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是暫時的,人口是長久的--計劃生育應適可而止(1)
(2008-03-10 14:37:13)
下一個
邊界是暫時的,人口是長久的--計劃生育應適可而止(1)
--學習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講話的一點體會
作者:水寒 08/24/04 歡迎轉載,但請注明作者
目錄
小序
一、胡錦濤主席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
二、人口再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支柱--從人口角度看,乾隆和毛澤東是民族功臣
三、邊界是暫時的,人口是長久的
四、不育症急劇上升,與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一起成為人類的三大疾病--不要錯過結婚生子的季節
五、在人們印象中,中國人特別重生育,事實剛好相反--呼籲海外華人生育三個孩子
六、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在撒謊,威脅中國持續發展--1.3的生育率是民族急性自殺
七、中國目前真還有1.8的生育率?
八、人口減少的惡果--老年化比人口爆炸還要危險
九、駁李小平“兩百年將中國人口減少到三億”的謬論--科技進步能解決老年化問題嗎?
十、老有所養,誰來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深層哲理
十一、壽命延長會成比例延長工作時間嗎?為什麽現在50多歲就可以退休?
十二、中國今後幾十年無法建立起發達國家目前的社會福利(養老)製度
十三、為什麽現在人口仍然增長?--低慣性增長是人口急劇減少的前兆
十四、計劃生育政策成比例降低了社會成本嗎?--現在培養小孩為什麽這麽昂貴?
十五、看人口不能光看數量,更要看結構----日本的衰退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口老化
十六、中國真的隻能養活18億人口?--環境的改善依賴於科技的進步而不是人口減少,兼談錢學森與馬寅初
十七、經濟落後能歸因於人口過多嗎?--要是中國人口隻有六億,上海等城市還有現在這麽擁擠
十八、人力資源將是今後最寶貴的資源--教育的失誤將使財富變為廢物
十九、近年糧食減產不是耕地的問題,而是農業政策的問題
二十、敢問路在何方?--人口結構和素質並重,放開計劃生育一舉兩得
二十一、古老的哲學往往露出年輕的微笑
後記
*小序
我關於計劃生育的係列文章在人民日報論壇被加星重點推薦。許多大網站(包括新華社發展論壇、最高人民法院法治論壇、天涯雜談、中國思維等)已經轉載。並送交全國人大和政協。已經有數萬讀者,數千回貼。本文試圖將我的觀點作個總結和補充,並歡迎提出意見:familyyi@yahoo.com。
*一、胡錦濤主席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
2004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胡錦濤主席主持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胡主席講話的中心思想是人口增長要考慮中國可持續發展。講話中11次提到“持續”,6次提到“可持續”。胡錦濤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胡主席指出“要提高人口素質的任務十分艱巨,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控製,婦女總和生育率穩定在更替水平以下”,“從長遠看,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可持續發展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沒有人的全麵發展的不斷推進,單純追求經濟發展,不僅經濟發展難以持續,而且最終經濟發展也難以搞上去”,“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長期失調將會造成社會問題”。胡主席要求“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胡主席要求“研究人口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資源利用、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提出科學的預測和應對方案”,“要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製定人口中長期發展規劃。認真研究解決人口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胡主席的重要講話標誌著我國實行了33年的計劃生育政策重要轉變:由“多生罰”向“少生獎”的政策轉變。胡主席以人為本的計生思路的方向性轉變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響應胡主席的“要創新計劃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機製”的號召,本文用與計生委不同的思路考慮中國計劃生育現狀和將來應該的走向。雖為一管之見,但算盡匹夫之責。
