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部誤導了西方人西藏觀念的電影——“西藏七年”

(2008-04-11 14:13:44) 下一個
別忘了這部電影,影響了一批西方人對西藏觀念的一部電影,“西藏七年”(seven years in tibet)。此影片於97年上映,隨後便掀起了一陣反華浪潮。這部電影與今天的藏獨、乃至西方社會的偏見,有著牽扯不了的幹係。但是,這部電影嚴重誤導了西藏的事實,在故事敘述中尤為片麵。

這部電影自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先出版了書,後拍成了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奧地利登山運動員Heinrich Harrer,也是作者,在二戰時前往喜馬拉雅。由於各種種種原因最後來到了拉薩,因為是來自西方的國家,他得到了童年的達賴喇嘛的接見。影片中的達賴對西方文化有特別的愛好,所以兩人也成了朋友。但不久,二戰結束,又不久,共產黨取代了國民政府,於是解放西藏成了本影片的轉折。

這部電影始終誤導觀眾說西藏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把當時的駐藏國民政府歪曲成一個外交機構,也完全忽略了西藏曆史上和中國的關係,把中國說成了外國人。影片尤其渲染了張經武等三位中國將軍的傲慢無禮,以及西藏人民對中國軍隊的抵觸,把解放軍接手西藏刻畫成了蠻橫的侵略,並且別有用心的渲染了戰鬥場麵。

影片的結尾處理的十分悲慘,最後達賴喇嘛希望Heinrich Harrer回到西方後能把西藏的事情告知天下。正是因為這個暗示性的結尾,加上自稱“真實的故事”,再加上97年西方存在的“西藏熱”,這部編造的電影感動了不知情的西方社會。

但這部影片卻有若幹個質疑點。

1.作者出生納粹
作者Heinrich Harrer是一個忠實的納粹分子,而不是所謂被迫加入納粹,更不是所謂的“英雄”、“人權衛士”。

1997年5月,奧地利記者格拉爾德•萊納爾在美國華盛頓國家檔案館找到了記載著哈勒納粹史的一份80頁的檔案材料,接著,德國《明星》周刊記者在柏林聯邦檔案館也找到了有關哈勒納粹背景的檔案材料。據該檔案材料記載,哈勒早在1933年10月就已效力於當時在奧地利尚處非法地位的德國納粹衝鋒隊(SA)。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宣布“吞並”奧地利後,哈勒即於4月1日加入納粹核心———德國納粹黨衛軍(SS,38部隊,番號73896),任中隊長,同年5月1日,哈勒又成為德國納粹黨員(NSDAP,黨員號碼6307081)。
哈勒還是受到過希特勒親自接見的“納粹高層集團的寵兒”。1938年7月,哈勒與幾名德國人從北坡登上瑞士境內的艾格爾峰後,曾受到希特勒的親自召見,並合影留念。該照片保留至今。據紐約《每日新聞》1997年6月19日的文章報道,希特勒尤為器重“征服艾格爾北峰”的哈勒,特命其訓練納粹精銳部隊,而這些精銳部隊正是後來堅決“貫徹執行元首最終解決方案(指滅絕猶太人)”的得力凶手。1938年12月哈勒與一所謂“純雅利安人”結婚,而批準其結婚的竟是蓋世太保頭目、納粹黨衛軍最高負責人希姆萊。
……

