時代最討厭的就是讀書,最拿手的是逃學撒謊,為此挨的打是其他孩子的四五倍,以至於父親曾憤怒地咆哮:如再逃學就剁掉他的一根手指。

  幼年時的書桌如今陳列在進門右首狹小的廂房中,桌麵斑駁破損,刻滿歲月的痕跡,與大書桌隔窗相對,顯得嬌小可憐。沈從文六歲就進了姨夫的私塾讀書,“這兩年學堂我學會了什麽呢?”“我學會爬樹、釣魚、打鳥、看傀儡戲……總之是一切小痞子會的東西。”沈從文曾無限暢想地在散文中寫道:“春夏秋冬,最易引起逃學欲望的是春天。”他挎著裝書的竹籃乖乖按時出門,沒走出兩步就把鞋一拖光著腳跑了,目標自然不是學堂。沈從文喜歡坐在河邊和小夥伴討論,碼頭上哪個是穿著入時的城裏人,哪個是披滿綾羅綢緞依然俗氣的鄉巴佬。苗家姑娘穿的織錦服飾、裙子上的銀泡、踢踏的花鞋和高亢嘹亮的嗓音都是少年心中最美的畫麵。

  同樣由北京搬到鳳凰故居的,還有一把老式藤椅和留聲機。沈從文愛聽交響樂,寫作時聽,會客時也聽。徐城北的回憶文章有這樣形象的描述:“沈的房間也就十平方米,家具是老式的,大多還有點殘破。成鮮明對照的,是一部外國留聲機,擺在矮小的茶幾上,每每與客談話,他都要打開留聲機,放起外國古典音樂。沈操著濃重的湘西口音,說話聲音很輕,再加上外國音樂的忽高忽低、驟緊驟慢,所以來客能完全聽懂的人並不多。”沈從文的葬禮上放的也是貝多芬的曲目。

  沈從文故居是古城幾個景點中遊客最集中的地方,講解員們輪番向天南海北的遊客講著先生的各種習慣和這些物品的來源。這是一天之中,這座小院少有的清靜的時候。每個尋訪鳳凰古城的人,無不是踏著“邊城”中的小路循跡而來,但他們想看的是那個儒雅有才華、滿腹詩書的文學家沈從文,而不是這個愛撒謊的逃學大王。1917年,15歲的沈從文結束了瘋跑的小學生涯,頑劣不堪的性格讓家裏人束手無策,依照鳳凰磨礪男兒最簡單和普遍的方式,沈從文被送去參軍。

聽濤山的歸宿

  出了沈宅,沿中營街向北,橫穿一條小路,順著登贏街走到盡頭,就到了鳳凰的北門城樓。這是少年沈從文逃學出遊江邊的線路。如今沒了夜鶯一樣的苗家姑娘、沒了熱情好客的苗酋長、沒了熙熙攘攘的碼頭市場,隻剩打扮入時或是俗氣的觀光遊客。私家遊船主們拿著打印好的照片攬客,可以不屈不撓地跟你走幾十米路。姑娘小夥穿戴上苗族服飾在江邊留影,攝影師們號令他們擺出千篇一律的姿勢按下快門。從這裏坐船,順江而下,三五公裏的樣子,有一個特別的去處沈從文墓,這條平靜的沱江就這樣連接了一個人的生與死。

  幾乎要走到無人居住的領地,周圍沒有一絲景區的模樣,我一度以為自己已經錯過了,擔心地問著路人。一位大姐手拿雨傘,微笑著指了指我的右上方,是一塊刻在山上的指示牌沈從文先生墓地。原來這裏就是聽濤山,真是個清靜的地方。

  沈從文的墓地很簡單,隻有一塊一米多高的五彩石,采自這幽靜的聽濤山,前麵刻著妻子張兆和所選沈從文遺作《抽象的抒情》中的:“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視人。”背麵則是張兆和四妹充和所寫挽聯:“不折不從,星鬥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墓碑沒有圍欄,沒有台階,隻用鵝卵石把地麵鋪平,除此之外再無他物。守墓人說,1988年沈從文去世後,骨灰一半撒進墓碑前的沱江,一半埋在這五彩石後。2003年妻子張兆和去世,骨灰也留在此處與丈夫合葬。

  墓碑不遠處,佇立著另一塊石碑:“一個士兵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回到故鄉”,鳳舞灑脫的字體出自表侄黃永玉之手,而這位湘西鬼才又是另一段傳奇了。

寫年輕人不知道的鳳凰

  “標營是沿城牆一條寬寬的石板路,右手邊是城牆,左手邊走不幾步是一條衙子。衙子裏深一兩百米,各是麵對麵的住家人。好多這樣整齊的衙子。這是多年前什麽人計劃好的建築群落,像個駐軍隊的又可帶家眷的營盤……你看,對門河叫作‘老營哨’,也應該說是更早的駐軍放哨的地方。這種曆史講究的稱名,再過一些年月,年輕人怕就懂得少了。”十幾年前,黃永玉就在寫一部名為《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的自傳小說,如今累計20多萬字,主人公隻長到了4歲。這部小說裏,黃老字字珠璣,一點一點回憶著童年過往,是描述自己也是勾勒一個年輕人所不知道的故鄉鳳凰。

  黃永玉沒有出生在鳳凰,第一次回到故鄉時還是繈褓裏的嬰兒。位於鳳凰城的文星街上的黃家祖居在1957年被拆除。“拆建祖居時,黃永玉遠在北京,沒有為此回來。在那個大變革的年代,無論是他或者別的人,大概都很難有保留舊城原貌的概念,更不敢奢望保存祖居,存有延續家族曆史陳跡的念頭。”學者李輝曾陪同黃永玉回過故鄉鳳凰,這對忘年交約定找個充足的時間,按照沈從文早年漂泊的路線,在湘西泛舟漫遊。