*二、人口再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支柱--從人口角度看,乾隆和毛澤東是民族功
從夏朝以來四千多年間中國人口總量一直在1000萬到6000萬之間波動(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網站:agri-history.ihns.ac.cn/history/renkoubiao.htm為準,其他有些網址對中國古代人口的估計甚至比國際社會公認的當時全球總人口還多)。主要原因是人類生產力水平長期沒有質的變化,每當人類繁衍到一定數量時,由於食物不足,便造成大量餓斃和體質下降,並繼發嚴重危害人類的疾病和瘟疫。中國古代很多與華夏族並列的民族(如樓蘭古國、王母娘娘部落、河伯部落)都滅絕了;戰國第八強國中山國當時人口近百萬,但到晉朝時候隻有末代國王尚公的第22代孫易雄這一支得以延續,可以說是“子姓幾盡,不絕若線”,現在兩百多萬易氏都是易雄的後裔。中國無數個民族和兩萬個姓氏的90%都已經滅絕。可見人口繁衍下來實在不容易,樸素的養兒防老的“傳香火”信仰對漢民族的延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兩大基本支柱,一是物質再生產,二是人口再生產。要維持人口穩定(不增加也不減少),婦女平均得生育2.1個孩子(就是人口學上的世代更替水平),考慮到單身人口的存在和顯著上升的不孕人口比例,每位有生育能力的已婚婦女應該生育3個孩子。生育是人類最神聖的事情,但中國計劃生育的長期負麵宣傳,現在很多人認為生育兩、三胎是可恥的了。
全球人口增加隻是近兩百多年的事情(歸功於印第安人的玉米、土豆、紅薯等高產植物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NewsID=3762&BigClassID=16&SmallClassID=16&SpecialID=93)。經過明末清初戰爭後,康熙末期的公元1714年,中國人口還隻有兩千四百萬,乾隆(1736-1795年)中國人口數量才發生前所未有的迅猛攀升,主要原因是明末開始從美洲傳入中國的美洲高產農作物,在乾隆時期才普遍種植(而歐洲國家卻還因為:一、移民肥沃的美洲,二、航運的發展從美洲運回大量食物),另外“攤丁入畝”的稅收政策也起了一定作用。18世紀中期,中國人口數量突然猛增到1億以上,乾隆去世時候(1795年)中國人口近四億。中國人口自從在乾隆時期增加到四億後,後麵因為鴉片戰爭和長期社會動蕩和戰爭,1840年以後直到1949年,人口增長極為緩慢,到1949年人口才達到5.5億,西方國家卻自18世紀以來一直增長,這也是為什麽中國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從30%以上急劇下降的原因,直到毛澤東時候才又開始增長,上升到現在的12.9億(以新華社資料為準;有些人無視近年的人口增長規律,臆測中國人口達到15億了),占全球人口的20%。可以說毛澤東時期采取的人口政策(包括七十年代的計劃生育政策)是符合當時國情的(請看中國社會科學院劉德中的“毛澤東人口思想再評價”www.mzdthought.com/wz/110zn/mzdrksx.htm),在八十年代後采用極端的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國生育率下降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將下降到16%以下。因此從民族人口角度看,乾隆和毛澤東是民族大功臣。沒有他們,中國在世界上隻能算個二、三流國家。
可見中國人口也就是在近兩百年才增長的,中國婦女平均生育率在6.0左右。那麽以現在的1.3的生育率計算,人口會怎麽樣呢?假設2004年我們這一代1000人,32年一代,要是生育率在2.1的話,人口一直維持在1000人;以1.8的生育率計算,224年後(經曆7代之後)還有340人;要是以1.3的生育率計算,224年後,隻有35個人了。可以看出,中國人口由傳統的數千萬上升到13億隻化了兩百多年,要是以目前1.3的生育率,也隻要兩百多年就可以恢複到數千萬。並且由於1.3的生育率意味持續老化,到時候這數千萬人口中老年人為主,有生育能力的人很少,麵臨民族滅絕(俄羅斯80年增長的人口現在隻要50年就可以降下去!)。
人口和森林、草原一樣是可更新資源,對可更新資源必須合理利用,保持更新能力,切忌實行掠奪性利用。低於時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就相當於掠奪性利用人口資源。
在人口急劇增長的初期,英國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1789年就以假名發表了他那令人沮喪的名作《人口論》,預言了人類前景灰暗的未來:我們的人口將不斷增長,一直達到人類食物供應的極限為止,貧窮和饑荒將是人類社會永遠驅趕不去的陰霾。我國計劃生育的理論依據就是馬爾薩斯理論的變種。據英國《觀察家報》報道,即使世界上第60億個人出生了,那也該是拋棄世界人口過剩的恐懼症的時候了(jsw.bjchy.gov.cn/popread/popread845.htm)。據聯合國預測,到2100年,歐洲和日本的人口將減少一半。前不久,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媒體說,俄羅斯人口死亡率已連續10年超過人口出生率,人口數量持續減少,人口質量不斷惡化,人口危機已成為威脅俄羅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頭號敵人,將來俄羅斯的國家基礎都會受到動搖。