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陳丹青:奧運開幕式--大就是美

(2009-12-22 01:30:29) 下一個
 

文章 :: 藝術

陳丹青:奧運開幕式--大就是美


陳丹青:奧運開幕式--大就是美
陳丹青談他在奧運開幕式團隊中的工作體會。
陳丹青
 陳丹青在張藝謀團隊做了兩年“清客”不能任意自作聰明

  記者:作為幾度彩排現場目擊者,你對開幕式總體印象怎樣?

  陳丹青:我容易被龐大的場麵吸引。拿破侖說“大就是美”。開幕式的定義大概就是持續製造驚訝。我避開8日開幕式,但前麵三場彩排都去了,在後台瞎轉,聽場上幾萬人一陣一陣驚呼。

  記者:“長軸畫卷”是你的主意嗎?

  陳丹青:不,完全不是。去年元月我給叫去開幕式團隊,畫卷方案早在2006年就定了。說來有意思,張藝謀堅持反對過多影像,說不能讓大家來看電影;我卻不主張在體育場凸現繪畫的美學。整場表演從畫軸展開、變化,是有新意,但我很難擺脫對畫軸的傳統想象。進鳥巢後我第一次看到大畫軸,忽然發現另一種效果出現了:那不再是“長軸畫”,而是巨大的電子設施和鋼鐵裝置,橢圓形體育場中間需要剛硬的直線,給出均衡、張力。

  現在這個裝置“表意”畫軸,畫軸又“表意”中國曆史斯文的一脈,“斯文的中國”此前從未被大規模表現過。它出現在影視和舞台會廉價,卻適宜平麵廣場。開幕式是廣場表演,全程暴露,電影靠剪輯,開幕式自始至終眾目睽睽,上萬人進場、退場、調度,本身就是效果。畫軸使廣場出現另一個空間,兼具“能指”和“所指 ”,它“指”的是“曆史”,同時又成為聚散的形式與框架。

  記者:你是怎麽介入到開幕式來的?

  陳丹青:2006年秋,已經正式介入團隊的蔡國強從紐約來電話,說是和張藝謀講好要我過去幫忙。我跟他見過兩麵,不熟,也不認識張藝謀。我猶豫了幾個月,那時剛退出清華,不願進體製。可是你瞧,我接受一件事常常因為“人”的誠意:當初進清華是因為袁運甫等幾位老師,這回是蔡和張。2006年底張藝謀秘書來電話約我麵談,我開始好奇,想看看這麽大的演出怎麽弄出來,可是一坐下開會就發現走不了了。其實我有點小孩心理,期待有一天混進去看看幾百人穿唐裝漢裝是什麽景象,過了20個月,我終於看到了。

  記者:忙了兩年,你在奧運會開幕式這個龐大的文化工程裏起什麽作用?

  陳丹青:幾乎沒起作用。我不是做這一行的。他們可能需要圈外人給些閑話吧。前期大半年昏天黑地聊,很快我就喜歡這個團隊,在清華你根本幹不成事,在開幕式中心則實打實幹活。我幫的小忙是他們七嘴八舌談想法,我隨時畫,畫在當場可以擦掉的板上:場麵、角度、陣營、方位、造型,隨畫隨改,大概畫了幾百,抹了幾百,後來他們說可惜了,買了大紙給我畫,現在留了不少草圖。我原先沒想到我能做這件事,副導演陳維亞也很能畫幾筆。


記者:你具體負責哪方麵的工作?

  陳丹青:前半年分在導演組痛聊,後來幫影像組做點判斷。幫人做事要服從,我的老板是組長楊慶生,很忠厚的一個人,他的老板是張藝謀。目前演出中我的惟一可見的“劣跡”就是《禮樂》那場戲在畫軸led滾動的古代畫卷——唐宋元明清各一幅,《簪花仕女圖》、《清明上河圖》,《鹵薄圖》等等——手卷畫麵在滾動中一會兒就滾完了,我做了些小手腳,裁剪拚貼,讓畫麵永遠滾不完的樣子,又看不出畫麵給篡改。這屬於雕蟲小技,後來被采納了。等我看到在現場給led放大數千倍,好壯觀,經典真了不起,經得起切割,經得起無限放大。我謝謝在電腦上為我做三維的小夥子,他準確理解並實現了我的“陰謀”。

  記者:導演組除了你之外,還有哪些人參與?

  陳丹青:副導演張繼鋼、陳維亞管無數攤子又吃重又麻煩的事,張藝謀總導演,臉都熬綠了。二位重量級軍師,樊躍、王潮歌,專門在杭州和桂林做大型空間演出,經驗多,和張藝謀搭檔,出不少要命的點子。創意組的蔡國強,美術組的陳岩、韓立勳,音樂組陳其鋼,舞蹈組一大撥人,我特別佩服燈光組長沙曉嵐,這家夥熟知超高技術的照明效果,他的看家本事要到進鳥巢才使得上勁。他們全都熬得臉綠,半夜三更燈火輝煌,痛聊,後期忙成一團。年輕幫手幾百人,滿屋子電腦。

  記者:除了畫軸圖像,你在導演組具體還做過哪些事?

