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蔣介石救蔣經國離蘇條件:必須認宋美齡為母(圖)

(2012-06-21 16:44:12) 下一個

蔣介石救蔣經國離蘇條件:必須認宋美齡為母(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3359 次)

[導讀]2月13日日記裏,蔣介石歎息家庭破裂,“兒子遠在他鄉”。宋美齡顯然也又和他討論到蔣經國。他在日記中寫下:“任何人認我為父,就必須承認我妻美齡為母。”

蔣介石和兒子蔣經國(資料圖)

本文摘自《蔣經國傳》,[美]陶涵 著,林添貴 譯,華文出版社

1930年12月初,宋慶齡在南京拜會蔣介石,討論國民黨抓到的一個叫牛蘭(Hilaire Naulen)的狀況。波蘭人牛蘭在被捕之前,從上海主持中國共產黨的地區支部,也被認為負責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朝鮮、越南和日本各地的共產黨之活動。宋慶齡是替莫斯科出麵,提議國民黨釋放牛蘭夫婦,換取蔣經國回到中國。

這倒是恰如其時的接觸,因為蔣介石開始思念起滯居異國的兒子。1931年1月25日,6年來的第一次,蔣介石在日記裏間接提到經國;他記下:

“我年輕時,沒有努力學好約束自己,因此上不知孝敬父母,下不知疼愛子女。今既思之,實在遺憾。”

11月28日,也就是宋慶齡在南京出現的前幾天,蔣介石在日記裏記下他對經國的感情:

“我非常想念經國,我沒有好好照顧他,實在不對。我對此殊覺抱歉。”

蔣介石並沒有立即對宋慶齡的提議作答,當他和美齡討論這件事時,談論的重點是子嗣問題。他在1931年12月15、16日兩天的日記裏分別記下:

“自從他前往俄國,我就不再能見到我兒;而(中華)民國目前猶在繈褓。”

“天啊,我既未能忠於黨國,又未能孝敬母親、照顧子女,真是慚愧……孫夫人要求我釋放牛蘭,換取經國回國,可是我寧願讓經國遠謫蘇聯,甚至命喪異域,也不能放走一個罪人換他回來。人是否有後,國家是否受侵淩,都是天命注定,我豈能逆天?我不能違反法令、背叛國家、傷害父母令譽或虛擲生命。為了我兒,犧牲國家利益,並不值得。”

12月15日,蔣介石再次下野,辭去本兼各職,帶著宋美齡離開南京,回到溪口。蔣介石躲在妙高台和雪竇寺思索、反省。他在12月27日的日記中寫下:

一個人得到後世記住,是因為他具有道德情操和功業成就,不是因為他有子嗣。中國曆史上多少英雄、烈士、大官……都沒有子嗣,可是他們的精神和成就永垂人世。我為自己擔心經國遇害而斷了子嗣,大為慚愧。如果經國未被俄國敵人殺害,即使我可能再也見不到他,我深信他在我告別人世之後還是會回來。如果我死,他才能回國,我真心希望早早謝世,以告慰雙親之靈。

蔣介石耿耿於懷的就是不能上慰祖先。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然而,身為國家領導人,蔣氏認為他不能因私人目標做出小小讓步。4天之後,他依然為自己的決定委決不下:

“我情緒極亂……忠孝不能兩全,可謂生不如死。”

不過,其他的大事需要他注意。就跟過去一樣,各方函電湧至,懇求他回南京主持軍政。蔣氏與汪精衛再次言和,帶著夫人告別溪口,回到南京。稍後不久,日軍攻擊上海守軍。(譯按:淞滬戰爭)

1933年6月間,王明發電報把流放到西伯利亞的蔣經國召回莫斯科。經國抵達時,王明告訴他,蔣介石在上海宣布,聽說兒子即將回中國;如果消息屬實,他會當即逮捕兒子。

時間又過了兩年,蔣介石其實又開始掛念遠謫異國的兒子,但他是親情牽羈,不是王明所稱的怒意未消。2月13日日記裏,蔣介石歎息家庭破裂,“兒子遠在他鄉”。宋美齡顯然也又和他討論到蔣經國。他在日記中寫下:

“任何人認我為父,就必須承認我妻美齡為母。”