  黃永玉和沈從文都就讀於鳳凰縣的文昌閣小學,也同樣重複著逃學、玩耍、挨打的童年生活。小學時候一個姓左的老師最愛打三個人,戴國強、朱一葵和黃永玉。多年以後,20多歲的黃永玉回到鳳凰,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這位左老師報仇。

  黃永玉喜歡在鳳凰城的青石板小巷裏閑逛,最愛去的是邊街,那裏是民間藝人的天地。風箏畫,菩薩木雕;苗寨趕墟,土家舞龍……這種藝術的熏陶對他之後的創作是最初的啟蒙。

  1937年的春天,也許母親覺得長子到了該出去闖蕩的年紀,沒有通知遠在長沙的父親,就請一位鄉親帶上兒子去投奔他,希望父親安排黃永玉在長沙考中學。八十多歲的黃永玉已不記得離開鳳凰究竟是哪一天,隻記得啟程的那天早上,他向七十多歲的祖母磕頭告別。祖母對他說,要等他回來才肯死。然而1950年,黃永玉重返故裏時,祖母已辭世3年。

  14歲的黃永玉離開家鄉後,輾轉到安徽、上海、北京、香港等多個地方謀生,以湘西男人最堅韌的意誌不斷擴大這張漂泊的地圖,沒有再受過正規教育的他自學了美術和文學。他的木刻、版畫和畫作令美術界驚異,畫冊《湘西寫生》、《永遠回不來的風景》也把故鄉的美景推向了世界。

蓋一座我們傳統的房子

  上世紀80年代,黃永玉有條件頻繁地回到鳳凰采風,沱江兩岸綿延幾公裏的風景,都被收入畫中,其中最美的要數江邊的吊腳樓。吊腳樓是鳳凰在很多人心中的標簽。一條碧綠幽靜的沱江橫貫小小的古城,小樓臨水而建,青瓦木牆、前街後江,有的還有圓形木柱支撐著立在水中。這是當地的傳統住宅,樓上是主人居住,樓下做廚房雜物間。

  “改革開放之後家鄉人開始發財,要蓋房子。每次回去眼看著很多白瓷磚的洋房一棟一棟起來,我就想壞了,真是壞了,這怎麽辦?”

  為了保護古城鳳凰的風貌,黃永玉曾經在當地的電視台上,連續7天講解了保護古建築風格的意義。最後他在縣城的沙灣一帶,買下一塊寬3米、長27米的坡地,建造了如今在當地很有名氣的“奪翠樓”。“我小時候也很欣賞那一帶的風景,現在有條件了。我說我要這塊地方,大家就笑。說這個破地方曾經養豬,因為它是個斜坡,豬就掉到水裏去了,當然就沒有人再養什麽,後來就做廁所。”

  這棟房子建造費花了四五千元,木材、桌子、椅子用的都是當地的材料,黃永玉說,這是為了“讓人家感覺你看看我們蓋自己傳統的房子,日子也過得挺好的”。

  鳳凰旅遊業發展至今,已經沒有人傻到再去修洋不洋土不土的白瓷磚小樓,早些年,政府也下了命令,江邊建築要修舊如舊,修新如舊。這些二層樓房如今無一例外被作為客棧出租,奪翠樓,絕對是個例外。遊客住在此處白天可遙望江中扁舟和遠處青山,閉目傾聽十幾米下方汩汩的流水聲,晚上則不得不忍受嘶吼到半夜的酒吧噪音。

  如今鳳凰聚集著全國的生意人,蓋客棧開飯館,即使到了入夜,長街上依然到處是招攬遊人的商戶,遊苗寨看趕屍,古來最神秘的民間習俗被公開叫賣開價。這裏再不是那個封閉而神秘的湘西重鎮,不過,沈從文筆下那個靜逸的邊城小鎮,不是在八十多年前就消失了嗎。

  才

變味的邊城鳳凰:“趕屍”習俗竟公開叫賣觀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32259次)
6
 

 

 1877年,年僅7歲的湘西神童熊希齡,跟隨父親遠離家鄉鳳凰赴芷江求學,官場沉浮多年後成為民國第一任總理;1917年,“頂精於逃學”的沈從文小學畢業投身行伍,隨部隊順著沅水支流遊蕩,最終棄武從文,名作《邊城》至今是人們追憶鳳凰的一扇窗;1937年,12歲的黃永玉拜別祖母,由一位鄉親帶領,到長沙投奔事先並不知情的父親,多年後輾轉香港、北京畫壇,成為一代鬼才畫家。

  時光荏苒,鳳凰小城鵝卵石鋪就的山間小道上,送走了多少一腔抱負的少年郎,又迎回多少須鬢斑白的尋根者,早已無法計算。“我們那個小小山城不知由於什麽原因,常常令孩子們產生奔赴他鄉獻身的幻想,從曆史角度看來,這既不協調且充滿悲涼……”多年以後,黃永玉在他的散文中這樣寫道。

  曾經的軍事城堡

  獨自乘坐通往鳳凰的高速大巴,一點也不會寂寞,窗外高低綿延的茂林中常閃現三三兩兩的民宅,遠處大片梯田修得十分整齊,與一般古城周邊枯燥的荒山截然不同。1957年以前,鳳凰還不通公路,以沱江鎮為中心,向四麵輻射有多條碎石或岩板鋪就的古道,運輸物資全靠人力挑運。“挑腳”馱著行李行走在叢林裏,常遭到土匪襲擊。

