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文化走廊,對國畫國粹的論爭 BY 樸書,ABC--

(2009-09-05 18:43:46) 下一個
對於我們漂泊海外的人來說,國粹這個詞尤其為重,故此不得不再說
來源: 樸書.04-05-09 13:15:29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小弟平心靜氣的想,或許我能揣摸到ABC您老所指“國粹”意思,不過,既然傅抱石的畫都不能算是中國畫,那麽,究竟誰是真正的中國畫,不妨往前推,首先,敦煌壁畫那肯定算是外國人畫的,連佛教都是外國的嗎!北魏的造像是塞外極少數民族的不正宗,王羲之不好好守著漢隸寫字,寫什麽行書啊?整個一個離經叛道。宋代的蘇軾米芾畫的畫是文人的“逸筆草草”自然是不夠地道。梁楷那肯定是瘋子,“揚州八怪”已經定性是怪物,石濤八大因叛逆而成名,整個一個投機取巧阿!依此類推;李白是蘇聯人,屈原是韓國人,曹雪芹的《紅樓夢》是當時的禁書,淫褻之物,更不足道。
再往下推,就拿您老時常掛在嘴邊上的“湖社”來說吧,金北樓是留學美國的,很難想象它能從美國帶回什麽“國粹”,其餘的
王雪濤、吳鏡汀、胡佩衡、汪慎生等---
王雪濤畫中脂粉太重,按“宣和畫譜”來說;是旁門左道的豔俗一路,且不必以宋畫來說,即便是按“四王”來衡量胡佩衡,吳鏡汀,那也是差之千裏,就山水“南宗”,“北宗”而言,恐怕是哪一宗都不沾。徐悲鴻,蔣兆和都是以西洋素描入中國畫,那能叫國畫嗎?更不提李可染,以及後來的人了----。
如此看來,那我不禁要問,我們的“國粹”在那啊?!?!??
好回過頭來,再來看看吳競汀的作品:
您老是行家,我們不妨從中國畫“六法”來談;
氣韻生動,
應物象型,
骨法用筆,
經營位置
傳遺摹寫
隨類賦彩
(位置前後不論)
您老說說,他占了那一條啊?氣韻生動免談,應物象型,完全與自然風光相悖,骨法用筆,筆力如此薄弱,說是披麻皴,對照一下“富春山居圖”就一目了然了,經營位置,構圖可笑!連題款的鬆緊都沒有,----。傳遺摹寫,古畫臨摹是學習的基礎,不好在這來談一代大家的基本功吧?隨類賦彩,青綠山水起碼要以花清和赭石打底方顯厚重,難道也創新了不成?既然連“六法”中的一法都不沾,何來國粹?!何來畫界阿炳?如果上麵飛燕貼得吳老的山水是“國粹”我寧願守著石濤八大,傅抱石這些不地道的,沒有“筆墨”的玩意,並且要告誡我們的子孫:離“國粹”越遠越好!還是多看一看那些曆史上的背著“黑鍋”的不正宗的作品。因為,那裏有崇山峻嶺,那裏有茂林修竹,那裏群賢畢至,那裏可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寫至此處怎不令人唏噓!不想再展開了,不值,“國粹”?
-----------------------------------------------
回複:對於我們漂泊海外的人來說,國粹這個詞尤其為重,故此不得不再
來源: -牧歌04-05-09 20:39:22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回答: 對於我們漂泊海外的人來說,國粹這個詞尤其為重,故此不得不再說樸書.2004-05-09 13:15:29

自老北京說古,70壇結識ABC大人以來,他時常來指點,大概是個前輩,特別推崇北平20年代的"湖社"“鬆風社”,及"湖社"培養的一代畫家,"湖社"成員畫山水的由於臨摹南宋院體畫及浙派畫較多,作品中常見小斧劈皴等,大概比較重視基本功。
前"湖社"成員吳鏡汀是政途比較順利之人,曾當過人大代表,把吳與落魄阿炳相比的確不妥。。。但是大概ABC大人是惋惜吳的畫作沒有更廣為人知,而感慨吧 

至於對傅抱石等新派畫法,重寫意渲染,ABC大人對他們的微詞,看出ABC大人 對新派以“意”代“功”,忽視筆觸功力的不滿。也該當作前輩的一家良言。

牧歌不懂畫,看你們爭論的熱鬧,可以多長見識,但是又唯恐傷了和氣,大家都在海外,還是和氣的好,畢竟我們是晚輩,這也是我為什麽要說“誰雲天下馬上鞭“的另一個含義,就是批評論爭是沒有勝負的,不打不相識,退一步海闊天空。


寧根聰明人吵架,不和糊塗人説話,以後吸收教訓就是了,一會說傅抱石不是中國畫,貽害無窮,一會又說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嬌”是好畵,按國粹畵的---。簡直聼不懂。明明是傅抱石和關山月兩個人合作的,愣說是好多位一起合作的,再説,關山月也是嶺南派的,怎麽就符合它的國粹了。以前沒太注意吳鏡汀的作品,這次一看嚇一跳!是臭的下我一跳,還楞説是畵屆阿炳,阿炳要是在天有孁,也得冤死。能儅上副院長還拉什麽“二泉印月”阿?兩者真不知道是怎麽比的,怪還得怪我,真把他儅內行了。認載!(如上

讓我解釋一下以謝諸位的好意:
來源: ABC--04-05-10 11:45:58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回答: 對於我們漂泊海外的人來說,國粹這個詞尤其為重,故此不得不再說樸書.2004-05-09 13:15:29

1。 稱吳老是畫界阿炳是因他“以命作畫”以自傷換高功。聽完二泉印月後,你所受的感動最直接的理解是阿炳是個苦、短命人。這兩者的“絕”讓我不忘。我是個畫人自然聯想到行內的高人。這是我的狹隘。吳老的境遇遠比阿炳好, 這點大家說
得都對!

