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05年日本東北夏季之旅(圖片) 第二篇 山寺的蟬聲

(2009-12-22 22:02:05) 下一個
2005年日本東北夏季之旅(圖片) 第二篇
來源: -牧歌05-08-12 21:57:32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山寺的蟬聲

多年前,曾經在滑雪後,從山形轉乘JR回居住的城市,在一個小站因停車,不經意地向窗外眺望,但見淡墨如畫的雪原中,突兀出一幅曾經見過的山水畫---雪中懸寺,仿佛又回到曾閑極無聊,徘徊在琉璃場的那些日子,比什麽齋收藏的山水名畫.那陡峰懸寺讓我想起故鄉…

第二次見山寺是真的在水墨畫中,那是早逝的書畫大家傅抱石的愛女傅亦瑤來這裏辦畫展,她畫了一套鬆尾芭蕉在東北奧細道吟唱的套圖類並結合芭蕉的俳句內容,用了水墨人物渲染,加上類似小時候看的連環畫,將人物與地勢勾勒成了大幅水墨畫卷,共十五幅以每幅三百萬日元,被當地龜井財團收藏.

與剛到日本,在NHK電視上看到傅女士相比,見到本人更感慨,不愧是學中文出身,竟然如此把文學與家傳藝術結合,在東瀛島上也揮著自如,更羨慕那年過知命還嬌小挺拔的身材.

記得,剛到日本曾在NHK上看到她教中國水墨畫,那時候說實在話,更感覺那說中文高尖的聲音,因為印象中江南女子的聲音總是柔美的.但親見其人,還是被感染,上白下黑,特別是項間的紅寶石圍繞的做工精細的項圈,與配套的耳環還是很出眾地如眼,雖然感覺目光有些勢力,但是真是中國式美麗與聰慧,才能的結合.比如說她去歐洲的頭等倉與當地財團的會長臨席,而這次的畫展完全是那次邂逅的約定,一切都仿佛自然而然…


雖然山寺曾那麽近地多次略過生活,但是親自登臨還是大費周折.

前幾天,行程中終於有登山寺的計劃了,因為頭一天在本島的最北端,青森看完東北夏季最熱情的ねぶた祭り、第二天就要返回看山形的花笠祭り,中間見縫插針地安排了爬山寺,想想得來全不費功夫啊.

但是一大早,從遙望北海道的津輕海峽青森,中午能到東北中間盆地的山形縣簡直就是奇跡.看路線吧,當年芭蕉不知道該要走到哪年哪月呢.


朝/青森市---八戶(JR特快) >>>八戶--東京(はやて新幹線)仙台>>山寺(旅遊大巴)
午/終於到了”山寺”,繞本島東北大半圈.

當天當地氣溫是34度,山形縣是日本少有的內陸縣,因為盆地地形與氣候,還有當地人的勤勞, 被譽為日本的水果王國,除了不能生產橘子,其他日本產的水果都可以找到,特別是大櫻桃更著名,家家戶戶都廣種植果樹,與臨近的宮城縣,因為日本戰國梟雄伊達正宗的奢華影響,家家庭院隻見四季花草成鮮明對照. 伊達三親參拜江戶幕府的時候,因隊伍著裝過於華美,以至於留下日本語言中” 伊達男”來專門形容那些過於注重服飾的男人的專有詞.嗬嗬.

導遊的是七十五歲的退休老人,但身形矯健,介紹說山寺其實的先宗是中國五台山,正殿供奉的有從中國帶回的一千多年前的佛像.這些與中國的聯係,讓隊伍中兩岸三地的人互相對視目光,彼此交流在心中的中國印痕,文化與宗教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來到這裏,

而美,韓國等國的朋友則雲裏霧裏,他們仰望山頂,但聽蟬躁.



想今天熱暑,沒想到登級上山竟然意外地涼爽,山溪流淌,青苔與古柏遮天,一片陰涼,不時可以見到金發碧眼的身影,知道這不僅是日本,也是世界的觀光客積聚的地方.

欲進山門,導遊領大家在一個非常小的破敗的木寺前說,這裏古代要換新衣服,洗好了才能進入,現在沒有這些風俗了,但是從此開始,向上每登一步,就要放下一些凡心,同時更交流,進一步地接近佛靈…於是喧囂的雜牌軍的異國隊伍都寂靜下來,然後隻有心與自然,心與佛的向上攀登.一步又一步



而到了頂上的”五大堂”,兩側群山翠綠,絕壁的山對麵,還有寺廟懸在山頂.

會當淩絕頂,一攬眾山小




向下看到了JR,火車站,那自己曾經冬日眺望這裏的地方,而從下到身臨其上,竟然過了冬夏,還有幾年的光陰.

但隻有芭蕉的絕唱會永遠流傳後人.訴著山寺的故事,讓蟬聲充滿了詩意

閑さや 岩にしみ入 蟬の聲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http://www.youtube.com/v/VZ8KBpIaUMg&hl=ja_JP&fs=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425" height="34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