  交通閉塞的鳳凰古城其實是一座修建在大山裏的軍事城堡,漢人居住城中,星星點點的苗寨散布於周邊。苗漢邊界自古就不太平,“五年一小亂,十年一大亂”。明清時期,中原人口激增後耕地緊張。城中漢人不斷侵蝕苗疆,雙方為爭奪生存空間常兵戎相見,苗漢關係劍拔弩張。湘西貧瘠,每遇災害,百姓常賣兒賣女,落草為寇,活躍在叢林山野之間,土匪的名號便流傳下來。

  “圍繞了這邊疆僻地的孤城,約有五百餘苗寨,各有千總守備鎮守其間……落日黃昏時節,站在那個巍然獨在環繞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當時角鼓火炬傳警告急的光景。”沈從文的時代,鳳凰已沒有了戰備城的功能,但蹤跡還在。

  如果想用一天時間逛遍古城的每個角落,顯然是個奢望。以橫貫其中的沱江向兩岸延伸,密密麻麻的湘西小樓散布開來,看似混亂的排列實則極富規律。回龍閣古街是古城街道的中軸,而跨於江麵的虹橋則是小城的心髒。從心髒出發,你可以進入一條小巷任意穿行,尋找地圖上的那些古老建築,古城的四座城樓以及紅砂條石築起的古城牆,都是流傳幾百年的明清遺存。當然,吸引無數遊客來到這裏的,還是散布城中的那些名人往事。鳳凰出人傑,熊希齡、沈從文的童年故居至今猶在。

筸軍世家的從文理想

  民國之前,苗漢是禁止通婚的,違者不僅要勒令休妻,還要杖責一百。鳳凰山高皇帝遠,苗漢毗鄰而居,並不會嚴格執行禁婚令,漢族上層納了苗人妾侍大多秘而不宣,任其生子後隱姓埋名遠嫁他鄉。出生於1870年的熊希齡,父親是位漢人,母親卻是位地地道道的苗族女性,他們的結合在當時也是驚世之舉。

  記者到達位於古城文星街的熊希齡故居時,正淅淅瀝瀝下著小雨,身穿民族服飾的幾個講解員躲在棚子下用方言嬉笑著聊天,在安靜的小院裏格外清脆。

  熊家祖居江西,宋代移民湘西苗疆。1868年,祖父熊士貴升任軍官後購置了這棟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包括院子在內有兩百多平方米。沒想到新屋購置不久,祖父就在出征粵西時殉國,父親兆祥20歲承襲父職任鎮筸鎮標候補,後曆次被提拔,至1901年去世時官至澄湘水師營統帶,在熊氏父兄輩的軍職中是最高的。

  清末,湘軍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一戰成名,勇猛無人不知。筸軍是湘軍隊伍中的一支精銳。世人言“無湘不成軍”,這句話還有下句“無筸不成湘”。清代,鎮筸鎮(後改為鳳凰)實行“屯田養勇”,全鎮十萬人口中有一萬人常年兵役在身,凡有兵役的家庭門口會掛一塊白木小牌,上麵用紅字注明服役人的姓名、年紀和身份。一條街看過去,幾乎家家都有這樣的門牌。吃兵糧,用性命掙前途,成為鳳凰人的世代傳統。熊家三代皆屬軍籍,但職位都不高,在鳳凰城內,這樣的軍旅家庭不在少數。

  如今的熊氏故居中,保留了熊希齡出生的四柱床、幼年習文的書桌和筆墨古書。曾國藩治理下的湘軍提倡文人治軍,熊父一介武夫自愧無法融入其中,因而為兒子選定了一條棄武從文之路。熊6歲開蒙,據說隻用三四天就將三字經背得滾瓜爛熟,天賦出眾,被譽為神童。1891年,他參加鄉試以第19名高中,閱卷官對他的評語是“邊楚蠻荒,前無古人,才華之高,乃三湘有為之士”。正如父親所願,熊希齡的求學之路沒有止步於湘西,他後來留學日本,遊曆歐洲,其學識和眼界早已超越了父輩,被家鄉人稱為熊鳳凰。

  熊家住在這座小院的時間並不長,熊希齡7歲時,隨全家赴芷江的書院求學,再沒有回來。故居正屋為開闊式,沒有大門,兩旁的對聯是熊希齡去世後,老友蔡元培手書。熊家宅院的每一個門檻都高過膝蓋,故居的講解員笑著說,門檻高證明主人的地位高,古代人們多穿長衫,進門時需要提起後麵,門檻越高跨過時下彎的幅度也越大,對主人也越尊敬。

  熊希齡的子女遷居國外,這棟房子先後由當地人分散居住過,後由政府收回修繕,基本再現了當年的麵貌。熏黑的灶台、小巧的石磨、被雨水灌得滿滿的太平缸,在這裏,你看不到筸軍的勇猛、也看不出政治家的睿智,有的隻是邊城苗漢人家濃鬱的生活氣息。

頑劣少年的逃學歡樂

  “現在還有很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裏,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裏。”1922年,初到北京的沈從文討厭極了窗外隆隆響的電車聲,一次聽到香山的雞叫聲卻格外興奮,因為那聲音像極了家鄉湘西的雞叫。

  沈從文15歲離開鳳凰,18年後回到這裏,迎接他的卻是失望:“表麵看來,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極大進步,試仔細注意注意,便見出在變化中墮落趨勢。”在沈從文看來,1934年的鳳凰,農村社會所保有的那點正直樸素人情美,幾乎快要消失無餘。這一年,沈從文寫下他的名篇《邊城》,然而在作者看來,文中所寫的那種小城生活早已不複存在。

