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孩孩的媽瞎寫寫

孩孩孩的媽眼睛裏隻有單位裏的三分地和家裏的炕頭,國家大事世界和平就由您負責了。work&family
個人資料
work&fami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記憶中的莫言

(2012-10-12 09:58:15) 下一個

在北京的時候,去解放軍藝術學院玩過幾次。

北京魏公村,最醒目的是北京醫學院的口腔醫院,那裏的研究生曹同學告訴我世界衛生組織對口腔保健的口號是“TWICE A YEAR”。這個英文短句印象特別深,從此我就一年洗牙兩次,從國內到國外,一直如此。口腔醫院大樓的旁邊,有個不太醒目的單位,但門口掛了好幾個牌子,就是解放軍藝術學院。

如果沒記錯的話,那時候文學藝術欣欣向榮,小說期刊非常受歡迎,大的如《收獲》《當代》《十月》,薄點的雜誌如《人民文學》《北京文學》,另外還有《中篇小說選刊》等等,人們都讀得如饑似渴。解放軍藝術學院把一些湧現出來的軍中好寫手調在一起,辦了個作家進修班。

那個宿舍裏大約住了四個作家,我隻記得三個。

一個是江水,江西人,長得小小的,要是哈林見了,要說他“靈巧”。作家們其實有點像農民,莊稼有收成了就心裏踏實氣宇軒昂,要是一陣沒有作品發表不免心裏空空。江水那時剛剛在《北京文學》上發表了一篇小說,因此喜氣洋洋。我在網上查他,很快就轉業到組織部工作,後來雖然也發表中長篇小說,但似乎不很有名,還與人合作了《毛澤東軍事哲學思想與現代商戰》這本書,好玩。

另一個是傅寧軍,南京人,眼睛不大,笑眯眯的,很和善。他的太太姓石,所以別人開玩笑叫“傅抱石”。他後來在南京軍區政治部工作,負責海峽兩岸的工作,我經常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讀到他的散文。他以後寫了很多散文和報告文學,為很多電視記錄片撰稿, 得了不少獎,現在是國家一級作家,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第三個就是莫言。他是山東人,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一個普通山東農民的形象。他不愛說話,沉默寡言的樣子,以致於我現在都想不起來他說過什麽。估計很多作家都是生活中不太會說話的,心裏有熱流,湧不出來,就化成文字澎勃而出,小宇宙爆發了。莫言本名管謨業,寫文章時叫莫言,就像袁娟變成了袁婭維又變成了Tia,我們到了美國也成了皮特王或大衛張。他們幾個人裏,當時莫言已經是最有名,因為他的《紅高粱》剛問世,呼聲很高。我參加過那裏的舞會,但想不起來是否莫言參加了舞會,不過像他那種莫納的人,估計參加了也是做壁上觀。

這三個人都是五十年代出生,在部隊裏通過寫宣傳文章,繼而寫小說而出名。他們都是百度上可以搜到的人物,不同的是前麵兩人都把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係的經曆列在簡曆裏,莫言後來又拿了香港大學的榮譽博士,就隻提港大的學位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ork&famil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ed944的評論:

謝謝。您的批示很不利於我戒驕戒躁、繼續進步啊。
ted944 回複 悄悄話 Very interesting impression. Your writing is top notch too.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