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幽蘭 - 待字閨中的行卷

(2010-03-06 21:16:12) 下一個

幽蘭 - 待字閨中的行卷

來源: 小人書10-03-06 15:20:15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進士科考試是唐朝學子出頭的必遊之路。行卷,也叫溫卷,就是在考前委托文壇名人向主考官轉呈自己的作品,以期在閱卷過程中得到照顧。這個不叫舞弊,這個叫寫推薦信。

寶曆二年的一天,任水部郎中的著名詩人張籍就接到了這麽一首行卷詩,行卷的是個叫朱慶餘的29歲的年輕人。詩名“閨意獻張水部”,又名“近試上張水部”:

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朱慶餘在詩裏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要去拜見公婆的新娘,小心翼翼地向新郎表述自己的忐忑不安。張籍看了這首詩,二話沒說就給朱慶餘寫了推薦信。推薦信是這麽寫的:

張籍【酬朱慶餘】

越女新妝出鏡心 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 一曲菱歌敵萬金

張籍的意思就是:你猛,你厲害,你甭擔心了。朱慶餘拿到這麽一封推薦信,當然可以高枕無憂。

這就是行卷,是唐朝文壇的“信用慣例”。今天的外國也是這樣,無論上學還是找工作,推薦的力量都是巨大的。今天的中國不是這樣,基本上沒有了信用。可是通過唐朝行卷來看,今天這個沒有信用的現實,卻不是文化傳統造成的。

行卷,或者擴大到信用慣例,能不能保證絕對公正呢?肯定不能。朱慶餘是個幸運兒,也有那不走運的倒楣蛋。章碣就是一個。有一年,章碣也向南巡的主考官高湘行卷。可是高湘剛在江南接到另一個才子邵安石的行卷,並且非常賞識邵安石,直接帶著邵安石回長安了。失意的章碣很鬱悶,寫了這樣一首詩:

章碣【東都望幸】

懶修珠翠上高台 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 君王自領美人來

章碣這詩,連比帶擬,也不亞於朱慶餘的【閨意獻張水部】,可惜不走運。在整個社會還有一個良好的信用體係的框架下,這就隻能叫不走運,不能叫腐敗。而且,盡管寫了這樣的怨詩,章碣還是在乾符三年進士及第。

那麽,張籍對朱慶餘的賞識有沒有道理呢?看看朱慶餘留下的另一首詩:

朱慶餘【宮中詞】

寂寂花時閉院門 美人相並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 鸚鵡前頭不敢言

生在唐朝,朱慶餘也算不得什麽大詩人。可是就憑他能寫出這麽兩首詩,張籍的推薦就是有信用的,很高的信用。

至於張籍本人,是貞元十五年進士及第,也是得到了韓愈推薦的。不知道他在考進士前有沒有給韓愈寫過行卷詩。在中進士後,張籍卻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拒官詩,可稱“反行卷詩”。

張籍在任太常寺太祝小官時,東平藩鎮的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很賞識他的才華,曾想拉他入其幕府。作為大唐官員的張籍即不願委身,又不敢頂撞,於是寫了一首詩給李師道。李師道看了,也就作罷,並沒有為難張籍。李師道後來在憲宗元和十三年反叛被殺。

張籍寫給李師道的那首“反行卷詩”是這樣的:

張籍【節婦吟】

君知妾有夫 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 係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 良人執戟明光裏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 恨不相逢未嫁時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張籍的拒絕,也算得上是“君子之守,君子之傷”。




王菲【幽蘭操】(電影《孔子》主題曲)

蘭之猗猗 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 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 於蘭何傷
以日以年 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 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 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 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 子孫之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