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tillH2ORunDee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溫總理真的能和紐約時報打官司?

(2012-10-28 03:51:15) 下一個
針對《紐約時報》上周五發表的長篇報道“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的白濤律師和國浩律師事務所的王衛東律師在北京時間星期六(10月27日)夜間針對《紐約時報》的報道在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南中國早報上發布聲明,稱:
“《紐約時報》中提及的所謂溫家寶家人的“秘密資產”並不存在。

溫家寶家人中部分成員沒有從事商業活動。部分從事商業活動,但沒有進行任何非法商業活動。他們不擁有任何公司的股份。

溫家寶的母親,除了符合規定的工資和退休金外,沒有任何收入或產業。

溫家寶從未參與過其親屬的商業活動,更不曾允許其親屬的商業活動對其政策的製定和實施產生影響。

溫家寶其他親屬以及這些親屬的“朋友”和“同事”每個人對其自己的商業活動負責。

我們將繼續澄清《紐約時報》的不實報道,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紐約時報》馬上發表文章對應,認為該聲明並沒有完全否認文章中提到的收入,並承認一些家庭成員在做生意,但強調他們“對自己的商業活動負責。”

《紐約時報》發言人艾琳•墨菲在一封郵件中對時報發表的文章表示有信心,認為這是《紐約時報》一貫感到無比自豪的高質量的新聞調查。

《紐約時報》的文章指出,這種代表中國高級領導人家庭的律師聲明是一個不尋常的舉動。彭博新聞社6月下旬曾發表一篇文章,描述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家庭擁有的房地產及其他資產,習的家人沒有公開回應。

Chinese Premier’s Family Disputes Article on Riches
By KEITH BRADSHER,Published: October 27, 2012

The statement was not a sweeping denial of the article. The statement acknowledged that some family members were active in business and that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all their own business activities.”

While the statement disputed that Mr. Wen’s mother had held assets, it did not address the calculation in the article that the family had controlled assets worth at least $2.7 billion.

Eileen Murphy, a spokeswoman for The Times, expressed confidence in the article. “We are standing by our story, which we are incredibly proud of and which is an example of the quality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The Times is known for,” she wrote in an e-mail.

The lawyers’ statement represents an unusual move for the family of a senior Chinese leader. When Bloomberg News published an article in late June describing real estate and other assets held by the family of Vice President Xi Jinping, his family did not respond publicly.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花甲老翁 回複 悄悄話 以普通人來說,名譽掃地,也是一件痛苦之事,除非........。
zd3y 回複 悄悄話
溫的政改就是窺視企圖國企那塊肥肉,他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不然,身正不怕影子斜,都抖出來吧,怕什麽?

剛看見他哭,覺得挺真誠,但哭多了,就顯得是在表演。以總理之職和國家現之財力,解決一些極端貧困家庭和孩子入學等問題, 是不難做到的,抑製三公消費就可解決資金來源,可他除了哭,都幹了麽事?

說的好有什麽用,真有心就把財產亮出來,咋麽來的供出來,老母持股咋回事?即時身份證被借用也是有責的,李嘉誠用一千萬買他兒子的公司,是不是變相紅包,他說沒有以職牟利我心,但說沒有因職受益鬼都不信。
zd3y 回複 悄悄話
溫的政改就是窺視企圖國企那塊肥肉,他才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不然,身正不怕影子斜,都抖出來吧,怕什麽?

剛看見他哭,覺得挺真誠,但哭多了,就顯得是在表演。以總理之職和國家現之財力,解決一些極端貧困家庭和孩子入學等問題, 是不難做到的,抑製三公消費就可解決資金來源,可他除了哭,都幹了麽事?

說的好有什麽用,真有心就把財產亮出來,咋麽來的供出來,老母持股咋回事?即時身份證被借用也是有責的,李嘉誠用一千萬買他兒子的公司,是不是變相紅包,他說沒有以職牟利我心,但說沒有因職受益鬼都不信。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溫家寶如果聰明,就應該全力以赴去扶持和掌控國家頭等大事,那些目的不純的人就是要分散你的精力,國家的十八大以及釣魚島等等等等的大事,交穩交好身為總理手上的這把鑰匙,在你即將交班之時,如果能把釣魚島的大事及大方向和胡總一起釣緊並把握住了,這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unavail 回複 悄悄話 unavail 發表評論於 2012-10-28 06:31:28
1.

《太子黨, 團派, 民選 - 孰是孰非!》(7)
--- 貪腐

新老太子黨

中國老百姓太不幸了,肥豬剛養好,要迎來一群瘦豬。(一桶水 2012-10-26 )


2.

中國好官: 舍我其誰????

天下為公。不為(自)己後(代)。(本人)
陽光上進。拚己不拚爹。(子女)
不經商攝政。結黨營私。(家屬)
公平競爭。不多吃多占。(親友)

3.