俄羅斯國家統計委員會及俄勞動和社會發展部透露,俄羅斯民族自誕生以來,人口不斷增長。但從1992年起,俄出現了民族史上從未有過的非戰爭性人口危機。1914年,俄羅斯有人口8990萬,1992年達到曆史最高點,為1.48億,2001年減少到1.44億。按近10年的減少速度計算,到2050年將減少到8000萬(環球時報:www1.people.com.cn/GB/guoji/24/20020919/826018.html)。鳳凰衛視駐莫斯科記者盧宇光甚至說到2020年的時候,俄羅斯人口可能會隻剩下5500萬(www.phoenixtv.com/home/zhuanti/xwshj/adxnmjzejl/200408/23/316117.html)。對生育率水平低下的發達國家來說,出生率不足的含義就像人口爆炸那樣意義深遠。
馬爾薩斯人口理論在當時也確實是很有預見力的,即使1970年代也還有價值,中國當時適度控製人口也還有必要。任何先進理論都有時效性,不能僵化,必須與時共進。以前鄧小平不是說過:計劃生育隻是一代人的事情。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超過一代人了,實行計劃生育的當時社會環境已經一去不複返了,應該與時俱進了。冬天關閉的窗戶到夏天也該打開了。
*三、邊界是暫時的,人口是長久的--墨西哥以人口“收複失地”
當年蘇聯和日本曾想將中國東北國際化(日本曾在東北造成千裏無人區),後來沒有成功,何也?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的功勞?都不是,是張祚霖一車皮一車皮從山東和河北運逃荒人去,造成既成事實,就這麽簡單。以前對土地看的不是非常重要,中國和印度之間以前根本沒有劃分邊境(也沒有必要),現在邊境竟然成了雙邊關係的大事。以前開荒圍湖,現在竟然要退耕還林了。因此對問題要動態看,不要停留在老眼光。對中俄邊境問題要靈活看,今後在遠東生活、開發的必然是中國人而不是俄國人(對雙方都有利)。俄國總統今後為了從中國引進人口發展經濟,將會千方百計搞好同中國關係。
我跟日本人談起中日關係,他說中日友好絕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本世紀初日本人口增加很快,而領土狹小,因此擴張到大陸的欲望特別強烈,現在日本人口在減少,沒有擴張的必要了,今後肯定需要勞力,隻能從中國引進勞力,根本不構成對中國的威脅。
印第安人自哥倫布發現美洲後,在北美逐步淪為少數民族。但在墨西哥等拉美國家的印第安人與歐洲人(主要是西班牙人)通婚,印歐混血種是拉美國家主流民族。1835-1836年的得克薩斯獨立戰爭和1846-1848年的美墨戰爭,美國奪走了墨西哥1/2的領土。美國現在的得克薩斯、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等州都曾是墨西哥的一部分。
但現在以墨西哥為主的拉美移民持續和大規模地擁入美國(www.people.com.cn/GB/guoji/2381138.html),尤其是拉美裔育齡婦女的高生育率,美國的拉美裔移民人口不斷攀升:2000年,拉美裔移民占美國總人口的12%;從2000年到2002年,拉美裔移民人數又增加了近10%;到2050年,拉美裔美國人將占美國總人口的25%。有拉美人士說,印第安人和墨西哥打不過美國,但正在人口、社會和文化上“收複失地”。
邁阿密人口的2/3是拉美裔移民,75.2%的邁阿密成年人在家時不說英語。在邁阿密,英裔美國人和美國黑人成了被忽視的“少數民族”。由於無法與政府官員進行溝通,並且受到商店售貨員的歧視,英裔美國人被迫同化融入拉美裔移民的社區,或者不得不離開邁阿密。
在1917年,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過:“我們隻要一麵國旗,我們隻要一種語言。”然而,後來的總統就開始千方百計爭取其他族裔選民的支持。像2000年6月,美國總統克林頓表示,“我非常希望我是美國曆史上最後一位不會說西班牙語的總統。”2001年5月,布什總統在慶祝墨西哥的5月5日遊行節。今年美國大選,布什最引人注目的舉措就是在今年年初要求國會起草新移民法,給予在美國的非法移民以臨時的合法身份。
拉美移民蜂擁而至美國,給美國帶來的衝擊也不亞於一場戰爭。曾以“文明衝突論”揚名全球的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在今年3-4月號的《外交政策》雜誌上更以《拉美移民的挑戰》為題發出警告說,目前已超過美國黑人總人口的拉美移民,一直拒絕美國的主流價值觀,也不願融入美國的主流文化,反而形成了拉美移民自己的、從洛杉磯延伸到邁阿密的政治和語言圈,這種現實可能會使美國分裂為迥然不同的兩個民族、兩種文化和兩種語言(英語和西班牙語)。
甚至有人說,在人們大談美帝國全球擴張的未來命運之時,埋葬美帝國的種子,可能已經在美國國內發芽並緩慢而持續地生長著。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水火不相容,以色列目前在中東與阿拉伯打成平手。以色列注重的是武力和猶太移民。以色列的真正危機不在於周圍的敵國,而在於國內猶太人口相對於阿拉伯人口的逐漸減少。以色列的猶太人生育率不高,但阿拉伯人生育率特別高,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打來打去時,以色列內部的阿拉伯人比例不斷提高,幾十年後以色列的猶太人將成為少數民族。最後猶太人打來的土地都成為阿拉伯人的了。因此以色列如其這樣斤斤計較土地,不如提倡提高生育率。