  陳丹青:我是個清客,參與這種超大型集體創作,不能任意跨行、越權、自作聰明。無效瑣事我做了一些,但每個人都有無數方案被推翻。我的極小極小的作用可能是坦率反對某些設想,有那麽幾次被接納,但具體內容忘了。這麽大的創作,你分不清,也不該計較誰做了什麽。

  記者:在後期影像組裏,你的工作內容是哪些?

  陳丹青:表演全過程隨時需要影像陪襯,又不能喧賓奪主。目前敗筆之一是影像,中國人玩影像還不行。大家很尊重我的意見,但大部分未被采納,這種項目不是爭論美學的場所,我不會試圖說服別人。影像組經常很無奈,三維影像都交給外麵公司做,有技術,沒感覺,長期僵化美術教育的硬傷處處體現,回饋上來,水準不一,常常變成風馬牛。除了《禮樂》部分影像,其他我都不知道誰做的,因為牽涉好多不同公司。我經常離開,出差出國,回來一看,都做好了。


張藝謀麵對一萬個反對意見

  記者:幾次彩排和最後播出的開幕式,有哪些調整?

  陳丹青:進入鳥巢後也有無數調整,記不清了。今天看到的隻是最後確定版本。譬如《禮樂》那排柱子,起先是居中雙排,後來一排靠邊,上個月又改回居中雙排。

  記者:在開幕式的具體節目上,領導參與意見的多不多?

  陳丹青:兩次,一次是去年初春,中南海的人聽方案,提意見。一次是今年7月16日,來看彩排。意見不少,提了就得改。

  記者:作為負責藝術督導和畫作選擇的負責人,你的建議最後采用的是哪些?

  陳丹青:是嗎?藝術督導?完全談不上。我常會唱反調,但和在清華一樣,我沒有決定權。演藝項目我是外行,並不期望被采納,也不在乎被否決。蔡國強曾有整場戲被砍掉,連兩位副導演的意見十之七八也不被采納,張藝謀更是槍斃了不知道多少他自己的決定。

  至於畫作選擇,我會拿出畫冊給些建議,但百分之九十沒被采納。遺憾太多了,看最後彩排的影像,我心想要是用哪幅畫,又怎樣用法,該多好啊。現在的影像顯得粗糙,幸好表演部分強,無傷大局。

  記者:談談你參與開幕式創意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

  陳丹青:每場戲都放棄無數方案。單是“禮樂”那場,目前看到的大柱子之前,是實景造個宮殿從坑裏升起來,再之前是個複雜的排比式的宮殿剪影,再之前是階梯式裝置,再之前我都忘了。每個方案至少討論一兩個月,無數草圖,包括演員怎樣上場,舞陣怎樣擺……太多了,講不過來,我被擦掉的那些草圖記錄了前期過程。還有誇父追日那場,直到上個月才被剪掉,因為六十來歲的看客看不懂,你想想,炎黃子孫不知道誇父追日?我不在點火部門,那是更核心的秘密小組,8日我從電視看著李寧被圓形的追光照亮,頑強地跑啊跑,忽然看見了“誇父追日”的意象——但這是我猜想,核心小組未必是這意思吧。

  記者:現在一些人的印象是,開幕式演出前半部分還不錯,後半部分就變成春晚的感覺了。

  陳丹青:你說下半場怎麽弄?革命?現在回避都來不及;建設?難道表現青藏鐵路?三峽工程?衛星上天?改革開放?百年來中國一切新玩意兒全是西方的。所以下半場能夠圖個熱鬧、氣氛,譬如電子團體操之類。最後的大地球是英國人馬克設計的,必須有個世界意象,娛樂性質,然後大團圓,此外你說還能怎樣?

  廣場表演不是曆史課。古代部分弄成這樣濃縮,也好不容易。誰都可以插嘴,誰都一堆高見,可要變成表演,變成場麵,你怎麽弄?張藝謀麵對一萬個反對意見或聰明想法,隻要他問:你說怎麽辦?對方就悶了。他自己許多方案一實施,效果不對,立刻否決。

  記者:你印象中的張藝謀是怎樣的一個人?

