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對日本的認識,日本是個島國,民族團結忍耐但有狹隘性

(2010-02-23 16:42:28) 下一個
1.首先日本曆史上一貫與強權為盟,從來是認強權為主子,軟柔者為可欺。

當曆史上隋唐強盛的時候,他們派遣隋使,遣唐使,學習了中國的文字,繪畫,藝術,官製,甚至宗教,這些現在京都,奈良依舊可以看到風貌,沒有被歲月摧毀。

比如二戰跟德國,意大利軸心國結盟,

二戰後,戰敗被迫跟美國結盟,經濟很早就成為經濟強國,GDP多少年保持在世界前第二位,資源少,靠技術立國,子承父業的多,雖然有時候總被美國當款爺欺負,比如方勵之,從中國放行,美國跟日本要錢,日本把給中國停了的發展基金ODA,激活了,才成行。。。類似的太多了。。。
日本從隋唐後就不把中國人放到眼睛裏了,不當做師傅了,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從中國學習了,甲午海戰,讓日本一下子感到軍國主義太好了,能打敗滿清,能馬關條約,南京條約,那麽多賠款,不用自己搞GDP,讓滿清從朝鮮撤兵,還能把中國的海軍戰將鄧啟昌逼死,於是就到旅順挑戰俄國,把當年俄國占領了旅順的203高地搶回來,馬關條約,導致清朝從朝鮮撤兵,朝鮮親俄反日的李朝閔妃被暗殺,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再在青龍會內培養同盟會,打擊滿清,內外夾擊,。。。
1894年朝鮮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6月6日清軍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立即於7月6日在仁川登陸,並占領漢城,組織親日派政府,鎮壓了農民起義。並和清軍展開甲午海戰,清軍失敗,簽定馬關條約,承認朝鮮成為日本保護國。1895年日本暗殺有反日傾向的閔妃。1897年在俄羅斯的支持下,高宗宣布獨立,成立大韓帝國,自稱皇帝,追封閔妃為明成皇後,日俄戰爭後,俄國戰敗。日本在朝鮮設立日本派出的“統監”政權,強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繼位,日本第一任統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愛國誌士安重根刺死。日本於1910年正式吞並朝鮮,將皇室封為日本貴族,暗殺高宗,強迫朝鮮人改用日語,企圖消滅朝鮮民族文化。
2.其次,日本是個拿來主義的國家,沒有傳統包袱,

技術,政治,宗教,都如此,能夠兼容並蓄各種民族國家的文化,飲食,技術,不妄自尊大。

3.日本民族要說優點是比較團結,做事認真,但具有殘忍性,日本國民教育很早就普及了,

  日本是全民教育普及比較早的國度,但據曆史學家說,這些都來自中國清朝的幾次條約的賠款,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南京條約,明治維新與甲午海戰徹底打敗了清,加入了八國聯軍,清賠償日本大量的白銀,曆史記載《南京條約》一次賠償80萬萬兩白銀,相當日本當時5年的GDP,日本用中國的錢買軍艦攻打曾經的老師__滿清,甲午海戰,還養育了大量反清的勇士,同盟會就在日本的侵略中國的黑幫會--黑龍會中成立,孫中山等人驅除韃虜的思想,被日本人利用搞垮滿清。

甲午海戰,旅順港登陸打敗俄國,讓日本嚐到了軍國主義的甜頭,開始侵略中國,而且,把中國內部的矛盾寄托在孫中山等同盟會的身上,孫也想出賣滿蒙搞到軍費,在青龍會讚助下,成立同盟會搞垮清王朝。

4。戰後被美國占領本土而不是俄國(俄國至今占領北方四島),是日本的幸運。

故日本人民不反對與美同盟.即使是當初戰敗而被迫的同盟,日本是特殊的主權國家,雖然也有自衛隊,但軍事力量依賴美國,與美國簽署安保條約。但這些使得日本能在戰後迅速地將國民精力投入到經濟方麵,導致了多年來,日本經濟居於世界前列,GDP始終保持在世界第二位。

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性,掠殺亞洲各國但也導致自己被美國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二戰後一貧如洗,但因為被美軍占領,朝鮮戰爭,還有越南戰爭,都發了美國軍需的橫財。還被中國等國放棄了戰爭賠款。。

在美國的扶持下,70年代經濟騰飛,成為亞洲最強的國家,今天日本依舊有著自己的技術實力,堅持技術立國,保護環境,減少對資源的依賴,擁有眾多的世界品牌,日本國民高度團結,受教育程度高,國民也很守法,官僚清廉程度世界前列,這些跟日耳曼民族很像,是不可輕視的一個民族。 這些比當年投入斯大林懷抱幸福多了,縱觀世界曆史,沒有投入到俄羅斯,蘇聯陣營而經濟這麽成功的範例。
 

5。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對中國現代文化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近代文明用語,大多來自日本現代漢語:

