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TO: 薇小妹、耳福兄、牧小妹,並與走廊的朋友暫時話別 (圖) 來源: ABC--

(2009-09-05 15:20:12) 下一個

TO: 薇小妹、耳福兄、牧小妹,並與走廊的朋友暫時話別 (圖) 來源: ABC-- 於 04-12-05 19:44:54
在WXC我答應過兩件事:
1。 是和薇小妹這位現代藝術家討論一些繪畫問題。上周五我在茶軒開了個頭,討論將來還要深入。特別是耳福將國內部份又引入討論,要論透還要一塊塊地來。
2。 我答應為耳福兄的‘講古’極力捧場,在‘講古’最後一回在走廊登出後, 我將上貼一張我20歲的水墨國畫。
我知道耳福兄下過功夫又好畫,他看到後一定不會感到孤獨。。我畫這張畫時先師已過世,但亞明、黎雄才、和董壽平還在畫鬆。我當時年輕雄心大,所以在筆和墨法上和這三位名家有意比較。
打個書法上的比方:我敢寫大字,也敢寫小子。即便是寫意也敢露筆法。我特拍了張近照,供行家們指正。至於‘客死他鄉’是我的真實感受。
7歲時經名家講解,看懂了華YAN這張畫。感覺雖悲,但內心頑強。我也貼上供朋友們玩賞。薇小妹一定要問苦老的畫技。我僅點一句:胸中的畫不同於筆下的畫。小妹可以GOOGLE李燕(苦老之子)和八大的作品。憑小妹的悟性足以明白一二。
今後幾個月太忙,就此與大家話別。感謝夜林為本壇傾注了不少心血。感謝所以朋友在此交流思想,讓我學習了不少新知識。歡迎女司令加盟。老朋友再見!
-------------------------------------------
天山積雪,走廊話別 來源: 耳福. 於 04-12-05 22:19:50

回答: TO: 薇小妹、耳福兄、牧小妹,並與走廊的朋友暫時話別 (圖)
由 ABC-- 於 2004-12-05 19:44:54 晚輩趕來與前輩話別:自文學城與老先生相見,每每指點評撥無不受益,今天忽聞老先生要臨時話別,又將自己的早年之作和新羅山人“天上積雪圖”一並傳上,看後對老先生的治學功力和此番心境不勝欽佩與感慨!“天山積雪圖”意境蒼涼而高遠,雪峰下,畫中主人與孤駝跋涉於皚皚冰雪之間,陰雲低鎖處,一隻孤雁掠過長空,嘶鳴聲聲,引得畫中人抬首仰望------。
(由於電腦銀屏的圖像解析程度,包括我在內大部分朋友可能看不出畫中左上角的雁,我也隻能憑記憶了。)畫中人栩栩如生欲呼出畫外,而畫外人又何嚐不是畫中人--!海上巨擎任頤伯年曾題畫道:“新羅山人用筆如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離頓挫,一時莫與爭鋒,今人繞一沾筆輒仿新羅,益可笑焉。”晚輩不敢無禮妄評先生的椽筆,但中國畫精粹淵源高古,承傳有序,千年而不殆。我相信,所有同行對於包括”湖社”,“鬆風畫會”等更老一輩前人為中國畫事業所做出的成就和貢獻將不會忘記的。贅言:感謝書童大俠讓我浪得了一個腐敗得名聲:))
-----------------------------------------------
注:任頤的題畫與ABC前輩讀畫息息相通。均對古人精粹領會至深 來源: 耳福 於 04-12-05 22:34:46-
-----------------------------------------------------我哭,我也要電子橡皮~ 來源: -牧歌 於 04-12-05 23:23:54 下麵那個是駱駝與達摩? 是誰的畫?您說的任頤是不是就是任伯年的畫風? 拜托給講解講解貝~
----------------------------------------------------任伯年對華新羅山人非常推崇,我錄了他的題畫句。誰的“話”,新羅山人的“話”看樣子不像達摩,等我過去盤問一下----
------------------------------------
我才悔得抓耳撓腮的,光顧看ABC大人的了,其實您也說的很具體 來源: -牧歌 於 04-12-06 00:05:59
回答: 悔得抓耳撓腮的 由 耳福. 於 2004-12-05 23:31:40
華喦(1682~1756),號新羅山人,又號離垢居士等,後世多稱“華新羅" ----------------------------------------
華喦《天山積雪圖》清 軸紙本設色159.1x52.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回答: 華喦《天山積雪圖》清 軸紙本 (圖) 由 -牧歌 於 2004-12-06 00:10:03

 