2。 耳福和我都是執著的人。細讀耳福的回貼,您可以看出他提到的畫家都是嚴肅的前輩。我是個“練家”有把握回答耳福對我的置疑, 絕對敢講道理。如果來一位崇拜黃永玉,吳冠中或韓美林的回貼, 你會發現耳福和我的感覺會十分的接近 (同
一戰壕)。和超新畫派的人過受手, 我一向提議“反串”。 遺憾的是對手不肖(實為不會)玩點國粹的。

3。來網上就是交流和聽不同觀點的。耳福認真回貼我十分感謝。語言直接便於理解,我想耳福和我已互相號了脈。我打字太慢,今早和周圍的“玩家”通稟了一下。讓他們對 耳福和我的觀點來點評論。好壞我都願聽。

4。 這是我第一次認真上網發貼。實感時間不及,事太多。現給大家來個答複。等他日再來上貼。就這一點,耳福比我無私。 可敬!
牧小妹,衷心地向您道謝了。1960年人民畫報上,有一張抱石先
來源: ABC--04-05-10 17:18:23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牧小妹,衷心地向您道謝了。1960年人民畫報上,有一張抱石先
來源: ABC--04-05-10 17:18:23
   

回答: 牧歌這裏給您叩安了。(圖)-牧歌2004-05-09 21:00:30

生畫的毛主席登盧山。題材和涉色對傳統畫家的挑戰。我一直留了多年。沒有這致命的一劍,國粹畫家難以務實`升華。二爺溥心佘1949去了台灣未經這場磨煉,所以還是“馬、夏”風格。
抱石先生對國畫也有正麵的推動!

------------------------------------------------------
 您言過了,該衷心感謝的是牧歌阿!

來源: -牧歌 於 04-05-11 04:41:52

回答: 牧小妹,衷心地向您道謝了。1960年人民畫報上,有一張抱石先 由 ABC-- 於 2004-05-10 17:18:23

每逢您與樸書的論爭,都讓不懂畫的牧歌受益非淺,好象又回到那老北京講古,回到了逛琉璃廠的快樂時光.

您提起的那份60年傅抱石先生畫的毛主席登廬山的畫,一定是集抱石先生濃墨,渲染等法,將山水,人物於一體的精品,有時間該拍數碼紀錄下來,也讓我們晚輩一睹風采.

對於"鬆風社",溥心佘先生保持"馬、夏”風格,即您所謂'國粹'的留戀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人都是懷舊的,就像人們大都喜歡唱自己青春年華的歌曲一樣,那是您的華年的記憶,無可厚非.

但是,繪畫技法也會求新求變,所以你與樸書關於中國畫所謂'國粹'的看法的差異,也反映著您們各自的時代烙印,各自的審美取向,以及對於國畫中所謂國粹的“承、傳、創”的認同.以牧歌的理解,重寫意渲染就象是國畫中的抽象,而重視筆觸功力的就好象注重線繪寫實,沒有高下之分,反倒為國畫多出了新路,而多彩分橙.所以說這個意義上講,各派各家都有著不可否認的對國畫發展的推動作用.

謝謝您,希望有時間在聆聽教誨.

牧小妹,大家都把我當老朽了。1。溥心佘是鬆風的
來源: ABC--04-05-11 08:36:13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回答: 您言過了,該衷心感謝的是牧歌阿!-牧歌2004-05-11 04:41:52

創始人之一, 他與湖社無關。
2。 溥老的“承”、“傳”作得不錯,但沒有發展傳統技法。舉個例:“馬、夏”風格對日本畫影響很大, 即有國際影響。但比起後期周臣的筆法,就太秀氣了。近幾年,複古風勁大陸又把溥心佘捧上了天, 作法也有點霸道。
3。 你是個好研究的人, 這點十分可佳。我是老而不朽。對祖宗糟粕的東西也是深惡痛絕的。青年人有時對此有誤會。
  
張大千的這張畫藝術價值不高
來源: ABC--

因和西畫風格接近所以好看。如果看一看,那些從西畫改國畫的畫家,比張玩的大方。

比如:楊延文,古一舟,張仁之,韋江凡, 吳冠中。。

牧小妹,事實上,西畫改國畫的沒有一位超過國畫高手的。比如:前
來源: ABC--04-04-11 06:28:53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回答: 多謝指點,羨慕您們的交往。-牧歌2004-04-10 22:33:39

輩中,悲鴻、海粟不錯;但不及當年‘鬆風’、‘湖社;‘嶺南’的大家。 後輩中黃永玉、吳冠中的畫實為糟粕。我心中的第一 -六爺中西風格都有。
牧小妹,近年紀念六爺的文章不少。連世界日報上也有當今的名畫家
來源: ABC--04-04-11 12:08:50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謝謝您每次悉心指教。
來源: -牧歌04-04-11 10:43:50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回答: 牧小妹,事實上,西畫改國畫的沒有一位超過國畫高手的。比如:前ABC--2004-04-11 06:28:53

牧歌學疏才潛,不求甚解,還望您多多指教。
“西畫改國畫的沒有一位超過國畫高手的。“,學無止境,書畫中高人中更有高人啊!

您提到的“您心中的第一 -六爺“,
到底是那位啊?牧歌查了又查,摸不到邊阿,還望不吝賜教。
  
   

回答: 謝謝您每次悉心指教。-牧歌2004-04-11 10:43:50

回憶從師六爺的故事。前年,大畫家孫奇峰專門有篇紀念從師六爺的文章。 六爺的老師三爺又高於六爺。我解不了三爺功力。隻要一回北京,我定給三爺上墳。張伯駒和三爺又是摯
友。兩人同逝於1982年。

我不點破。就當個試金石吧。能講出六爺的一定是內行人,如果能談論三爺的定時‘行內人’-- 專家老古董了。我給近友畫家們講過二爺,五爺,六爺。幾乎沒有人
有勇氣聽三爺了, 太高了。


