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國畫國粹的論爭 2.

(2009-10-17 21:50:04) 下一個
高瞻則可遠矚,言清必能意會 頂whisper,並在此回ABC (圖)
來源: Z自文壇,by樸書.04-05-11 20:05:10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首先要感謝ABC前輩,能不吝指出自己的觀點,且不計較小弟的一通瘋話,能在網上忘年談藝不亦快哉!
您老把我視作“同一戰壕的”,承蒙厚愛不棄之餘實不敢隔代比肩。前輩就是前輩,這點禮貌耳福還是有的。其實能在網上遇到像您老這樣的行家和“練家子”實屬不易,我是深懷敬意和珍惜!古雲:聞道有先後,所以授業解惑也。“故此,心直口快的亂說一通---您老不跟我一般見識,大家也都提出了批評,我是成心接受。

那天話趕話,你老說:“就此畫來看,不管是抱石先生還是其他高人所作,按中國國粹的定義都不能算是中國畫了“我知道當時您老在鬧情緒,因為話裏話外的您老還是拐著彎的誇傅抱石,我也聽出來了。您的話不免使我就“國粹”的界定產生了一些聯想,才出了“不得不說”那一帖,那不是衝著您來得,真的是聯想。可話又說回來了,正是因為您老是“國粹行家”影響力大,所以我才猛著膽子想:不能由著您老的性子說了,不為別的,隻為了害怕以後在您老振臂一呼下,別人聞此言後把傅抱石,石魯都當外來的旁門左道,那可真亂套了。金農寫字隻用偏鋒,完全擺脫所謂中鋒用筆,不也給我們留下“國粹”嗎。其實我這是杞人憂天,而真正含義充其量是挑個話頭,大家在這聚聚罷了。如果有機會還真想向您老請教一些老玩意兒。

Whisper的一貼,我沒話可說,頭點的跟搗蒜似的,他說她是外行,大大的謙虛了,(怎麽聽著有點象日本話)不管怎麽看吳冠中;她說的言清意至;是沒棉花的被子,理和麵都在哪。關於基本功的問題,容我在贅言幾句:我小時候喜歡書法,把成堆的“紅旗”雜誌劃上紅格,用來練字,最佳效果是寫《蘭亭》可以脫帖。當時,北京蕭勞的孫女,肖可佳以經能“左右開弓”了,還有,李純博大夏天的坐在小板凳上,身邊上放一盆涼水,寫一會,擦一把汗,“大顏”寫的跟印的沒區別。獲得北京少兒書法一等獎。可後來都銷聲匿跡了。在此之後我開始反思了,基本功是什麽,是後人根據前人經驗總結出來的“套路”,而前人又是跟誰學的呢?上千年的傳統之中,究竟應該把那一段劃出來定位為必學的基本功呢?就山水而言,是該學:劉,李,馬,夏,還是“四王”?還是幹脆直追“展子千”?要是都學,還真來不及。這就牽扯到一個個人對傳統的選擇和認識的問題。時代在延續,傳統是優秀的,基本功是重要的,而門戶之見有多大的必要性?

歸根結底基本功是技能,是表達的手段。如果他不能最後反映在作品上,而且反過來製約你的創作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在學習和消化之餘,重新審視一下?

說實話;我是很注重老玩意的,來美國10年了,為了這“國粹”到現在英文都認不全乎。

下麵再轉未署名的一貼和我的跟帖:另上傳一幅石濤鬥方

“唉, 國粹兩字, 不知害了多少有才華的青年!一點讀後感

國畫教育強調傳統,卻不知害了多少有才華的青年,皓首窮經,再國粹也不過上追宋元,才幾百年的事,宋元以前又如何?曹衣出水、吳帶當風,未聞他們又去上追誰誰了,這種思維不改,中國畫的沒落真是不可避免的了。 “

“ 終等到了一個行家!大俠數語,如醍醐灌頂!“皓首窮經” 襟然淚下!樸書.“

對於我們漂泊海外的人來說,國粹這個詞尤其為重,故此不得不再說
來源: by樸書.04-05-11 20:08:54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回答: 高瞻則可遠矚,言清必能意會 頂whisper,並在此回ABC (圖)Z自文壇,by樸書.2004-05-11 20:05:10