在自己的納粹背景被揭露後,與達賴聯手,“緊急搶修”電影《在西藏七年》。去年5月哈勒的納粹背景被揭露時,正值《在西藏七年》電影拍竣和西方一些傳媒作推銷宣傳的最後關頭,片中飾哈勒的演員布萊德•皮特得知後宣稱要退演,哈勒“心急火燎”,立即責其律師找到製片公司代表及導演等人,在倫敦密謀達成協議。於是,導演對該片“小動手術”,重做政治包裝,無中生有地添加哈勒與德國納粹既有關係又對其“反感”並與其“劃清界限”等鏡頭。哈勒的醜聞曝光後,達賴也陷入十分尷尬的境地。他一方麵同製片商及導演等人密商對策,“緊急搶修”影片,另一方麵又極力為哈勒辯解並設法轉移輿論視線。這樣經過哈勒和達賴的多次密謀和聯手策劃,影片《在西藏七年》雖然遇到一些阻力,最終還是在去年10月出籠。由於哈勒的納粹曆史已經公之於世,為了掩人耳目,他沒有參加洛杉磯的首映式,而達賴也未敢出席影片在奧地利的首映式。

以上內容出自與任言實的“美國影片《在西藏七年》的醜聞”,更多更全的內容可以搜索此關鍵字。


2.盲人摸象
“西藏七年”花了不少筆墨在把西藏描繪成一個安寧、平靜、與世隔絕的世界。尤其是作者與達賴喇嘛的相處,純樸的世界似乎像一個世外桃源。然而,姑且相信作者的這段美妙經曆是真實的,他卻不得不承認他身處的環境是西藏的貴族社會。他有限的社交圈子,也就意味著他看不到當時西藏農奴的疾苦,據某些資料顯示受壓迫的西藏農奴的比例在西藏人口的90%左右。因此作者生活在當時社會金字塔的最頂端,但這樣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卻與西藏人民的主體截然相反,所以他所試圖渲染的美妙世界隻是他在盲人摸象。

可想而知,解放軍解放西藏,尤其是解放西藏農奴,同時剝奪了西藏貴族的特權,也剝奪了貴族天堂般的生活,這在這些西藏貴族眼裏理所當然成了天理不容。

3.模糊曆史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西藏七年”刻意的模糊甚至歪曲了解放前西藏與國民政府的關係,誤解國民政府與西藏是外交關係。至於國民政府前西藏與元明清的關係,這裏不必重複,自然有無數的曆史證據證明這段比較特殊的關係,但中國對其擁有主權並不受到挑戰。

而隨後中華民國成立後,便宣布自己是合漢、滿、蒙、回、藏等民族為一體的共和國。隨後中華民國南京臨時參議院頒布的民國第一部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明確規定,西藏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1927年,中國國民黨在南京組建國民政府,並於1931年召開國民會議,十三世達賴喇嘛和九世班禪額爾德尼均派出正式代表參加。這次國民會議製訂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總綱第一條規定:西藏是中華民國的領土。西藏地方政府和班禪的行政機構堪布廳的代表,還加了南京國民政府於1946年召開的國民大會。

而“西藏七年”中的國民政府官員,理應是南京國民政府在拉薩設立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是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常設機構。此駐藏辦事處的上一級,“蒙藏委員會”設立於1929年,主管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地區行政事宜。此性質,便證明了“西藏七年”影片中的致命錯誤,乃至作者無知的認為西藏是一個擁有主權的國家。

4.西方優越主義
本文至始至終是一部英文電影,乃至於每一個藏人開口閉口都是英文,這不禁讓我覺得奇怪。或許是因為當時電影的元素造就了語言的瓶頸。但是從另一角度看,“西藏七年”至始至終貫穿了一個西方文明的優越感。 影片中達賴喇嘛對西方世界充滿興趣,或許他本人真是如此,但影片似乎在引導觀眾認為,達賴喇嘛的成長是作者Heinrich Harrer的功勞,更甚之,是西方文明的貢獻。而且,本片也不斷渲染了作者Heinrich Harrer和他的西方朋友對西藏發展的貢獻。

小結。這部“西藏七年”若單作為一部電影而言,藝術上是一部不錯的作品。但是內容上顯得別有用心,和今天西方社會對西藏的片麵態度息息相關。國內已經禁止了這部電影,但是個人總認為,分得清是非的人,有必要時刻留意西方人的舉動,揭穿他們的用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