寧根聰明人吵架,不和糊塗人説話,以後吸收教訓就是了,一會說傅抱石不是中國畫,貽害無窮,一會又說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嬌”是好畵,按國粹畵的---。簡直聼不懂。明明是傅抱石和關山月兩個人合作的,愣說是好多位一起合作的,再説,關山月也是嶺南派的,怎麽就符合它的國粹了。以前沒太注意吳鏡汀的作品,這次一看嚇一跳!是臭的下我一跳,還楞説是畵屆阿炳,阿炳要是在天有孁,也得冤死。能儅上副院長還拉什麽“二泉印月”阿?兩者真不知道是怎麽比的,怪還得怪我,真把他儅內行了。認載!(如上圖) BY耳福

-------------------------------------------------
  

孫奇峰 -〉孫奇峰 [現代]一九二o年生。字其峰、琪峰。別署雙槐樓主。山東招遠人。1947年年畢業於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科。曾先後從師於徐悲鴻、黃賓虹、李苦禪、王友石、汪慎生等名家。擅山水、花鳥畫、書法、篆刻,兼治畫史畫論。1952年後任教於天津美術學院,曾任天津美術學院副院長,繪畫、工藝係主任,天津市書法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等職。現為天津美術學院終身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天津市海河印社社長、北京中國畫研究院院委等職。作品有《白鷹》、《春在枝頭》、《鴛鴦臥雲》等。中國美術館收藏有《雄鷹》等十餘幅,另有作品為天津藝術博物館及澳大利亞國家藝術館等處收藏。其書畫作品除多次參加國內一些大型展覽外並在日本、美國、西德、法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在北京、南京、天津、太原、濟南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或書畫展。所著文章曾發表於《中國畫》、《美術》、《中國畫研究》、《藝術研究》等刊物,並著有《中國畫技法第一輯》、《孫奇峰畫集》、《孫奇峰書畫選集》、《孫其峰扇麵選集》、《花鳥畫譜》、《孔雀畫譜》、《花鳥畫構圖小稿》、《花鳥畫技法》

推想六爺也該是鬆風畫社的:
 不知道下麵哪個是

溥六爺
 
溥儀的六弟溥儉、六祖父溥佺(鬆窗)
 


三爺是誰?。〈BR〉


六爺的老師三爺又高於六爺。我解不了三爺功力。隻要一回北京,我定給三爺上墳。張伯駒和三爺又是摯友。兩人同逝於1982年

溥僡 字叔明,號易廬,鬆蔭
著名書法大師啟功先生曾師承溥僡。 尊稱為僡三先生或僡三爺,但不是去世於1982年,而是1963年過世的。所以大概ABC先生講的那個三爺去世的年份有誤。



  http://zjx1103.blog.sohu.com/35212585.html

  “溥叔明先生是個終生讀書的古典型文人,雖是王孫出身,卻沒有追求仕途,與長兄小恭王溥偉的人生經曆大相徑庭。
    
    叔明先生的父親載瀅是清恭忠親王奕訢次子,道光帝之孫。1868年,道光帝八子鍾端郡王奕詥去世,因無香煙可傳,東西兩宮太後就將載瀅過繼承襲貝勒爵。1889年,光緒帝親政後加封郡王銜。載瀅父子都是詩人,著《補題邸園二十景》詩集和集陶淵明的《有一山房集詞》二卷。他的嫡福晉生長子溥偉,大側福晉項太夫人生溥儒(心畬)、溥佑和溥僡(叔明)。恭忠親王病逝於1898年,溥佑出生於1899年,按照清代製度,在守孝三年內出生者無法呈報宗人府備案。所以溥佑於十歲時過繼清太祖哲嗣饒餘敏親王,故將溥僡先生排行改為第三,尊稱為僡三先生或僡三爺。”        BY 清雅的古典文人 作者:張衛東

 愛新覺羅·溥儉先生,北京著名書畫家,字鬆窗,筆名雪溪,健齋,。〈BR〉 











(生1913年---卒1991年)。清代道光皇帝的曾孫,書畫大名家溥雪齋先生的胞弟.〈BR〉



九一八事變後隨溥儀到過東北。〈BR〉



  溥氏一門風雅,且出身貴胄,於騎射、詩文、書畫尤為所長。溥儒尤在山水畫中成就最高,
且被推崇一時,其弟溥德作品殊為少見,隻言片紙為世所重,此扇集兄弟二人書畫為一體,為難得扇中珍品。

溥二爺  溥儒“南吳北溥”溥心佘,溥儒名鬆巢,

溥儒(1896-1963),字心詆,溥心佘,號西山逸士,清道光皇帝曾孫,恭親王砢之孫,載瀅貝勒的次子。常用“舊王孫”印章或署名。現代國畫大師,曾以畫名與蜀人張大千?稱“南張北溥”。又與吳湖帆稱“南吳北溥”溥心佘。鬆風畫會”成員,溥儒名鬆巢。

溥三爺,溥僡,溥叔明,號易廬,

溥僡(1906-1963),字叔明,號易廬,清道光皇帝重孫、恭忠親王奕欣之孫,家學深厚,精通周易、音韻、金石考證諸學,詩、詞、曲、賦無一不精,其鍾繇書風之楷書,為傳世之作,著名書法大師
啟功先生曾師承溥僡。 款 識:
 
(一)庸村先生屬,溥儒
(二)庸村先生教之,溥僡。

鈐印:鹹陽布衣,溥儒之印,舊王孫,

其實在曲詞和詩詞創作方麵叔明先生遠比心溥儒先生產量高,但因一般人多知到溥二爺,就把這位三爺給忘記了,甚至還對他們的岔曲創作稱為“二溥”作品,這真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世間隻有溥二爺17首岔曲詞,而三爺的部分創作就有一本書,名字叫《蕉雪堂曲文集》。

據abc先生說

六爺的老師三爺又高於六爺。我解不了三爺功力。隻要一回北京,我定給三爺上墳。張伯駒和三爺又是摯友。兩人同逝於1982年,


溥僡 字叔明,號易廬,鬆蔭
著名書法大師啟功先生曾師承溥僡。 尊稱為僡三先生或僡三爺,但不是去世於1982年,而是1963年過世的。所以大概ABC先生講的那個三爺去世的年份有誤。