小弟平心靜氣的想,或許我能揣摸到ABC您老所指“國粹”意思,不過,既然傅抱石的畫都不能算是中國畫,那麽,究竟誰是真正的中國畫,不妨往前推,首先,敦煌壁畫那肯定算是外國人畫的,連佛教都是外國的嗎!北魏的造像是塞外極少數民族的不正宗,王羲之不好好守著漢隸寫字,寫什麽行書啊?整個一個離經叛道。宋代的蘇軾米芾畫的畫是文人的“逸筆草草”自然是不夠地道。梁楷那肯定是瘋子,“揚州八怪”已經定性是怪物,石濤八大因叛逆而成名,整個一個投機取巧阿!依此類推;李白是蘇聯人,屈原是韓國人,曹雪芹的《紅樓夢》是當時的禁書,淫褻之物,更不足道。
再往下推,就拿您老時常掛在嘴邊上的“湖社”來說吧,金北樓是留學美國的,很難想象它能從美國帶回什麽“國粹”,其餘的
王雪濤、吳鏡汀、胡佩衡、汪慎生等---
王雪濤畫中脂粉太重,按“宣和畫譜”來說;是旁門左道的豔俗一路,且不必以宋畫來說,即便是按“四王”來衡量胡佩衡,吳鏡汀,那也是差之千裏,就山水“南宗”,“北宗”而言,恐怕是哪一宗都不沾。徐悲鴻,蔣兆和都是以西洋素描入中國畫,那能叫國畫嗎?更不提李可染,以及後來的人了----。
如此看來,那我不禁要問,我們的“國粹”在那啊?!?!??
好回過頭來,再來看看吳競汀的作品:
您老是行家,我們不妨從中國畫“六法”來談;
氣韻生動,
應物象型,
骨法用筆,
經營位置
傳遺摹寫
隨類賦彩
(位置前後不論)
您老說說,他占了那一條啊?氣韻生動免談,應物象型,完全與自然風光相悖,骨法用筆,筆力如此薄弱,說是披麻皴,對照一下“富春山居圖”就一目了然了,經營位置,構圖可笑!連題款的鬆緊都沒有,----。傳遺摹寫,古畫臨摹是學習的基礎,不好在這來談一代大家的基本功吧?隨類賦彩,青綠山水起碼要以花清和赭石打底方顯厚重,難道也創新了不成?既然連“六法”中的一法都不沾,何來國粹?!何來畫界阿炳?如果上麵飛燕貼得吳老的山水是“國粹”我寧願守著石濤八大,傅抱石這些不地道的,沒有“筆墨”的玩意,並且要告誡我們的子孫:離“國粹”越遠越好!還是多看一看那些曆史上的背著“黑鍋”的不正宗的作品。因為,那裏有崇山峻嶺,那裏有茂林修竹,那裏群賢畢至,那裏可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寫至此處怎不令人唏噓!不想再展開了,不值,“國粹”?

《 我之外行看中國畫(圖 )》

回答: 我之外行看中國畫 (圖)作者whisper2004-05-11 20:13:44

我之外行看中國畫
文章來源: whisper 於 2004-05-11 14:29:45

我之外行看中國畫

佩服各位的好見地,高學問!

樸書提到的幾位,我也認為是中國畫上麵可圈可點的人物。北魏佛像造型清靈碩長柔美(當然這是一個群體),王維的意境,米芾的狂草,板橋的七分半,無不是在傳承傳統的過程中,多了新的起(創新)與合(綜合)。即使是文征明的畫,也是墨色浸潤,筆法秀勁。更不用提我最為推崇敬仰的石濤八大。石濤的濕畫法把水的運用推向極致,濃苔點法何其大膽放跋,然明暗有秩。八大的花鳥畫鐵骨錚錚,以書代畫,筆力入骨三分。曾經臨摹八大,雖然其構圖簡潔,用筆精煉,但筆墨深滯則失其靈氣,筆墨淺淡則失其膽氣。稍有偏移,則構圖上失其巧妙天成,大氣溫厚。所以我覺得石濤八大才是拋開筆墨之虛殼,然盡得筆墨之精髓。

在中國畫縱橫發展的曆史中,這些人物無疑是繼承發展傳統的同時破中有立,在中國畫的縱向發展中舉足輕重;更重要的,他們又能另辟蹊徑,在橫向上自成一家,以致於後代有時隻認他們的這一分支,繼續分岔發揚光大。所以他們即使脫離國畫之大傳統的主幹,也具有其獨當一麵的完整性獨立性。

由西洋派轉中國畫的人很多,但徐悲鴻的畫的確是丟了一些東西,多餘了一些東西。還是記得他的山鬼,讓我過目不忘,簡直有點腸胃不適,因為山鬼豔麗肉感,完全由西洋的造型入,卻由國畫的題材出,不倫不類。當然徐的馬的係列,算是把素描明暗比例和國畫氣韻骨法結合得比較成功的。

