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茶客

沏一壺茶,讓我們在縷縷茶霧中潛心細品
正文

回頭再看王千源事件:如何表達我們的意見?

(2008-04-19 23:22:27) 下一個

王千源事件從一場鬧劇發展到一場政治事件,折現了國人對於西方的偏見的憤怒,無助和急躁。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人以為跟西方世界心理上的距離拉近了。然而,一係列的針對中國的歪曲和侮辱讓中國人徹底失望並憤怒了。原來標榜公正的主流媒體也可以這樣顛倒黑白,原來很有教養的西方人對中國是這樣的無知而又傲慢?於是我們希望用行動和聲音轉變這種歪曲和偏見,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明白我們憤怒的心情。可惜,大部分努力都是徒勞的,如果不是換來另一種歪曲。

 

所以改變這種偏見是需要長期的努力,而不是希望畢其功於一役。西方普通民眾對中國的偏見有其堅實的基礎。一方麵是價值觀上無法接受中國的不民主和共產黨一黨專政,另一方麵是中國經濟力量崛起帶來的切切實實的壓力。寄希望於普通民眾費一番努力去了解中國是不現實的,特別是有了影響力無所不在的媒體和為了選舉無所不用之極的政客的推波助瀾和煽風點火。暴風驟雨式的運動無法讓這些偏見根深蒂固的人接受你,反而讓他們從心理上排斥。因此,最有效的溝通就是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對外開放。隻有持續的相互經濟文化上的交流才可以使更多的西方民眾了解中國,也隻有當西方社會裏相當一部分人覺得歪曲中國很荒謬的時候,主流媒體上才可能有多方麵的聲音。隻有中國持續強大,政客們才會衡量歪曲中國的代價而有所顧忌。新華社的社論其實挺有見地的,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愛國。

 

作為海外華人,理性地,用事實而非情緒與身邊的西方人交流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希望每個人都能以一種泰然的態度來處理這些偏見。今天去理發時,一個在美國待了32年的敘利亞籍理發師很平靜地說,‘Here they (media and politicians) say whatever of their interests. They won’t say anything good about the rest of the world, unless they have to.’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