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歡迎頂帖,怡情;歡迎批評,益智;罵帖一律刪除,既影響心情又有損智力。
正文

抵製外資,發展民族工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節選自股壇。

(2008-04-25 08:42:16) 下一個
外資白白享用各級地方政府提供的優惠,迅速壯大,逐步控製了中國主要行業。我們不計成本吸引來的外資慢慢控製了我們的命脈。我們來看一些外資控製行業情況的數據。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2006年8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製:中國28 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製權。比如玻璃行業,該行業中最大的5家企業已全部合資;占全國產量80%以上的最大的5家電梯生產廠家,已經由外商控股;18家國家級定點家電企業中,11家與外商合資;化妝品行業被150家外資企業控製著;20%的醫藥行業在外資手中;汽車行業銷售額的90%來自國外品牌。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電腦操作係統、軟包裝產品、感光材料、子午線輪胎、手機等行業,外資均占有絕對壟斷地位。而在輕工、化工、醫藥、機械、電子等行業,外資公司的產品已占據1/3以上的市場份額。除工業領域外,外資對我國流通渠道的控製也呈加速趨勢。在流通渠道中占有主導份額的大型超市領域,外資控製的比例已高達80%以上,占有絕對優勢。中國零售企業隻能在中低端市場經營,高端市場已經失守。隨著外資從高端市場向下延伸,民族零售企業在中低端市場也將麵臨逐漸萎縮的危險。問題不光是外資控製了這些行業,更可怕的是下麵這些事實。
  1、跨國公司通過高成本低報價轉移了巨額利潤,使我國稅收嚴重流失。許多地方政府采用一免三減半的政策吸引外資,又加上許多外資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經營有逃稅的天然優勢,外資企業逃避了巨額稅收。例如,由國家統計局“利用外資與外商投資企業研究”課題組完成的一份關於外資的研究報告稱,虧損的外商投資企業中約2/3為非正常虧損,每年通過轉讓定價避稅的稅款損失有300億元。
  2、由於我國很多行業采用先對外開放再對內開放的策略(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外資企業憑借超國民待遇和避稅手段,使其能以較低價格開拓和占領國內市場,已對內資企業產生了巨大的擠出效應,大大壓製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以零售業為例。沃爾瑪超市利用其全球最大的規模優勢,壓迫中國的供貨商把產品的價格降到最低,同時對其收取種種不合理的進場費、促銷費,惡意轉嫁本應由自己承擔的費用,使其僅夠維持生存,很難擴大規模。對於其它的超市,則利用其規模優勢將價格壓到比競爭對手低,甚至不惜以海外的盈利來彌補中國境內沃爾瑪超市的虧損,從而達到擠垮競爭對手的目的。該超市在國內所到之處,總是把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擠壓殆盡。在高科技領域,以手機行業為例,由於本土企業上遊技術、關鍵零部件乃至生產線常常是從跨國公司購買,跨國公司已從中賺取利潤,實現了其“上遊剩餘價值” 。近期跨國公司已開始采用低價策略,進一步擠壓國內手機廠商的利潤空間,對國內手機趕盡殺絕,實現其“下遊剩餘價值",國內手機行業連這點賴以生存的“下遊剩餘價值"都已無法實現,市場占有率嚴重萎縮,近年以來國產手機商無一例外嚴重虧損,一些實力較弱的廠商已退出市場。
  3、外資往往把高汙染、高能耗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以逃避本國或發達國家嚴厲的環保法令限製,造成了中國大量消耗資源,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環保總局的一位副局長曾深有感觸地說:“什麽是世界工廠?就是用自己的資源替發達國家生產低級工業品,用自己的身體去承受汙染,所賺取的不過是微薄的加工利潤” 。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員,隻顧抓眼前的經濟利益,不計成本地引進或批準一些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外資項目上馬,如化工行業、焦炭生產、電解鋁等等。這些行業由於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影響人民身體健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發達國家早已禁止在其本國生產,但我國許多地方卻趨之若騖。
  由於發達國家將一些會產生嚴重汙染的產業向我國轉移,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工業廢氣越來越多,大氣汙染日趨嚴重,水質越來越差。空氣汙染加劇的直接後果就是居住在城市的人們的疾病增多。據報載,空氣汙染嚴重的北京,呼吸道疾病在導致死亡的疾病中占第四位。1949年以來,我國城市工業總產值增長30倍,汙廢水排放量增長25倍,國家有關部門組織對全國10.97萬公裏長的河流進行監測的結果表明,三類以上水質的河流長度占70.1%,這表明大部分河流已經被汙染。由於水質變差,許多地方的土壤中鉛、砷、鎘等含量過高,種出來的蔬菜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吃了會危害人體健康。據估計,中國每年由於資源消耗和環境汙染所造成的生產力和相關衛生保健方麵的損失大約1700萬美元,如果按2004年中國貿易依存度70%的比重來衡量,中國每年因外貿造成的資源和環境代價約為1190億美元。如果按2004年外企對外貿約57.4%的貢獻率來算,每年外資造成中國資源和環境的損失約683億美元,已超過改革開放以來任何一年的實際利用外資額。
