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萬剛教授出任部長的背後 zt

(2009-11-06 00:50:11) 下一個

萬剛教授出任部長的背後

最近中國老百姓中廣泛傳誦的一個新聞是,同濟大學校長、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副主席萬剛教授,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任命為科技部部長。作為改革開放以後第一個民主黨派人士出任的中央政府正部長,55歲的萬剛教授開創了一個新的曆史紀元:在時隔近50年以後,中央政府的“內閣部長”裏,再次出現了民主黨派的麵孔。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多的民主黨派人士將會步萬剛的後塵,走上中央政府部長的領導崗位,但是,因為這樣的一種開創性的標誌意義,萬剛這個芳名,就會流傳於中國當代青史。

 

    我們從媒體的采訪和報道中,還知道了萬剛這人的其他特別之處:他從德國回到同濟大學當實驗室主任到出任共和國部長,隻用7年的時間,如果說他回國時擔任的實驗室主任相當於一個“正科”級別的幹部的話(當然,這有點牽強了),相當於他一年升一個台階,七年升了七個台階;他不僅是個“洋插隊”的海外留學回來的教授,也是一個“土插隊”的曾經上山下鄉、在廣闊天地裏大有作為、後來被樸實無華的農民兄弟推薦上大學的“工農兵大學生”。但是,這些曆史故事隻是賦予了萬剛先生更多的傳奇色彩,卻並不是最關鍵的。真正關鍵的曆史背後的“玄關”,是這樣一個萬剛先生自己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候講述的細節:當年在吉林農村插隊,由於他個人工作表現突出,公社黨委準備發展他入黨,但是,由於他的家庭出身不好,上級黨委沒敢批準。最終,他以一個非黨人士的身份進了大學,畢業,出國,讀書,再工作,回國,然後,就加入了中國的民主黨派之一的致公黨。曆史再次告訴我們,“細節決定命運”。

 

    我們可以這麽說,正是當初公社黨委的上級黨委不敢批準他這個出身不好的插隊知識青年的入黨,才有了幾十年後萬剛出任改革開放以後第一位民主黨派部長的機會。我們相信,在中國的大學中,在中國的科研機構中,和萬剛教授有類似的經曆和大致相當的成就的教授,可能有一大籮筐,可能可以論麻袋來裝,但是,可能很多教授就是沒有象萬剛教授那樣的“壞運氣”,在青年的時候,由於機會好,入了黨,成為了黨的好幹部。因此,這些教授們今天就沒有機會成為時代的寵兒,就失去了進入這樣一個時代舞台中心出任一個引人注目的角色的機會。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不是曆史的這種偶然,就隻有我們今天同濟的“萬校長”,而沒有我們大家的“萬部長”。

 

    萬剛教授出任科技部部長,客觀地講應該是一種曆史的偶然,但是,因為這個時代到了需要一個民主黨派人士出任中央政府部長的時刻,所以,萬剛教授出任部長的這個偶然,在這樣的一個曆史時刻也就成為了他人生的必然,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必然。比較這種必然性和偶然性,對萬剛教授本人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卻是很有意義的:萬剛教授出任科技部長的背後,是這樣一種道理:個人條件和社會機會的幸運結合,個人前途和時代需要的正相共振,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主要原因。

 

    中國現在的曆史階段,神州大地上的發展機遇,使我們處於一個“天天有好事,日日有新聞”的社會興旺期。中國的天空,就如同最近這幾個月的股市,陽光燦爛,不斷地刺激著我們的聽覺神經和視覺神經。萬剛教授出任部長的背後,是中國老百姓的那句老話:運氣來了,門是擋不住的;你就算躲在門後麵,也是躲不過去的,嗬嗬。


                                    趙民
                            2007-5-18  01:15AM
                昨天的壞事,到今天可能是好事,這就叫辯證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