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第一次知道包子也有柳葉狀的。

(2009-08-25 16:16:47) 下一個

每次進私房小菜,都大咽口水,感慨同樣是兩隻手,可有的人的隻能叫做爪兒,不能稱為手,比如我。

昨天看翠花貼了做黃米粘豆包的,讓我想起在童年冬天的美食,沾著白糖吃的熱騰騰的粘豆包,家裏從沒自己做過,總是從市場上老鄉那買來,封凍在陽台上,然後取回加熱。童年冬天的一大美食啊。沒想到在美國居然能自己作。

今天看到納米生物的好貼,《今夜的柳葉包讓你如此寂寞 》,大概來源於一首歌《今夜讓我如此寂寞》,記不太清了。圖文並茂地說明解釋,讓俺開了眼,知道了包子不僅僅是園的,餃子形狀的,還有這麽纖巧的包子褶左右對稱,彎月一樣的柳葉狀,而且是膠東半島的特色。

感慨人生之妙,準備有時間自己也嚐試一下。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cooking&MsgID=852258

更感慨地是如一明智觀者所雲:

看寫法就知道是博士,和遠方的雪花是一個風格
每張圖都有特別要傳達的信息和意圖。
照片不講究色彩絢麗,但絕對清晰,距離夠近。
很多實物都同時有參照物比較大小尺寸。

嗬嗬,文如其人啊。

有些圖文,追求華美,給人美感,但缺少實物對比與實用,所以讓觀者少了些創作模仿的熱情。

有的一昧地追求外在的色彩,與裝飾,乃至自我感覺,少了些內涵味道與樸實,乃至深度。

當然每個人的閱曆,乃至對生活,對事物的理解與關注的角度不同往往決定了彼此看事情的結果,乃至做出佳肴的效果。

但這些看似無形無心的東西,往往更暴露一些本質的差異,當然秀佳肴如賣瓜,自己歡喜也未嚐不好。

但對讀者來講,就像看藝術品一樣,說起來還是多看上品,容易感應,更容易模仿的,更養眼不是。

喜歡柳葉包這樣的文章,說明實用,文風樸實,信息詳實,容易模仿操作,還透著淡淡地鄉愁。亦如一部說明書,沒有華美的修飾,與羅嗦,句句都是不可缺少的客觀寫實。

柳葉包很美麗,更美麗的不是那左右對稱的包子褶,而是喚起了我們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思鄉情結,還有那永遠難以更改的中國胃的慰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