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之家

朋友們,讓我們共同給乖乖這個充滿愛的家,當乖乖成人的時候,我們將把這個家交給她,告訴她那些不平凡的日日夜夜......
正文

鄉鄰說“狠心爺爺”耕地都背著孫女 咋會下手

(2008-03-09 20:45:55) 下一個

2008年02月28日07:42   重慶晨報

         一棟帶有典型黔西南風格的青石瓦房裏,今年37歲的王德林艱難地爬上廂房閣樓,抖了抖床鋪上的寢具。“害怕有老鼠來搗亂,每天我都要上來看看。爸爸也不知什麽時候能回來。”大約1個月前,王德林的兄弟媳婦黃雁帶著父親王道金和小侄女王芸菲一起,登上了到四川達州的客車,前往親家那裏過年。

       “王道金把菲菲拋在火車車輪下?我們不信,他一直是個好人啊!”當記者向當地人說起整個事件經過時,除了驚訝,疑惑寫在了每個人的臉上。在他們看來,王道金不僅人好,而且對孫女疼愛有加。

老漢貧苦半生

養大兩個兒子

“王道金,大好人哦。全寨子人都知道的。”“沒病,他有哪樣病?”昨天上午10點,在貴州省貞豐縣龍場鎮童家屯村,梁國成是記者見到的第一個和王道金同村鄉鄰。很簡單的兩句話後,老梁一直擺著頭,一萬個不相信王道金會把親孫女往火車輪子下扔。

大約10餘分鍾後,記者趕到王道金家時,他的大兒子王德林正忙著準備春耕。王家裏沒有一件像樣的物件,堂屋和兩間廂房裏隻有一些簡陋的家具。“媽死得早,當時我不到8歲,弟弟才3歲。”王德林說起父親時,一臉的心疼和無奈。

王德林說,自己和弟弟王鵬是父親王道金又當爹又當媽地一手拉扯大的,家裏靠種點苞穀和穀子過日子。父親辛苦大半輩子,幾乎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兩個孩子身上。9年前,王鵬開始到廣東一帶打工,除了每年春節回家一次,其餘時間長年在外。

經常熱心助人

從不計較報酬

“我沒讀過書,也不識字。隻曉得天光好的年月,種地能收30石的苞穀和穀子。”王德林稱,除了家裏喂的一頭豬,這幾乎是一家全年的口糧和收入。父親大半輩子沒出過遠門,除了今年春節到親家那裏外,最遠隻去過離家1公裏遠的龍場鎮。“這麽老實的一個人,咋會幹出這麽狠心的事?我不信!”

除了種地,王道金還會一樣手藝活。王德林猛吸了一口煙卷說,“這邊山多青石多,爸爸會拿著鏨子打石,家裏的外牆就是他打的石頭修的。”王德林表示,附近鄉鄰修房,也總愛叫上父親幫忙,父親從不要報酬。

一年多前,菲菲出世了,王道金就沒做石頭活了。王德林說,就與當年養大自己和弟弟一樣,父親的心思完全轉移到了小孫女身上。

孫女出生以來

老人疼愛有加

“兩個孫女都是王道金帶大的,他怎麽會做出這種事?”聽聞王道金和小孫女在重慶出事,王道金的3個兄弟除了搖頭還是搖頭。據王道金的二弟王道光介紹,家裏一共4兄弟,大哥王道金、老二王道光、老三王道國和老四王道明。

王道國的媳婦李燕勤說,2007年,王鵬和黃雁生下了王芸菲,而菲菲一直是王道金在帶。王道國也說,因為王鵬長年不在家,黃雁生完孩子後,主要是王道金在照顧,因為房間太小不方便,王道金還把自家一個小閣樓清理出來,自己帶上小孫女住到閣樓上。

從未離開孫女

背在背上耕地

在王家人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在王家老屋左側廂房天花板上,就是一個堆滿了苞穀的小閣樓。王德林找來梯子,記者爬到上麵發現,閣樓正中除了一張單人小床外僅有一個小木櫃,電燈早已不亮。

“爸爸平時就是帶著菲菲住在這裏,菲菲大小便時,都是爸爸抱著她下地解決完了,再回樓上去。上下都隻有爬樓梯,這麽不方便他都還是堅持要把菲菲帶在身邊,從未離開過。”王德林說。

李燕勤稱,從王芸菲出生到春節前,自己從未看到王道金讓小孫女離開過,“不僅是同在一起睡覺,就連下地幹活都是背在背上。”

親友不信慘劇

等待老人歸來

“去年臘月間,王鵬和黃雁打電話回來,說黃雁家裏要修新房缺錢,找大哥(王道金)要1000元錢。”據李燕勤回憶,當時王鵬希望父親能去親家那邊一起過年,隨後王道金賣了家裏唯一的豬,帶上菲菲一起前往達州。“他這麽做,你說他和媳婦的關係好不好?”

王道金的四弟王道明回憶,大哥是臘月23日(公曆1月30日)出發前往貴州,大約5天後,家裏接到了他從達州打來的電話,稱一切順利。王道明說,大哥一直都是個老實人,認準了對誰好,就肯定不會變。根本不可能是和媳婦不合,把氣撒在孫女身上。

王德林說,25日下午,自己接到龍場鎮派出所民警的電話,說爸爸和侄女在重慶出事了,讓我們趕緊過去。不過,王德林和幾個叔伯兄弟沒一個認識字,最遠隻到過離家15公裏遠的貞豐縣城,根本不知道怎麽去重慶。“我現在也不知該怎麽辦,但我相信爸爸不會幹這樣的事,大家都等著他回來呢。”

本報記者 裘晉奕 貴州貞豐報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