話說回來,各類畫種借鑒吸收是健康有益的發展過程,而且我們身處的年代,也擺脫不了旁門左道的耳渲目染。國粹不應該是私下藏著留給自己消受的水果點心土產,豈不知人散了,時間長了,也會發酶。酒好,獨斟不賴,但共享更有味。借鑒是國畫延年益壽推陳出新的良藥中的一劑。

看畫先望氣,看了吳鏡汀先生的這兩幅, 感覺是略微有些脈細氣虛。特別是上麵一幅,樹斜人斜草斜山斜,構圖一味傾斜,用筆重複。下麵一幅的構圖也有些堵塞呆板。筆墨是山水畫一大看點,筆墨也能見功夫,當然不排除這兩幅是吳老早期作品,並不具有代表性。



但下麵這幅,應該是後期作品。個人感覺,氣勢是有的,岩石的皴法也很到位,但還是感覺略微呆板,構圖不夠精妙,特別是最後灰色的山,中景太實,用筆也實,境地無法高遠。還不如在兩座對峙的岩石頂打住。



以上是對樸書的貼的幾點感受。也是外行,就是看熱鬧的份。:)

下麵再寫些點滴,望ABC老前輩指教:)

“稱吳老是畫界阿炳是因他“以命作畫”以自傷換高功。聽完二泉印月後,你所受的感動最直接的理解是阿炳是個苦、短命人。這兩者的“絕”讓我不忘。我是個畫人自然聯想到行內的高人。”

每個人的境遇都不一樣,所謂不幸是多樣的。生時悲慘顛沛,身後作品聲震世人,論此中命運的悲劇性,阿炳倒可以和凡高一比。但是藝術上的獻身精神雖然是可歌可泣的,並不能代替其作品本身在曆史上的價值和地位。“二泉映月”首先是用樂聲感動了人,其次才是音樂家本身的故事。所以讓作品本身說話更重要,因為好的藝術是要震撼的是靈魂,而不是要喚起人們的惻隱之心。

“耳福和我都是執著的人。細讀耳福的回貼,您可以看出他提到的畫家都是嚴肅的前輩。我是個“練家”有把握回答耳福對我的置疑,絕對敢講道理。如果來一位崇拜黃永玉,吳冠中或韓美林的回貼, 你會發現耳福和我的感覺會十分的接近 (同一戰壕)。和超新畫派的人過受手, 我一向提議“反串”。 遺憾的是對手不肖(實為不會)玩點國粹的。”

我就挺喜歡吳冠中的,因為我認為他在東西結合方麵,是做得比較成功的一位。前一陣他的一句筆墨等於零在國畫畫壇掀起大爭論。我覺得拋棄筆墨大可不必,但吳老的畫可以說是意(這裏指國畫的意境) 到了,雖然筆(筆墨) 不到。他是西畫當國畫來畫,所以保持了色彩的飽滿純淨,和諧豐富,但不因為筆墨功底不夠就縮手縮腳的。再說,筆墨不是用來炫耀功力和技術的,而是要為整體表現力感染力服務。人們也不應該用是否是正宗國畫來苛求。就象不要搞地方主義一樣,藝術上也最好不要劃清界限。是西畫當國畫來畫,出發於一點,但前景是扇形的,比較容易拓寬開創。





反過來,把國畫當西畫來畫,實際是很具有挑戰性和冒險性的,放著正宗傳統國畫的大直路不走,而要走小路,有時搞不好就走岔,還可能是死胡同。最近回國,發現有很多人用素描明暗方法在宣紙上畫人物,筆墨僵直死板。雖然是由受幾個名人推崇,可個人覺得實在太牽強附會了,即使西方人物油畫,也不是那樣堆砌筆觸的。所以筆墨還是要的,雖然一幅畫不能僅僅是筆墨,但筆墨是國畫裏的精粹,是國畫裏的底線,還是不能放棄。

因為我喜歡吳冠中,那是不是我就自動地被劃到另一個戰壕裏了?:)我可不跟人打架,隻是從另外角度嘀咕幾句。今後有這方麵的疑問,還要向行家討教。:)


知道您是對承,傳,創,固殘守缺不分國粹與糟粕的刻骨痛恨!並
來源: -牧歌04-05-11 23:54:48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回答: 高瞻則可遠矚,言清必能意會 頂whisper,並在此回ABC (圖)Z自文壇,by樸書.2004-05-11 20:05:10

仗義執言,古今教育弊端,特別是對如何承,傳,最後真有所創,實在是有無數痛心疾首之例,深感您的用心良苦,與用心良苦,牧歌拜謝之言,難於言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