新疆從漢代起就是中國領土,但後麵穆斯林移入,並且成為主流民族,還曾經鬧獨立,幸虧清朝左宗棠果斷收複新疆,後麵不斷向新疆開發移民,現在漢人人口基本與穆斯林一樣多,對新疆穩定極為重要。解決新疆問題的最終方法是隨著西部開放大量移民。
蒙古人對四川的屠殺以及張獻忠等屠川兩度使四川人口減少到原來的10%,現在四川人是兩次湖廣省(包括現湖南、湖北)等地填四川的後裔。幸虧當時西邊有青藏高原,西方印度和阿拉伯人不能移民,否則四川現在是不是中國的還難說。要是將老四川視為一個民族的話,這個在漢唐創造了輝煌文明的民族早就消失了。
*四、不育症急劇上升,已經與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一起成為人類的三大疾病
不育症在國外的發生率約為15%-20%,據世界衛生組織甚至認為有些地域不孕症發病率最高已達36%。但我國學者卻堅持中國隻有10-15%左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沒有大範圍的不孕症普查,門診病人並不代表真實的發病率,因為廣大農村不孕症病人根本不到醫院就診。並且有些不育症夫婦私下抱養小孩,但都對外麵和孩子隱瞞真情。中國西部山區、貧窮地區的不孕率高於東部經濟發達省市,因此中國不孕症發病率至少不應低於西方國家50年代水平(為15%左右,但本文仍然采用最保守的10%)。近年有條件的地區進行的比較大範圍的調查顯示中國不孕症發病率是很高的,廣東資料是不孕症現在達到25%(美國是30%)。
不孕症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子宮疾病卵巢疾病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的卵巢功能開始衰退,染色體易變異,胎兒的致畸率也隨之升高。很多人後悔當初有生育能力時候因為學業和事業沒有及時生育,留下終生的遺憾。美國自1990年到1999年孕婦高血壓綜合症(先兆子癇)發病率增加40%,這個增加主要是晚育的造成的,威脅著15%的婦女以及子女。孕婦高血壓綜合症不光是最主要的孕婦和胎兒的死亡原因,並且影響孕婦及其小孩的今後一生的生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發病率顯著增加)。晚婚晚育隻能降低人口素質。學業和事業雖然要求人晚婚晚育,但現在婦女絕經期還有前移的趨勢,意味著生育時間反而在減少。因此,結婚生子千萬不要錯過季節!
以前主要是女性不孕,現在由於精子數量和質量顯著下降,男性不孕占更大比例。四川省成都市計劃生育指導所,最近公布市內十四所大學大學生的精子測試報告,發現近四成人精子不合格,預計將來不育率可高達三分一,較醫學文獻公布的全國男性不育率高出一倍以上。專家擔心大學生不育率大幅上升,將嚴重影響未來國家的人口質素。
與1940年相比,今天全世界男子的精子密度下降了一半,平均每年下降1%;幾十年之後,人類甚至可能會出現“無精危機”。美國的一位化學教授甚至預言,到2040年,美國將有一半的男人沒有生育能力。除了精子數下降,活動精子的比例和正常形態精子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分別為每年下降0.6%和0.5%)。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鍾南山院士悲觀地推測50年後人的生育能力就喪失了。女性的生育能力也在降低,隻是目前還沒有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的那麽驚人。這除了少部分是環境汙染所致外,更主要是因為工業化所引起的生活習慣的改變(比如電器輻射)、精神壓力增加。最近有報道說甚至手機放在下半身都能減少30%精子數量。美國環境比中國要好多了,但不育比例更高,因此不能將生育能力的降低歸因於人口增加所造成的環境惡化。
有人說男人精子上億,都浪費了,精子數量下降不可怕。但整個生育過程是:精卵結合-著床-懷胎-分娩。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精卵結合。那麽精子的任務就是要從陰道進至宮頸口,通過宮腔進入輸卵管,最終在輸卵管與卵子結合,當出現分裂細胞的受精卵後,回到子宮裏著床。這個過程要求精子的質量要高,否則很難完成這一艱難的長途跋涉,而且絕大多數精子又受到各種障礙、不利的環境以及吞噬細胞的作用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一"強者生存,弱者滅亡"的篩選過程,對優生是極為有利的。使得隻有那些最強壯的精子,才能"過五關、斬六將"而到達受精的終點,與卵子結合。由此可見精子肩負著如此重任,而行走的又是一條如此艱難的道路。當精子密度小於於2000萬/毫升時就會不孕,現在不但數量降低,精子成活率、活動率、正常形態精子都在減低。所以鍾南山院士憂心忡忡。
筆者近年參加多次與生殖有關的國際會議,對人類生殖問題有所了解。參觀過美國一些生殖實驗室,據介紹說美國夫婦總和不育率30%,男性不育現在為15%,正在急速上升,目前隻好借助實驗采取精子再篩選,然後體外試管嬰兒再移植到母體,花費為8000美元左右,但成功率隻有40%。筆者親眼看到一些病人幾乎無精子,隻好采取睾丸組織培養出幾個精子細胞(就遠沒有自然選擇那麽有利優生了),但受孕成功率隻有30%左右(出生成功率更低)。當全社會有40%不育時,得花費多大社會成本(雖然到時候成本會有所下降)?
