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愚蠢地忙碌的現代人

(2008-03-12 23:02:08) 下一個
幾天前同事講到她認識一個有錢人,家裏有上百雙鞋,衣服一天換一套。我對這種奢侈的生活方式表示反感,同事爭辯說,這樣消費有益經濟發展,如果大家不浪費,不是有很多人要失業嗎?

我腦子裏隨即出現一個簡單化的比喻。假設她是裁縫我是漁夫,原本她可以每過幾個月做兩套衣服,一套自己穿一套賣給我,而我也隻要幾天出去打一次魚,一部分填肚子另一部分賣給她。我們都有很多富餘的時間做各自喜愛的事:陪孩子玩耍、講故事、看星星、畫風景……可是有一天政府下令要用浪費的方式刺激經濟,於是她開始起早摸黑地做衣服賣給我,好讓我一天換一套。同樣,我也天天早出晚歸地抓魚,好讓她能夠以每條魚隻咬一口就扔掉的方式大量消費我的魚。從個人的角度看,政府的這一措施使我和她都富了。她從我這裏掙了大筆的錢,有能力購買大量的魚;我賣魚也成了富人,可以每天都換新衣擺闊。可是從整體看看最終結果,卻是我們失去了悠閑的時間,沒日沒夜辛苦勞作,然後把產品無端浪費了。隻不過裁衣人沒有親手扔衣服,打魚人沒有親手拿整條整條的魚喂鳥。

這個比喻有點極端,但如今提倡的以高消費刺激經濟發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正是在鼓勵這種一頭拚命生產一頭拚命浪費的蠢事嗎。沒幾個人會自己不停地做然後不斷地扔自己做出來的東西,但很多人願意用辛苦勞作去換來別人做的東西把它們浪費掉。在現有的經濟結構下如果大幅度減少消費固然會造成大量人口失業,但我們為什麽不能引導發展一種不需要依賴浪費的經濟格局呢。多餘的勞動力完全不必去生產過剩的商品供大家浪費,而是可以去做別的更有成效的事,比如發展教育、文化,照顧老弱病殘,或者在能源緊缺環境惡化的今天,大家多去造些太陽能電池不比造出那麽多玩具、衣、鞋堆得滿屋都是更好嗎。

而且漁夫抓魚太多最終能把魚抓光,裁縫一直做衣服也會耗盡了布料。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們會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地球上的資源有限,地球對我們的破壞的承受能力也有限,總有一天我們會連生存都成了問題。按我們現在的發展和消費方式,估計這一天已經很近。地球為我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所以才有我們的今天,為什麽聰明的人類要用愚蠢的方式破壞它,把自己推向毀滅。

最後還想打個比方。假如我們一群人乘小船漂在遠離陸地的大海上。有人忽然發現船底竟是黃金做的,於是他趕緊找到工具挖下一塊。水湧了進來,他找團濕麵堵住。大家見了都開始效仿,不久船底就有很多臨時堵起來的窟窿。挖金子的人也知道底漏了會沉船,但他們或者指望暫時堵漏的麵團能讓他們劃回岸邊,或者以為他們抱著金塊還有可能遊上岸。這時候你也要搶著挖一塊黃金,還是盡力阻止大家?

在我看來,現在這個不顧後果瘋狂發展的社會,就象這群挖船底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