  1902年,沈從文出生時,鳳凰古城依舊延續著吃兵糧的傳統。父親也正是走了這條路,從軍習武,做了高級軍官。位於中營街的這棟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是其祖父沈宏富1866年出資修建的。沈宏富官居一品,宅邸自然不窮。前後兩進,中有紅石鋪地的天井,正堂兩邊各有廂房,共11間屋,馬頭牆裝飾、鏤花門窗,比相隔幾百米外的熊家祖屋著實闊氣許多。

  沈從文故居中保留著兩張書桌,一個是其幼年所用,一個是上世紀90年代由北京故居搬來。故居負責人介紹說,後者是沈新婚時購自北京的舊貨市場,買的時候也是花了一番心思挑選的。也許你不會相信,後來鼎鼎大名的文學家沈從文,少年時代最討厭的就是讀書,最拿手的是逃學撒謊,為此挨的打是其他孩子的四五倍,以至於父親曾憤怒地咆哮:如再逃學就剁掉他的一根手指。

  幼年時的書桌如今陳列在進門右首狹小的廂房中,桌麵斑駁破損,刻滿歲月的痕跡,與大書桌隔窗相對,顯得嬌小可憐。沈從文六歲就進了姨夫的私塾讀書,“這兩年學堂我學會了什麽呢?”“我學會爬樹、釣魚、打鳥、看傀儡戲……總之是一切小痞子會的東西。”沈從文曾無限暢想地在散文中寫道:“春夏秋冬,最易引起逃學欲望的是春天。”他挎著裝書的竹籃乖乖按時出門,沒走出兩步就把鞋一拖光著腳跑了,目標自然不是學堂。沈從文喜歡坐在河邊和小夥伴討論,碼頭上哪個是穿著入時的城裏人,哪個是披滿綾羅綢緞依然俗氣的鄉巴佬。苗家姑娘穿的織錦服飾、裙子上的銀泡、踢踏的花鞋和高亢嘹亮的嗓音都是少年心中最美的畫麵。

  同樣由北京搬到鳳凰故居的,還有一把老式藤椅和留聲機。沈從文愛聽交響樂,寫作時聽,會客時也聽。徐城北的回憶文章有這樣形象的描述:“沈的房間也就十平方米,家具是老式的,大多還有點殘破。成鮮明對照的,是一部外國留聲機,擺在矮小的茶幾上,每每與客談話,他都要打開留聲機,放起外國古典音樂。沈操著濃重的湘西口音,說話聲音很輕,再加上外國音樂的忽高忽低、驟緊驟慢,所以來客能完全聽懂的人並不多。”沈從文的葬禮上放的也是貝多芬的曲目。

  沈從文故居是古城幾個景點中遊客最集中的地方,講解員們輪番向天南海北的遊客講著先生的各種習慣和這些物品的來源。這是一天之中,這座小院少有的清靜的時候。每個尋訪鳳凰古城的人,無不是踏著“邊城”中的小路循跡而來,但他們想看的是那個儒雅有才華、滿腹詩書的文學家沈從文,而不是這個愛撒謊的逃學大王。1917年,15歲的沈從文結束了瘋跑的小學生涯,頑劣不堪的性格讓家裏人束手無策,依照鳳凰磨礪男兒最簡單和普遍的方式,沈從文被送去參軍。

聽濤山的歸宿

  出了沈宅,沿中營街向北,橫穿一條小路,順著登贏街走到盡頭,就到了鳳凰的北門城樓。這是少年沈從文逃學出遊江邊的線路。如今沒了夜鶯一樣的苗家姑娘、沒了熱情好客的苗酋長、沒了熙熙攘攘的碼頭市場,隻剩打扮入時或是俗氣的觀光遊客。私家遊船主們拿著打印好的照片攬客,可以不屈不撓地跟你走幾十米路。姑娘小夥穿戴上苗族服飾在江邊留影,攝影師們號令他們擺出千篇一律的姿勢按下快門。從這裏坐船,順江而下,三五公裏的樣子,有一個特別的去處沈從文墓,這條平靜的沱江就這樣連接了一個人的生與死。

  幾乎要走到無人居住的領地,周圍沒有一絲景區的模樣,我一度以為自己已經錯過了,擔心地問著路人。一位大姐手拿雨傘,微笑著指了指我的右上方,是一塊刻在山上的指示牌沈從文先生墓地。原來這裏就是聽濤山,真是個清靜的地方。

  沈從文的墓地很簡單,隻有一塊一米多高的五彩石,采自這幽靜的聽濤山,前麵刻著妻子張兆和所選沈從文遺作《抽象的抒情》中的:“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視人。”背麵則是張兆和四妹充和所寫挽聯:“不折不從,星鬥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墓碑沒有圍欄,沒有台階,隻用鵝卵石把地麵鋪平,除此之外再無他物。守墓人說,1988年沈從文去世後,骨灰一半撒進墓碑前的沱江,一半埋在這五彩石後。2003年妻子張兆和去世,骨灰也留在此處與丈夫合葬。

  墓碑不遠處,佇立著另一塊石碑:“一個士兵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回到故鄉”,鳳舞灑脫的字體出自表侄黃永玉之手,而這位湘西鬼才又是另一段傳奇了。

寫年輕人不知道的鳳凰

  “標營是沿城牆一條寬寬的石板路,右手邊是城牆,左手邊走不幾步是一條衙子。衙子裏深一兩百米,各是麵對麵的住家人。好多這樣整齊的衙子。這是多年前什麽人計劃好的建築群落,像個駐軍隊的又可帶家眷的營盤……你看,對門河叫作‘老營哨’,也應該說是更早的駐軍放哨的地方。這種曆史講究的稱名,再過一些年月,年輕人怕就懂得少了。”十幾年前,黃永玉就在寫一部名為《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的自傳小說,如今累計20多萬字,主人公隻長到了4歲。這部小說裏,黃老字字珠璣,一點一點回憶著童年過往,是描述自己也是勾勒一個年輕人所不知道的故鄉鳳凰。