  更可惡的是下麵這個事實。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從國家環保總局以及各地環保局等渠道搜集整理後發現,截至8月20日,出現在汙染企業名單上的跨國公司已超過了100家,涉及食品、電子、化工、機械製造等諸多行業,有的公司在中國的多個投資公司或分公司都存在超標排放、違反中國法律法規的現象,包括百事、惠爾普、博世等一些世界500強企業都名列黑名單之中。事實上,大部分上了汙染企業名單的跨國公司在環保方麵都擁有良好的口碑,但他們進入中國以後很快就 “入鄉隨俗”,降低了環境標準。如一家日本公司,其在日本的8家工廠裏有7家都達到了零排放,但在中國卻連最基本的排放標準都沒有達到。真的到了我們反思引進外資的時候。
  4、外資並購造成大量賤賣國有資產的事件發生,揮劍自宮了很多很有前途的國有企業。由於目前國家對出售國有資產缺乏統一標準和完善的機製,地方各級政府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是從“小局”出發而不是從大局出發,導致低估、賤賣或贈送國有資產的事情時發生。如,在洽談中外合資時,少數外商利用中方急於尋求資金的心理,在對中方資產評估上討價還價,有意低估中方資產價值,以降低中方股權比率,提高外商所占股權比率;一些中方代表則為了追求當前政績,或得到一些“好處”,也在資產評估中迎合外商,低估國有資產,以促成國有資產早點賣出,反正資產不是自己的,虧了也不心痛,從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這類現象在國有企業改組過程中最為突出,而且涉及麵廣。又如,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獲得短期回報,把一些經營得比較好的合資企業或國內企業出售給外商,拱手讓出國內市場和未來的收益,造成國有資產變相流失。
  我來舉幾個例子。江蘇徐工集團的資產規模、人員規模、銷售收入在當地企業中排名數一數二,在江蘇省工業企業中也位列前十,整個工程機械國內136個產品,它占一半以上,並且有二十個左右的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前三名。就這樣一個國內的行業老大,經營得相當不錯的企業,它的改製隻引進國外投資者,不讓國內企業參與,並在最後賣給了美國卡特彼勒公司,這使得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及其在中國控股的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占到中國工程機械市場20%的份額。它一步到位,通過收購一下子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網絡。就這樣,中國人自己將工程機械行業的主導權拱手讓給美國人。這種引進外資的行為對於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簡直就是自殺。
  在國內外享有價廉物美之譽的福建省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在全國電池生產行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2003年,南孚占據全國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總銷量超過7億隻,產值7億6千萬。南孚已發展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五大堿性電池生產商。 2003年8月,南孚突然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公司收購。這個曾經讓中國人引以為豪的“民族力量”一夜之間就落入美國人手裏了。南孚其實並不缺乏資金,相反,資金很充裕。1999年,南孚正處在發展的黃金時期,在當地政府吸引外資政策的要求下,南孚公司的國有股東陸陸續續將所持股分賣給外方投資者,這些外方投資者最後又把股權轉讓給美國吉列公司。短短幾年時間,南孚由中國電池生產業的巨頭變成了其競爭對手的子公司,而且這個競爭對手曾是它的手下敗將。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麵,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現在好了,最大的競爭對手消失了,而且還得到了一家年利潤8000萬美元,擁有300多萬個銷售點的電池生產企業,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大半個中國市場。本來南孚的優質堿性電池已打入國際市場,此時正是向海外發展的大好時機,可是為了避免和母公司爭奪市場份額,南孚隻好匆匆鳴金收兵。在國內市場上,由於不能與金霸王正麵衝突,現在南孚有一半的生產能力被閑置著。南孚正漸漸地失去活力,美國吉列公司也輕而易舉地除掉了它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除此之外,“自殺”的國內優秀企業還有活力28、山東正大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哈藥集團、哈啤集團、小護士等不勝枚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