溥八爺 溥佐 名鬆龕

鬆風畫會”成員 溥佐名鬆龕,,啟功“為八叔書”“庸齋”

“1997年初我購到一本溥儒款的山水十開冊頁,每開一平尺不到,原裝舊裱,設色小青綠,畫工很細,每開題詩一句。因我從未玩過溥儒的畫,對他作品見的也很少,無法確認此冊真偽,於是乘當年9月赴天津美院參加李駱公書畫展的時機,帶上了這本冊頁,想求教於溥佐先生。溥佐與溥儒既是同宗,又同是由滿族畫家組織的“鬆風畫會”成員(溥儒名鬆巢,溥佐名鬆龕),並向溥儒先生求教過畫藝,他對心佘先生書畫是極了解熟識的。

 當時請我的老鄉、溥佐先生老友、同為天津美院教授的夏明遠先生引薦,我得以拜訪了久聞大名的溥八爺,進入到溥佐畫室,牆上掛的啟功“為八叔書”“庸齋”橫幅頗為醒目,老先生雖因中風腳不太方便,但說話底氣十足,精神狀態很好,略顯混濁的眼睛,在我說到放在他麵前畫案上的是溥儒山水冊頁時,雙眸透出亮光,一言不發地將冊頁從頭至尾看了一遍,合上,沉思片刻,再打開從頭至尾又看了一遍,這才說了兩個字:“假的”。夏教授忙問了一句:“怎麽假”。他又隻說了兩個字:“太軟”。夏教授看到我還是一臉的不明白,便又和他說:“人家這麽遠來求你,你告訴他詳細點,什麽是太軟?”溥八爺這才說:“二爺從小受皇室正規教育,騎馬、射箭、拳術、書法訓練,所以臂力很強、腕力過人,他用筆非常有力,不會這麽弱,這冊畫雖畫得不錯,但用筆太軟,線條上筆力不夠,肯定不真。”後來我在啟功先生的一篇文章中也見過類似的說法,可見他們對溥儒作品認識的著眼點是一樣的。”

溥佐(1918-2003),滿族,號庸齋鬆堪,北京人。自幼在父愛新覺羅·載瀛,及兄溥雪齋、溥敦齋、溥鬆窗熏陶下,
酷愛書畫.






1937年加入溥雪齋創辦的鬆風畫會1944年與堂兄溥心佘合作在天津舉辦扇麵展覽1946年任北京大學出版部職員
1952年加入中國畫研究會
1959年應聘任天津河北藝術師範學院國畫講師現任天津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民盟天津市委委員擅長中國畫出版有]
《溥佐畫集》,與孫其峰、張其翼合作出版《花鳥畫範》,與孫其峰等人編繪出版《翎毛參考資料》等、
愛新覺羅·溥佐(1918-2001),滿族。中國畫畫家。北京人。






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之堂弟。1937年入鬆風畫會。1949年後在河北藝術師範學院、
天津美術學院任教。曾加入中國畫研究會。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有《溥佐畫集》出版。2001年9月10日病逝於天津。
 大祖父溥伒(雪齋)、祖父溥僩(毅齋)、六祖父溥佺(鬆窗)、八祖父溥佐(庸齋)

溥儀的六弟溥儉、

 愛新覺羅·溥儉先生,北京著名書畫家,字鬆窗,筆名雪溪,健齋,







(生1913年---卒1991年)。清代道光皇帝的曾孫,書畫大名家溥雪齋先生的胞弟.


九一八事變後隨溥儀到過東北。據說此人曾是同性戀者。

-------------------------------------------------
愛新覺羅氏

愛新覺羅氏是清朝皇帝家族,他們的書畫藝術,幾百年來有著不解之緣,被稱為“宮廷畫”,在海內外有著極高的影響。

 
  清初的皇帝如順治.康熙.乾隆等都是雅好書畫,在日理萬機之餘,遊藝翰墨,重視書畫藝術。由於皇帝的喜好,加上宮廷的特殊家庭生活教育,故一般王宮宗室,也唯風雅是尚,研習書畫,孕育出不少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繪畫風格,都以傳統為依托,特色都是富貴典雅溫潤靜逸,著作多以花鳥蟲魚,而畫馬最多,山水次之。

  近百年來,其後裔多從叔伯父輩學習書畫,其書畫繼承了愛新覺羅氏書畫藝術的優良傳統,顯示了其技藝源遠流長的雄厚根基,而且又隨時代演近各辟蹊徑,苦心探索。表現了新時代的麵貌和氣息,藝術風格精彩紛呈。愛新覺羅氏後裔,在書畫藝壇上享有盛名者為數不少。

  在書法方麵:首推溥傑.啟功.啟驤.毓詹(應有山字旁).啟源

  在繪畫方麵:有溥佐.溥佺.毓峨.毓嵐

  而年輕的一代有毓崧.崇嘉.文嘉.毓半雲.毓峋.毓嶽.毓震峰.和毓紫薇.恒鈦等。


溥伒 (1893-1966),字雪齋、學齋,號鬆風主人鬆風畫會”任會長
  
 爆勤親王奕琮(道光帝躺寧第五子)之孫、貝勒載瀛(奕琮第四子)長子。正藍旗。封賞固山貝子爵。是道光皇帝的直係後人,據傳為可能繼承皇位的三太子之一。與兩個弟弟溥ㄞ、溥佐均以畫名,有“一門三傑”之稱。宣統二年(1910),任愛清門行走。辛亥革命以後,不再涉入政界,以書畫為生。幼年飽讀詩書經史,能文善賦,長於書畫,其山水、花鳥、人物、鞍馬均具風采,兼善畫蘭,風神飄逸,在畫壇上堪稱一絕。因為曾有很多機會觀摩宮中藏畫,故其山水常以古代名格為母本,承緒了前輩名家的某些特色,在北京畫界有一定影響。用筆純熟,無論山、樹、瀑布、廟宇、人物,都能得古人之精要。其翎毛走獸似受郎世寧影響,但筆墨清新,有起迄顧盼之致,保留了中國畫的傳統作風。為北方京華地區畫壇主流。其所作書畫作品眾多,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珍藏。1966年在北京逝世。 

 他酷愛美術,頗有建樹,是名聲卓著的書法家、畫家、古琴演奏家。30 年代始任. 輔仁大學美術係教授兼係主任,並組織“鬆風畫會”任會長,研究書畫藝術.