家產稅單是可以公開。
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


unavail 發表評論於 2012-10-28 06:30:41
1.

ha ha
照此邏輯。
傳說中, 薄穀開來殺人案。
非薄熙來所為。與薄熙來無關。
所以, 薄熙來是無辜的。

2.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政治家看政績, 貢獻。

3.

《太子黨, 團派, 民選 - 孰是孰非!》(3)
--- 說你行就行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汪薄區別 ==> 薄更有民意, 民選基礎。

薄熙來是一個時代代名詞。
人們心中一種需要, 需求。

偌大一個中國 (13 億人)。沒有人管理得了一個鐵道部。
讓薄熙來上吧。

有關部門 ???
看來還是需要薄熙來(們)。

幹部不走田莊, 地頭。要出大問題。


================================================================================
loves pringandsummer 發表評論於 2012-10-27 16:38:05"溫家寶亦未在家人的經營活動中起到任何作用"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unavail 發表評論於 2012-10-28 06:28:39
中國大使親臨施壓 刺激《紐約時報》揭露溫家

文章來源: 明鏡新聞網 於 2012-10-27 20:13:4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6456次)

中共施壓,刺激紐時揭露溫家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 夏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6日用生硬的言辭攻擊了指紐約時報,因為紐約時報前一日發表長篇調查報導,揭露了中國總理溫家寶家族的財富內幕。在發言人口中,任何專業的揭露中共高官的報導,都是「抹黑中國」、「別有用心」。

顯然,這沒有任何說服力。隻是告訴大家,中共不但不允許自己國家的媒體監督官員,也不接受西方媒體對中國官員的批評報導。

「真正的災難還不隻是發言人的官話,而是在私底場合下,中共外交官常常也表現生硬。」一位熟悉中共外交運作的人士對明鏡網說。

最新的例證是,中共駐華盛頓大使館和駐紐約總領事館的官員,給紐約時報施加壓力,結果反而激起紐約時報報導溫家寶事件的熱情。

消息靈通人士對明鏡網說,中共駐美大使張業遂周三前往紐約時報,強硬地向紐約時報高層宣示了六點,目的在於阻止揭露溫家寶家族財富的報導發表。

「這位大使可能不知道紐約時報成為偉大報紙的曆史,她曾經無數次抗拒了來自白宮的壓力,包括拒絕聽命於總統。」接近紐約時報的人士對明鏡網說。紐約時報回應中共外交官的是,在張大使施壓的第二天,關於溫家寶家族擁有170億人民幣財富的長篇報導發表了,「如果沒有來自中共外交官的壓力,也許這篇報導不會這麽快發表。」

在漫長的調查溫家寶家族財富的過程中,紐約時報曾多次要求溫家和中國政府能響應一些問題,顯然,紐約時報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

中共官員擅長掩蓋真相,不習慣應對專業媒體的釆訪要求。


unavail 發表評論於 2012-10-28 06:28:21
《紐約時報》解釋如何獲取溫家寶財產信息

文章來源: 多維新聞 於 2012-10-27 19:56:1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11535次)

【多維新聞】《紐約時報》中英文網站刊登揭露溫家寶家人擁有巨額資產的報道,多家媒體認為這份以資料數據為賣點的揭露性報道其真實性有待商榷,因為“如果國家機器中沒有人配合,拿到這些保密資料是不可能的”。

不過隨後,《紐約時報》有關溫家寶這篇文章的作者David Barboza撰文詳述尋找相關信息的過程。

文稱,30年的經濟改革以來,中國政府努力吸引海外投資,這創造了大批政府代理部門。這些部門保存政府機構、私人公司及其主要股東包括簡曆和身份證副本在內的文件。這個係統允許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媒體要求審視企業紀錄。

盡管普通中國人不被允許查詢這些記錄,但是他們可以請律師或者谘詢公司提出要求,查詢每家公司紀錄的價格為100至200美元。

《紐約時報》用這種方式獲取了數千家中國公司的信息,審視中國總理溫家寶親屬所控製的商業網絡。很多中國城市的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可以查到在當地注冊的公司的紀錄。

一家公司的檔案通常包括該企業注冊成立的時間和地點、公司法人代表、主要股東,以及注冊資金。

可能由於越來越多欺詐醜聞,也有可能由於媒體越來越多介入針對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家族財富的調查,中國最近收緊了了解公司信息的渠道。

文中說,今年大部分時間難以從北京工商局獲取當地公司的紀錄。

盡管如此,公眾還是可以查到很多公司的記錄。從去年年底開始,《紐約時報》開始審視從北京、上海、天津、深圳以及其它一些城市獲取的信息。這些紀錄使得《紐約時報》得以追溯溫家寶的親戚、朋友過去十年來打造的商業網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