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Frida Kahlo

(2009-11-03 13:32:59) 下一個
WXC真是藏龍臥虎的地界,看《王醫生博克》有一篇寫<在阿曼(Amman)的一個無聊下午>提到:
 
"好萊塢電影“Frida",沒想到在這千裏之外的阿拉伯世界,看的是墨西哥風情的美國電影,耳朵裏聽的是夾雜了西班牙語的英語,電影中的Frida和俄國革命家托落茨基還有一腿,我一時覺得時空恍惚,不知身居何處。

看完電影,我仍為Frida的身世經曆唏噓不已,她在臨死前幾天的日記中寫道"I hope the exit is joyful - and I hope never to return"。Frida的一幅畫,這是去年在墨西哥城參觀Frida博物館時照的,當時隻是覺得很搶眼球,並不知其中的故事。在阿曼看完電影後才知道,這幅畫是Frida頭一次懷孕被迫流產後畫的,那時她歇斯底裏,畫風從此大變."

  

 可見懷孕流產對一個女人的深層刺激,想到中國因為獨生子女政策以及其他未婚同居等問題,似乎把這個事情看得很淡漠,但某些宗教明確禁止墮胎,世界上的觀念總是兩極。對 Frida Kahlo的印象永遠留在兩道幾乎相接的濃黑的眉毛上,檢索一下Frida:

1。電影メキシコの女流畫家フリーダ・カーロをサルマ・ハエックが演じる、愛と色彩と情熱の物語。/墨西哥女畫家愛與色彩,情熱的故事


2。真人與故事

Frida had many lovers, both men and women, including the communist, Leon Trotsky, ...ousided from Russia.... 弗裏達·卡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芙烈達·卡蘿(西班牙文:Frida Kahlo,1907年7月6日-1954年7月13日),墨西哥女畫家。本名是Magdalena Carmen Frieda Kahlo y Calderón,她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瑤坎(Coyoacan)街區。父親是德裔猶太畫家與攝影師,家族來自羅馬尼亞的歐拉地Oradea(二戰前是匈牙利屬地)。

目錄 [隱藏]
1 病痛
2 戀情
3 逝世
4 特色
5 紀錄片
6 參考資料
7 外部聯結

病痛

6歲時芙烈達得了小兒麻痹。18歲那年的秋天(1925年9月17日),芙烈達出了嚴重的車禍,造成下半身行動不便,而且不孕,經過多次手術之後,甚至失去了右腿,於是芙烈達在苦痛中用繪畫來轉移注意力,畫出了許多她對於病痛的感受和想像,她的作品經常充滿了隱喻、具象的表征、讓觀者震驚於一個女人所承受的各種痛苦。她畢生的畫作中有55%是一幅又一幅的、支離破碎的自畫像(如器官分離、開刀、心髒等具體的表征、代表畫家的痛苦),此外,芙烈達也深受墨西哥文化的影響,她經常使用明亮的熱帶色彩、采用了寫實主義和象征主義的風格。

戀情

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利弗拉 1932年芙烈達的畫作吸引了墨西哥很有地位的著名壁畫家迪亞哥·利弗拉(Diego Rivera)注意,造成了他們兩個糾纏的婚姻,芙烈達初時與迪亞哥學畫,後來陷入熱戀,隨即結婚。婚後,迪亞哥風流的行為並沒有因承諾而收斂,芙烈達卻因為深愛他而一再容忍,直到迪亞哥犯下讓她最痛心的過錯——染指她的親生妹妹才分居。這段期間芙烈達到巴黎辦個展,才發現自已對丈夫的愛已勝過愛自己,迪亞哥卻提出離婚的要求。

Frida Kahlo Diego Rivera 1932。



後來兩人又走在一起,迪亞哥重新向芙烈達求婚,直到卡蘿的生命終點,迪亞哥一直陪在她身邊。
芙烈達·卡蘿同時也是墨西哥社會運動的支持者,流亡的蘇聯革命領袖裏昂·托洛斯基來到墨西哥後,曾受迪亞哥·利弗拉招待。當時托洛斯基因為被蘇聯領袖史達林驅逐出境,而流亡到墨西哥。托洛斯基夫婦先是住在芙烈達的家中,傳說中托洛斯基與卡蘿有一段情,因此托洛斯基夫婦搬到了幾條街之外的科瑤坎另一處房子,之後在那裏遇刺。

逝世


The Blue House
芙烈達的故居“藍房子”在托洛斯基死後不久芙烈達轉變想法,支持斯大林的蘇聯政權。1949年之後她對毛澤東讚譽有加,稱毛領導的中國是“社會主義的新希望”。

芙烈達的死至今仍眾說紛雲,最普遍的說法是她在1954年7月13日病故,但也有人推測其為自殺。她被葬在科搖坎,目前芙烈達的故居“藍房子”(La Casa Azul)已成為了博物館。其中至今仍陳列著她臨死之前的遺物,包括杭州刺繡廠出品的馬恩列斯毛的繡像,和一幅在畫架上尚未完成的毛澤東畫像。

特色

雖然芙烈達的作品有時帶有超現實主義的色彩;她也以超現實主義畫家為名義開過幾次畫展,但是她不認為自己是超現實主義畫家。她寧可稱自己為20世紀末的女權主義畫家,因她的畫作全神貫注的集中在公正的畫出女性題材與比喻。她是崇拜女性的,而非超現實的。此外有相當多的記載指向芙烈達是一位雙性戀者。

芙烈達的自畫像相當有特色,以她的一字眉en:Unibrow(左右眉毛連在一起)和嘴唇上薄薄的髭聞名,她一生的畫作中自畫像占了三分之二[1]。她的畫作是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收藏的第一幅墨西哥畫家作品。

紀錄片

1982年,德國曾以芙烈達為主角拍過同名的自傳性紀錄片。
1984年,另一部電影Frida, naturaleza viva由導演Paul Le Duc推出,由墨西哥女演員Ofelia Medina飾演芙烈達。
2002年,電影商米拉麥斯Miramax發行了也是以芙烈達為主角的同名電影,由墨西哥女演員薩爾瑪·哈耶克Salma Hayek飾演芙烈達。此片在台灣譯為《揮灑烈愛》。



http://www.youtube.com/v/041fXXy1YDQ&hl=ja&fs=1&

>




3。作品

Frida Kahlo


The works of Frida and the song La Llorona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