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
2018 (33)
2020 (31)
從西安回來,北京的高溫把我們嚇傻了,到了40度。我媽家地方小,我們就轉戰我姐家。
我姐家早幾年就搬到了郊區,一棟三層小樓,還有菜院子。早上我在我媽家附近揀著一隻小黃貓,看著像幾個星期大,想著我姐有一隻幾個星期大的黃黑小花貓,我正好給它們就個伴。我哥開車帶著我們幾個就奔我姐家去了。
一路高速路,順利到了我姐家。我家小孩下車就去給小貓喂食,我這下車東西還沒搬下來,小孩嚷起來,那個花貓咬了他的手指。我一看,食指破了,還流了血,不好,得趕快去醫院,打狂犬疫苗去。
馬上一行人馬驅車25公裏,到最近的醫院打疫苗。沒想到中國疫苗挺麻煩的,要求同期同批,一共分3次打,第二次是1星期以後,第三次是29號。這難住我了,第二次可以,我在這住一星期,第三次那天我們已經離開中國了。問可不可以帶針劑出國,醫生說不行。可我上哪找同期同批的針劑?醫生不支聲。我隻能先顧眼前,保住這幾個星期沒事,剩下的回去再說。
這個針真麻煩,有實驗針在小臂上,2個疫苗在胳膊上,2個蛋白,1個在手指傷口附近,一個在後背,還有一個是肌肉注射,在臀部。怎麽這麽多針?小孩受老罪了,可不管他怎麽哭,我也堅持讓他打,不商量!命比疼重要。
這最後一針很鬧心,因為那天我們應該在去英國的路上。中國大夫說疫苗可後,不可提前。他爸爸就跟英國大夫聯係,英國大夫說,“這種疫苗應該是小孩小的時候打,現在已經不用了。如果現在申請的話,得到指定的曼徹斯特診所,而且你這個樣子恐怕進不了英國。” 一聽這個,我們都傻了,幹脆甭說了,還是回新加坡再說吧。後來我們在新加坡很容易地注射了一針,這是後話。其實回國前還有一個可怕的消息,西安一個女的被狗咬了,打了5針,最後還是死掉了。你說我這心情怎能鬆馳?揪心啊!
我姐家房子大,我們可以撒歡兒折騰,小孩最喜歡大姨家有wifi, 他可以玩遊戲,還可以跟同學們聯網玩。可這地方比較閉塞,流動人口少,沒幾家商店。有那麽幾家,都是當地農民開的,賣的東西有的連牌子都沒有。我姐每次從北京城回來,就帶回好多吃的,主要是肉和小吃,菜院子裏有蔬菜。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到菜園子裏割韭菜,那是organic 的啊!老農們不知道organic 在我們那有多貴,帶化肥的幾根就好幾刀,甭說organic的了,這一頓韭菜少說得30-40刀。我吃著那叫一個香,也許是心裏作用,我覺得韭菜的味道好濃啊。
早上吃雞蛋,雞蛋其實是小賣鋪裏買的,估計是誰家窩裏的,樣子不大,顏色各異,跟城裏超市裏的不一樣,味道很不錯,比我平時買的organic 的香。這幫我回來後,決定買free range的,free range 比 organic 的重要。新加坡的organic 不是free range的。
在中國我們都有一些不便,這裏的網絡管製太嚴,我想上的網上不去,國際通行的社交網絡在這也不行。小孩的許多遊戲在YouTube 上,也進不去,有些遊戲老間斷,可能是網的流速還是什麽,小孩不開心。隻要他能找到遊戲,我不限製他玩,這地方能消遣什麽?不跟我喊回家,我就謝天謝地。
當然我還會給他派些活,去菜院子裏摘黃瓜,摘豇豆,到後院挖土豆。小孩沒見過地裏的土豆,那興奮,我也沒見過。鄰居送來家裏種的葡萄、李子,真好吃,特甜。我姐家有一個乒乓球室,小孩特喜歡打乒乓球。每天晚上,吃完晚飯,我們就到附近的山裏散步。這時北京城40度了,我們這跟北京差好幾度,特別是晚上,太陽一下山,小風呼呼的。這一個星期我們就這麽過著田園的日子。
我在這還有一個樂趣,每天喂貓,打蒼蠅。那倆小貓歲數差不多大,黃貓剛來時特害怕,一驚一乍的,老特神經。花貓早黃貓幾個星期,儼然一副主人的樣子,老欺負黃貓,追著黃貓打。黃貓體力小,老躲著花貓。花貓憑體力大,見吃的就搶,黃貓眼神不好,老搶不著。眼瞧著黃貓越來越瘦,花貓一天天大了。我和小孩有時專門喂黃貓,怕花貓搶它吃的。可黃貓並不領情,見人還是躲著。花貓不,特愛臥我凳子底下,愛跟人翻跟頭,打情罵俏。漸漸地,我開始喜歡花貓了,誰不喜歡有樂趣的啊。
農村蒼蠅多,特別是垃圾桶旁。我每天隔一會兒,拿個蒼蠅拍到處追著打。通常我是不允許家裏有蒼蠅的,然後就是在院子裏打,打得地上到處都是死蒼蠅,一天能打死上百隻蒼蠅。人家跟我說:“沒用,打不完。” 我說那我也要打,就不能看見它。其實也是閑的,沒什麽事做。
有天鄰居帶我們幾個去漂流,我以為就這附近呢,去了才知道是十渡,開了好幾個小時。漂流還是很好玩的,我以為小孩沒玩過,不會劃水。那想他劃的不錯,老指揮我呢。我想可能是他們學校帶他們夏令營的時候學的。
在他麵前有時候我願意軟弱無能一些,讓他有保護我的欲望,有教我學習的勁頭,希望那樣能增進他成人的進程。也是平時他爸爸太強勢,小孩都嚇傻了,我有機會就讓他有優越感,他也確實喜歡在我麵前表現,然後我就伸進他懷裏,讓他擁抱我,那一刻我特幸福,他特榮耀。
臨回北京前,那夜裏下起了大雨,早上起來,透過廚房窗戶看見大家都往前麵的橋上跑,出去一看,原來山上的雨水下來了,幹枯的河道一下子滿滿是黃泥湯子,水流很急,很險呢。
農民很淳樸,他們願意跟我們搭話,我姐也願意跟當地人搭腔,畢竟他們是外鄉人,得跟當地人打成一片,我姐夫說他還想把他的關係轉這來,參與當地的管理。我這次回國,想帶孩子跟我媽去鄉下看看,孩子沒見過農村。可我媽的老家不通高鐵,買火車票很不方便。沒想到在我姐家也有農村的景象,田裏綠油油的,種的什麽莊稼我們也不知道,早上空氣特別清新,深吸一口,有種清醒的感覺。
這也算是我們這次回國的話題吧,不然總是聖誕節回來,總在霧霾裏徘徊,以為北京沒藍天,每人都戴口罩呢。這是我們的又一收獲!
Sent from my iPad
還頭一次聽說“free range 比 organic 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