愛新覺羅·溥侗(1877--1950) 字後齋,號西園,別署紅豆館主,生於清光緒三年(1877)八月十六日。父載治,乃乾隆十一子成親王永瑆之曾孫,過繼於道光長子隱誌郡王為嗣,世襲鎮國將軍、輔國公,兼理民政部總理大臣。溥侗自幼鑽研琴、棋、書、畫,收藏金石、碑帖,精於治印,酷愛劇藝。對於昆、京藝術,生、旦、淨、末、醜兼工,並對戲劇音樂如笛,二胡、弦子、琵琶等無所不通。世人尊稱為“侗五爺”,1950年6月病故於上海。




-------------------------------------------------------------------------------

溥心佘:(
1896-1963)名儒,字心佘,別號西山逸士,北京人滿族,為清恭親王之孫。民國前16年(1896年)出生於北平,他在「渡海三大家」中年齡最大,1963年逝世於台北。他是清皇室的貴裔,對他而言,那更是一個家國充滿苦難的時代,因此這樣特殊的出身背景,不免給予他一生有決定性的影響。溥氏自幼即受到傳統嚴謹的禮教薰陶,他的個性又內向好學,因而打下了深厚的學養基礎,也使他背負了傳承文化道統及國家情感的重大壓力與使命感。十九歲那年溥氏赴德國留學,研習生物與天文等西學,前後在德國達八年,也獲得了極高的學位肯定,但無論他是否鑽研過西學,似乎對他以後治藝為學的生涯而言,並沒有重大的影響與延續。北京法政大學畢業後於青島威廉帝國研修院修西洋文學史。曾任中國畫學研究全評議。抗日戰爭期間,靠賣書畫為生。1949年去台北.曾任教於台北國立師範大學。



“南張北溥”是誰?如果你不知道,不能怪你。隻能怪我們的書本刪去了。。。 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畫壇,曾經有“南張北溥”之說。如今,“南張“ 張大千已經是盡人皆知,但與其齊名的“北溥”——恭親王奕訢之孫溥心畬是誰,很多人並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要故意淹沒那一曆史和那麽多的清末大師?張大千(1899-1983)和溥心畬(1896-1963)都是上世紀中國山水畫壇的風雲人物.20世紀前期,他們在藝術上的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於近代中國繪畫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清雅的古典文人 作者:張衛東
 

     溥叔明先生是個終生讀書的古典型文人,雖是王孫出身,卻沒有追求仕途,與長兄小恭王溥偉的人生經曆大相徑庭。
    
    叔明先生的父親載瀅是清恭忠親王奕訢次子,道光帝之孫。1868年,道光帝八子鍾端郡王奕詥去世,因無香煙可傳,東西兩宮太後就將載瀅過繼承襲貝勒爵。1889年,光緒帝親政後加封郡王銜。載瀅父子都是詩人,著《補題邸園二十景》詩集和集陶淵明的《有一山房集詞》二卷。他的嫡福晉生長子溥偉,大側福晉項太夫人生溥儒(心畬)、溥佑和溥僡(叔明)。恭忠親王病逝於1898年,溥佑出生於1899年,按照清代製度,在守孝三年內出生者無法呈報宗人府備案。所以溥佑於十歲時過繼清太祖哲嗣饒餘敏親王,故將溥僡先生排行改為第三,尊稱為僡三先生或僡三爺。

    叔明先生生於光緒三十二年二月初三(1906年2月25日),卒於1963年元月29日。幼時在恭王府讀書,後隨母兄等到戒台寺過著隱居的生活。當年皇族子弟的生活就是讀書和習武,溥心畬先生的自述中講:“餘六歲(虛歲)入學讀書,始讀《論語》、《孟子》,共六萬餘字,初讀兩行,後加至十餘行,必得背誦默寫。《論語》、《孟子》讀畢,再讀《大學》、《中庸》、《詩經》、《書經》、《春秋》三傳、《孝經》、《易經》、《三禮》、《大戴禮》、《爾雅》。在當時無論貴胄及四海讀書子弟,年至十六、七歲,必須將《十三經》讀畢。因家塾讀書,放學假期極少,唯有年節放學,父母壽辰、本人生日外,皆每日入學。《十三經》中,惟《左傳》最多,至十七萬六千餘字,十年之內,計日而讀,無論天資優劣,皆可以讀畢《十三經》矣。七歲學作五言絕句,八歲學作七言絕句詩,九歲以後,學作律詩五七言古詩。”從這段文字中可以想象當年的叔明先生的讀書生活亦應如此。

    歐陽鏡溪與龍子恕是恭王府的兩位老塾師,於民國初年返鄉南歸。叔明先生除與兄刻苦攻讀,還有長期伴讀的同學陳五榮(其子為溥心畬義子,名溥毓岐)以及一些年長的學者們常侍身邊。海印上人年長他們四五十歲,他們弟兄以師輩尊敬,對其學業幫助甚大。心畬先生早年出版的《西山集》中贈海印上人的詩共十九首,由此可見對溥氏弟兄的學風影響甚钜。天目山能和上人、延壽寺性真上人以及極樂寺淩雲上人等亦常與交往,所以叔明先生少年時代受到的啟蒙教育既與皇族子弟相同,又具清高隱士般的特色。

    在宣統被馮玉祥逼宮的前一年,叔明先生經項太夫人以及小朝廷宣統帝的恩準,在紫禁城內舉行婚禮。一時紫禁城內歌舞昇平,宣統皇帝以及老太妃們遵照舊日內廷禮儀排場操辦,這也許是恭王府最後一次得到清廷的恩波。這一時期,叔明先生與母親以及家人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恭王府,住在後花園中十幾載。