*五、在人們印象中,中國人特別重生育,事實剛好相反--呼籲海外華人生育三個孩子
在人們印象中,中國人特別重生育,特別能繁殖。其實,生育在全人類看來都是一件神聖的事,不獨中國人特殊。事實上中國婦女生育率比歐洲婦女要低。在18世紀,中國每對夫婦平均生育6個孩子,而歐洲婦女則達到8至9個,中國人要比歐洲人少生2到3個孩子。
新加坡華人的生育率隻有1.3,比馬來人的2.4低了近半,雖然目前華人比例高達70%以上,但照這種趨勢下去,華人成為少數民族隻是遲早的事情。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時,華人人口比例約為40%,到2001年已降至25.7%,50年後馬來西亞華人將隻占總人口的7%,將從政治版圖中消失。香港生育率隻有1.0(是除了上海以外世界最低的生育率),美國和加拿大華人生育率幾乎為所有族裔最低。從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來看,華人的生育率是偏低的,生育一、兩個小孩的家庭為多,生三個孩子的家庭很少,加上單身和不育人口,生育率平均還達不到1.3。
中華文化圈(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生育率都非常低,可能與我們的文化不願意多生粗養有關。
華人多注重對子女的培養與教育,以應對未來挑戰,不願因“多生粗養”而承受過多經濟壓力。越來越多的各年齡段的華人,特別是年輕華人保持單身。再加上多數華人居住在城市,消費水平非常高,孩子生多了麻煩也多。這些都是華人生育率偏低的原因。
就象種菜一樣,在土地貧脊時增加肥料當然能夠增加產量,這時候減少種植株數使肥料都用到有限的幾株作物,產量反而更高(比如說1970年代的計劃生育);但當土地肥力適當,再增加肥料是不能成比例地增加產量的,有時反而影響作物的健康(獨生子女性格、心理的缺陷),產量更低,因此這時還是應該增加種植株數(現在就有必要放鬆計劃生育政策)。
我曾在北美的幾個論壇呼籲海外華人生育三個孩子,遭到一些激烈反對(主要是女性),但大多數人同意我的觀點(有幾天我的郵箱都滿了),準備多要一、兩個孩子。在這裏我再次呼籲海外華人生育三個(至少兩個)孩子,為了家庭,為了民族,為了你所在國家,你有義務這麽做(發達國家生育率都低)。
小雅養花、釣魚、養寵物,大雅養小孩。
生命是最寶貴的,意義無窮的,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學鋼琴、遊泳、學芭蕾,也不在於遊覽了幾個名勝古跡。按照現在的生活標準的話,我們先祖五千年來根本沒有生活意義,還要小孩幹什麽?我的一個韓國女同事說她小時候不幸福,每天得學鋼琴、跳舞等,累的要死。想想我小時候玩彈弓槍比她學鋼琴快樂多了。以現在的生活條件,活著就是90%的人生價值,怎麽活隻是10%的人生價值。現在有人將這10%誇張成人生的全部價值,城市人認為農村的生活簡直不是人過的,吃上肥肉的人認為吃蔬菜的人的日子不是人過的。
住house的不一定比住apartment的快樂(美國調查發現住apartment更快樂,我以前隔壁是個老教授一輩子住公寓),開二手Honda車的不一定比開寶馬下賤。芝加哥、紐約市區上百萬隻能買一層樓,在其他地方二十多萬可以買一棟大房子了(生活質量更高)。美國年薪二十萬的人與普通人唯一差別就是打打高爾夫球(打高爾夫球真的比打網球、羽毛球要高貴嗎?打橋牌的真的比打升級、麻將的人要高雅嗎?),但他們化在工作上的時間絕對要多得多,享受生活的時間很少,他們這些人真的比三、五萬年薪的人幸福嗎?
