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tillH2ORunDee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逢四必折”的咒語注定薄熙來的官場仕途沒戲

(2012-04-02 12:25:48) 下一個


 

根據維基百科網的介紹,北京四中是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由當時順天府出資籌建的,為中國最著名的中學之一。

北京四中老校門正麵

北京四中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至今已有三萬五千名畢業生,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教師在內。如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景潤1953年間曾在北京四中任教,因陳口齒不清,被拒絕上講台授課,後被停職回鄉養病

 

“北京四中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離長安街很近,正門不遠是西什庫教堂,後門對麵便是林彪的住所。四中以擁有大批黨政軍高級幹部子弟而聞名。在男校裏四中考分要求最高,西城區是國務院各大機關和家屬集中的地方,所以四中有很多國務院各大部的子弟。 

“文化大革命前夕,四中雲集的子弟包括一二三,劉少奇的兒子一個(劉源源),彭真的兒子兩個(傅洋、傅亮),薄一波的兒子三個(薄熙永、薄熙來、薄熙成),再如像謝富治的兒子,謝覺哉的兒子,徐向前的兒子徐小岩都在北京四中,將軍級的子弟就更多了。

摘自《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背後的故事,北京四中的“文革”見證。南方都市報,2012032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4%BA%AC%E5%B8%82%E7%AC%AC%E5%9B%9B%E4%B8%AD%E5%AD%A6


圍繞薄熙來最近的官場起伏和朋友聊天時,得知一個不大為人所知的咒語一樣的說法,“逢四必折

幾年前四中舉行百年校慶時,熱門話題之一是時任商務部長的薄熙來是否能夠當上國務院副總理,打破所謂“逢四必折的說法,或咒語,因為凡是四中畢業的幹部子弟在官場上都難以趕上,超過他們父輩的官階。如:陳毅(曾任外交部長)之子陳昊蘇,做過北京市副市長,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終於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一職;陳雲(任過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職)的長子陳元,曆任北京市西城區區委書記、北京市委常委、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後出任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劉少奇之子劉元,1988年當選河南省副省長,2005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相比之下,其他中學畢業的幹部子弟倒不乏官運亨通的。

校慶後沒有多久,消息公布,薄熙來雖然進入政治局,但沒有如願當上副總理。很快,薄成了被外放的封疆大吏,到重慶市當書記去了。現在的說法是原任過商務部長及副總理的吳儀極力反對薄進入國務院。

不知道薄熙來本人是否知道這種逢四必折的咒語,但他在重慶的“打黑”“唱紅”舉動頗給人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也許是在和命運或是什麽約束在奮爭的感覺。最終,出於所有人的預料,其政治前途終結於自己一手提拔的親信,公安局長王立軍手中。

世事難料,政事難料,爭來爭去,“折”與“不折”的,誰知道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