  黃永玉沒有出生在鳳凰,第一次回到故鄉時還是繈褓裏的嬰兒。位於鳳凰城的文星街上的黃家祖居在1957年被拆除。“拆建祖居時,黃永玉遠在北京,沒有為此回來。在那個大變革的年代,無論是他或者別的人,大概都很難有保留舊城原貌的概念,更不敢奢望保存祖居,存有延續家族曆史陳跡的念頭。”學者李輝曾陪同黃永玉回過故鄉鳳凰,這對忘年交約定找個充足的時間,按照沈從文早年漂泊的路線,在湘西泛舟漫遊。

  黃永玉和沈從文都就讀於鳳凰縣的文昌閣小學,也同樣重複著逃學、玩耍、挨打的童年生活。小學時候一個姓左的老師最愛打三個人,戴國強、朱一葵和黃永玉。多年以後,20多歲的黃永玉回到鳳凰,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這位左老師報仇。

  黃永玉喜歡在鳳凰城的青石板小巷裏閑逛,最愛去的是邊街,那裏是民間藝人的天地。風箏畫,菩薩木雕;苗寨趕墟,土家舞龍……這種藝術的熏陶對他之後的創作是最初的啟蒙。

  1937年的春天,也許母親覺得長子到了該出去闖蕩的年紀,沒有通知遠在長沙的父親,就請一位鄉親帶上兒子去投奔他,希望父親安排黃永玉在長沙考中學。八十多歲的黃永玉已不記得離開鳳凰究竟是哪一天,隻記得啟程的那天早上,他向七十多歲的祖母磕頭告別。祖母對他說,要等他回來才肯死。然而1950年,黃永玉重返故裏時,祖母已辭世3年。

  14歲的黃永玉離開家鄉後,輾轉到安徽、上海、北京、香港等多個地方謀生,以湘西男人最堅韌的意誌不斷擴大這張漂泊的地圖,沒有再受過正規教育的他自學了美術和文學。他的木刻、版畫和畫作令美術界驚異,畫冊《湘西寫生》、《永遠回不來的風景》也把故鄉的美景推向了世界。

蓋一座我們傳統的房子

  上世紀80年代,黃永玉有條件頻繁地回到鳳凰采風,沱江兩岸綿延幾公裏的風景,都被收入畫中,其中最美的要數江邊的吊腳樓。吊腳樓是鳳凰在很多人心中的標簽。一條碧綠幽靜的沱江橫貫小小的古城,小樓臨水而建,青瓦木牆、前街後江,有的還有圓形木柱支撐著立在水中。這是當地的傳統住宅,樓上是主人居住,樓下做廚房雜物間。

  “改革開放之後家鄉人開始發財,要蓋房子。每次回去眼看著很多白瓷磚的洋房一棟一棟起來,我就想壞了,真是壞了,這怎麽辦?”

  為了保護古城鳳凰的風貌,黃永玉曾經在當地的電視台上,連續7天講解了保護古建築風格的意義。最後他在縣城的沙灣一帶,買下一塊寬3米、長27米的坡地,建造了如今在當地很有名氣的“奪翠樓”。“我小時候也很欣賞那一帶的風景,現在有條件了。我說我要這塊地方,大家就笑。說這個破地方曾經養豬,因為它是個斜坡,豬就掉到水裏去了,當然就沒有人再養什麽,後來就做廁所。”

  這棟房子建造費花了四五千元,木材、桌子、椅子用的都是當地的材料,黃永玉說,這是為了“讓人家感覺你看看我們蓋自己傳統的房子,日子也過得挺好的”。

  鳳凰旅遊業發展至今,已經沒有人傻到再去修洋不洋土不土的白瓷磚小樓,早些年,政府也下了命令,江邊建築要修舊如舊,修新如舊。這些二層樓房如今無一例外被作為客棧出租,奪翠樓,絕對是個例外。遊客住在此處白天可遙望江中扁舟和遠處青山,閉目傾聽十幾米下方汩汩的流水聲,晚上則不得不忍受嘶吼到半夜的酒吧噪音。

  如今鳳凰聚集著全國的生意人,蓋客棧開飯館,即使到了入夜,長街上依然到處是招攬遊人的商戶,遊苗寨看趕屍,古來最神秘的民間習俗被公開叫賣開價。這裏再不是那個封閉而神秘的湘西重鎮,不過,沈從文筆下那個靜逸的邊城小鎮,不是在八十多年前就消失了嗎。

  
 

變味的邊城鳳凰:“趕屍”習俗竟公開叫賣觀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32259次)
6
 

 

 1877年,年僅7歲的湘西神童熊希齡,跟隨父親遠離家鄉鳳凰赴芷江求學,官場沉浮多年後成為民國第一任總理;1917年,“頂精於逃學”的沈從文小學畢業投身行伍,隨部隊順著沅水支流遊蕩,最終棄武從文,名作《邊城》至今是人們追憶鳳凰的一扇窗;1937年,12歲的黃永玉拜別祖母,由一位鄉親帶領,到長沙投奔事先並不知情的父親,多年後輾轉香港、北京畫壇,成為一代鬼才畫家。

  時光荏苒,鳳凰小城鵝卵石鋪就的山間小道上,送走了多少一腔抱負的少年郎,又迎回多少須鬢斑白的尋根者,早已無法計算。“我們那個小小山城不知由於什麽原因,常常令孩子們產生奔赴他鄉獻身的幻想,從曆史角度看來,這既不協調且充滿悲涼……”多年以後,黃永玉在他的散文中這樣寫道。