海外華人有個心理障礙就是虛構一個“主流社會”的標準,然後作為人生的奮鬥目標。事實上絕大多數普通美國人不也就是工薪階層,生兒育女,辛辛苦苦買房,供子女讀書,再享受日常生活的平凡樂趣?習慣用叉子難道就算進入主流社會?喜歡用筷子又有什麽不好?事實上美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三萬美元,相當部份育齡婦女在家帶孩子,家庭稅前收入中位數隻有四萬美元左右,就是說有一半家庭稅前收入比這個數目要少。美國不育症夫婦占30%(經過實驗室手段,也隻有少部份能生育一個),但美國婦女平均生育率還有2.08(唯一有正常生育率的發達國家),說明一般能生育的家庭平均有三個小孩。生兒育女是人類幾千年的主流思想,脫離這個主流思想的民族都已經滅絕了。思想可以多樣化,但不能脫離生兒育女的思想(現在不育文化、無性夫妻等很時髦、同性戀也鬧著要結婚了);科技可以不斷發展,但不能摧毀月球(俄羅斯科學家認為月球是人類多種災難的根源,多次建議摧毀月球,摧毀月球後人類舒服了,但婦女沒有月經了,人類喪失生殖能力了)。
性別歧視固然不對,但無視男女生理和心理的差別難道不是另外一種歧視嗎?性別倒換難道是對女性的尊重嗎?能夠為了不歧視,就讓羽毛球運動員去參加籃球比賽?現在是男人沒事業,女人沒家庭(連孩子都不要)。家庭是個整體,妻子多化點時間在孩子身上事實上從長遠看比丈夫對家庭貢獻更多,孩子能終生記住母親的細微的關懷(甚至告訴他們的後代),但很容易忘記父親給的幾塊錢。愛是永遠保值甚至升值的,但物質卻往往貶值。在職業場所拚搏的女性真的比多化了時間在家裏的婦女要高人一等嗎?
過去因為隻有兒子才承擔養老的義務,“後”通常指兒子;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後”當然包括男女。父母各給子女23條染色體,其中男性的Y染色體是來自父親,姓氏的依據。但人類線粒體都來自於母親,也就是說由母親傳給她的女兒,女兒再傳給女兒,所有傳給兒子的線粒體都及身而沒,不能再向下傳遞。線粒體是最大的細胞器,被稱為“細胞的發電機”,為細胞提供能量,控製人的壽命,它能自行分裂,含有自己的DNA。線粒體在遺傳上具有相對獨立性,也就是說,下一代的線粒體DNA一般僅來自母體。因此從遺傳學角度看,作母親的比作父親的更合算,因為父親隻留給了23條染色體這個遺傳物質,而母親除了同樣傳下23條染色體外,還傳下了私貨:線粒體DNA。從培育孩子來說母親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多。
筆者參加過幾次有關生殖的國際會議,都認為母親營養過剩或者過少都不利於胎兒發育;新生兒出生體重過重或者過輕都意味著增加今後很多疾病的發病率;新生兒低體重兒低身高兒在出生後一般都會有一段趕超階段,但趕超的越快(父母很高興呀)意味著今後疾病的發病率越高。
請看看下麵網站:
工作"生產"兩不誤 部分美國職業婦女出現"生三胎熱"
www1.people.com.cn/GB/guoji/1031/2383930.html
養3個孩子的花銷隻相當於養一個孩子花費的1.6倍,美職業婦女流行生3胎
www1.people.com.cn/GB/paper68/11596/1045244.html
真的昂貴麽?在美國養育孩子十八年要多少錢?
cn-usa.com/bbs/viewtopic.php?t=125&highlight=&sid=02741721a1855a2e5ec1a66409ab6b26
yande.net/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55
*六、計劃生育委員會在撒謊,威脅中國持續發展—1.3的生育率是民族急性自殺
1997年和2001年,國家計生委組織進行了兩次全國範圍的抽樣調查。97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婦女平均生育率隻有1.35-1.38;2001的數據也顯示隻有1.35。對97年的數據計劃生育委高層認為不可信,調整到1.8;對2001的數據也認為不可靠,調整到1.8。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1991-2000年中國大陸婦女總和生育率平均在1.22。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計與財務管理司副司長王謙的“中國大陸十年來生育水平估計”也估算整個1990年代平均生育率隻在1.3-1.6左右(home.ust.hk/~soazgw/Wangq.doc),說明1990年代末隻在1.3左右。但中國官方最近人口的資料仍然認為中國婦女平均生育率在1.8。人口普查的如此詳盡的資料都不相信,竟然相信沒有任何依據的1.8的推測數據!