1934年夏天,蔣介石“剿匪”戰事逐步進展,國民黨部隊在德國軍事顧問協助下,節節進逼,也使莫斯科修正觀點。經國由莫斯科回到斯維德洛夫斯克之後,中國政府主動“與俄國正式交涉”恢複南京及莫斯科之雙邊關係,以及“遣返蔣經國”的議題。

1934年10月16日,中共開始撤出江西的長征。斯大林一連幾個月都在細細盤算蔣介石要求放經國歸國一事。蔣經國在回憶錄中提到,從8月到11月,國家安全部(NKVD)突然密切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兩名特務每天形影相隨跟蹤他。在緊密監視的過程中,蔣經國被拔擢為烏拉爾馬許工廠報刊《重工業日報》(Heavy Machinery)的副主編。按一般常理,受到嚴重懷疑的人,不會有機會得到這個宣傳機關的職位,因此,特務可能是要查證經國的忠誠度。

過了幾個星期,國家安全部烏拉爾地區主管李希托夫(Lishtov)召見蔣經國,通知他,中國政府要求把他送回國。蔣經國說,李希托夫表示,國家安全部希望他寫信給莫斯科的外交部,表明“你不願意回到中國”。蔣經國聲稱他拒絕聽命,幾天後,李希托夫又對他說,中國大使館有位秘書希望跟他會麵。蔣經國和這位中國外交官單獨會麵,但鄰室坐了兩個人。這表示蔣經國不能自由發言。“我當然不敢多說話,也不敢透露希望回中國。我們隻能談談國內的進步,以及我家人多麽盼望我回國等等。”

中國駐蘇大使館立刻把和蔣經國接觸的情形,向南京方麵呈報。60多年之後,台北當局還不肯公開當年南京和駐莫斯科大使館之間就這個議題的來往函電,突然忌諱蔣經國當時親蘇、反國民黨的言談會引起難堪、尷尬。1934年12月14日,蔣介石在日記中記下:

“當我聽到經國不願由俄國回來,知道這純是俄國敵人編造,故能平靜處之。我能對此一笑置之,應該算是有了進步。”

1937年初,蔣介石依然不能確定是否能再見到親生骨肉。他在日記中寫下:

“我深盼兒子能回來……但是若要我犧牲國家利益,我寧可無後。”蔣委員長沒有承諾停止內戰。此時,他的聲望又告恢複,手上握有150萬大軍;空軍雖然隻有100架飛機,與日本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但是比起根本沒有空中武力的毛澤東又強得多。由於聽力障礙由美國陸軍航空隊退役的陳納德(Claire Chennault)出任蔣介石的空軍顧問。

2月間,莫斯科再次傳喚蔣經國由史維德洛夫斯克進京,但是這一次要他帶著家人及隨身細軟。工廠裏許多同誌來到斯維德洛夫斯克火車站,向他們認識的伊利劄洛夫同誌一家人道別,大家於寒風中在月台上唱歌、跳舞,舉行茶會。蔣經國對朋友們宣稱:“(蘇共)中央派我到中國,以便把家父爭取到我們這一邊。”

鏡頭轉到莫斯科,紅軍友人在伏特加酒和豐盛的菜肴助興下告訴蔣經國,蘇聯會盡全力協助中國擊退日本。當時還未遭到整頓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極可能和他見麵談話。史狄孟尼可夫再次接見蔣經國,表示希望在蔣委員長領導下,中、蘇關係日益密切。最高潮是經國進見斯大林話別,談話主題無疑就是迫切需要成立抗日統一戰線。

3月初某個寒風刺骨的夜裏,蔣廷黻大使接到使館仆役的報告,有位中國客人到訪,但是此人在未見到大使本人之前,不願透露姓名。這位滿臉笑容、兩頰紅潤的青年訪客進來後,立刻表明身份。蔣大使還來不及問話,經國已經問:“你認為我父親希望我回國嗎?”蔣大使向他擔保,委員長渴望他能回國。1937年4月19日,蘇聯貨輪緩緩駛進黃浦江,蔣經國佇立在甲板上眺望,芳娜抱著年僅兩歲的孝文陪著他。岸上的工廠、船塢,遠比經國記憶中來得多,汙染越發嚴重。江灣岸邊,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幾艘軍艦悄悄泊碇,灰色的帆布掩蓋著艦上的炮管。

好望角駱駝 發表評論於
1,宋慶齡出賣國家利益
2,蘇俄不惜一切代價,促成國共合作
3,中共報答蘇俄的救命之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