  陳丹青:他坐在桌子對麵,不停說話。他就一老知青,工作狂,很熟悉的類型。我喜歡做事情的人。我們趣味觀點不同,你知道我向來批評第五代電影,但他比電視上采訪時聰明得多,而且異常頑強,逼近開幕一團亂麻,他沉得住氣。每天多少方案瑣事要他審核、簽字、定奪,他腦袋裏始終一部戲。他不擺譜,彩排時進鳥巢和所有人一樣排隊,安檢當然認出是他,但他乖乖舉起雙手給人上下前後瞎摸……其他成員也都有種,我看見死命幹活的都很認同。有個小插曲:去年某天正開會,日本影帝高倉健忽然很害羞地站在門口,原來他特意重金打造一對日本仿古劍遠道來送給藝謀,保佑他開幕式平安成功。寶劍匣現在還擱在會議室牆上。

  有個遺憾——我進入團隊後發現年齡偏大,我希望能有70後、80後參加,他們會有意外的妄想、活力,但不可能。當年左翼弄電影弄話劇,解放後弄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很多年輕人。樣板戲裏三十歲左右的骨幹非常多,於會泳殷承宗就是當時的“70後”。國外專門弄開幕式的公司也來過,插不上嘴,但成員多有年輕人。希臘開幕式的創意骨幹才三十出頭,我在廁所遇見他,我說你真年輕,他一愣,說:我是很年輕啊!



一個原則,各自表達

  記者:看開幕式的觀眾是兩種觀眾,一個是現場觀眾,另一個是電視機前的觀眾,你們在設計時會不會考慮到兩種觀眾的需求?

  陳丹青:從一開始張藝謀就扯著喉嚨強調現場和電視效果必須兼顧。這次轉播委托歐洲公司做,大失策。此前張藝謀派了二十幾台機器,每次彩排錄下,回去狠狠地看。他平時滑稽好玩,幹起活來臉上惡狠狠的。

  記者:這樣一個巨大的藝術工程,前後參與的人多嗎?

  陳丹青:整個一大軍團,你到後台看看,就是調度戰役。紙上談兵的階段也有好幾層樓的人,頒發聘書時坐一禮堂,還不包括外國人。

  記者:在大型的文藝演出中,人多未必是一件好事,眾多藝術家的參與,能帶來節目的豐富性和多元化藝術風格嗎?

  陳丹青:不可能。第一,集體創作不是求豐富,而是求協調,目前協調做到了。第二,你不能指望“多元化”,開幕式濃縮了我們整個文化形態。這是個準官方政治項目,不可能超越,能將現有形態發揮到最佳,就是萬幸。這不是美國人或法國人的一場戲——今天《泰晤士報》尚且說,中國開幕式很好,對英國下一屆開幕式是挑戰——中國人要超越的是《東方紅》,是樣板戲,是革命團體操,是春晚。對張藝謀來說,是超越自己,超越四年前的八分鍾。他率先趟地雷,拍大片,一片笑罵,可是這回老百姓還會笑罵嗎?目前滿意率超出預想,沒有炸鍋臭罵,過去兩年小組裏誰都不敢奢望是這結果啊。

  記者:開幕式演出裏體育似乎被淡化了,注意力全部在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體現上,它怎麽跟奧運精神去發生聯係呢?

  陳丹青:除了希臘,所有國家舉辦奧運開幕式都是麻煩。亞洲人尤其麻煩。日本弄點扇子,韓國人弄點擊鼓,印度人弄什麽呢?中國人念念《論語》。是的,和體育毫無關係,可是開幕式本該“一個原則,各自表達”,本來就是一狂歡嘛,全場一驚一乍就是大功告成。每次運動員進場我就感動:人類不鬧了,暫時不提飛彈原子彈,各色人等瘋了似的集體暴走,無緣無故傻笑,揮手,做怪臉,抖幾下子,此外你說說看,奧運精神是什麽?

  記者:參與這個工作,對你的藝術創作有什麽啟發嗎?

  陳丹青:我滿足了孩子式的願望,親眼看到超大型節目怎樣做出來。我相信張藝謀和所有主創者都是第一次做這樣瘋狂的事情,該去問問他們。我因此認識了一堆弄演藝的家夥,瞧他們拚精力,我再次確認最省心最自私的勾當,就是一個人躲屋裏畫畫。
<< 當代藝術,文化的碉堡還是虛城?:“對裝置、雕塑創作... 陳偉梅、林悅熙:美國美術館和媒體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 >>
陶東風:精英化——去精英化與文學經典建構機製的轉換
賈樟柯、陳丹青對話《小武》現場筆記(2008年11月23)
陳丹青:與四位國畫家談話錄--當代中國畫之“水墨”談
俞孔堅,賈樟柯,劉家琨,韓寒,陳丹青,孫繼偉:世博論壇暨第四屆嘉定汽車論壇發言
API: RSS | RDF | ATOM
請您支持獨立網站發展,勿轉載本站原創或首發文章,隻提供鏈接。非常感謝。 © http://wen.org.cn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heng1616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多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