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一郎君把《張承誌《敬重與惜別》讀後隨感》一文貼到日壇。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japan&MsgID=775447深夜了,但還有討論。
江上:在張承誌先生長長的談廣島和長崎的文章中,不厭其煩的述說原爆的禍害、日本人的控訴---卻鮮有將日軍滔天罪行作對比。
我的回複:
同意三天兩天的觀點,覺得也是對自己的觀點的補充。
|
|
| | | | 回答: 張承誌《敬重與惜別》讀後隨感 由 江上一郎 於 2009-09-14 08:11:01 有關戰爭正義與否的問題,個人覺得:
確實所有的戰爭都有非正義的一麵,但是從總體看有正義的和非正義的戰爭之分。很多時候這種區別非常模糊容易引起爭論,但幸好二戰在此可算得上是個特例 - 中美英蘇的同盟國的正義成分比德日的要多不知道多少倍。所以,同盟國方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
有關廣島長崎的原爆正義與否的問題,個人覺得:
正如上述所有戰爭都有非正義的一麵,戰爭中廣島和長崎的原爆行為本身也有正義的成分和非正義的成分。但是從曆史環境和結果來看其正義的成分遠遠超過了非正義的成分。具體來說: 1。它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從而避免了正義方的人員傷亡。 2。對比其他手段,原爆最大限度地摧毀了非正義方的戰爭意誌,確保了正義方的勝利。 3。戰爭的早期結束,也減少了日本的人員傷亡。 4。廣島和長崎在當時未放下武器成為投降的城市,相反兩者都是日本軍工業的戰略要地。
所以,原爆是正義的戰爭行為。
|
|
轉眼又黃昏的發言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正義觀點,即
|
|
| | | | 回答: 張承誌《敬重與惜別》讀後隨感 由 江上一郎 於 2009-09-14 08:11:01 卻盡量美化日本發動戰爭的曆史,和盡量回避對亞洲 國家造成的毀滅性災難。
核爆中死傷的大量平民無疑是值得同情的,但歸根到底 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造成的,不明確反省這一點, 卻去誇大日本的核武受害者意思和感情,不明智也危險。
|
|
其他有和平非戰爭主義等觀點,也表明厭惡戰爭的觀點。
個人覺得,和平主義值得提倡,但曆史上也好未來也罷,戰爭都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時刻也不能放棄戰爭與武力作為以惡除惡,犧牲局部保證大局的一個手段。
有時候強勢的軍事力量,擁有核武,還是強勢的外交的一張牌。
如當年第一代領導人的兩彈,最後導致尼克鬆到中國握手建交,奠定了中美俄三國鼎立的新世界格局。
到今天金正日搞核武,迫使美國坐下來談判,都是外交上的一張牌。
任何單純一味強調和平,反對戰爭,都是政治不成熟,與不負責任的表現。
在曆史上也好,未來也罷,不論喜不喜歡戰爭,喜不喜歡武力解決問題,除了正義與非正義之外,還要考慮手段的合理性,以及采取手段的必要性,即
所謂武力,不是要斬人,而是要除惡。除掉一個惡,為了讓萬人活的一個手段。
即犧牲少數,或者局部而保障多數,保全大局,保全整體的一種無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