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2012中國500強發展報告》報告稱,中國企業500強中,利潤額出現負增長的企業數量大幅增長,多個行業出現績效大幅下滑的現象,製造業效益下滑尤為嚴重,甚至出現了“空心化”隱憂。另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8月份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2%。這是PMI指數自去年11月以來首度跌破50%,創9個月新低。數據顯示,“中國製造”優勢不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實體經濟空心化引人憂
中國500強企業中,製造業占到半數以上,達到272家,收入也占到了500強企業總體收入的42.7%,但利潤卻隻僅占25.04%。與此同時,中國最大的5家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占500強企業營業總收入5.7%,但其利潤卻占到32.2%。也就是說,中國5家商業銀行的利潤額就超過了中國最強的272家製造業企業的利潤總額。而且,從近年數據可以發現,商業銀行業與製造業企業效益“鴻溝”有擴大趨勢。
實業部門與商業銀行部門存在的利潤差距顯示了中國金融業在近些年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與此同時,這懸殊的利潤差距又預示著一個極其嚴重的製造業“空心化”的趨勢,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必然流出實業部門,流向金融部門。具體來說就是,不僅銀行的錢不願貸給製造業企業,甚至原來製造業企業主都不願意在實業上再投資,而是願意投資於回報率更高的金融業。因此,製造業企業普遍麵臨著“沒錢”的局麵,不僅無法擴大規模,實現技術升級,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實現。長三角地區大量中小企業倒閉就是資本大量流出的後果。
中國經濟學者指出,產業空心化將對製造業的良性發展有巨大影響。而製造業往往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根基,尤其在以“中國製造”著名的中國。製造業的空心化將會對中國經濟產生致命的打擊。事實上,如果金融業未能與實業經濟協調發展的話,金融業的繁榮將是“曇花一現”。
切不可盲目樂觀
中國製造業麵臨巨大危機,“中國製造”的美名也即將不保,但是中國國內依然對中國經濟保有信心。中國官媒日前發文,承認中國製造業正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一方麵,新興經濟體正在打出“東南亞製造”的招牌,利用東南亞勞動力資源爭奪中國企業手中的訂單。另一方麵,歐美國家也正在試圖重振製造業,采取各種手段促使高端製造業回流。
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中國官媒依然試圖傳達信心。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有市場,內需空間很大;中國有基礎,工業體係完善,基礎設施良好;中國有環境,改革開放的貫徹保證了經濟運行有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無可否認,這些的確是中國的優勢,但是同樣無法否認的是,這些優勢並不是中國所獨有的;更何況,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並不是建立在這些優勢之上的。
在目前國際經濟體係中,真正能夠讓中國製造業和中國經濟煥發“第二春”的根本途徑就是實現技術升級,充分利用中國素質較高的勞動力資源和市場優勢,在與發達國家的競爭中樹立“中國製造”相對高端的形象。
這一切都需要大量資本的投入,但在目前製造業空心化的情況下,資本非但沒有投入,反而是加劇流出。這才是中國製造業的根本危機,但卻被官媒忽略。
政府不是發動機
中國中央政府四年前的“四萬億”計劃陣痛未消,地方政府卻又緊鑼密鼓地出台各種投資計劃。7月以來已公布的地方政府投資計劃涉及金額約為7萬億元。相關市場人士表示,由地方政府主導的新一輪投資潮將來臨。
各個地方政府的大額投資計劃反映了政府和民眾依然停留在相對固定的思維模式之中,認為通過政府主導的投資計劃,地方經濟能夠得到提振。但是事實上,國務院2008年出台的“四萬億”計劃並會對中國經濟運行產生非常積極的效果,中國經濟,尤其是製造業日漸低迷。可見,即使是擁有強大實力的中國政府,也無法扭轉製造業下滑的趨勢。政府的巨額投資對製造業反而會有負麵作用。
中國經濟學者許小年指出,中國政府的“四萬億”計劃無異於飲鴆止渴。因為政府引導下的投資計劃並沒有注重產業結構的升級,而是停留在重複建設的層麵,政府巨額投資之後,製造業結構並未改善,相反隻是增加了許多過剩的產能,加劇了供需失衡,導致製造業利潤率不斷降低。到最後,除了政府大力支持的大型製造業企業,許多中小型企業無以為繼,隻能紛紛轉移資本或者倒閉。
而且,政府本身並無實力貫徹之前的“四萬億”計劃,並推行未來的“七萬億”計劃。絕大多數的政府計劃的資本都是來自於商業銀行的貸款,而且絕大多數的資金都會投向某些大型項目。在這樣的情況下,商業銀行也就被這些投資計劃所“綁架”。為了保證資金的安全和回報率,商業銀行不敢將資金投資於風險較大的領域,包括中小型企業和產業結構升級。因此,一方麵大型製造項目重複建設,另一方麵,中小型製造企業麵臨資金的嚴重缺乏。
因此,對於中國政府而言,真正應當采取的舉措是做好監管者。同時,加強對中小型製造企業的扶植,鼓勵製造業企業實現升級換代,而不是重蹈覆轍,建設大型項目,快速推動GDP數字的提高。中國的官員,企業主和普通民眾也需要擺正心態,不把政府看作是經濟的發動機,中國的市場經濟才能在一個相對正常的模式下實現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