  曾經的軍事城堡

  獨自乘坐通往鳳凰的高速大巴,一點也不會寂寞,窗外高低綿延的茂林中常閃現三三兩兩的民宅,遠處大片梯田修得十分整齊,與一般古城周邊枯燥的荒山截然不同。1957年以前,鳳凰還不通公路,以沱江鎮為中心,向四麵輻射有多條碎石或岩板鋪就的古道,運輸物資全靠人力挑運。“挑腳”馱著行李行走在叢林裏,常遭到土匪襲擊。

  交通閉塞的鳳凰古城其實是一座修建在大山裏的軍事城堡,漢人居住城中,星星點點的苗寨散布於周邊。苗漢邊界自古就不太平,“五年一小亂,十年一大亂”。明清時期,中原人口激增後耕地緊張。城中漢人不斷侵蝕苗疆,雙方為爭奪生存空間常兵戎相見,苗漢關係劍拔弩張。湘西貧瘠,每遇災害,百姓常賣兒賣女,落草為寇,活躍在叢林山野之間,土匪的名號便流傳下來。

  “圍繞了這邊疆僻地的孤城,約有五百餘苗寨,各有千總守備鎮守其間……落日黃昏時節,站在那個巍然獨在環繞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當時角鼓火炬傳警告急的光景。”沈從文的時代,鳳凰已沒有了戰備城的功能,但蹤跡還在。

  如果想用一天時間逛遍古城的每個角落,顯然是個奢望。以橫貫其中的沱江向兩岸延伸,密密麻麻的湘西小樓散布開來,看似混亂的排列實則極富規律。回龍閣古街是古城街道的中軸,而跨於江麵的虹橋則是小城的心髒。從心髒出發,你可以進入一條小巷任意穿行,尋找地圖上的那些古老建築,古城的四座城樓以及紅砂條石築起的古城牆,都是流傳幾百年的明清遺存。當然,吸引無數遊客來到這裏的,還是散布城中的那些名人往事。鳳凰出人傑,熊希齡、沈從文的童年故居至今猶在。

筸軍世家的從文理想

  民國之前,苗漢是禁止通婚的,違者不僅要勒令休妻,還要杖責一百。鳳凰山高皇帝遠,苗漢毗鄰而居,並不會嚴格執行禁婚令,漢族上層納了苗人妾侍大多秘而不宣,任其生子後隱姓埋名遠嫁他鄉。出生於1870年的熊希齡,父親是位漢人,母親卻是位地地道道的苗族女性,他們的結合在當時也是驚世之舉。

  記者到達位於古城文星街的熊希齡故居時,正淅淅瀝瀝下著小雨,身穿民族服飾的幾個講解員躲在棚子下用方言嬉笑著聊天,在安靜的小院裏格外清脆。

  熊家祖居江西,宋代移民湘西苗疆。1868年,祖父熊士貴升任軍官後購置了這棟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包括院子在內有兩百多平方米。沒想到新屋購置不久,祖父就在出征粵西時殉國,父親兆祥20歲承襲父職任鎮筸鎮標候補,後曆次被提拔,至1901年去世時官至澄湘水師營統帶,在熊氏父兄輩的軍職中是最高的。

  清末,湘軍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一戰成名,勇猛無人不知。筸軍是湘軍隊伍中的一支精銳。世人言“無湘不成軍”,這句話還有下句“無筸不成湘”。清代,鎮筸鎮(後改為鳳凰)實行“屯田養勇”,全鎮十萬人口中有一萬人常年兵役在身,凡有兵役的家庭門口會掛一塊白木小牌,上麵用紅字注明服役人的姓名、年紀和身份。一條街看過去,幾乎家家都有這樣的門牌。吃兵糧,用性命掙前途,成為鳳凰人的世代傳統。熊家三代皆屬軍籍,但職位都不高,在鳳凰城內,這樣的軍旅家庭不在少數。

  如今的熊氏故居中,保留了熊希齡出生的四柱床、幼年習文的書桌和筆墨古書。曾國藩治理下的湘軍提倡文人治軍,熊父一介武夫自愧無法融入其中,因而為兒子選定了一條棄武從文之路。熊6歲開蒙,據說隻用三四天就將三字經背得滾瓜爛熟,天賦出眾,被譽為神童。1891年,他參加鄉試以第19名高中,閱卷官對他的評語是“邊楚蠻荒,前無古人,才華之高,乃三湘有為之士”。正如父親所願,熊希齡的求學之路沒有止步於湘西,他後來留學日本,遊曆歐洲,其學識和眼界早已超越了父輩,被家鄉人稱為熊鳳凰。

  熊家住在這座小院的時間並不長,熊希齡7歲時,隨全家赴芷江的書院求學,再沒有回來。故居正屋為開闊式,沒有大門,兩旁的對聯是熊希齡去世後,老友蔡元培手書。熊家宅院的每一個門檻都高過膝蓋,故居的講解員笑著說,門檻高證明主人的地位高,古代人們多穿長衫,進門時需要提起後麵,門檻越高跨過時下彎的幅度也越大,對主人也越尊敬。

  熊希齡的子女遷居國外,這棟房子先後由當地人分散居住過,後由政府收回修繕,基本再現了當年的麵貌。熏黑的灶台、小巧的石磨、被雨水灌得滿滿的太平缸,在這裏,你看不到筸軍的勇猛、也看不出政治家的睿智,有的隻是邊城苗漢人家濃鬱的生活氣息。