199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農村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隻有1.56,甚至比政策生育率還低0.2,計生委認為是不可信的。看來計生委認為農村政策生育率為1.58:農村第一胎是女孩可以生育二胎,頭胎生男孩隻能生一個,沒有單身和不孕的情況下政策生育率是1.5,加上有些特殊原因(如頭胎是殘疾可以生二胎),得出政策生育率為1.58。這是明顯沒有考慮不孕人口和單身人口才能得出的政策生育率。這就是計生為最大的思維誤區!考慮不孕和單身人口的存在,農村1.5的生育率又有什麽奇怪的?
計生委可能根據年度人口統計來推測生育率,這些統計來自戶口,得出1.8的生育率。由於農村超生的報戶口有幾年滯後,且怕罰款,一直等到小孩讀書時或者人口普查時才報戶口,但統計數據認為是當年新增人口,事實上是幾年前新增人口。因此這些數據沒有人口普查可靠。不然不直接從戶口冊統計得了,既省時又省力?人口普查是與上戶口分開的,在最近的那次人口普查中,政策規定:凡未報的黑戶口,均可如實上報,不作追究,並一律改為正式戶口。並且國家化了很大力量,雖然仍然有誤差,但國家再抽樣在局部地區通過其他多途徑補充資料,最後得出誤差範圍和可信區間,這是生物統計的內容,可信度比較大,不然國家化那麽大的精力幹什麽?從人口普查的資料看中國婦女生育率隻有1.22,即使有誤差,也不過1.3左右。1997年和2001年國家計生委兩次全國範圍的生育率調查也說明中國婦女生育率隻有1.3左右。生育率調查是與任何利益脫鉤的,不存在黑戶口的問題。
1991的總和生育率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所顯示的總和生育率下降了0.66,這一出人意料的變化令很多專家無所適從,事實上這說明人口普查相當於一次對黑戶口的大赦,得到了真實的數據,此後兩年又有黑戶口的存在,得出的生育率當然急劇“下降”。這也說明人口普查的可信度,年度人口統計不可信。
八十年代進行過多次生育率調查,最後公認還是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源最準確。為什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就不準確了呢?
計生委兩次全國範圍的調查以及國家統計局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基本一致,說明是可信的。為什麽計生委高層老是對學術機構調查的結果采取懷疑態度?計劃生育委員會是一個部級的龐大的實權機構,有責任用科學的手段,對人口與環境,人口與經濟的理論進行科學調查,取樣分析。要是連人口增長軌跡都不能摸清,連動態生育率都不能掌握(關係中國持續發展),計生委難咎其責!
就算1997年計生委高層推測的1.8是可信的,那麽經過了7年後(尤其是這7年中國經濟結構和農村人口結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絕大多數育齡農民都打工去了),婦女生育率也應該逼近到1.5,為什麽還是1.8呢?
國家計生委政策法規司司長於學軍指出中國婦女的總和生育率自1990年後一直在低於更替水平(《瞭望》周刊2004-05-19)。1990年就已經低於2.1了,14年後現在還有1.8?,日本1970年還有2.0,現在隻有1.29了。
前不久公布的上海生育願望隻有1.1了,就是說放開計劃生育,上海生育率隻能達到0.8-0.9(因為有單身和不孕人口),要是沒有外來移民的話,上海不要過幾十年就會垮。台灣要是持續現在的1.3的出生率,打都不用打,不過到時統一時大陸得幫台灣養老人。
上海的今日就是全國的明日;海外華人(生育率幾乎是所有種族最低)的今日就是中國的明日。
韓國朋友說她們很愛國,說前幾年韓國經濟危機時,不少人連金首飾都給國家以渡過危機,並且在反日網站上簽名比中國人多。我說那隻是低層次愛國,你們國家和民族的最大問題是人口減少,1.3的生育率很容易導致民族萎縮的,真正愛國就得提高生育率,你願意再生育兩個孩子嗎?她說不行,一個女孩就夠了,養育小孩代價太大了。淺層的愛國容易(簽個名、抵製日貨、發篇牢騷文章),深層的愛國難!
現在大多數所謂人口專家的都是在假設中國人的生育願望不變,不孕症忽略不計的前提下得出的預期數據,並且指望今後一放寬計劃生育,生育率就會馬上上升。並且無視農村人口結構的急劇改變。而這些數據又是高層決策部門製定人口政策的依據。而近幾年生育願望發生根本的變化,從世界其他國家來看,這種由經濟結構改變所引起的生育願望變化難以逆轉;不孕症急劇上升,已經與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一起成為人類的三大疾病。
2004年7月15日,人口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
合眾國際社記者提問:國際上有很多的批評,都是針對計劃生育政策的,都認為計劃生育政策有侵犯人權的意向。我想知道,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人是出於自願的還是被強迫的,還是義務性的性質?