    北京旗人遺老們曾組織詩社,初叫“漫社”,1930年改稱“賡社”。溥氏弟兄自然是核心人物,他們的會詩在今天看來就是考試。我的老師朱家溍先生曾講過他去參加會詩的一段事:“當時溥先生還住在恭王府的花園內,每年海棠開花季節要請客賞花賦詩。在這一年的花季,我也接到請帖,非常高興。當時我雖然算是已經學會作詩,但每次都很費時間,我心想不過是詠海棠詩,不如頭一天在家作好帶去就行了。誰知到了那一天,當場由僡三先生(溥僡)發給每人一個韻條,是限韻的詩會。我在家作成的詩就無用了!看到有些人也和我一樣沒有交卷,都說:‘改天寄來’,於是我也說:‘改天寄來。’”可見僡三先生當時已是學富五車的才子。

    葉仰曦是我們北方昆曲劇院的老師,他是在心畬先生組織的“鬆風畫社”中成長起來的畫家。他們每人都起個帶“鬆”字的筆名,叫“鬆蔭”,心畬先生叫“鬆巢”。他說叔明先生雖不常畫,但書法工夫很高,而且能為他們所畫山水即興題詩,風格如古人一般無二。

    曾在國立藝專美術學院任教的高博陵老師回憶叔明先生,說他不僅詩詞好,書法也頗有文徵明和二王風格,尤其是自己創作的題詩不比一般臨帖之品。

    叔明先生晚年的《岔曲選存》以及其它牌子曲作品都是以行楷方式書寫,雖然信手而成,卻是傳世之作。據譚鳳元弟子趙玉琮先生回憶,其師所藏曲詞多為叔明先生手書。譚藏叔明先生的每篇曲詞都是以毛邊紙書寫行楷,並自用紙撚兒裝訂成冊。

    叔明先生的哲嗣毓繼明先生回憶:“1927年,先父曾與伯父心畬先生以及中國著名文學家等應日本大倉商行邀請訪日,與日本儒學文化名流共聚一堂,即席作畫、賦詩並研討中國文化。1934年,前往偽“滿洲國”考察,毅然沒有謀求任何職位仍回北京。而後曾短期任教於中國大學,並與傅惜華、張伯駒等人組織詩社。”叔明先生在音韻學、文字學和詩詞方麵有專門研究,著有《周易古誼》、《蕉雪堂詩集》以及其它散篇論文。

    叔明先生一家可謂藝術之家,其祖父奕訢不僅在政壇叱吒風雲而且還是詩書王爺。他專攻歐體書法,深諳音律並能操琴,自童年起終生作詩,在《樂道堂文集》中有《豳風詠》、《庚獻集》、《正誼書屋試帖詩存》等名作。伯父載澂貝勒曾著《世澤堂遺稿》、《試帖》、《古近體詩》書籍,他還是“賞心悅目”子弟八角鼓票房的創始人。父載瀅的詩文與繪畫自晚清以來素有聲望,兄溥心畬先生更是名聲大振的國畫大師,侄輩如蘊華、毓崟、毓岦、毓岑、毓嶦等都是能書擅畫。哲嗣毓峘(繼明)先生是我國著名書畫家,不僅承襲乃父衣缽還擅長三弦演奏,曾將《弦索十三套》傳授給中央音樂學院。毓峘先生長子恒鉞的書法是愛新覺羅家族中的佼佼者,次子恒鍇在美術設計方麵也很有特長,他們的下一代正在努力追求發揚國學。


------------------------------------



滿清書畫盛極一時


滿族的書法藝術到清代時呈現極盛景象。清朝皇帝都長於書畫,順治帝的書法‘結構蒼秀’,
還擅長繪畫;康熙的書法‘亢氣渾涵’;雍正的字則挺拔蒼勁;乾隆的書法氣勢恢宏,頗具功力,他敕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三希堂法帖》,對人們學習鑒賞書畫起了積極的作用。此外,還有許多著名的滿族書法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永瑢和成保。 永瑢,字鏡泉,號少齋,別號詒晉齋主人,其‘書法遒勁,為海內所共推’,有《詒晉齋帖》傳世。
永瑢的畫,山水疏簡淡逸,花鳥清新生動古淡蒼逸,有諸多佳作傳世,被稱為清代傑出的畫家。

成保書法楷書模顏真卿,點畫厚實俊美,行草法王羲之,疏密有致而生動活潑,其《惟清齋帖》為一代小楷大家。
清朝設立如意館招納畫家。《八旗畫錄》所收八旗畫家達200多人。

唐岱,字毓東,號靜岩,正白旗人,其畫沉厚深穩,並摻用西法,成為一代國手。他著有《繪事發微》一書傳於後世。

著名的畫家還有斌良,其《峽江晴浪圖》、《杏花圖》等作品流傳後世,他工花卉而善畫墨梅。徐萊工詩、精隸書、善畫梅,
時人讚‘三絕’。 民國時期滿族的書畫家有溥雪齋、溥鬆窗等,創作出許多為世人所稱道的書畫作品,其中有著名的《萬馬圖》等。 善於學習教育嚴格
為什麽一個隻有幾百年曆史的騎馬射箭的民族會在短短的時間裏出現這麽多位書畫大家呢? 