頑劣少年的逃學歡樂

  “現在還有很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裏,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裏。”1922年,初到北京的沈從文討厭極了窗外隆隆響的電車聲,一次聽到香山的雞叫聲卻格外興奮,因為那聲音像極了家鄉湘西的雞叫。

  沈從文15歲離開鳳凰,18年後回到這裏,迎接他的卻是失望:“表麵看來,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極大進步,試仔細注意注意,便見出在變化中墮落趨勢。”在沈從文看來,1934年的鳳凰,農村社會所保有的那點正直樸素人情美,幾乎快要消失無餘。這一年,沈從文寫下他的名篇《邊城》,然而在作者看來,文中所寫的那種小城生活早已不複存在。

  1902年,沈從文出生時,鳳凰古城依舊延續著吃兵糧的傳統。父親也正是走了這條路,從軍習武,做了高級軍官。位於中營街的這棟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是其祖父沈宏富1866年出資修建的。沈宏富官居一品,宅邸自然不窮。前後兩進,中有紅石鋪地的天井,正堂兩邊各有廂房,共11間屋,馬頭牆裝飾、鏤花門窗,比相隔幾百米外的熊家祖屋著實闊氣許多。

  沈從文故居中保留著兩張書桌,一個是其幼年所用,一個是上世紀90年代由北京故居搬來。故居負責人介紹說,後者是沈新婚時購自北京的舊貨市場,買的時候也是花了一番心思挑選的。也許你不會相信,後來鼎鼎大名的文學家沈從文,少年時代最討厭的就是讀書,最拿手的是逃學撒謊,為此挨的打是其他孩子的四五倍,以至於父親曾憤怒地咆哮:如再逃學就剁掉他的一根手指。

  幼年時的書桌如今陳列在進門右首狹小的廂房中,桌麵斑駁破損,刻滿歲月的痕跡,與大書桌隔窗相對,顯得嬌小可憐。沈從文六歲就進了姨夫的私塾讀書,“這兩年學堂我學會了什麽呢?”“我學會爬樹、釣魚、打鳥、看傀儡戲……總之是一切小痞子會的東西。”沈從文曾無限暢想地在散文中寫道:“春夏秋冬,最易引起逃學欲望的是春天。”他挎著裝書的竹籃乖乖按時出門,沒走出兩步就把鞋一拖光著腳跑了,目標自然不是學堂。沈從文喜歡坐在河邊和小夥伴討論,碼頭上哪個是穿著入時的城裏人,哪個是披滿綾羅綢緞依然俗氣的鄉巴佬。苗家姑娘穿的織錦服飾、裙子上的銀泡、踢踏的花鞋和高亢嘹亮的嗓音都是少年心中最美的畫麵。

  同樣由北京搬到鳳凰故居的,還有一把老式藤椅和留聲機。沈從文愛聽交響樂,寫作時聽,會客時也聽。徐城北的回憶文章有這樣形象的描述:“沈的房間也就十平方米,家具是老式的,大多還有點殘破。成鮮明對照的,是一部外國留聲機,擺在矮小的茶幾上,每每與客談話,他都要打開留聲機,放起外國古典音樂。沈操著濃重的湘西口音,說話聲音很輕,再加上外國音樂的忽高忽低、驟緊驟慢,所以來客能完全聽懂的人並不多。”沈從文的葬禮上放的也是貝多芬的曲目。

  沈從文故居是古城幾個景點中遊客最集中的地方,講解員們輪番向天南海北的遊客講著先生的各種習慣和這些物品的來源。這是一天之中,這座小院少有的清靜的時候。每個尋訪鳳凰古城的人,無不是踏著“邊城”中的小路循跡而來,但他們想看的是那個儒雅有才華、滿腹詩書的文學家沈從文,而不是這個愛撒謊的逃學大王。1917年,15歲的沈從文結束了瘋跑的小學生涯,頑劣不堪的性格讓家裏人束手無策,依照鳳凰磨礪男兒最簡單和普遍的方式,沈從文被送去參軍。

聽濤山的歸宿

  出了沈宅,沿中營街向北,橫穿一條小路,順著登贏街走到盡頭,就到了鳳凰的北門城樓。這是少年沈從文逃學出遊江邊的線路。如今沒了夜鶯一樣的苗家姑娘、沒了熱情好客的苗酋長、沒了熙熙攘攘的碼頭市場,隻剩打扮入時或是俗氣的觀光遊客。私家遊船主們拿著打印好的照片攬客,可以不屈不撓地跟你走幾十米路。姑娘小夥穿戴上苗族服飾在江邊留影,攝影師們號令他們擺出千篇一律的姿勢按下快門。從這裏坐船,順江而下,三五公裏的樣子,有一個特別的去處沈從文墓,這條平靜的沱江就這樣連接了一個人的生與死。

  幾乎要走到無人居住的領地,周圍沒有一絲景區的模樣,我一度以為自己已經錯過了,擔心地問著路人。一位大姐手拿雨傘,微笑著指了指我的右上方,是一塊刻在山上的指示牌沈從文先生墓地。原來這裏就是聽濤山,真是個清靜的地方。

  沈從文的墓地很簡單,隻有一塊一米多高的五彩石,采自這幽靜的聽濤山,前麵刻著妻子張兆和所選沈從文遺作《抽象的抒情》中的:“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視人。”背麵則是張兆和四妹充和所寫挽聯:“不折不從,星鬥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墓碑沒有圍欄,沒有台階,隻用鵝卵石把地麵鋪平,除此之外再無他物。守墓人說,1988年沈從文去世後,骨灰一半撒進墓碑前的沱江,一半埋在這五彩石後。2003年妻子張兆和去世,骨灰也留在此處與丈夫合葬。

