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盧秀文《敦煌遺書知多少》

(2009-11-02 21:49:13) 下一個
庚子年(1900)農曆五月二十六日,道士王圓籙在敦煌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壁發現了一個複洞(現編號為第17窟),洞內重重疊疊堆滿了從十六國到北宋時期的經卷和文書。這批古代文獻總數在五萬件以上,多數為手寫本,也有極少量雕版印刷品和拓本;其形態有卷子、折本(包括褶葉裝、旋風裝、蝴蝶裝)、冊葉本和單片紙葉等;其文字多為漢文,但古藏文、回鶻文、於闐文、粟特文、梵文和突厥文等其他文字的文獻亦為數不少;其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宗教、曆史、地理、語言、文學、美術、音樂、天文、曆法、數學、醫學等諸多學科,但以佛教典籍和寺院文書為主。敦煌文獻主要是指這批古代文獻。不論從數量還是從文化內涵來看,敦煌文獻的出土都可以說是20世紀我國最重要的文化發現。


但是,這些後來引起世界學術界震驚的珍貴文物在當時並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致使其中的大部分先後流散到英、法、俄、日等國。我國學術界自1909年得睹敦煌文獻之時起,即開始對其進行整理和研究,經過我國學者和日、法、英等國學者的共同努力,以整理和研究敦煌文獻為發端的學術研究領域逐漸擴大,並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敦煌學。現在,敦煌學已成為一門國際顯學,而利用敦煌文獻研究曆史問題始終是敦煌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郝春文《敦煌文獻與曆史研究的回顧和展望》)

3.敦煌學是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敦煌學的研究對象,一是敦煌石窟,窟內陳列著自十六國到元代一千年間的彩塑和壁畫,為宏偉瑰麗、舉世無雙的藝術博物館;二是藏經洞出土的繕本圖書四五萬件。就藝術而言,有繪畫、建築、雕塑、裝飾圖案、書法、文學等大量文物,是我國美術史、建築史、文學史、書法史、音樂舞蹈史的珍貴史料。就曆史而言,涉及政治、軍事、哲學、宗教、民族、語言、科技、民俗、中西文化交流等廣泛領域。所以敦煌學研究總體可劃為兩大部分:一是敦煌石窟研究,一是敦煌遺書研究。(朱政惠《敦煌學發展的三大態勢——當代中國史學趨勢研究之三》)

4.敦煌學研究的對象,概括講包括敦煌石窟、敦煌遺書和敦煌史地(實即絲路史地)三大領域。
敦煌石窟包括以莫高窟為主體的古敦煌境內所有石窟,共計550多個,壁畫約5萬多平方米。時代上起十六國,下迄元明清,綿延1600多年,規模之大,舉世無雙。單以壁畫內容而言,描繪了我國各民族、各階層、各方麵的活動。藏經洞出土的文獻約有四五萬件,時間上起三國兩晉,下迄北宋,曆經千餘年;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等,英國人稱之為“中國文獻遺存的大寶庫”。總而言之,敦煌學研究所涉,上下兩千年,縱橫三萬裏,所稱“敦煌學”,實際就是“中國學”。(段文傑《敦煌學回歸故裏》)

5.據統計,

目前收藏敦煌遺書最多的有中國的北京圖書館,藏有遺書1萬餘號,已整理編目的有9803號;

英國圖書館東方寫本部有11297號,其中已編目9172號;

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藏6千號,漢文卷子4038號已編目,藏文卷子約2千餘號未編目;

前蘇聯列寧格勒亞洲民族研究所藏11050號,已編目2954號;

日本人橘瑞超收藏429號。

另外,中國的旅順博物館189卷;
甘肅省圖書館100餘卷;
甘肅省博物館137件;
敦煌研究院367件;
敦煌縣博物館漢文78件、藏文226卷;
西北師院曆史係文物室22件;
上海博物館182件;
天津藝術博物館300餘件;
台灣中央圖書館153件;
台灣國立曆史博物館20餘件。

國外的一些圖書館、博物館也藏有部分遺書,

如英國印度事務部圖書館765件藏文文書;
日本大合大學38卷;龍穀大學7卷;
日本私人收藏者中村不折163件;
其他人共有28卷;丹麥皇家圖書館東方部14卷;
法國吉美博物館還藏有絹畫220幅。

還有一些圖書館收藏的圖書數目不詳,
如中國甘肅河西地區博物館、
台灣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
台灣的一些私家收藏者也有數十卷,
英國牛津大學金德利圖書館、
英國皇家亞洲協會圖書館以及
西德柏林科學院所藏的6千餘件漢文文書,
韓國漢城博物館藏有的2千餘件原朝鮮總督文書、
日本約3千件大穀文書中都有數目不詳的敦煌文書。
印度德裏博物館還藏有一些藏文文書。
瑞典、奧地利、原東德等國也都各有所藏。(盧秀文《敦煌遺書知多少》,《文史知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