北京滿文書院的創建者、院長,現在已經退休的金寶森稱,他在做清史研究時,也發覺這是一個‘特異’現象。




滿族入關前是一個金戈鐵馬、十分剽悍的民族,入關後,竟突然湧現了那麽多的‘文化人’,這與清朝的發展曆史

以及滿族善於學習、嚴格的家族教育是分不開的。 
滿族人入關後,對於漢族文化,上至皇帝下到各級官員都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
皇上為大臣做了表率,王公貴族都重視並帶領子弟學習漢文化,所以早在清初,內務府就開辦‘如意館’,培養書畫人才,書畫藝術同時也成為皇室成員的家傳之術,數百年來,‘宮廷畫派’已形成了清逸典雅、雍容華貴的獨特風。 這樣一個社會和家族的氛圍對後代的熏陶作用是很明顯的。比如,愛新覺羅家族最年輕的畫家——愛新覺羅.毓崌,字紫薇,是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天津美院教授溥佐的女兒,她就是自幼跟父親溥佐學習傳統書畫創作,再加上自己用功鑽研,中學畢業後就成為專業畫家。
金寶森表示,書畫藝術是一種高雅藝術,某種程度上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即使愛新覺羅家族後來成為沒落皇族,
但終究還是有供這種藝術存在的土壤。而且,一旦迷上書畫,就不會輕易放棄。 像毓贍,他曾經一度跟著溥儀在皇宮裏生活,後來雖然曆經坎坷,但是對書畫的癡迷一直未減。

溥傑
宣統之弟書法大家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之弟。曾任全國政協文史研究委員會專員,全國人大第五屆代表,第六屆常務委員,
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副主任等職。精書法繪畫,其作品流傳極廣,深受各界喜愛。溥傑少年時入宮伴溥儀讀書,後被溥儀派往日本留學。他自幼受到嚴格的書法基礎訓練,工行書,初學虞世南,後受其業師趙世駿影響而自成一體,所作雋秀爽健,婀娜多姿。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在各種報刊上發表,或被選入各種作品專集。溥傑善詩詞,喜吟詠。他的著述有《溥傑詩辭選》、《溥傑自傳》等。

功 雍正九世孫國學大師 當代國學大師啟功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孫,為雍正第五子弘晝的後代。
啟功1912年7月26日生於北京。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啟功先生是當代著名學者、畫家和書法家。他的著作豐富,通曉語言文字學,甚至對已成為曆史陳跡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作得一手好詩詞,同時又是古書畫鑒定家,尤精碑帖之學。啟功先生是一代書畫大師。他的書法博師古人,典雅挺秀,美而不俗,在當代書壇獨樹一幟,成為彪炳書史的書界領袖。無論條幅、冊頁、屏聯,都表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內緊外放的結構,遒勁俊雅的筆畫,布局嚴謹的章法,體現出‘啟功體’書法的特有風格。他的繪畫水平更高,隻是被書法之名所掩而令人忽略。先生早年多作山水,70歲後常作蘭、竹,構圖平中寓奇,以書法之筆入畫,明淨無塵,清勁秀潤,充滿書卷氣。

溥儒
道光一脈北方泰鬥
溥儒
出身清皇族,他是道光皇帝第六子的次孫,生於1896年,卒於1963年,姓愛新覺羅,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
溥儒曾留學德國,學天文學和生物學,回國後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溥儒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其山水以‘北宗’為基,潤以南宗筆法,書法以草書見長,昔時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在書法上,溥儒與鄭誦先等共為北方書壇的台柱人物。在當時的北京是聲譽極高的文化名人。溥儒書法習柳公權,略近成親王而風骨過之。行草學二王、米芾,飄灑暢酣,他主張樹立骨力,善於取勢,主張書小字必先習大字,心經筆法,意存體勢,這樣才無輕率之病,書法剛健遒美,秀逸有致。 ‘落霞箋’是溥儒先生按自己的心態製作的一種書寫用紙,自稱‘落霞箋’,有行雲流水之趣。他為了製作幾張效果滿意的‘落霞箋’,有時需耗用一天的時間,所以用‘落霞箋’完成的書法作品極少。 溥輩兄弟
貴族藝術宮廷畫派

溥鬆窗

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兄弟,他與其它幾位兄弟溥儒、溥雪齋、溥佐等一起,自幼研習文學、書法與繪畫藝術。
溥雪齋曆任輔仁大學美術係係主任,而溥鬆窗23歲就被聘為輔仁大學和國立藝專的教授。他們共同創建的鬆風畫會,成為當時有最高藝術成就人士聚集的場所。溥佐擅畫花鳥走獸,尤擅馬,兼作山水,其風格立足於工整精細的宋代繪畫傳統,吸納元明清以來優秀的花鳥畫家之所長,名作有《奔馬》等。因為溥字輩兄弟皆出自皇室,他們的繪畫作品功力雄厚,色彩古樸典雅,風格清逸脫俗,別具一格,自成流派,被後人稱為宮廷畫派。
http://baike.baidu.com/view/174451.html?wtp=tt 溥雪齋(1893-1966)男,滿族,清道光皇帝的曾孫。其祖父為皇五子惇親王奕誴,父為貝勒載瀛。幼年襲封為“貝子”,本名溥伒,號雪齋;晚年為名號一致,以字行,乃常用溥雪齋為名。   雪齋先生自幼學習文學藝術,擅長書法繪畫。是著名書畫家,辛亥革命後,以書畫為生,早在1930年就執教於輔仁大學美術係,任教授兼係主任。並組織“鬆風畫會”,研究國畫藝術,培育了大批人材。他擅長畫山水、馬、墨蘭等。書法學米芾、趙孟睿?諉漬雜諞惶澹?讕咭恢紙餮隙?咒烊韉納裨稀K??幣彩槍徘偌遙?氖?甏??櫓?徘倩幔??繽?茫?寫棖僖眨?勾?徹爬值靡粵鞔?⒄埂?   解放後,他積極參與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曾任北京市文聯常務理事,市美協副主席,書法研究社副社長,北京畫院名譽畫師,市音協理事,東城區政協委員等職務。1952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他多方麵的藝術成就得到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評價和讚賞。   五十年代第一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周總理在會上見到雪齋先生,關切地詢問他的生活和工作情況,並於會後親自用車送他回家。1957年,北京中國畫院成立,被聘為名譽畫師。周總理在畫院成立大會上作了重要指示。會後和全體與會者合影留念時,周總理走到他身邊停住,風趣地說:“咱們來個滿漢聯歡吧!”有一次他應邀到懷仁堂招待外賓的文藝晚會上演奏古琴,演畢,周總理特意到後台感謝他精彩的演奏,祝賀他演出成功。溥老70壽辰,陳毅副總理代表黨中央和國務院,請他到中南海紫光閣赴午宴,為他祝壽。他感動地對陳副總理說:“我沒有做多少工作,也談不上成績,領導給我這樣的榮譽,深感受之有愧。”朱德委員長也曾多次與他在北海畫舫齋內古柯庭一起研究書畫藝術,並曾合影留念。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後,於8月30日離家出走,不幸去世,享年73歲。 