趙白鴿回答說是自願的(61.190.173.33/ReadNews.asp?NewsID=1117
)。那麽基層通過殘忍手段強迫人流、引產(有的已經接近預產期),是完全違背國家計生政策的,一旦老百姓要告這些計生幹部,誰來承擔法律責任?這些基層計生官員是不是應該判刑?
法新社記者: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隻允許生一個孩子,已經有二十多年了。這個政策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後果就是男女性別失衡。
趙白鴿回答說“出生性別比的失調實際上不完全是和計劃生育政策連在一塊的”,因為韓國和新加坡都曾經有個性別失調,因此中國的性別比是正常的。但2000年,中國第一胎的出生性別比為100:107.1,到第二胎就猛升到100:151.9(人民網www1.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31983/32181/2377020.html)。這不說明是B超人工選擇又是什麽?為什麽第一胎與第二胎之間差這麽多?不是計生政策造成的又是什麽?美國和英國的兩位學者寫的《光棍:亞洲男性人口過剩的安全意義》在英美學術界引起廣泛關注,該書作者將男女性別比例與安全問題掛鉤,指出中國男性人口過剩會給國內和國際社會安全造成威脅。胡主席在人口資源環境工作會議的談話中已經坦承“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長期失調將會造成社會問題”,為什麽人口計生委副主任趙白鴿還不肯承認計生政策的失誤?他明顯違背胡主席的講話精神,是不是有瀆職的嫌疑?要是都能生育三個的話就沒有用B超決定性別的強烈願望,因為前兩個孩子中按機率1/4有兩個兒子,1/2有一兒一女,隻有1/4的人有兩個女兒(這些人中並不是每個人都強烈希望兒子的),對第三個就沒有強烈願望人工選擇性別了,性別比就自然平衡。
2004年3月10日胡錦濤主席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標誌著中國計生政策由“多生罰”向“少生獎”的政策轉變。人民網評論員文章認為“除了不能強製性限製超生,政府更要通過獎勵等手段引導人們少生(people.com.cn/GB/guandian/1034/2663461.html)”。聯合國人口基金代表充分肯定了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這種實行以人為本這樣一個方向性的轉變。但現在基層計生幹部仍然采取強製措施和罰款,明顯是與胡主席的“以人為本” 的計生政策相違背的,這些違法行為該誰來管?老百姓生應該得到賠償,由基層計生幹部來賠償還是由國家來賠償?對基層幹部的違法行為,國家人口計生委有沒有責任?
有計生幹部簡單地認為當事人在手術單上簽了字,就認為是自願了。有沒有強迫不是光憑是否簽字,要看當時環境,三番五次以某種形式威脅,不能視為強迫?到時社會老年化嚴重,民意可就逆轉了。用刀子逼到女孩脖子上,然後她自己脫褲子,法律上能說不叫強奸?
現在各地所謂的“社會撫養費”難道不是變相“罰款”?既然父母為這些小孩繳納了社會撫養費,那麽等中國今後老年化後,這些小孩(到時候都是寶貴的年壯勞動力)就沒有為老年人額外納稅的義務(就是說他們到時候應該比獨生子女繳納的稅少很多倍),這可能嗎?這些符合憲法中平等的觀念嗎?
日軍司令官鬆井石根說他沒有下令南京大屠殺,但大屠殺確實發生了,鬆井石根不應該被判絞刑?國民黨當初中層也沒有要下麵搶劫,但沒有發糧餉,下麵士兵不搶怎麽辦,總不能光怪士兵吧。因此,國家人口計生委應該承擔什麽樣的責任?
1.3的生育率是應該被釘上曆史的絞架的。為什麽計生委高層一直隱瞞真實的數據?唯一原因是一旦公眾知情後,計生委就沒有存在下去的理由了!並且有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可能。
今後中國最主要問題是老年化問題和愛滋病的問題,這兩個問題足以影響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東南部非洲不少國家已超過全國人口的20%是愛滋病人,其中津巴布韋和博茨瓦納達到25%以上,而且20-35歲的青壯年比例更高。要是中國不能及時預防,2020年中國的愛滋病人將占20%,嚴重威脅國家持續發展。以胡錦濤為核心的現任領導人強調“可持續發展”。比如去年SARS流行,大刀闊斧采取公開製度,出任意外地短時就控製SARS流行;胡錦濤、溫家寶、吳儀十分關注愛滋病問題;胡錦濤在人口問題講話中要求“以人為本”,“要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製定人口中長期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