-----------------------------------------------------------------------------------
謝ABC大人,您那對中國國畫的承,傳,繼的論述還曆曆在目 來源: -牧歌 於 04-12-05 22:54:47
回答: TO: 薇小妹、耳福兄、牧小妹,並與走廊的朋友暫時話別 (圖) 由 ABC-- 於 2004-12-05 19:44:54
您,耳福,WHISPER等高人論道講畫,讓我輩深感中國文化源遠精深. 望您還來多多指教,包括剛看到小軒諸位對現代藝術品與市場相互影響,其實都是很有意義的話題. 感謝您的佳作,作為晚生得以拜見,三生有幸. 畫中的道可道,非常道,隻是晚輩非道中之人,但也觀畫如人 人生處處是道場,有緣分還更需要您這樣的長者來醍醐吊頂,多加指點. 牧歌叩謝
-----------------------------------------
再謝ABC大人,對中國國畫的承,傳,"創"(改一字) 來源: -牧歌 於 04-12-07 03:59:32 回答: 謝ABC大人,您那對中國國畫的承,傳,繼的論述還曆曆在目 由 -牧歌 於 2004-12-05 22:54:47
謝您自作的青鬆的筆法與功力,讓我們感到您在年輕時代紮實的基本功,還有您 牧歌不是繪畫的道中之人,感謝您給的很多關於藝術的教誨.今看您給的現藏與故宮的新羅山人《天山積雪圖》,之所以成為千古名作,是因為以神取勝,當那紅氅遊人與孤獨駱駝的視線都被吸引到左上麵的孤雁哀鳴,令人在他鄉更思歸,真是無聲勝有聲.
與強調筆功的您二十歲自作的青鬆的筆法與功力,好象畫麵更具潑墨與層次渲染,並且有一種超出形,而在形之上的意境,奪人心魄,令人回味無窮...您提出這幅畫也許還有一種表達您現在身在異國他鄉,猶如離群孤雁的那種心情吧?
您是幸運的,傳統文化伴您渡過您的青春歲月,並且維係著您與故國的情緣,還記得您與耳福論畫時,談到畫界淵源;當年湖社,鬆風社的前輩師承;談到中國紙墨筆畫的承,傳,創;談到求畫意與求功力的孰是孰非,這些都讓牧歌受益非淺.再一次表示感謝. 在當今浮躁的世界,大概能象以前那樣靜下心來,紮實地苦練基本功的後輩,越來越少了,但同時追求創新的越來越多,這也是各有利弊的現實.畢竟象ABC先輩,耳福,whisper等自年少起,就跟名家學藝,乃至有家學淵源的是幸運的少數人.不怕您見笑,到大學之後我才第一次在中國美術館見到國畫.故失禮的地方望您多海涵. 最後再一次遙祝您健康,感謝您不吝多次賜教,在這裏弘揚祖先文化,本身就是公德無量的. 希望您還能經常回來看看,把您所具有的文化傳統的光熱更多地傳給我等下一輩.
---------------------------------------------------------
旁觀者也來兩句。 來源: 我是過客 於 04-12-06 09:25:12 回答: TO: 薇小妹、耳福兄、牧小妹,並與走廊的朋友暫時話別 (圖) 由 ABC-- 於 2004-12-05 19:44:54
鬆的主幹很強健,畫的中心的枝幹卻很細弱,有點像一個大胖子,手臂很小。這樣整體的感覺就有點怪,似乎作者要突出那細小的樹枝,作者是個細膩的人,不過此畫沒有什麽感人之處。 畫的高低,不僅在於技巧,還在於作者心中的精氣神,通過畫來表現人性的美及大自然的美,就很容易成為上品。 沒有印章,題字,難道作者對此畫不滿意,不願留名?
------------------------------------------------------------------
先生,後會有期! 來源: whisper 於 04-12-06 11:28:32 回答: TO: 薇小妹、耳福兄、牧小妹,並與走廊的朋友暫時話別 (圖) 由 ABC-- 於 2004-12-05 19:44:54
老先生20歲的筆力就非常老辣,猶喜樹幹。 我可不是現代藝術家,在老先生的帶動下,冒充個藝術票友就不錯啦。 關於繪畫的討論才開個頭,就餘興未了地送你走,不免遺憾。不過對此的思考和興趣會繼續下去,所以老先生回來,隨時可以老話重提,老畫重敘。 客死他鄉,雖說是比較淒切,可是信了藝術,藝術就可以作為宗教,為我們超度。看看,藝術很實用:)相信靈魂自然會找到其所屬所依。 謝謝先生的點撥,我可以順藤摸瓜,自己去修行。將來有了心得,也會心裏默默感謝老先生的引導教誨。 大家在這裏那裏的討論,就是下藥引子,大家領了回去對症下藥,滋心潤肺,當然結果是對藝術更上癮,奈何來哉。 提前祝聖誕愉快,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