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陶瓷文化:隋代瓷器

(2005-01-04 03:34:33) 下一個
隋代時間短,瓷器製造業來不及形成自己的顯著成就,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起著承上(南北)啟下(唐代)的過渡階段的作用,孕育著瓷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來。    隋代的瓷器,青瓷較南北朝時更加發展,生產中心雖然仍在南方,但已有逐漸向北轉移的趨勢。白瓷生產已較多,質量有較大提高,白瓷胎較白,釉已不再明顯青泛黃,而是白中微泛灰蘭,接近純白色了。    隋代瓷器的主要器形有:盤口壺、雞頭壺、帶係罐、瓶、高足盤、俑等,其造型有較為鮮明的時代特征。    雞頭壺:盤口較南北朝時更高,頸更細長,頸部加飾幾道弦紋。腹部更為瘦長,雞頭卻趨向寫實而且又較靠近頸部。龍柄、帶係。    盤口壺:體形較南北朝時高磊,盤口更高,頸較長較直,腹更瘦長,有四至六個條狀係。    罐:北方流行的罐多為四係,直口,無頸,罐身近橢園形,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紋。南方流行的罐,多為六係或八係,直口、無頸豐肩,罐 身瘦長。    瓶:小盤口,頸較細長,腹略呈橢園形。    高足盤:有些文獻上稱做淺盤圈足豆,這是隋代特有的器形:淺盤,口微外撇,盤心平坦,常有陰線圈紋,並留有幾個支燒痕。高足呈喇叭狀。    隋代的白瓷俑,麵部清瘦,身體細長,同唐代肥胖的俑有明顯區別。    從上述幾種主要器形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隋代的壺、瓶、俑等體態細長是其明顯的時代特征,高足盤則是典型器物。    隋 代瓷器的花紋也很具時代特色,主要原因是模印花紋:用瓷質印模在未幹的胎體壓印朵花紋、草葉紋、幾何紋、尤以朵花紋最有代表性,其次是劃花:蓮瓣紋、卷葉紋、波浪紋。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隻要憑瓷器的典型紋飾,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其是否為隋代器物。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