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豈曰多難

(2008-06-01 11:33:24) 下一個

寫了《黃昏客居諾大有感》一詩,本是放鬆一下連日的身心勞累,不想引起了一些誤會。怪我,沒把完整的背景寫明白,給人以小資情調太濃的印象。

此次去諾大開會前三周,除了忙於學業,個人參與組織募捐活動三次,自己先後捐款四次。這些付出對於整個救災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但也是我能盡的一些綿薄之力了。雖然生於吳越之間,漂於英倫三島,據隴川災區千山萬水,但血脈之情不減半分。做不到範公的“先憂後樂”,學陸放翁的“位卑未敢忘憂國”還是可以的。另外,詩中的“夢易安”指的是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並非我能安然入睡。

何況憂國愛國並不僅僅是嘴上筆下的行動,通過遊學,與五湖四海的人進行文化溝通,學術切磋,也是一種很好的向外人介紹中國,展示社會的機會,也是為國家爭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的機會,因為外人是通過我們來看待中國的。我始終相信“潤物細無聲”的力量,當然,前提是我們應該不懈的加強自身素質,道德文化的,專業能力的等等,這樣才能去“潤”別人,不是嗎?

複詩一首,與之共勉。倉促之間,有格律不全處尚請指教。

才戰江南雪封天,
又遭川北地裂山。
豈曰國難多犧牲,
赳赳華人共比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