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08 (528)
2009 (184)
2010 (96)
真漂亮,能不能大體說一下是怎麽拍的,後期製作可以以...
Reverie is my all time favorite Debussy. Though, n...
Memories of someone dear to me. Parts of this imag...
Beautiful, you touch my soul
這裡的一切是如此可愛
You are a true inspiration.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e songs
Soothingly nice.
謝謝美貼。欣賞了。
真感動!謝謝分享~~ 感動的原因是從小到大,一直希望...
【鄭板橋國畫竹子】 鄭板橋(1693--1765) 名燮,字克柔,江蘇興化人,3歲喪母,由乳母費氏撫養長大。少時讀書於江蘇儀征,20歲學填詞,26歲設塾教學,業餘時間研究詩文書畫。他生活十分清苦。開始以賣畫為生。他中秀才後,到1732年(雍正1O年)40歲才中舉人,到1736年(乾隆元年)44歲考取進土。先後當了山東範縣、濰縣知縣,12年的官場生涯,使他目睹當時社會許多黑暗,他的一些施政措施,遭到豪紳的排斥,終在1753年(乾隆18年)去職。 鄭板橋一生藝術成就很高,他的詩多關心民間疾苦。書法“板橋體”(他自稱6分半書)在中國書法史上,前無古人。他的繪畫,常以蘭竹石鬆菊梅為題材,尤工蘭竹,擅長水墨,極少設色。他的治印藝術雖不及書畫藝術影響大,卻是他書畫藝術中不可缺少的特定形式,他在一幅畫卷中常用印5-6方,最多則11-12方。 鄭板橋的詩書畫印,一般讚之為四絕。他的書畫一向為人民所喜愛。 鄭板橋的繪畫藝術在清代初期我國書畫藝壇上,升起一簇閃耀著奇光異彩的藝術巨星,這就是畫史上著名的“揚州八怪”。他們在繼承我國古代書畫的優秀傳統基礎上,創造性地發展了我國的文人畫,積極倡導詩、書、畫、印的綜合藝術,從而開創了我國繪畫嶄新的畫風,為中國繪畫史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而在這些著名的群星裏,最為皎皎者應首推鄭板橋。 鄭板橋畫墨竹,多為寫意之作。一氣嗬成.生活氣息十分濃厚,一枝一葉.不論枯竹新篁,叢竹單枝,還是風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極富變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錯落,濃淡枯榮.點染揮毫,無不精妙。畫風清勁秀美,超塵脫俗,給人一種與眾不同之感。他自題《墨竹圖》:“在紙中者,有在紙外者。此番竹竿多於竹葉其搖風弄雨,含霜吐露者,皆隱躍於紙外平!他又說:“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鄭板橋畫竹,胸無成竹。與可之有成竹.所謂渭川千畝在胸中也;板橋之無成竹,如雷霆霹靂,草木怒生,有莫如其然而然者,蓋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與可之有,板橋之無,是一是二解人會之。”實際上,板橋“胸無成竹”與文與可“胸有成竹”在根本上是不矛盾的,鄭板橋注意的是在創作之前,構思要與熟練的技巧相結台,但這種寫意畫與文與可高度寫實墨竹畫在技法上又是有區別的,即有寫意與寫實、抽象與具象、神似與形似的不同。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鄭板橋畫竹還講究書與畫的有機結台,“以草書之中豎長撇法運之”,他說:“書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書法有濃淡,竹更要有濃淡,書,去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為此,人們都能從他的字畫中體味到。鄭板橋畫的怪石,先勾石約輪廓,再作少許橫皴或淡擦,但從不點苔,造型如石筍,方勁挺峭,直入雲端,往往竹石相交,出奇製勝,給人一種“強悍”“不羈”“天趣淋漓,煙雲滿幅”之感《竹石圖》。鄭板橋畫的蘭花,多為山野之蘭,以重墨草書之筆,盡寫蘭之爛漫天性,花葉一筆點畫,畫花朵如蝴蝶紛飛,筆法灑脫秀逸,十分有趣,畫風取法石濤而又有創新。 鄭板橋的畫,構圖奇險,不拘一格,有的高聳入雲,有的平淡天真,比如他畫的蘭花,有的生在懸崖峭壁之中,有的生在平坡荊棘之畔,生機蓬勃,意趣橫生。不僅有完美的藝術形式,而且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他說:“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慰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入也。”在封建專製的時代,這些以“勞人”為重的思想,無不閃爍著民主思想的火花。他又在《竹石圖》中題記:“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作者由蕭蕭飄動的竹葉子而聯想到民間的疾苦,說明作者確有同情下層人民的思想感情。他把不為人知的荊棘和高雅的蘭花畫在一起,並在畫中題記:“滿幅皆君子,其後以荊棘終之,何也?蓋君子能容納小人,無小人亦不能成君子,其棘中之蘭,其花更茂矣。”《荊棘叢蘭圖》其“民重”。君輕”的思想明顯可見。他不滿現實,憤世疾俗,他在《梅花圖》中題記:“一生從未畫梅花,不識孤山處士家。今日畫梅兼畫竹,歲寒心事滿煙霞。”他在一幅《墨竹圖》自題詩:“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他從竹子的勁節堅韌,比喻和舊勢力作鬥爭的頑強精神。他的一幅“難得糊塗”之字題傳播很廣.不僅寓有很深的哲理,而且表現了作者對官場黑暗的憤懣之情。 ( By 海吉它07-16-2008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