 在中國近代曆史上西學經日本東漸,特別是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語”,數量是很驚人的。據統計,我們今天使用的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麵的名詞、術語,有70%是從日本輸入的,這些都是日本人對西方相應語詞的翻譯,傳入中國,在漢語中紮根。我們每天用以高談闊論、冥思苦想和說“東”道“西”時所用的概念,竟大都是日本人弄出來,其實你大概也沒有意識到吧! 如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黨、方針、政策、申請、解決、理論、哲學、原則等等,實際上全是來自日語的“外來語”,還有像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數不勝數,全是來自日語。

6。對戰爭反省方麵。曆史記錄反省,戰爭強調自己受害方麵,卻盡量美化日本發動戰爭的曆史,和盡量回避發動戰爭的主要責任,與對亞洲國家造成的毀滅性災難。被美國廣島,長崎兩次核爆中死傷的大量平民無疑是值得同情的,但歸根到底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還拖延投降而造成的,不明確反省這一點,卻去誇大日本的核武受害者意思和感情,不明智也危險。

7。在藝術表現上,能從用人性的觀點表現戰爭的殘酷性,出了好多很好作品,如《硫磺島上的來信》,日本動畫片《再見螢火蟲》,給世界人民看,似乎他們不是戰爭的施虐者,僅僅是受害者,這也是日本戰後學校課本不提戰爭根源的一個原因;還有對原子彈被害的受害者的宣揚,每年都大張旗鼓地進行,很少有真正反悔戰爭發動者的藝術品,一旦有,比如中國一個藝術家拍攝的電影《靖國神社》,就被右派大肆攻擊,據說《南京大屠殺》的美國華裔女作家,也遭到他們的攻擊,而自殺。

8。日本的技術立國的思想,很適合資源缺乏的小國,但市場是狹小的,需要中國的大陸外銷,這些我們不該忘記。

9.日本人的觀念,崇尚武力

相對於中國儒家的人文文治:仁義禮智信;
日本人是武治:忠義理智信,把對上司,上級的忠誠,作為本,
跟中國的仁義的人文觀點相對。從最大麵值的一萬日元頭像的明治維新代表福澤諭吉:

“一百部國際法抵不上幾門大炮;幾項友好條約值不到一桶火藥。

大炮和火藥並非用來實施已有道德準則;它們是在沒有道德的地方創造道德的工具。  

   ―――福澤諭吉”


按照今天武器進化的原理,也可以改寫為


“一百部國際法抵不上幾個核武器;幾項友好條約值不到一顆原子彈。

核武器和原子彈並非用來實施已有道德準則;它們是在沒有道德的地方創造道德的工具。

-------------------牧歌,嘿嘿嘿

也說說我理解的日本人

來源: 燭龍10-02-24 00:23:56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觀察日本戰國史,讀德川家康,以及看日本曆史劇,會發現日本人似乎沒有自己的立場,他會迅速的轉變自己的立場,把一個先前不合道義的東西說得大義凜然。
最明顯的就是《利家與鬆》裏麵的前田利家了。
造成這個原因的恐怕還是因為日本人修改了儒家的五德吧。在中國,五德是仁義禮智信,而在日本,是忠義禮智信。
仁不僅僅是對別人的仁,也包含對自己的仁;忠不僅僅包含對天皇的忠,也包括對幕府的忠,對大名的忠,對自己上級的忠,所以日本人有多個可以選擇的忠誠對象,大義的名分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失敗之時日本人大多會舍生取義,舉族自戕,或者選擇忠於另外一個主子;而中國人卻往往選擇退隱或者“順應潮流”。

日本的創新能力究竟如何? (圖)

來源: pal10-02-28 11:04:46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版上有些同學盲目小瞧日本,認為日本人隻會模仿而不懂創新。
這其實是一種偏見。這種偏見,根子是國內的崇美輕日的教育。大家都以為美國是no 1,日本跟中國差不多,甚至還不如中國。
事實正好相反。Economist雜誌所公布的全球創新能力指數,多年以來日本一直是全球第一,並且成為創新能力的標杆。 而美國多年來都在第5名之後,近年才有所攀升。
其實不用讀Economist也應該知道。同一種產品,比較一下日本貨,美國貨和國貨,科技創新能力基本上就一目了然了。參考文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牧歌 回複 悄悄話 燭龍,也說說我理解的日本人 2010-02-24 00:23:56

觀察日本戰國史,讀德川家康,以及看日本曆史劇,會發現日本人似乎沒有自己的立場,他會迅速的轉變自己的立場,把一個先前不合道義的東西說得大義凜然。
最明顯的就是《利家與鬆》裏麵的前田利家了。
造成這個原因的恐怕還是因為日本人修改了儒家的五德吧。在中國,五德是仁義禮智信,而在日本,是忠義禮智信。
仁不僅僅是對別人的仁,也包含對自己的仁;忠不僅僅包含對天皇的忠,也包括對幕府的忠,對大名的忠,對自己上級的忠,所以日本人有多個可以選擇的忠誠對象,大義的名分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失敗之時日本人大多會舍生取義,舉族自戕,或者選擇忠於另外一個主子;而中國人卻往往選擇退隱或者“順應潮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