溥佐 (1918-),滿族。中國畫畫家。北京人。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之堂弟。1937年入鬆風畫會。1949年後在河北藝術師範學院、天津美術學院任教。曾加入中國畫研究會。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有《溥佐畫集》。 他的後人有:

愛新覺羅·毓崌是愛新覺羅·溥佐先生的女兒
今年43歲的愛新覺羅·毓崌是個畫家,專攻工筆畫,祖上很有點來頭:道光皇帝是她父親的曾祖父,父親溥佐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堂兄弟,貴為王爺。溥佐幼時跟著大哥溥伒學工筆畫,解放後長期擔任天津美院教授。毓崌小時也跟著父親學工筆畫,尤其擅畫竹子。曾與愛新覺羅家族裏的丹青好手聯袂在東南亞舉行過多場“愛新覺羅家族畫展”。


愛新覺羅·一聰是愛新覺羅·溥佐先生的孫子。但愛新覺羅·一聰因以“撈人”為名詐騙在押人員家屬財物共計25萬餘元,日前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處有期徒刑12年,其未婚妻張超也因共同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
愛新覺羅氏

愛新覺羅氏是清朝皇帝家族,他們的書畫藝術,幾百年來有著不解之緣,被稱為“宮廷畫”,在海內外有著極高的影響。

 
  清初的皇帝如順治.康熙.乾隆等都是雅好書畫,在日理萬機之餘,遊藝翰墨,重視書畫藝術。由於皇帝的喜好,加上宮廷的特殊家庭生活教育,故一般王宮宗室,也唯風雅是尚,研習書畫,孕育出不少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繪畫風格,都以傳統為依托,特色都是富貴典雅溫潤靜逸,著作多以花鳥蟲魚,而畫馬最多,山水次之。

  近百年來,其後裔多從叔伯父輩學習書畫,其書畫繼承了愛新覺羅氏書畫藝術的優良傳統,顯示了其技藝源遠流長的雄厚根基,而且又隨時代演近各辟蹊徑,苦心探索。表現了新時代的麵貌和氣息,藝術風格精彩紛呈。愛新覺羅氏後裔,在書畫藝壇上享有盛名者為數不少。

  在書法方麵:首推溥傑.啟功.啟驤.毓詹(應有山字旁).啟源

  在繪畫方麵:有溥佐.溥佺.毓峨.毓嵐

  而年輕的一代有毓崧.崇嘉.文嘉.毓半雲.毓峋.毓嶽.毓震峰.和毓紫薇.恒鈦等。

[宮廷畫派]愛新覺羅恒鈦先生藝術簡介

        愛新覺羅恒鈦,男,滿族,1954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師範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

係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親王奕 宗後代,曾祖父載瀛一生精力專於書畫。其所繪鞍馬,羽毛花卉頗具特色,自稱一派,為當時著名畫家。大祖父溥伒(雪齋)、祖父溥僩(毅齋)、六祖父溥佺(鬆窗)、八祖父溥佐(庸齋)、伯父毓峨均攻書畫,各具風格,均為當代著名畫家。其堂祖父溥儒(心佘)在書畫藝術上更與張大千齊名,有“南張北溥”之說。

 
恒鈦成長於一個書畫藝術人才輩出的家族之中,在藝術上深受熏染。自幼酷愛繪畫藝術,並得家族真傳,師承六祖父溥佺(鬆窗)、八祖父溥佐(庸齋)、伯父毓峨、啟功等著名書畫家的教導,四十多年的潛心鑽研、苦練,現已成為宮廷畫派繼承人之一,主攻山水兼花鳥.人物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深受國際友人喜愛。1989年讚助文化部修複恭王府兩幅作品,並在台灣展出。1989年讚助十一屆亞運會兩幅作品,並在日本東京展出,收入日本出版的《末代皇朝愛新覺羅氏族書畫集》。1991年讚助內蒙古那達慕二十幅作品,並在新加坡、韓國、加拿大、香港展出。1993年收入《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1995年至1997年受日本友人之邀,作品先後在日本橫濱、大阪、廣島、東京、仙台、崗山、鹿兒島等地區舉辦日中友好文化交流逸品展,1997年3月收入遼寧版《現代滿族書畫家傳略》一書。1997年5月收入上海版《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們》一書。1997年收入吉林版《愛新覺羅家族》全書。1997年12月由國家民委之邀,作品作為禮品送給國外友人,1998年2月一幅作品被中央電視台書畫院收藏,1999年9月作品被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收藏。2003年7月收入<<世界名人錄>>.同時被中國書畫研究院聘為研究員,2003年12月17日---24日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會之邀舉辦宮廷書畫展.

---------------------------------------
愛新覺羅.載瀛有兒子和女兒嗎?
 
據《清史稿》記載,清同治帝逝後,其恭肅皇貴妃於光緒元年七月十五(1875年8月15日)生同治遺腹子載瀛於瀛台,載瀛過繼給奕誴,後載瀛與嫡福晉他他拉氏生子溥儁(清末大阿哥)。不知愛新覺羅.載瀛除了溥儁和溥佐,還有別的兒子、女兒嗎?請教!
最佳答案



溥儀是醇親王府出的第二位皇帝 第一位是光緒。

愛新覺羅.載瀛是敦郡王奕宗子

溥伒(雪齋)、溥僩(毅齋)、溥佺(鬆窗)、溥佐(庸齋)

參考資料:http://tieba.baidu.com/f?kz=95594440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522482.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