  墓碑不遠處,佇立著另一塊石碑:“一個士兵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回到故鄉”,鳳舞灑脫的字體出自表侄黃永玉之手,而這位湘西鬼才又是另一段傳奇了。

寫年輕人不知道的鳳凰

  “標營是沿城牆一條寬寬的石板路,右手邊是城牆,左手邊走不幾步是一條衙子。衙子裏深一兩百米,各是麵對麵的住家人。好多這樣整齊的衙子。這是多年前什麽人計劃好的建築群落,像個駐軍隊的又可帶家眷的營盤……你看,對門河叫作‘老營哨’,也應該說是更早的駐軍放哨的地方。這種曆史講究的稱名,再過一些年月,年輕人怕就懂得少了。”十幾年前,黃永玉就在寫一部名為《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的自傳小說,如今累計20多萬字,主人公隻長到了4歲。這部小說裏,黃老字字珠璣,一點一點回憶著童年過往,是描述自己也是勾勒一個年輕人所不知道的故鄉鳳凰。

  黃永玉沒有出生在鳳凰,第一次回到故鄉時還是繈褓裏的嬰兒。位於鳳凰城的文星街上的黃家祖居在1957年被拆除。“拆建祖居時,黃永玉遠在北京,沒有為此回來。在那個大變革的年代,無論是他或者別的人,大概都很難有保留舊城原貌的概念,更不敢奢望保存祖居,存有延續家族曆史陳跡的念頭。”學者李輝曾陪同黃永玉回過故鄉鳳凰,這對忘年交約定找個充足的時間,按照沈從文早年漂泊的路線,在湘西泛舟漫遊。

  黃永玉和沈從文都就讀於鳳凰縣的文昌閣小學,也同樣重複著逃學、玩耍、挨打的童年生活。小學時候一個姓左的老師最愛打三個人,戴國強、朱一葵和黃永玉。多年以後,20多歲的黃永玉回到鳳凰,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這位左老師報仇。

  黃永玉喜歡在鳳凰城的青石板小巷裏閑逛,最愛去的是邊街,那裏是民間藝人的天地。風箏畫,菩薩木雕;苗寨趕墟,土家舞龍……這種藝術的熏陶對他之後的創作是最初的啟蒙。

  1937年的春天,也許母親覺得長子到了該出去闖蕩的年紀,沒有通知遠在長沙的父親,就請一位鄉親帶上兒子去投奔他,希望父親安排黃永玉在長沙考中學。八十多歲的黃永玉已不記得離開鳳凰究竟是哪一天,隻記得啟程的那天早上,他向七十多歲的祖母磕頭告別。祖母對他說,要等他回來才肯死。然而1950年,黃永玉重返故裏時,祖母已辭世3年。

  14歲的黃永玉離開家鄉後,輾轉到安徽、上海、北京、香港等多個地方謀生,以湘西男人最堅韌的意誌不斷擴大這張漂泊的地圖,沒有再受過正規教育的他自學了美術和文學。他的木刻、版畫和畫作令美術界驚異,畫冊《湘西寫生》、《永遠回不來的風景》也把故鄉的美景推向了世界。

蓋一座我們傳統的房子

  上世紀80年代,黃永玉有條件頻繁地回到鳳凰采風,沱江兩岸綿延幾公裏的風景,都被收入畫中,其中最美的要數江邊的吊腳樓。吊腳樓是鳳凰在很多人心中的標簽。一條碧綠幽靜的沱江橫貫小小的古城,小樓臨水而建,青瓦木牆、前街後江,有的還有圓形木柱支撐著立在水中。這是當地的傳統住宅,樓上是主人居住,樓下做廚房雜物間。

  “改革開放之後家鄉人開始發財,要蓋房子。每次回去眼看著很多白瓷磚的洋房一棟一棟起來,我就想壞了,真是壞了,這怎麽辦?”

  為了保護古城鳳凰的風貌,黃永玉曾經在當地的電視台上,連續7天講解了保護古建築風格的意義。最後他在縣城的沙灣一帶,買下一塊寬3米、長27米的坡地,建造了如今在當地很有名氣的“奪翠樓”。“我小時候也很欣賞那一帶的風景,現在有條件了。我說我要這塊地方,大家就笑。說這個破地方曾經養豬,因為它是個斜坡,豬就掉到水裏去了,當然就沒有人再養什麽,後來就做廁所。”

  這棟房子建造費花了四五千元,木材、桌子、椅子用的都是當地的材料,黃永玉說,這是為了“讓人家感覺你看看我們蓋自己傳統的房子,日子也過得挺好的”。

  鳳凰旅遊業發展至今,已經沒有人傻到再去修洋不洋土不土的白瓷磚小樓,早些年,政府也下了命令,江邊建築要修舊如舊,修新如舊。這些二層樓房如今無一例外被作為客棧出租,奪翠樓,絕對是個例外。遊客住在此處白天可遙望江中扁舟和遠處青山,閉目傾聽十幾米下方汩汩的流水聲,晚上則不得不忍受嘶吼到半夜的酒吧噪音。

  如今鳳凰聚集著全國的生意人,蓋客棧開飯館,即使到了入夜,長街上依然到處是招攬遊人的商戶,遊苗寨看趕屍,古來最神秘的民間習俗被公開叫賣開價。這裏再不是那個封閉而神秘的湘西重鎮,不過,沈從文筆下那個靜逸的邊城小鎮,不是在八十多年前就消失了嗎。

  (參考資料:蔣子丹著《邊城鳳凰》、沈從文著《從文自傳》、沈從文著《鳳凰集》、李輝著《傳奇黃永玉》、黃永玉《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周秋光著《熊希齡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